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古籍名著叢書——本草濛荃

中醫古籍名著叢書——本草濛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無 著
圖書標籤:
  • 中醫
  • 本草
  • 古籍
  • 濛荃
  • 中醫藥
  • 傳統醫學
  • 養生
  • 藥學
  • 經典
  • 中草藥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翰林學府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醫古籍齣版社
ISBN:9787801745910
商品編碼:27539721840
包裝:01
開本:09
齣版時間:2009-04-08

具體描述



商品參數

基本信息

書名:中醫古籍名著叢書——本草濛荃

定價:24元

作者:(明)陳嘉謨 撰;張印生,韓學傑,趙慧玲 校

齣版社:中醫古籍

齣版日期:2009-1-1

ISBN:9787801745910

字數:330000

頁碼:40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



內容介紹

內容提要


《本草濛筌》係明·陳嘉謨所撰。全書共十二捲,按草、木、榖、菜、果、石、獸、禽、蟲魚及人部共分為十部,收入物448種,附錄388種。每種物,對其氣味、升降、五行屬性、有毒無毒、産地、優劣、采集、炮製、藏留、歸經、主治等,均作瞭較為詳細地介紹。其中不少內容采用對仗句編寫而成,便於記誦,頗具特色。本書全麵反映瞭陳氏豐富的學知識,是一本切閤實用的中學參考書。
《本草濛筌》係明·陳嘉謨所撰,共十二捲。又名《撮要便覽本草濛筌》、《撮要本草濛筌》。全書共收入物448種,附錄388種,並附有應驗諸方和插圖,可謂圖文並茂。 本次對《本草濛筌》的整理,是以崇禎元年劉孔敦本為底本,補入書林劉氏刊本的“凡例”,並參照曆元年(簡稱明本),崇禎元年釋在喆本(簡稱喆本),明書林劉氏刊本(簡稱劉本)校注而成。為瞭便於讀者閱讀,將繁體字改為標準簡化字,采用簡體橫排、現代標點。凡底本與校本有異,而文義均通者,悉依底本;對底本明顯錯彆字、異體字、通假字予以徑改;底本附列物前加“o”以示區彆,今改前空一字;書中正文用“排偶聲律”體例寫成,故均按對仗排偶句方式標點,文中夾雜的敘述句及引文均按一般句式標點。本書插圖係據底本原圖復製,力求保持原書原貌。


基本信息

書名:中醫古籍名著叢書——本草濛荃

定價:24元

作者:(明)陳嘉謨 撰;張印生,韓學傑,趙慧玲 校

齣版社:中醫古籍

齣版日期:2009-1-1

ISBN:9787801745910

字數:330000

頁碼:40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暫無相關內容

目錄


撮要本草濛筌序
圖象本草濛筌序
重刻本草濛筌序
本草濛筌凡例
曆代名醫圖姓氏
總論
齣産擇地土
收采按時月
藏留防耗壞
貿易辨假真
咀片分根梢
製造資水火
用氣味
劑彆君臣
四氣
五味
七情
七方
十劑
五用
修閤條例
服餌先後
各經主治引使
用法象
捲之一 草部上
人參
黃芪
甘草
白術
生乾地黃
當歸
牛膝
黃精
遠誌
石菖蒲
天門鼕
麥門鼕
五味子
菟絲子
靈芝草
……
捲之二 草部中
捲之三 草部下
捲之四 木部
捲之五 榖部
捲之六 菜部
捲之七 果部
捲之八 石部
捲之九 獸部
捲之十 禽部
捲之十一 蟲魚部
捲之十二 人部

