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创基因组:人类自传9787111504245[英] 马特·里德利,李南哲

正版创基因组:人类自传9787111504245[英] 马特·里德利,李南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马特·里德利,李南哲 著
图书标签:
  • 基因组学
  • 人类基因组
  • 遗传学
  • 生物学
  • 科普
  • 科学
  • 健康
  • 医学
  • 进化
  • 生命科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温文尔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04245
商品编码:28537609032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5-08-01

具体描述

【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基因组:人类自传

定价:79.00元

作者: 马特·里德利,李南哲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111504245

字数:

页码:336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科学的燃料是无知。科学就像一个饥饿的火炉,必须要从包围着我们的无知森林中取来木柴喂给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称作“知识”的开阔地扩展开来,但是,它扩展得越大,它的边界就越长,越多的无知就出现在我们面前。在基因组被发现以前,我们不知道在每一个细胞的“心脏”里都有一个30亿个字母长的文件,我们对它的内容一无所知。现在,当我们读了这本书的一部分之后,我们就发现了很多新的神秘现象……

内容提要


  也许可以说,组成人类基因组的23对染色体的图谱绘制是新世纪重大的科学发现,它提出的问题与它解答了的问题同样多。这些问题将深刻地影响我们对疾病、寿命和自由意志的思考方式。这些问题将影响你的后半生。这个让人难以置信的突破会有什么后果?《基因组:人类自传》在这方面提供了超群的洞察力。通过在每一对染色体上选择一个新近发现的基因并讲述其故事,马特·里德利叙述了我们这个物种及祖先从生命出现之初到未来医学边缘的历程。他探讨了由于基因组的图谱绘制而出现的科学、哲学等问题,这将帮助你理解这个科学里程碑对你、对你的孩子、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目录


前言
1号染色体生命 / 1
2号染色体物种 / 14
3号染色体历史 / 30
4号染色体命运 / 47
5号染色体环境 / 58
6号染色体智力 / 69
7号染色体本能 / 85
XY染色体冲突 / 101
8号染色体自身利益 / 115
9号染色体疾病 / 129
10号染色体压力 / 140
11号染色体个性 / 153
12号染色体自装配 / 166
13号染色体史前 / 178
14号染色体永生 / 188
15号染色体性别 / 199
16号染色体记忆 / 212
17号染色体死亡 / 225
18号染色体疗法 / 236
19号染色体预防疾病 / 250
20号染色体政治 / 263
21号染色体人种优化 / 278
22号染色体自由意志 / 293
参考文献 / 307

作者介绍


  马特·里德利,先在牛津大学做动物学研究,然后又当了一名记者。他在《经济学人》杂志工作了八年,在《星期日电讯》和《每日电讯》开设了七年专栏。《毫不掩饰》(Warts and All)一书就是他的作品,写的是美国的总统政治;《红色皇后》(The Red Queen)是他口碑较好的一本书,写的是性的进化,由企鹅书局出版;同时他还写了《基因组》(Genome)。他的书曾入围六大文学奖项。他是国际生命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Life)机构的主席,妻子是纽卡斯尔大学心理学系的高级讲师。

