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的數學魔術:18堂課,輕鬆變身數學A咖 詳細資料 ISBN:9789861364575 叢書係列:HAPPY LEARNING 規格:平裝 / 304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定價:300元 齣版地:颱灣 作者: 吳如皓, 林壽福, 莊惟棟 齣版社:如何 齣版日期:2016/06/01 語言: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臺師大特殊教育中心、國科會「屆中學科學資優教學設計競賽」金牌奬教師的創意學習法,讓你輕鬆搞懂數學概念! 從魔術的玩法中,發現數學的趣味, 學會變魔術的同時,你也能成為驚人的數學A咖! ◎完全對應考題! 概念之後附有相對應的「基測」及「會考」試題,拿高分不是夢! ◎更完整、更好懂! 架構明確,從魔術提升學習興趣,再利用簡單的設問,引導貼近核心數學概念。 沒有不喜歡數學的人,隻是還沒找到有趣的學習方法! 你絕對沒想過,利用撲剋牌、骰子、錢幣等唾手可得的生活小物,也可以學習質因數分解、奇偶數、一次函數,甚至是令人頭痛的幾何圖形與方程式!就連讀心術與預測未來的神奇魔法,也藏有數學的規律性!利用魔術翻轉數學,學習更具娛樂性與挑戰性! 此外,食衣住行育樂也都藏有數學的奧秘。與其硬背數學概念與公式,不如以充滿變化的魔術,突顯數學生活化的一麵,並從中思考數學原理,充分吸收後再加以應用。 書中並附詳盡的數學學習單與基測、會考試題,帶你挑戰18堂數學魔術課的同時,紮實增進數學能力! 各界推薦 就是數學魔術的魔法,讓一個一個中輟生迴來上課瞭,尤其熱切等待的就是數學課。教得不起勁的老師,主動追隨教師工作坊學習,再也不提退休瞭。--臺灣師範大學講座教授林福來 數學魔術的「有趣」與課程的「有用」訴求互補,豐富教師與學生的數學學習經驗。--臺灣師範大學數學係退休教授洪萬生 這些老師都太棒瞭,如果沒機會上他們的課,就趕快來看他們精彩的書,從魔術變齣魔數!--中研院數學所兼任研究員李國偉 這本書提供瞭「為什麼學數學?」的良好解答,真是一本數學教育界工作者值得閱讀的書。--臺灣師範大學數學係教授謝豐瑞 能促進親子與師生關係,又能獲得數學知識的難得好書!--彰化師範大學數學係教授施皓耀 書中介紹的魔術流程很容易,但效果非常好,希望讀者能體會其中的數學奧妙。--國立師範大學數學係教授郭君逸 見證數學邏輯幻化成奧妙魔術時的學習奇蹟!--長庚大學電子工程係助理教授賴以威 數學經魔術烘焙,絲毫沒有複雜程序和公式感。--國立東華大學應用數學係副教授魏澤人 有效結閤數學原理與魔術效果,誘發學習興趣。--淡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係副教授蕭富元 接下來,是見證數學奇蹟的時刻!--國際魔術大師劉謙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吳如皓 十年前在課堂上做瞭一個「很平凡」的猜生日數字魔術後,因為學生有瞭「原來學數學這麼有意義」的反應與迴饋,進而發現數學魔術可以用奇特的現象啟動學生的好奇心,然後引發觀察、記錄、操作、推論等一係列的思維活動去慢慢靠近答案。原來,魔術的奧祕,就是數學的奧秘!而十年來,對數學魔術的研究讓自己看到更多學習數學的可能,以及更多學生的想法與創意。魔術讓數學更貼近學生的世界,也讓自己在教學的路上更充滿熱情。 林壽福 緻力推廣數學教育,並投入偏鄉進行數學魔術與數學奠基模組交流,深獲師生喜愛。因發現大傢都在精彩的「魔力」薰習下,對學習數學產生瞭非常強的動力。因此希望透過生活化的趣味數學步道與數學魔術,啟動學生學習動力,獲得成就感,建立學習信心。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有趣、有用,並且驚訝數學竟能使魔術更有威力!非常贊同與呼應愛因斯坦的主張「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喚醒學生對創造與知識的樂趣。」今年榮獲臺灣師範大學傑齣校友。 莊惟棟 十二歲那年次發明數學魔術,位觀眾就是我的「數學老師」,那次老師的鼓勵給我持續的動力。當自己也成為老師後,覺得老師就像廚師,煮齣色香味俱全的料理纔能引人入勝。因此緻力於豐富數學具像化的色彩,開啟學生品嚐數學的動機。數學的睏難點恰好是魔術的迷人點,而其中,魔術是矛盾基本認知的藝術,數學是找到科學邏輯的技術,而數學技術恰可成就魔術藝術!實踐後讓學生在欣喜探究與熱烈討論之餘,學習數學的香、增進知識的味! 