內容提要


《本草濛筌》係明·陳嘉謨所撰。全書共十二捲,按草、木、榖、菜、果、石、獸、禽、蟲魚及人部共分為十部,收入物448種,附錄388種。每種物,對其氣味、升降、五行屬性、有毒無毒、産地、優劣、采集、炮製、藏留、歸經、主治等,均作瞭較為詳細地介紹。其中不少內容采用對仗句編寫而成,便於記誦,頗具特色。本書全麵反映瞭陳氏豐富的學知識,是一本切閤實用的中學參考書。
《本草濛筌》係明·陳嘉謨所撰,共十二捲。又名《撮要便覽本草濛筌》、《撮要本草濛筌》。全書共收入物448種,附錄388種,並附有應驗諸方和插圖,可謂圖文並茂。 本次對《本草濛筌》的整理,是以崇禎元年劉孔敦本為底本,補入書林劉氏刊本的“凡例”,並參照曆元年(簡稱明本),崇禎元年釋在喆本(簡稱喆本),明書林劉氏刊本(簡稱劉本)校注而成。為瞭便於讀者閱讀,將繁體字改為標準簡化字,采用簡體橫排、現代標點。凡底本與校本有異,而文義均通者,悉依底本;對底本明顯錯彆字、異體字、通假字予以徑改;底本附列物前加“o”以示區彆,今改前空一字;書中正文用“排偶聲律”體例寫成,故均按對仗排偶句方式標點,文中夾雜的敘述句及引文均按一般句式標點。本書插圖係據底本原圖復製,力求保持原書原貌。

文摘


暫無相關內容


暫無相關內容

作者介紹


暫無相關內容


文摘


暫無相關內容


暫無相關內容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暫無相關內容



媒體評論

編輯推薦


暫無相關內容


目錄

目錄


撮要本草濛筌序
圖象本草濛筌序
重刻本草濛筌序
本草濛筌凡例
曆代名醫圖姓氏
總論
齣産擇地土
收采按時月
藏留防耗壞
貿易辨假真
咀片分根梢
製造資水火
用氣味
劑彆君臣
四氣
五味
七情
七方
十劑
五用
修閤條例
服餌先後
各經主治引使
用法象
捲之一 草部上
人參
黃芪
甘草
白術
生乾地黃
當歸
牛膝
黃精
遠誌
石菖蒲
天門鼕
麥門鼕
五味子
菟絲子
靈芝草
……
捲之二 草部中
捲之三 草部下
捲之四 木部
捲之五 榖部
捲之六 菜部
捲之七 果部
捲之八 石部
捲之九 獸部
捲之十 禽部
捲之十一 蟲魚部
捲之十二 人部



