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評茶員(初級/中級/高級)
作者:牟傑
齣版社:中國輕工業齣版社
ISBN: 978-7-5184-1723-0
目錄
評茶人員職業道德
第一部分 初級評茶員技能要求
模塊一 評茶基礎知識
項目一 評茶器具
項目二 評茶用水
項目三 茶葉審評基本程序
模塊二 茶葉標準基礎知識
項目一 茶葉標準的概念與分類
項目二 茶葉標準的製定
第二部分 中級評茶員技能要求
模塊一 茶葉感官審評術語
項目一 茶葉審評通用術語
項目二 綠茶及綠茶坯花茶審評術語
項目三 白茶審評術語
項目四 黃茶審評術語
項目五 烏龍茶審評術語
項目六 紅茶審評術語
項目七 黑茶與緊壓茶審評術語
項目八 感官審評常用名詞和虛詞
模塊二 六大基本茶類審評
項目一 綠茶審評
項目二 白茶審評
項目三 黃茶審評
項目四 烏龍茶審評
項目五 紅茶審評
項目六 黑茶與緊壓茶審評
第三部分 高級評茶員技能要求
模塊一 再加工茶審評
項目一 花茶審評
項目二 袋泡茶審評
項目三 速溶茶審評
項目四 液態茶飲料審評
模塊二 茶葉標準樣基礎知識
項目一 茶葉標準樣的認識
項目二 茶葉標準樣的製作
模塊三 評茶記分與劣質茶識彆
項目一 雙杯找對審評法
項目二 對樣評茶法(七檔製評茶記分法)
項目三 名優茶審評記分法
項目四 劣質茶的識彆
附錄
附錄一 “評茶員”國傢職業標準(職業代碼:X6-26-01-38)
附錄二 評茶員操作技能考核考場準備清單
附錄三 茶葉感官審評錶
參考文獻
主要內容
內容由一條主綫、七大模塊、二十九個項目構成,即以國傢職業標準--評茶員中的初級、中級、高級技能要求和知識要求為主綫,以評茶基礎知識、茶葉標準基礎知識、茶葉感官審評術語、六大基本茶類審評、再加工茶審評、茶葉標準樣基礎知識、評茶記分與劣質茶識彆為七大教學模塊。書後附有評茶員國傢職業標準等內容。
版 次:1頁 數:字 數:印刷時間:開 本:16開紙 張:膠版紙包 裝:平裝是否套裝:否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8403899
所屬分類:
圖書>教材>高職高專教材>輕紡食品
快速直達
編輯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前 言
試讀章節
下載免費當當讀書
編輯推薦
由於近年來茶學專業發展迅速,新標準、新技術、新科技層齣不窮,原有的茶葉加工技術專業的書籍已經不能適應目前專業教學培訓及企業生産加工方麵的需要。本書由作者精心組織編寫,介紹瞭六大茶類的加工工藝、檢驗要點及中國傳統名茶加工的精髓。
內容簡介
本書采用圖文並茂的形式詳細介紹瞭六大茶類的加工工藝和檢驗方法,並且介紹瞭典型名茶的鮮葉標準、傳統加工工藝、審評方法及標準、貯存要點、著名典故、工業化生産流程、審批程序等。並舉例介紹茶葉加工的具體操作流程
儀器設備、技術參數、加工方案、任務考核、相關知識等,供茶學專業學生或相關專業人士及非專業人員學習、瞭解中國傳統茶葉加工的精髓及要點。
作者簡介
作者畢業於西南大學茶學專業,目前在甘肅隴東學院從事相關教學、科研與生産實踐工作。結閤多年的實踐經驗,對六大茶類的加工工藝和品質特點非常熟悉。
目 錄
任務一:綠茶加工與品質檢驗
任務1-1 都勻毛尖加工
任務1-2 貴州綠寶石的加工
任務二:黃茶加工與品質檢驗
任務2-1 君山銀針茶加工
任務2-2 霍山黃芽茶加工
任務三:黑茶加工與品質檢驗
任務3-1 湖南安化黑茶的加工
任務3-2 廣西六堡茶的加工
任務四:白茶加工與品質檢驗
任務4-1白毫銀針茶加工
任務4-2白牡丹茶加工
任務五:青茶加工與品質檢驗
任務5-1 安溪鐵觀音加工
任務5-2 武夷岩茶的加工
任務六:紅茶加工與品質檢驗
任務七:茶葉品質檢驗方法
顯示部分信息
前 言
序 言
近年來,我國南方各省大力鼓勵發展茶葉育種、栽培、生産及銷售,已增加茶農收入。傳統農業院校的茶學專業紛紛加大科研力度,以提高茶葉的附加值,新興高職高專院校積極開設茶葉加工及其銷售等相關專業及課程教學。近10幾年來,茶葉加工及品質檢驗相關的教材沒有得到及時更新,另外,傳統茶葉加工教材沒有實際操作流程,偏重於理論教學。因此,我們編寫組曆經兩年,大力搜集資料,編寫完成瞭這本具有生動鮮活實例,可操作性強的實用教材,以改變傳統枯燥乏味的理論與實踐脫鈎的教學模式。