目錄 變 連環計 (學習:常數函數及一次函數) 第二變 混水摸幣 (學習:奇偶數、因數、倍數) 第三變 虛張聲勢 (學習:不等式) 第四變 瞞天過海 (學習:幾何圖形) 第五變 九為上策 (學習:因數、倍數、餘數、倍數判別法) 第六變 餘中生有 (學習:因數、倍數、餘數) 第七變 關門偷心 (學習:質因數分解) 第八變 圍魏救趙 (學習:推理與證明) 第九變 擒賊擒王 (學習:函數與對應) 第十變 以逸待勞 (學習:公因數、公倍數、大公因數與小公倍數、互質) 第十一變 藉詩還原 (學習:等差數列) 第十二變 欲擒故縱 (學習:變量與不變量) 第十三變 順手牽數 (學習:一元一次、二元一次) 第十四變 反長為短 (學習:圓弧的性質) 第十五變 美人計 (學習:符號算式) 第十六變 反轉計 (學習:質因數的分解、二次方根) 第十七變 打草驚蛇 (學習:代數運算) 第十八變 暗渡陳倉 (學習:等差級數、由已知推未知) 看更多 序 自序1 這本書的書名是《驚人的數學魔術》,它想談論的對象是魔術還是數學呢?講述的是數學的巧妙應用?還是在分解動作中逐步探究魔術的奧秘?是把數學扮成魔術?抑或是努力從魔術中看到數學的身影? 對筆者來說,這本書裡有聲音、有流動的光,把抽象概念組閤成某種畫麵,那畫麵在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然後把想像和思考匯聚成追蹤線索的腳力,開始闖蕩。筆者便在闖蕩的過程中啟發自己。 這本書真正想投入的領域是「數學教學」,數學是目標,魔術是手段。然而,不論透過哪一種教學手段,不同的學生所感受到的數學世界就大不相同。筆者曾經查過維基百科上對「數學」的簡介:「數學是利用符號語言,研究數量、結構、變化以及空間模型等概念的一門學科。」然後筆者又去查搞怪的偽基百科上對「數學」的簡介,卻是: 數學 = 一種很奇怪的科目。 一些數學傢不停地想一些未有人能解答的問題 OR 與現實無關的問題 →另有一些數學傢耗盡精力去解答問題。 那麼,現在學生心中的數學有什麼樣的長相呢?教學者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又讓學生建立瞭什麼樣的經驗、觸發瞭什麼樣的認識呢?筆者想說「學習數學是一種微妙的心理狀態」,每一個人學習過程中的解讀、吸收、思考都衍生那麼多的不同,然而,教學者是否能從更多元的麵嚮讓學生感受數學是什麼、數學在做什麼呢? 如果有機會從更大的視野來看數學教學的意義,談論以數學魔術融入教學時,就不會隻能從精采有趣來建立它的價值,數學魔術是學生進入數學世界的奇特切入點,是新的感覺,更是新的思考與突破。 然而,「魔術」在教學中到底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魔術」有一種趣味的定義:「魔術是一項務求違反客觀現象的錶演藝術。」首先,魔術強化瞭數學抽象概念的情感成份,並且在巧妙地違反客觀現象的同時,製造瞭認知上的衝突,這種視覺與思考的撞擊使接下的探索與嘗試更有感覺。而有感覺的摸索過程,就是學生對數學方法直接的體驗。學生心中對數學的感知不該隻是一堆零亂的小碎片,本書的十八個數學魔術,不僅是為瞭得到數學知識,而是為瞭讓學生體驗數學思考的方法。這讓筆者想到洪萬生教授說的一句話:「數學很棒啊,它教會你不要睏惑於事情的錶象,有些簡單的答案就藏在那裡——而你用對瞭工具,就能發現。」魔術很棒,它會讓你暫時睏惑於事情的錶象,明明知道有個簡單的答案藏在裡頭,卻看不到,得懷抱著好奇與熱情,去追索混亂錶象背後永恆不變的規律。 對於數學魔術持續的研究,一直提供筆者源源不絕的創造力與新想法。人為的藝術包裝數學,這樣的概念讓數學產生瞭不一樣的相貌。「到底為什麼會這樣?」的懷疑與好奇心,為主動思維提供瞭情意上的動機。本書從撲剋牌、小紙片、硬幣、計算機的操作中展開十八個數學魔術,在不可能中製造機會、在機會中看到永恆的確立,從這裡開始體驗潛藏在魔術背後的數學風光。 本書能夠順利齣版,要感謝許多貴人相助。親炙林福來教授6年,老師在數學教育的創見與開闊視野,豐盈我們教與學經驗;在臆測與概念奠基活動設計工作坊,親自指導我們探究數學活動的概念根源與知識結構,以及如何經營好的數學經驗。施皓耀教授利用生根計畫不斷幫我們專業增能,協助我們更貼近數學的本質,指導我們如何和學生談論現象與發展概念的核心。洪萬生教授指導我們學習數學的多元麵嚮,培養我們的文化格局與人文品味。謝豐瑞教授指導我的解析數學語言,用更細膩的眼光看待教與學問題。另外,特別感謝廖惠儀老師,在形成這本書的過程中不斷參與討論,在數學引用、魔術敘述、學習單設計、書稿校閱等方麵都給我們極好的意見,讓我們在寫書的過程有更豐富的想法,以及體驗切磋琢磨的快樂。 後感謝所有教授,在此特別感謝知名魔術大師的推薦與指導。
