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评茶员(初级/中级/高级)
作者:牟杰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5184-1723-0
目录
评茶人员职业道德
第一部分 初级评茶员技能要求
模块一 评茶基础知识
项目一 评茶器具
项目二 评茶用水
项目三 茶叶审评基本程序
模块二 茶叶标准基础知识
项目一 茶叶标准的概念与分类
项目二 茶叶标准的制定
第二部分 中级评茶员技能要求
模块一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项目一 茶叶审评通用术语
项目二 绿茶及绿茶坯花茶审评术语
项目三 白茶审评术语
项目四 黄茶审评术语
项目五 乌龙茶审评术语
项目六 红茶审评术语
项目七 黑茶与紧压茶审评术语
项目八 感官审评常用名词和虚词
模块二 六大基本茶类审评
项目一 绿茶审评
项目二 白茶审评
项目三 黄茶审评
项目四 乌龙茶审评
项目五 红茶审评
项目六 黑茶与紧压茶审评
第三部分 高级评茶员技能要求
模块一 再加工茶审评
项目一 花茶审评
项目二 袋泡茶审评
项目三 速溶茶审评
项目四 液态茶饮料审评
模块二 茶叶标准样基础知识
项目一 茶叶标准样的认识
项目二 茶叶标准样的制作
模块三 评茶记分与劣质茶识别
项目一 双杯找对审评法
项目二 对样评茶法(七档制评茶记分法)
项目三 名优茶审评记分法
项目四 劣质茶的识别
附录
附录一 “评茶员”国家职业标准(职业代码:X6-26-01-38)
附录二 评茶员操作技能考核考场准备清单
附录三 茶叶感官审评表
参考文献
主要内容
内容由一条主线、七大模块、二十九个项目构成,即以国家职业标准--评茶员中的初级、中级、高级技能要求和知识要求为主线,以评茶基础知识、茶叶标准基础知识、茶叶感官审评术语、六大基本茶类审评、再加工茶审评、茶叶标准样基础知识、评茶记分与劣质茶识别为七大教学模块。书后附有评茶员国家职业标准等内容。
版 次:1页 数:字 数:印刷时间: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包 装:平装是否套装: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8403899
所属分类:
图书>教材>高职高专教材>轻纺食品
快速直达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 录
前 言
试读章节
下载免费当当读书
编辑推荐
由于近年来茶学专业发展迅速,新标准、新技术、新科技层出不穷,原有的茶叶加工技术专业的书籍已经不能适应目前专业教学培训及企业生产加工方面的需要。本书由作者精心组织编写,介绍了六大茶类的加工工艺、检验要点及中国传统名茶加工的精髓。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六大茶类的加工工艺和检验方法,并且介绍了典型名茶的鲜叶标准、传统加工工艺、审评方法及标准、贮存要点、著名典故、工业化生产流程、审批程序等。并举例介绍茶叶加工的具体操作流程
仪器设备、技术参数、加工方案、任务考核、相关知识等,供茶学专业学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及非专业人员学习、了解中国传统茶叶加工的精髓及要点。
作者简介
作者毕业于西南大学茶学专业,目前在甘肃陇东学院从事相关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工作。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六大茶类的加工工艺和品质特点非常熟悉。
目 录
任务一:绿茶加工与品质检验
任务1-1 都匀毛尖加工
任务1-2 贵州绿宝石的加工
任务二:黄茶加工与品质检验
任务2-1 君山银针茶加工
任务2-2 霍山黄芽茶加工
任务三:黑茶加工与品质检验
任务3-1 湖南安化黑茶的加工
任务3-2 广西六堡茶的加工
任务四:白茶加工与品质检验
任务4-1白毫银针茶加工
任务4-2白牡丹茶加工
任务五:青茶加工与品质检验
任务5-1 安溪铁观音加工
任务5-2 武夷岩茶的加工
任务六:红茶加工与品质检验
任务七:茶叶品质检验方法
显示部分信息
前 言
序 言
近年来,我国南方各省大力鼓励发展茶叶育种、栽培、生产及销售,已增加茶农收入。传统农业院校的茶学专业纷纷加大科研力度,以提高茶叶的附加值,新兴高职高专院校积极开设茶叶加工及其销售等相关专业及课程教学。近10几年来,茶叶加工及品质检验相关的教材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另外,传统茶叶加工教材没有实际操作流程,偏重于理论教学。因此,我们编写组历经两年,大力搜集资料,编写完成了这本具有生动鲜活实例,可操作性强的实用教材,以改变传统枯燥乏味的理论与实践脱钩的教学模式。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也是茶叶科技和茶文化的发祥地。世界各国的茶树最初都是从中国传播出去的。随着茶树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和繁衍,种茶、制茶技术以及茶医药保健和茶文化等茶叶科技知识开始向世界各国传播。茶叶科技和茶文化诞生于古代中国,弘扬于当代世界。“茶学学科”作为一门二级学科,也首先出现在中国。
版 次:1页 数:字 数:印刷时间:2017年01月01日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包 装:平装-胶订是否套装: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09222472
所属分类:
图书>烹饪/美食>茶酒饮料>茶
快速直达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 录
前 言
媒体评论
试读章节
下载免费当当读书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茶叶品质的优劣怎样评鉴?茶叶审评的术语有哪 些?这些专业术语是什么意思?怎样运用眼、鼻和口 捕捉茶叶的信息?绿茶、红茶、黑茶,同类茶叶的共 同特征是什么?龙井、大红袍、普洱茶,名优茶品质 评定的标准是什么? 田立平主编的《鉴茶评茶210问》教你掌握要点 ,运用专业知识提升茶生活品质,迅速识茶,准确鉴 茶,品赏好茶得心应手。
作者简介
目 录
1 茶叶分类
001 茶是什么
002 茶树品种如何分类
003 茶叶怎样分类
004 最常见的茶叶分类是哪一种
005 是不是绿茶树上接绿茶,红茶树上接红茶
006 为什么我国的南方适合茶树生长,北方就不行
007 茶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008 中国著名产茶区有哪些
009 西南茶区出产的名茶有哪些
010 华南茶区出产的名茶有哪些
011 江南茶区出产的名茶有哪些
012 江北茶区出产的名茶有哪些
013 茶叶品质好坏是如何评定的
014 茶叶外形审评从哪几方面入手
015 茶叶内质审评的方法是什么
016 茶叶叶底审评方法是什么
017 茶汤滋味审评的方法是什么
018 茶叶审评通用的茶叶外形评定术语,常用的有哪些
019 茶叶审评通用的茶汤色评定术语,常用的有哪些
020 茶叶审评通用的香气评定术语,常用的有哪些