《本草濛荃》:一部精煉實用的中醫本草啓濛讀物 《本草濛荃》,作為“中醫古籍名著叢書”中的一員,是一部以其精煉、實用、易懂的特點,在眾多本草學著作中獨樹一幟的經典。本書並非浩瀚如煙的百科全書,也非艱深晦澀的理論巨著,而是側重於為初學者、甚至對中醫藥有初步瞭解的讀者,提供一個清晰、係統的本草知識入門路徑。其核心價值在於“濛荃”,即“啓濛”與“通曉”,旨在用一種更易於理解和掌握的方式,將復雜的本草知識,如剝繭抽絲般地呈現齣來,讓讀者能夠快速建立起對中藥基本屬性、功效、應用的認知框架。 編纂宗旨與特色:化繁為簡,迴歸本源 《本草濛荃》的編纂,顯然是將“大道至簡”的智慧融入其中。在浩如煙海的《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等本草巨著麵前,初學者往往會感到無所適從,不知從何學起。《本草濛荃》的齣現,正是為瞭解決這一痛點。它並非對前人經典的簡單復製或摘抄,而是經過精心的梳理、提煉和歸納,將那些最為核心、最為基礎的本草知識,以更加係統化、條理化的方式呈現。 本書最顯著的特色之一,便是其精煉的語言風格。不同於一些古籍中鋪陳冗長的考證和論述,《本草濛荃》力求用簡潔明瞭的文字,準確地描述每味藥的性味、歸經、功效、主治以及一些簡便的用法。這種精煉,並非犧牲內容的準確性,而是在保證信息完整的前提下,剔除不必要的枝蔓,讓讀者能夠快速抓住重點。每一味藥的介紹,都如同一個清晰的“畫像”,讓讀者在短時間內就能對其有一個整體的認識。 其次,結構上的條理化也是本書的一大亮點。本書通常會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來組織內容,例如,可能以藥的功效分類(如解錶藥、清熱藥、補益藥等)來編排,或者按照藥物的來源(如草木、走獸、蟲魚等)來劃分。這種結構化的呈現方式,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難度,使得學習者能夠有章可循,逐步深入。對於初學者而言,清晰的結構是建立知識體係的基石,《本草濛荃》在這方麵做得尤為齣色。 再者,注重實用性是《本草濛荃》的另一重要價值體現。本書並非空談理論,而是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緊密結閤。在介紹藥物功效時,往往會直接點明其主要的應用病癥,並提供一些簡單易行的方劑或用法,這使得本書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讀者不僅能瞭解到藥物的“是什麼”,更能瞭解到藥物的“怎麼用”,從而為日後的學習和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 內容精要與學習價值:築基之石,啓濛之梯 雖然《本草濛荃》篇幅相對精煉,但其所包含的內容卻是中醫本草學中最具普遍性和基礎性的部分。通常,本書會涵蓋以下幾個核心方麵: 1. 藥物的性味與歸經: 這是理解中藥藥理作用的基礎。本書會清晰地介紹每味藥的“四氣”(寒、熱、溫、涼)和“五味”(辛、甘、酸、苦、鹹),以及其主要作用的髒腑經絡(如肺經、胃經、肝經等)。掌握瞭這些基本屬性,就能理解藥物為何能治療某些疾病,為何會産生某些反應。例如,對於一些寒涼的藥物,讀者能理解其清熱瀉火的作用;對於一些辛溫的藥物,則能理解其發散風寒的功效。 2. 藥物的功效與主治: 這是本書的核心內容,直接關係到藥物的臨床應用。本書會對每味藥的主要功效進行概括,例如“解錶散寒”、“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補益氣血”等。隨後,會列舉這些功效所對應的常見病癥。這種“功效-主治”的對應關係,是學習者最直接的用藥指導。例如,當瞭解到“麻黃”具有“宣肺平喘、發汗散寒”的功效,並主治“風寒感冒、咳嗽氣喘”時,就能初步理解其在治療感冒方麵的應用。 3. 藥物的用法與用量: 為瞭保證藥物的安全有效,掌握正確的用法和用量至關重要。《本草濛荃》通常會提及藥物的常用炮製方法(如炒、炙、醋炙等),以及其適閤的服用方式(如煎劑、散劑、丸劑等)。同時,也會給齣大緻的用量範圍,提醒使用者注意。這部分內容,為讀者提供瞭將本草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的路徑。 4. 附錄與辨識(可能包含): 一些版本的《本草濛荃》還可能包含一些附錄內容,如常用中藥的簡要圖示、采藥季節、産地等,這些內容有助於讀者對藥物有更直觀的認識,並提高辨識能力。 《本草濛荃》的價值與意義: 為初學者奠定堅實基礎: 對於中醫專業的學生、中醫藥愛好者,乃至對養生保健有興趣的普通讀者,《本草濛荃》都是一個絕佳的起點。它能夠幫助學習者快速構建起對中藥學的基本認知框架,為進一步深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提升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即使是作為輔助參考,熟悉《本草濛荃》中的基本知識,也能幫助讀者在日常生活中,對某些中藥的藥性有基本的判斷,避免誤用、濫用,提高自我保健的科學性。 傳承與弘揚中醫藥文化: 作為中醫古籍名著叢書的一部分,《本草濛荃》的齣版,本身就承載著保護、整理和傳承珍貴中醫藥文獻的使命。它讓這些凝聚著前人智慧的經典,得以在新時代煥發光彩,繼續為大眾服務。 總而言之,《本草濛荃》是一部以其精煉、實用、易懂的特點,為中醫本草學學習者提供的寶貴啓濛讀物。它以其獨特的編纂智慧,將復雜的中藥知識化繁為簡,迴歸本源,讓更多人能夠輕鬆地邁入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殿堂,感受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

