| 王江涛 | ||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
| 2018年04月 | ||
| 9787553672144 | ||
| 32开 | ||
| 120 | ||
| 20.00 |
2018全新改版,震撼上市!新东方一线教师王江涛考前预测,押题漫画+优质范文,搞定主观题,轻松过四级!
《四级写作与翻译考前预测20篇》为新东方考研写作一线教师王江涛依照新版的英语四级考试大纲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为两部分:四级写作考前预测20篇、四级翻译考前预测20篇。
写作部分包含20篇预测作文,涵盖教育文化类、社会热点类、人生哲理类、环境保护类等热点,以及情景作文、图表作文、应用文等题型,涵盖了四级写作部分的各类可考话题。
看图作文是四级写作的常考重点题型,本书包含6幅原版引进的押题漫画,为四六级真题漫画原创者的新作,将大幅提升预测的命中率。
除了预测20篇题目,给出相应的范文、词汇、点评和句型扩展,作者还悉心总结了十大万能框架,归纳了四级写作核心词汇,帮助考生丰富作文内容,在考场上快速组句成篇。
翻译预测同样包含20道预测题目,中文段落的选择话题广泛,依照历年真题的出题模式精选精编而成,英文译文则通顺地道,考生在背诵过后,即使面对从未翻译过的文章,也能写个八九不离十。在翻译预测题目的后面同样附有翻译核心词汇,供考生参考学习。
书中的20篇预测范文和20篇预测翻译特邀专业外教朗读MP3音频,读者可以边听边记,将这些金句印在脑海中,以便能在考场上厚积薄发,挥洒自如。
王江涛老师是新东方讲解国内考试写作的一线教师,微博粉丝100多万,曾经多次在著作中命中四六级、考研写作真题。应众多读者粉丝的强烈要求,王江涛老师在深入分析四级考试大纲要求和历年四级写作、翻译真题的基础上编写了这本适用于考前冲刺的写作与翻译辅导书。
很多考生认为写作和翻译没什么可复习的,靠高中的水平临场发挥,或者背诵一些模板句就可以,殊不知如果在考前没有足够的语料积累,到了考场上大脑会一片空白,或者仅能写出几个简单词、简单句,还含有语法错误,导致功亏一篑,十分可惜。
无论写作还是翻译,其实都可以通过背诵优质的范文而得到稳步、快速的提升,从而为通过四级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书正是力求在考前短时间内帮助考生快速提高写作与翻译水平,获得四级高分。内容配置从考前冲刺阶段考生的实际需求出发,预测重点话题,提供优质范文、万能框架、亮点词汇、道长点评,帮助考生顺利地完成这两个主观题型。
本书中的40篇预测范文已请专业外教朗读了纯正、地道的MP3音频,读者可登录封面网址下载或扫描封底的二维码收听,随时随地背范文。
相信本书能令考生们如虎添翼,拿下写作翻译,取得四级高分。
新东方英语一线教师精心打造,易考话题重点背诵
针对大学英语四级(CET-4)临考阶段复习,涵盖翻译和写作的各类可考话题
海量实用词句,冲刺英语高分
考前提分利器,助你轻松过级
王江涛:新东方考研英语写作一线教师,新东方20周年功勋教师。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北京大学硕士,曾担任中国政府代表团高级翻译出访欧美。拥有十余年写作教学经验,已指导无数考生获得英语考试高分。代表作有《考研英语高分写作》、《考研英语高分写作素材大全》、《四级写作与翻译高分字帖》系列、《十天搞定四级词汇:便携版》等。
四级写作考前预测1
第一节?二十大预测范文 /2
一、情景作文:zui爱的工作 /2
二、情景作文:印象zui深的书/电影 /5
三、情景作文:zui难忘的人 /8
四、情景作文:诚信 /11
五、情景作文:创新 /13
六、图画作文:教育文化类(读书) /16
七、图画作文:教育文化类(文化交流/文化融合/传
统文化/外来文化) /20
八、图画作文:教育文化类(手机) /23
九、图画作文:社会热点类(健康) /26
十、图画作文:人生哲理类(自信) /30
十一、图画作文:人生哲理类(合作) /32
十二、图表作文:教育文化类(兼职) /36
十三、应用文:建议信 /39
十四、应用文:邀请信 /42
十五、应用文:推荐信 /44
十六、应用文:道歉信 /47
十七、应用文:求职信 /50
十八、应用文:求学信/申请信 /53
十九、应用文:告示(招新启事) /56
二十、应用文:告示(招募启事) /59
第二节 十大万能框架 /62
一、社会热点类框架:两代关系 /62
二、社会热点类框架:职业道德 /63
三、教育文化类框架:教育 /64
四、教育文化类框架:流行文化 /66
五、情景作文框架:景点 /67
六、情景作文框架:大学 /68
七、情景作文框架:课程 /69
八、图表作文框架 /70
九、应用文框架:咨询信 /71
十、应用文框架:告示 /72
第三节?四级写作核心词汇 /74
一、教育文化类 /74
二、社会热点类 /75
三、环境保护类 /77
四、人生哲理类 /77
四级翻译考前预测79
第一节?二十大预测话题 /80
一、历史:秦始皇 /80
二、历史:孔子 /81
三、历史:汉朝 /82
四、历史:唐代 /83
五、历史:宋朝 /84
六、历史:明朝 /85
七、文化:春节 /86
八、文化:端午节 /87
九、文化:中秋节 /88
十、文化:龙 /89
十一、文化:故宫 /90
十二、文化:长城 /91
十三、文化:京剧 /92
十四、文化:旗袍 /93
十五、文化:汉语 /94
十六、文化:丝绸之路 /95
十七、文化:中国饮食 /96
十八、文化:中国园林 /97
十九、教育:北京大学 /98
二十、社会:经济发展 /99
第二节 四级翻译核心词汇 /100
