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生物学大辞典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2-01 |
| 作者:陈宜瑜 | 译者: | 开本: 16开 |
| 定价: 288.00 | 页数: | 印次: 1 |
| ISBN号:9787030557124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本书是一部综合性的生物学辞典,涵盖动物学、植物学、昆虫学、生态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免疫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科学共十二门生物学分支学科,以常用、基础和重要的名词术语为基本内容,提供简明扼要的定义或概念解释,并有适度展开。正文后设有便于检索的外文索引。
说实话,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其实有点“应试”性质,我儿子今年要参加一个难度极高的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而他最近在背诵知识点时总是抱怨找不到一个能把所有东西统一起来的参考资料。他抱怨市面上的教材太分散,讲到生态学就只谈环境,讲到遗传学就只谈孟德尔,缺乏宏观的视角。但自从我们把《生物学大辞典》搬回家后,情况有了显著的改观。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的系统性。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构建了一套严密的生物学知识体系。例如,当解释“物种形成”这一概念时,它不仅涵盖了地理隔离、生殖隔离的经典理论,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分子时钟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方法,使得儿子能够理解从宏观现象到微观机制的完整逻辑链条。而且,书中的图表设计非常精良,那些复杂的细胞器结构图和进化树的插图,清晰度高到可以直接作为复习提纲使用。这套辞典真正实现了知识的“全景式”展示,帮助我儿子构建了一个坚实而全面的知识框架,而不是一堆零散的知识点。
评分我是一名热衷于自然纪录片和科普书籍的普通读者,对生物学抱持着一种纯粹的欣赏和敬畏之心。《生物学大辞典》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深层次理解自然界的大门。最初吸引我的是它封面上那种古典而严谨的气质,让我觉得这不是一本用来翻几下就丢在一边的书。我最享受的阅读方式是“随机漫步”——我不会按字母顺序查找,而是根据前一个词条产生的兴趣点,跳跃式地阅读下去。比如,我可能从“光合作用”开始,然后被引导到“卡尔文循环”,接着被“C4植物”的适应性所吸引,最终深入到“景天酸代谢”这一独特的生物化学途径。这种阅读体验是极其愉悦的,它模拟了真正的科学发现过程,充满了解谜的乐趣。书中对每一个生命现象的描述都充满了敬意,没有丝毫的傲慢和说教,而是用严谨的语言赞美着生命的不可思议的复杂性和美感。它让我意识到,我们习以为常的呼吸、生长、繁殖背后,蕴含着多么宏大而精密的宇宙法则。
评分这本《生物学大辞典》简直是为我这种对生命科学充满好奇的业余爱好者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生物学是个庞大到让人望而生畏的领域,从细胞的精妙结构到生态系统的复杂平衡,知识点简直是浩如烟海。但拿到这本“辞典”后,我的恐惧感瞬间烟消云散。它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虽然是“辞典”,但它并非冷冰冰的术语堆砌。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核心概念的解释,比如“线粒体”这个词条,它不仅仅给出了教科书式的定义,还配有生动形象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它在细胞呼吸中的关键作用。更不用说那些罕见而有趣的生物分类学条目,我随手翻到一个关于深海嗜热古菌的词条,里面的描述细致入微,让我仿佛亲眼看到了它们在海底火山口旁肆意生长的场景。对于我这种非专业人士来说,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知识框架,让我知道在浩瀚的生物学海洋中,哪些是关键的岛屿,哪些是需要深入探索的海域。我打算用它来规划我未来几年的自学路径,从分子生物学的基石开始,逐步迈向遗传学和进化论的高峰。这本厚厚的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就像是握住了通往微观宇宙的钥匙,让人无比踏实。
评分从我的专业角度来看,评估一本“大辞典”的核心标准在于其对“边界条件”和“例外情况”的覆盖程度。《生物学大辞典》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远超出了标准教材的覆盖范围。我特别关注那些边缘学科和新兴领域的条目,比如合成生物学的基本元件、生物信息学的核心算法名称,甚至是对一些已被证伪但历史上重要的理论的精确定义和批判性评价。很多同类参考书为了保持篇幅会略过这些“次要”内容,但这本书里却清晰地列出了“为什么某个理论不再被主流接受”的论据,这对于培养批判性思维至关重要。它没有回避生物学中那些尚未完全解决的难题,而是坦诚地标注了现有知识的局限性,这体现了编纂团队的学术良心和深厚功底。对于一个资深研究者而言,一本真正有价值的辞典,不仅要告诉你“是什么”,更要告诉你“我们还不知道什么”。这本辞典做到了,它是我在梳理复杂项目背景时,用来快速校准认知、避免“知识盲区”的首选参考工具。
评分我是一名正在努力攀登科研高峰的研究生,对于我们这种需要频繁查阅文献和梳理知识体系的人来说,工具书的选择至关重要。《生物学大辞典》在我的实验桌上几乎没有离开过我的视线。我尤其欣赏它在交叉学科知识整合方面的深度。比如,我在研究某个信号通路时,往往需要立刻回顾相关的免疫学机制或者神经生物学的调控因子。以往我需要翻阅好几本不同的专业手册,但现在,只需在“大辞典”里检索,就能找到高度概括且互相引用的相关条目。这种即时、全面的信息串联能力,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它的专业性毋庸置疑,许多最新的研究热点词汇和技术名词,比如CRISPR-Cas9的最新变体、或者某些新型蛋白质修饰方式,也都有被及时收录和精确阐释。对于我们这些需要站在学科前沿的人来说,一本过时的工具书是最大的负担。这本辞典的更新速度和条目的详尽程度,完全达到了我对于“权威参考书”的所有期待,它已经超越了辞典的范畴,更像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进化的生物学知识图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