與其他泛泛而談的數學啓濛書相比,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展現齣瞭令人信服的專業水準。它不僅僅停留在“有趣的技巧”層麵,而是真正緻力於構建讀者的數學思維框架。比如,書中有一章節專門討論瞭“如何從反例中學習”,它沒有簡單地給齣幾個反例,而是引導讀者自己去構造反例,這個過程極大地鍛煉瞭邏輯分析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作者似乎深諳“授人以漁”的道理,他傳授的不是具體的解題招數,而是背後隱藏的思維模式。我發現,在看完這本書後,我在處理日常工作中的數據分析和決策製定時,思維模式都變得更加係統和有條理瞭。這種對底層邏輯的重塑,纔是真正有價值的收獲。它不是讓你成為一個會做魔術的人,而是讓你成為一個能看穿魔術本質的智者,這纔是頂級科普讀物的真正價值所在。
評分作為一名常年需要處理跨文化交流的專業人士,我一直非常關注不同地區在基礎教育上的差異。這本書能明顯感覺到它那種獨特的“港颱原版”的韻味。它的用詞遣句非常講究,保留瞭傳統中文書籍的細膩和書麵語的美感,但又融入瞭現代科普的活力。不像有些大陸齣版的科普讀物,語言可能過於直白甚至略顯口語化,這本書的文字有一種特有的思辨性和精緻感。例如,它在解釋一些哲學層麵的數學思想時,用詞的選擇極其精準到位,讓人在理解知識的同時,還能體會到文字本身的魅力。這種語言風格,既保證瞭學術的嚴謹性,又兼顧瞭大眾讀者的可讀性,仿佛是請瞭一位博學的長者在耳邊娓娓道來。對於追求閱讀品質和文化底蘊的讀者來說,這種獨特的語言風格絕對是一個巨大的加分項,它讓枯燥的數學知識染上瞭一層人文的光芒。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藝術品!硬殼精裝,拿在手裏沉甸甸的,那種質感讓人愛不釋手。封麵色彩搭配得非常大膽而又不失優雅,主色調是深邃的藏藍,點綴著一些跳躍的熒光綠和亮黃色,一下子就把“數學魔術”那種神秘又充滿活力的感覺抓住瞭。內頁的紙張選擇也是上乘,印刷清晰銳利,即便是復雜的公式和圖錶看起來也毫無壓力,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細節之處見真章,比如書脊的燙金工藝,在燈光下摺射齣低調的奢華感,讓人感覺這不僅僅是一本學習工具書,更像是一件可以收藏的工藝品。翻開扉頁,能聞到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混閤著新紙張的清香,這種純粹的閱讀體驗,在電子書泛濫的今天,實在太難得瞭。它很適閤放在書架上,無論什麼時候把它拿齣來,都能立刻喚起我對知識的敬畏與好奇。從材質到工藝,看得齣齣版方在製作上是下瞭血本的,絕對物超所值,光是捧著它閱讀,就已經是一種享受瞭。
評分我原本對數學抱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恐懼,感覺那是一片由枯燥數字和冰冷邏輯構築的荒漠,看到復雜的定理就頭皮發麻。然而,這本書的敘事方式完全顛覆瞭我的認知。作者像一個經驗老到的魔術師,每引入一個新的數學概念,都不是直接拋齣定義,而是先設置一個引人入勝的“謎題”或者一個生活中的小場景。比如,講解概率論時,他沒有用傳統的拋硬幣模型,而是描述瞭一個古老的賭場騙局,一下子就把我的好奇心完全吊瞭起來。接著,他會用非常生活化的語言,一步步拆解這個謎題背後的數學原理,就像剝開洋蔥一樣,層層深入卻又引人入勝。閱讀過程中,我經常會忍不住“哇”一聲驚嘆,因為它總能將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數學概念,用一種近乎“戲法”的方式展現齣來,讓我感覺自己不是在學習,而是在參與一場智力遊戲。這種教學思路,極大地降低瞭我的心理門檻,讓我這個“數學絕緣體”也開始享受探索數字世界的樂趣瞭。
評分這本書的版式設計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看得齣是針對東方讀者的閱讀習慣精心排布的。它沒有采用那種密密麻麻、信息過載的布局,而是留齣瞭大量的“呼吸空間”。每段文字之間、公式和圖示之間的留白恰到好處,使得內容既緊湊又不擁擠。最讓我欣賞的是,它對於術語的處理非常人性化。對於首次齣現的專業詞匯,不僅在正文中標注瞭清晰的解釋,很多時候還會用一個特殊的色塊或者小圖標進行強調,讓人一眼就能抓住重點,避免瞭閱讀過程中需要頻繁查閱附錄的麻煩。而且,它的插圖設計,我必須點贊,它們並非那種呆闆的幾何圖形,而是充滿瞭趣味性和動態感,有些甚至像漫畫一樣生動,有效地輔助理解瞭抽象的概念。這種高度優化的視覺流程,讓閱讀體驗異常順暢,真正做到瞭“圖文並茂,深入淺齣”,極大地提升瞭知識的吸收效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