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展示 | 悦悦图书 ● yueyuebook |悦淘好书·读乐众乐 |
| 基本信息 | 悦悦图书 ● yueyuebook |悦淘好书·读乐众乐 |
| 商品名称: | 半导体的故事 |
| 作 者: | [英]约翰·奥顿 著 |
| 定 价: | 78.00 |
| 重 量: | |
| ISBN 号: | 9787312036002 |
| 出 版 社: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 开 本: | 16 |
| 页 数: | 461 |
| 字 数: | 590000 |
| 装 帧: | 平装 |
| 出版时间/版次: | 2015-1-1 |
| 印刷时间/印次: | 2015-1-1 |
| 编辑推荐 | 悦悦图书 ● yueyuebook |悦淘好书·读乐众乐 |
| 内容介绍 | 悦悦图书 ● yueyuebook |悦淘好书·读乐众乐 |
| 《物理学名家名作译丛:半导体的故事》是关于半导体科学技术发展的高级科普图书,重点描述了许多重要的半导体器件的诞生和发展过程的历史,截至2000年左右。这《物理学名家名作译丛:半导体的故事》不像标准教科书那样仅仅关注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技术,而是把历史和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相关应用的具体背景下讲述器件的发展。正文重点描述了半导体科研的历史沿革以及个人和研究小组的具体贡献,同时用独立的专题介绍了相关的科学概念和技术细节。 《物理学名家名作译丛:半导体的故事》共10章,47个专题,近300张图片(包括书末40余幅珍贵图片,既有著名的科学家,也有珍贵的原型器件和先进的仪器设备)。首先概述了半导体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早期历史,以猫须探测器为例介绍了半导体的早期应用,说明了材料、物理和器件这三者的相互作用在半导体研究中的重要性。然后是个晶体管的诞生、少子法则的确立以及硅基半导体的迅猛发展和巨大成功。接下来是化合物半导体的发展,重点介绍了微波器件、发光二极管和激光器、红外探测器以及它们在光通信领域掀起的革命浪潮。最后以太阳能电池和液晶显示器为例介绍了多晶半导体和非晶半导体。《物理学名家名作译丛:半导体的故事》还穿插介绍了半导体对基础物理学研究的贡献,包括量子霍尔效应、低维结构、介观物理学以及多孔硅等等。 《物理学名家名作译丛:半导体的故事》面向对半导体科学技术感兴趣的读者,既可以作为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半导体物理和器件课程的辅助读物,也有助于半导体专业人士了解本学科历史发展的更多细节。 |
| 作者介绍 | 悦悦图书 ● yueyuebook |悦淘好书·读乐众乐 |
| 目录 | 悦悦图书 ● yueyuebook |悦淘好书·读乐众乐 |
| 译者的话 中文版序——致中国读者 序言 1章 概述 “信息时代” 早期的材料技术 什么是半导体? 半导体掺杂 有多少种半导体? 2章 猫须探测器 早期情况 个应用 商用的半导体整流器 早期的半导体物理学 猫须探测器获得了新生 后记:事情的发生是这样的 3章 少子法则 晶体管 锗和硅的技术 锗和硅的物理学 结式晶体管 4章 硅、硅、更多的硅 革命的前奏 金属氧化物硅晶体管 半导体技术 东方的智者 功率和能量:尺寸有时候很重要 硅也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 5章 化合物半导体的挑战 干吗要操那个心? 砷化镓(GaAs) 晶体生长 材料表征 发光器件 微波器件 磷化铟(InP) 6章 低维结构 7章 要有光 7章 要有光 9章 红外波段的半导体 10章 多晶半导体和非晶半导体 索引 |
|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 悦悦图书 ● yueyuebook |悦淘好书·读乐众乐 |
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简直超乎我的预期,它不像市面上那些肤浅的“一分钟读懂半导体”之类的快餐读物,而是真正深入到了半导体技术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高明,他没有采用那种平铺直叙、枯燥乏味的编年史写法,而是巧妙地将科学原理的突破、关键人物的贡献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张宏大而又细致的时代画卷。读起来,我仿佛能跟随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一起,经历那些激动人心的发现时刻,感受他们面对挑战时的那种执着与智慧。特别是关于早期晶体管发明前后那些充满戏剧性的竞争与合作,作者的描写生动而富有张力,让人读得热血沸腾。