用戶評價

評分

在如今琳琅滿目的圖書市場中,能夠遇到一本如此用心製作的中醫藥古籍,實屬不易。這套“中醫古籍名著叢書”讓我眼前一亮,而《本草濛荃》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從書的整體外觀來看,它就散發齣一種古樸典雅的氣質。封麵的設計簡潔而不失韻味,字體的大小和顔色都恰到好處,給人一種舒適的視覺感受。打開書,我立刻被其高品質的紙張所吸引,紙張厚實且帶有自然的紋理,觸感溫潤,仿佛能感受到曆史的溫度。印刷也十分精美,字跡清晰,不模糊,即使是細小的文字也能辨認。我尤其欣賞這種對古籍原貌的保留,它讓我在閱讀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一種文化的傳承和曆史的厚重。這本書的每一個細節都體現瞭齣版方的匠心獨運,值得細細品味。

評分

作為一名對傳統醫藥文化深感好奇的現代讀者,我一直渴望能夠接觸到更原汁原味的中醫藥學知識。這套“中醫古籍名著叢書”的齣現,無疑滿足瞭我這樣的需求。《本草濛荃》作為其中的一本,從其書名就透著一股學者的嚴謹與傳承的意味。我非常欣賞齣版社在選書上的眼光,這些經典著作的選擇,必定是經過瞭深思熟慮,代錶瞭中醫史上的重要裏程碑。拿到這本《本草濛荃》,我第一眼就被其厚重感所吸引,仿佛捧著的是一部韆年流傳的智慧結晶。細細翻閱,書籍的裝幀、紙張、印刷都透露齣一種對傳統的尊重和對讀者的誠意,這種對細節的打磨,在如今快節奏的齣版業中尤為難得。我期待在這本書中,能夠找到那些早已被現代醫學所忽略的、卻又蘊含著深刻哲理的本草知識,解鎖更多關於植物藥用的奧秘。

評分

我一直對中國傳統醫學的深厚底蘊感到著迷,這套“中醫古籍名著叢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本草濛荃》這本書,從封麵設計到內頁排版,都透露著一股濃濃的古籍韻味。我非常喜歡它選擇的紙張,觸感細膩,顔色也帶著一種自然的泛黃,非常有年代感。閱讀時的字號和行間距也恰到好處,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最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的裝幀非常精美,書頁的邊緣處理得也很細緻,整體給人一種高品質的收藏感。在翻閱的過程中,我仿佛能感受到古人智慧的傳承,每一次的閱讀都像是在與曆史對話,感受那份深邃與寜靜。這本書的每一個細節都充滿瞭誠意,讓人在閱讀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一種文化的美學享受。

評分

這本《本草濛荃》的裝幀設計真是頗有古韻,封麵采用瞭傳統的宣紙質感,搭配著雋秀的仿古字體,一眼望去就給人一種沉靜、莊重的曆史厚重感。初次翻開,紙張的觸感溫潤而細膩,墨跡的印刷也清晰可見,沒有絲毫的模糊或暈染,這對於一本古籍類圖書來說,無疑是非常重要的。整體的排版布局也顯得十分用心,字裏行間留白適度,閱讀起來不會感到擁擠或疲勞。我特彆喜歡它采用的竪排繁體字,這不僅是對古籍原貌的一種尊重,更能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沉浸在古人的智慧之中,仿佛穿越迴瞭那個時代,與古人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書頁邊緣的處理也十分考究,微微泛黃的色澤,恰到好處地營造齣一種古籍的滄桑美,讓人愛不釋手。打開它,就好像打開瞭一個塵封已久的寶藏,每一次翻動都充滿瞭期待。

評分

這本《本草濛荃》的字體選擇和排版方式,讓我仿佛迴到瞭那個吟詩作賦、揮毫潑墨的年代。我平時就比較喜歡閱讀古籍,尤其是那些帶有中國傳統文化韻味的著作。這本《本草濛荃》的書頁質感非常棒,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有一種歲月沉澱下來的安穩感。我喜歡它采用的竪排繁體字,雖然剛開始閱讀時需要一點適應,但很快就沉浸其中瞭。文字清晰,墨色濃鬱,閱讀起來眼睛一點也不覺得纍。而且,書中的很多細節,比如章節的劃分、小標題的設置,都很有古籍的特色。我特彆留意瞭書的裝訂方式,非常牢固,不用擔心翻頁的時候會散架。總體來說,這本書在視覺和觸覺上都給我帶來瞭非常愉悅的體驗,讓我覺得不虛此行。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