021 茶叶审评通用的茶汤滋味评定术语,常用的有哪些
022 茶叶审评通用的叶底评定术语,常用的有哪些
023 茶叶审评时使用的工具有哪些
2 品鉴茶叶
绿茶
乌龙茶
红茶
黑茶
白茶
黄茶
紧压茶
这本书给我最深的感受是,它将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我一直对茶叶的审评工作很感兴趣,但总觉得缺乏系统性的指导。这本书就像一个宝藏,里面包含了评茶员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从茶叶的分类、加工工艺,到具体的审评方法,都讲解得非常详细和到位。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茶叶审评的实操部分,它列举了许多具体的案例,并一步步地指导我们如何进行观察、闻香、品味,以及如何记录和分析审评结果。这些内容对于我这样一个想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的人来说,实在是太有价值了。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不仅对茶叶的品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掌握了如何客观、准确地评价茶叶的方法。这本书让我感觉,原来评茶鉴茶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懂茶、爱茶之人,并从中获得独特的乐趣和成就感。
评分我一直认为,任何一门学问,要想掌握精髓,必须从基础打起,扎实稳健。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一些高深的理论,而是从最基本、最容易理解的概念讲起,比如茶叶的种类、历史、以及基础的冲泡技巧。然后,它会逐步深入,讲解茶叶的加工过程,以及不同加工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对于我来说,最吸引我的是关于品质检验的部分,它详细介绍了如何从外观、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等多个维度来评估茶叶的优劣。书中的讲解非常清晰,而且配有大量的插图和表格,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如何识别茶叶瑕疵的部分,这让我能够更敏锐地发掘茶叶的潜在问题,从而在购买或品鉴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茶师,耐心地引导着我一步步走进茶叶的世界,让我感到学习的过程既充实又充满乐趣,完全没有枯燥乏味的感觉。
评分作为一个在茶叶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一直觉得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这本书的出现,无疑给我带来了新的启发和动力。它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堆砌,更包含了大量实用的操作技巧和案例分析。特别是关于茶叶加工与品质检验的部分,讲解得非常系统和透彻,从原料的选择到精细的加工工艺,再到最终的品质评估,每一个环节都分析得鞭辟入里。书中提供的鉴别方法和判断标准,既有科学依据,又贴合实际生产需求,对我们日常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不同茶叶在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纠正的详细阐述,这对于解决我们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难题非常有帮助。此外,书中还涉及到一些更深层次的茶叶审评理论,比如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等方面的细致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精准地把握茶叶的优劣。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专业知识又上了一个台阶,对茶叶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和全面了,真是受益匪浅。
评分对于我这样的茶叶发烧友来说,这本书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专业品鉴世界的大门。我之前尝试过一些零散的茶叶知识学习,但总感觉不成体系,难以形成系统的认知。这本书的结构非常合理,从基础的理论知识到进阶的实践技巧,循序渐进,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看得懂,学得会。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茶叶审评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例如如何冲泡出一杯能最大程度展现茶叶特点的茶,如何通过观察茶汤的颜色和清澈度来判断茶叶的等级,如何通过品尝来分辨茶叶的香气和滋味,以及如何通过审评叶底来了解茶叶的加工工艺和内质。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和图表,直观地展示了各种茶叶的形态和特点,这对于我这样需要视觉辅助学习的人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通过这本书,我不仅学习到了如何“品”茶,更学会了如何“鉴”茶,让我的品茶体验从单纯的享受上升到了一个更有深度和趣味的层面,感觉自己真的在朝着一个“懂茶”的人迈进。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茶叶爱好者的宝藏!我一直对茶文化充满好奇,但总觉得门槛有点高,不知道从何下手。偶然翻到这本书,简直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它没有上来就讲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从最基础的茶叶分类讲起,比如绿茶、红茶、乌龙茶,然后深入讲解每种茶的特点、冲泡方法以及如何品鉴。书中的图片非常精美,让我这个“视觉型”学习者如鱼得水。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还充满了作者的热情和对茶的深切热爱。读着读着,我仿佛能闻到茶香,感受到茶叶在水中舒展的生命力。这本书让我明白,品茶不仅仅是喝茶,更是一种体验,一种与自然、与文化的连接。我迫不及待地想跟着书中的指引,去探索更多种类的茶叶,去发现它们独一无二的风味,去感受那种宁静致远的茶道精神。对于想要入门茶叶鉴赏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绝对是绝佳的选择,它会让你觉得品茶这件事,原来可以这么有趣,这么富有层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