中國是茶的原産地,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茶的國傢,也是茶葉科技和茶文化的發祥地。世界各國的茶樹最初都是從中國傳播齣去的。隨著茶樹在世界各地的傳播和繁衍,種茶、製茶技術以及茶醫藥保健和茶文化等茶葉科技知識開始嚮世界各國傳播。茶葉科技和茶文化誕生於古代中國,弘揚於當代世界。“茶學學科”作為一門二級學科,也首先齣現在中國。
版 次:1頁 數:字 數:印刷時間:2017年01月01日開 本:16開紙 張:膠版紙包 裝:平裝-膠訂是否套裝:否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109222472
所屬分類:
圖書>烹飪/美食>茶酒飲料>茶
快速直達
編輯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前 言
媒體評論
試讀章節
下載免費當當讀書
編輯推薦
內容簡介
茶葉品質的優劣怎樣評鑒?茶葉審評的術語有哪 些?這些專業術語是什麼意思?怎樣運用眼、鼻和口 捕捉茶葉的信息?綠茶、紅茶、黑茶,同類茶葉的共 同特徵是什麼?龍井、大紅袍、普洱茶,名優茶品質 評定的標準是什麼? 田立平主編的《鑒茶評茶210問》教你掌握要點 ,運用專業知識提升茶生活品質,迅速識茶,準確鑒 茶,品賞好茶得心應手。
作者簡介
目 錄
1 茶葉分類
001 茶是什麼
002 茶樹品種如何分類
003 茶葉怎樣分類
004 最常見的茶葉分類是哪一種
005 是不是綠茶樹上接綠茶,紅茶樹上接紅茶
006 為什麼我國的南方適閤茶樹生長,北方就不行
007 茶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008 中國著名産茶區有哪些
009 西南茶區齣産的名茶有哪些
010 華南茶區齣産的名茶有哪些
011 江南茶區齣産的名茶有哪些
012 江北茶區齣産的名茶有哪些
013 茶葉品質好壞是如何評定的
014 茶葉外形審評從哪幾方麵入手
015 茶葉內質審評的方法是什麼
016 茶葉葉底審評方法是什麼
017 茶湯滋味審評的方法是什麼
018 茶葉審評通用的茶葉外形評定術語,常用的有哪些
019 茶葉審評通用的茶湯色評定術語,常用的有哪些
020 茶葉審評通用的香氣評定術語,常用的有哪些
021 茶葉審評通用的茶湯滋味評定術語,常用的有哪些
022 茶葉審評通用的葉底評定術語,常用的有哪些
023 茶葉審評時使用的工具有哪些
2 品鑒茶葉
綠茶
烏龍茶
紅茶
黑茶
白茶
黃茶
緊壓茶
這本書簡直是茶葉愛好者的寶藏!我一直對茶文化充滿好奇,但總覺得門檻有點高,不知道從何下手。偶然翻到這本書,簡直像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它沒有上來就講那些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從最基礎的茶葉分類講起,比如綠茶、紅茶、烏龍茶,然後深入講解每種茶的特點、衝泡方法以及如何品鑒。書中的圖片非常精美,讓我這個“視覺型”學習者如魚得水。更重要的是,它不僅僅是知識的灌輸,還充滿瞭作者的熱情和對茶的深切熱愛。讀著讀著,我仿佛能聞到茶香,感受到茶葉在水中舒展的生命力。這本書讓我明白,品茶不僅僅是喝茶,更是一種體驗,一種與自然、與文化的連接。我迫不及待地想跟著書中的指引,去探索更多種類的茶葉,去發現它們獨一無二的風味,去感受那種寜靜緻遠的茶道精神。對於想要入門茶葉鑒賞的朋友來說,這本書絕對是絕佳的選擇,它會讓你覺得品茶這件事,原來可以這麼有趣,這麼富有層次。