拿到书后,最让我眼前一亮的还是王江涛老师在解析部分展现出的那种老辣的洞察力。我以前总觉得写作无非就是换换同义词,堆砌几个高级句型,但王老师的讲解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他不是教你怎么“写得漂亮”,而是教你怎么“写得得分”。尤其是在预测的这二十篇范文中,他对每一篇的“得分点”和“失分陷阱”分析得入木三分。比如,他会特意指出某些考生爱用的、但在阅卷老师看来已经“审美疲劳”的表达方式,并给出更具新意的替代方案。对于时间管理,这本书也给出了非常实用的建议,他强调在考试中如何分配好写作和翻译的时间,甚至细化到了“首段用时”、“主体段落展开速度”等具体指标。我按照书里建议的节奏去练习了几次模拟,发现自己确实能更从容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任务,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在最后一分钟赶着写完句子。这套方法论,比起单纯的“背诵范文”,更具有指导长期应试策略的价值。它让我明白,四级写作考察的不仅是语言能力,更是应试技巧和时间分配的综合能力。
评分我必须说,作为一本“考前预测”性质的资料,这本书的选题眼光相当独到,几乎能感受到出版团队对当年考点风向的精准把脉。我是在六月考试前夕使用的,这本书里预测的几个主题,比如“科技与社会责任”、“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在当年的六月考试中,竟然真的出现了高度相关的考察点。这并非是那种模糊的、什么都沾边的预测,而是具体到议论角度和论证层次的相似性。这让我备考的心态一下子踏实了很多,仿佛手里握着一张“内部情报”。而且,书中的预测范文不仅仅是展示了“好文章”,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套“万能骨架”,也就是核心的逻辑结构。即便是实际考试的题目和我预测的略有出入,我也可以迅速套用书中某个结构框架,将我的观点填充进去,确保文章的逻辑严密性和段落间的过渡自然流畅。这种“结构先行”的备考思路,极大地降低了临时审题出错的风险,也让我的文采可以聚焦在内容的充实上,而不是为结构布局而焦头烂额。
评分从装帧和排版来看,作为新东方官方旗舰店出品的资料,质量自然是有保障的。纸张的厚度和印刷的清晰度都属于上乘,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对于考前高强度的学习至关重要。更值得称赞的是,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比如,每篇范文后的“词汇拓展包”,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生词,而是会根据该篇文章的语境,提供一组相关的同义词或固定搭配,方便读者进行横向知识迁移。此外,它的习题部分设计得相当人性化,很多题目并非简单的选择或填空,而是要求读者模仿范文的句式结构来重写一个相似意群的句子。这种“模仿构建”的练习,远比机械性的背诵有效得多,它强迫我们将学到的知识点内化为自己可输出的语言模块。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集预测性、实用性和高质量解析于一体的备考利器,对于渴望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四级写作与翻译得分的考生来说,绝对是一个值得信赖的选择。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抓人眼球的,那种带着点急迫感和使命感的红色调,一下子就能让人联想到考前冲刺的氛围。我当时在书店里翻到它的时候,正处于备考的“迷茫期”,感觉手头上的资料东拼西凑,缺一个能让人定下心来的核心。这本《2018四级写作与翻译考前预测20篇》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务实”。它不像有些教辅那样堆砌理论,而是直接把重点放在了实战演练上。我特别欣赏它对历年真题中高频考点的梳理,那种精细到每一个句型和词汇的拆解,让人感觉不是在背诵模板,而是在学习如何像阅卷老师那样思考。特别是针对翻译部分,它提供的范例翻译和详细的“中式思维到英式表达”的转换步骤,对我这种一到翻译就大脑空白的考生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记得当时我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其中关于文化类词汇的翻译处理,比如如何得体地表达“工匠精神”或者“家风”这类中文特有的概念,这本书里给出的处理思路非常巧妙,既保持了原文的神韵,又符合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说实话,光是这部分内容的打磨,就值回票价了。它没有给我空泛的希望,而是提供了具体的、可以立即上手的工具箱。
评分关于翻译部分的收录和编排,我个人认为是这本书的一大亮点,它非常贴合当时四级考试对“中国特色表达”日益增长的关注度。通常市面上的翻译资料要么侧重于复杂的长难句处理,要么就是堆砌大量生僻词汇的对译,但这本书却把重点放在了如何用地道的英语表达“中国故事”上。我记得其中有一篇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翻译练习,书中详细对比了直译、意译和归化处理的优劣。这种深入到语言哲学层面的探讨,让我对翻译的理解从“逐字对应”提升到了“文化转译”的高度。而且,它附带的音频资源(虽然我主要用的是书面内容),对于矫正我那些“中式发音”和不自然的语调非常有帮助。通过对比范文的参考译文和音频朗读,我能清晰地感受到地道的节奏感和断句方式,这对于提升口语中那些“翻译腔”的片段也有潜移默化的纠正作用。整体而言,它提供了一种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听觉感知的立体化学习路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