这种将历史、人物、科学完美融合的叙述策略,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让原本可能晦涩难懂的物理概念,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清晰的逻辑链条被彻底阐明,对于我们理解现代信息社会基石的构建历程,提供了无可替代的视角。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翻译质量感到非常满意,这无疑是保证其学术价值的关键一环。作为一部引进的译著,我们都知道,优秀的翻译工作需要译者不仅精通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专业术语,还要对背后的物理学思想有深刻的理解。在这本书中,我几乎找不到那些生硬、别扭的“翻译腔”或者术语对应不准的情况。译者显然是下了大工夫去打磨每一个句子,确保中文的表达既准确传达了原著的科学含义,又符合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读起来非常流畅自然,仿佛这就是一本用中文写成的经典。特别是那些描述复杂实验过程和理论推导的段落,处理得尤为见功力,逻辑衔接紧密,晦涩之处也通过译者的润饰变得更加清晰可辨。这种高质量的翻译,使得我们这些非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毫无障碍地接触到前沿的科学思想,无疑大大降低了理解门槛,功德无量。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用心了,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学术分量。封面选用了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纸张,触感温润又不失庄重,中央的图案设计也很有品位,既不失现代感,又隐约透着经典科学著作的风范。我特别喜欢它在细节处理上的考究,比如字体选择,正文部分清晰易读,而那些关键的公式和图表部分,字号和行距都经过了精心的调整,即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而且,作为一本科普读物,它在版式的设计上处理得非常巧妙,不是那种密密麻麻的文字堆砌,而是留白得当,让人在阅读过程中能有喘息的空间去思考和消化吸收。这样的设计不仅仅是美学上的追求,更是对读者阅读体验的尊重,让人觉得这本书是值得珍藏、值得反复翻阅的。每一次拿起它,都像是在进行一次正式的学术交流,这种体验在很多轻量级的科普读物中是很难找到的。整体而言,这是一本从内到外都散发着专业和匠心精神的书籍。
评分这本书在阐述复杂的半导体物理概念时所采用的类比和图示方法,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举个例子,当它解释能带理论或者载流子迁移率时,并不是直接抛出一大堆公式,而是先构建了一个非常形象化的场景,比如用人流在不同空间中的流动速度来比喻电子在晶体管中的行为。这种“搭桥引渡”式的教学方法,瞬间将抽象的概念实体化了。而且,书中穿插的插图和示意图也极具辨识度,线条清晰,信息量适中,绝不喧宾夺主,而是恰到好处地辅助文字说明。我发现,即便是那些在其他书籍中让我感到头疼的量子力学基础部分,通过这本书的解读,也变得似乎触手可及了。对于那些希望真正理解半导体技术“为什么会这样运作”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认知工具是极其强大的,它培养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真正的科学洞察力。
评分总的来说,我感觉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其作为一本“科普读物”的定位,它更像是一部系统的、经过精心筛选的“科学史诗”。它不仅记录了半导体技术从萌芽到蓬勃发展的技术轨迹,更深层次地探讨了科学发现背后的哲学思考和方法论。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反思,现代社会 tantas 的便利——手机、电脑、互联网——其根基竟然建立在如此精妙而又充满偶然性的科学突破之上。这本书成功地让我对那些微小的硅片产生了敬畏之心。它教会了我,科学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无数次实验、无数次失败、无数次跨学科交流累积的结果。对于任何对现代科技发展史感兴趣,或者希望提升自己科学素养的读者来说,这本书都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视角。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载体,更是一次对人类智慧与探索精神的致敬之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