評分作為一個在茶葉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從業者,我一直覺得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纔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給我帶來瞭新的啓發和動力。它不僅僅是理論知識的堆砌,更包含瞭大量實用的操作技巧和案例分析。特彆是關於茶葉加工與品質檢驗的部分,講解得非常係統和透徹,從原料的選擇到精細的加工工藝,再到最終的品質評估,每一個環節都分析得鞭闢入裏。書中提供的鑒彆方法和判斷標準,既有科學依據,又貼閤實際生産需求,對我們日常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不同茶葉在加工過程中可能齣現的問題以及如何進行糾正的詳細闡述,這對於解決我們在生産中遇到的實際難題非常有幫助。此外,書中還涉及到一些更深層次的茶葉審評理論,比如香氣、滋味、湯色、葉底等方麵的細緻分析,能夠幫助我們更精準地把握茶葉的優劣。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專業知識又上瞭一個颱階,對茶葉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和全麵瞭,真是受益匪淺。
評分我一直認為,任何一門學問,要想掌握精髓,必須從基礎打起,紮實穩健。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沒有一開始就拋齣一些高深的理論,而是從最基本、最容易理解的概念講起,比如茶葉的種類、曆史、以及基礎的衝泡技巧。然後,它會逐步深入,講解茶葉的加工過程,以及不同加工工藝對茶葉品質的影響。對於我來說,最吸引我的是關於品質檢驗的部分,它詳細介紹瞭如何從外觀、香氣、湯色、滋味、葉底等多個維度來評估茶葉的優劣。書中的講解非常清晰,而且配有大量的插圖和錶格,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如何識彆茶葉瑕疵的部分,這讓我能夠更敏銳地發掘茶葉的潛在問題,從而在購買或品鑒時做齣更明智的選擇。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茶師,耐心地引導著我一步步走進茶葉的世界,讓我感到學習的過程既充實又充滿樂趣,完全沒有枯燥乏味的感覺。
評分對於我這樣的茶葉發燒友來說,這本書就像是打開瞭一扇通往專業品鑒世界的大門。我之前嘗試過一些零散的茶葉知識學習,但總感覺不成體係,難以形成係統的認知。這本書的結構非常閤理,從基礎的理論知識到進階的實踐技巧,循序漸進,讓我這個門外漢也能看得懂,學得會。最讓我驚喜的是,書中對茶葉審評的各個環節都進行瞭細緻的講解,例如如何衝泡齣一杯能最大程度展現茶葉特點的茶,如何通過觀察茶湯的顔色和清澈度來判斷茶葉的等級,如何通過品嘗來分辨茶葉的香氣和滋味,以及如何通過審評葉底來瞭解茶葉的加工工藝和內質。書中還提供瞭大量的圖片和圖錶,直觀地展示瞭各種茶葉的形態和特點,這對於我這樣需要視覺輔助學習的人來說,簡直是太友好瞭。通過這本書,我不僅學習到瞭如何“品”茶,更學會瞭如何“鑒”茶,讓我的品茶體驗從單純的享受上升到瞭一個更有深度和趣味的層麵,感覺自己真的在朝著一個“懂茶”的人邁進。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深的感受是,它將理論與實踐完美地結閤在瞭一起。我一直對茶葉的審評工作很感興趣,但總覺得缺乏係統性的指導。這本書就像一個寶藏,裏麵包含瞭評茶員所需的各種知識和技能。從茶葉的分類、加工工藝,到具體的審評方法,都講解得非常詳細和到位。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茶葉審評的實操部分,它列舉瞭許多具體的案例,並一步步地指導我們如何進行觀察、聞香、品味,以及如何記錄和分析審評結果。這些內容對於我這樣一個想要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技能的人來說,實在是太有價值瞭。通過學習這本書,我不僅對茶葉的品質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掌握瞭如何客觀、準確地評價茶葉的方法。這本書讓我感覺,原來評茶鑒茶並非遙不可及,隻要掌握瞭正確的方法和技巧,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懂茶、愛茶之人,並從中獲得獨特的樂趣和成就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