文摘


序言



《解码生命之书:基因的史诗与人类的未来》 导言:穿越时空的密码之旅 人类对自身起源和本质的探索从未停歇。从古老的创世神话到近代的孟德尔遗传定律,我们始终试图解读那个深藏于细胞核心的、决定我们是谁、将去往何方的神秘蓝图。本书并非对某一特定科学著作的简单复述,而是对人类基因组学领域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核心科学原理,以及它对社会、伦理和未来医学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的一次全面、深入的剖析与展望。 我们将一同踏上一段史诗般的旅程,追溯生命信息如何在数十亿年的演化中被精确编码、复制和传递,并聚焦于现代科学如何破解这一宏大密码,重塑我们认知生命的方式。 第一章:生命的基石——从DNA到基因组的宏大概念 本章将从最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概念入手,构建理解基因组学的理论框架。我们将详细探讨DNA的双螺旋结构,这一由沃森和克里克发现的、堪称自然界最精妙的分子机器。深入解析核苷酸、基因、等位基因等核心术语,阐明遗传信息是如何以四种碱基的排列组合形式记录下来的。 随后,我们将讨论“基因组”这一概念的重量级意义。它不仅仅是所有基因的总和,更是物种特性的完整说明书。本章将对比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差异,并特别引入“内含子”和“外显子”的概念,解释非编码DNA在生命调控中的隐秘角色。我们将探究基因组的规模——例如人类基因组包含的约30亿碱基对,并以此为参照,对比其他生物,如酵母、线虫、果蝇,乃至植物的基因组复杂性,从而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分子根源。 第二章:宏伟的工程——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诞生与实践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无疑是二十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最伟大的科学壮举之一。本章将详尽回顾这一里程碑式项目的历史背景、目标设定和实施过程。我们不仅会关注其技术难点——如何将庞大且高度重复的DNA序列准确地拼接起来——还会深入探讨当时两大阵营(国际公共联盟与私营企业赛勒拉基因组公司)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正是这种张力,极大地加速了测序技术的迭代。 我们将详细介绍实现HGP的关键技术:从早期的Sanger测序法(双脱氧链终止法)到后期高通量、低成本的新一代测序技术(NGS)的演变。本章会解析测序过程中的挑战,包括如何处理基因组中的重复序列、如何准确映射读段,以及生物信息学在将海量原始数据转化为可理解的基因信息中的决定性作用。最终,我们将审视2003年“工作草图”的公布和2022年完整无缺的“端到端”参考基因组序列的建立,这标志着人类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生命之书”的完整目录。 第三章:解读生命蓝图——从序列到功能的转化 仅仅拥有序列是不够的,真正的科学价值在于解读这些字母的含义。本章专注于基因组注释和功能性研究。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比对已知的蛋白质结构、预测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以及通过比较基因组学(Comparative Genomics)来推断基因的功能。 重点将放在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这一前沿领域。我们将讨论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机制如何不改变DNA序列本身,却能调控基因的开启与关闭,解释细胞分化和环境适应性为何能发生。此外,本章还将介绍转录组学(Transcriptomics)和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如何与基因组学数据相结合,描绘出生命活动的全景图景,揭示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 第四章:个性化医疗的曙光——基因组学与人类健康 基因组学最直接、最振奋人心的应用体现在医学领域。本章将聚焦于疾病的分子基础。我们将深入探讨单基因遗传病(如囊性纤维化、亨廷顿病)的诊断与携带者筛查,并过渡到更复杂的复杂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癌症)。 癌症,作为基因组不稳定的体现,将是本章的重点讨论对象。我们将分析驱动癌症发生突变的各种基因类型(如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以及液体活检等前沿技术如何通过分析循环肿瘤DNA(ctDNA)实现早期筛查和治疗反应监测。 个性化医疗(Precision Medicine)的核心在于“因人而异”。本章将介绍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即研究基因变异如何影响个体对药物的吸收、代谢和反应,从而指导更安全、更有效的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 第五章:编辑未来的工具——CRISPR-Cas9及其伦理考量 基因组学的发展催生了前所未有的强大编辑工具。本章将详细阐述CRISPR-Cas9系统的革命性突破——它如何以极高的精确度和简便性实现对基因组的定点修改。我们将解析该系统的细菌免疫机制来源,并描述其在体外(Ex Vivo)和体内(In Vivo)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潜力。 然而,如此强大的技术必然伴随着深刻的伦理和社会责任。本章将公正地探讨围绕基因编辑,特别是生殖系编辑(Germline Editing)的全球性辩论。我们将分析“治疗”与“增强”之间的界限模糊,探讨技术普及可能加剧的社会不平等问题,以及建立全球性监管框架的迫切性。 结语:超越自身的界限 基因组学不仅是一门科学,它正在重塑我们对“人”的定义。当我们理解了我们物种的共同遗传遗产,也看到了个体差异的微妙之处。从追踪人类数万年的迁徙史,到预测个体未来的健康轨迹,基因组学已经成为理解过去、塑造现在的关键工具。 本书最终指向一个宏大的问题:在掌握了生命的最底层代码之后,人类将如何运用这份知识?这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是一个深刻的哲学与社会选择。我们正站在一个新时代的门槛上,对生命本源的理解,必将指引我们迈向一个更加复杂也更具希望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以一种非常独特且引人入胜的方式,将科学的严谨性与文学的感染力相结合。作者的笔触时而如同一位严谨的科学家,在梳理那些错综复杂的基因谱系,时而又像一位饱含深情的史学家,在讲述着人类从卑微走向辉煌的伟大历程。我被书中那些关于基因“选择”与“适应”的精彩描述深深吸引。它不仅仅讲述了那些基因是如何让我们拥有站立的能力,如何让我们学会使用工具,更是深入探讨了基因如何塑造了我们复杂的社会结构,如何影响了我们的语言、文化乃至信仰。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处理那些争议性话题时,那种客观而审慎的态度,他不会简单地下结论,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去辨析。这本书让我对“基因决定论”有了更 nuanced 的理解,认识到基因虽然重要,但环境和文化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让我更加珍视人类所拥有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时也警醒我们,在追求进步的同时,也要关注基因层面的伦理问题。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远非言语所能尽述。它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认识自身和人类文明的一扇全新大门。作者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将基因的演进过程,描绘成一幅幅生动而宏伟的画卷。我沉醉于书中关于基因如何影响人类大脑发育,如何塑造我们的思维方式,甚至如何影响我们对情感的体验的描述。它让我开始从一个全新的维度去理解那些看似平凡的生活细节,去思考人类行为背后的深层动因。书中关于基因与环境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人类命运的论述,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它让我意识到,我们并非被动地接受基因的安排,而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不断地展现和发展着自身的潜能。这本书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也让我更加珍视我们所拥有的这份宝贵的“基因财富”。

评分

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智力上的探险,每一章都像是一个新的目的地,充满了惊喜和挑战。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科学事实,而是巧妙地将基因的演进史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宏大而连贯的叙事。我特别欣赏作者的逻辑清晰和论证严密,他能够将复杂的遗传学概念,通过类比和形象的比喻,变得易于理解。例如,书中关于基因如何影响人类的社会行为、大脑发育,乃至我们对美的感知,这些章节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开始反思很多习以为常的现象背后,是否隐藏着基因的深层原因。它让我意识到,我们并非只是孤立的个体,而是承载着无数代祖先基因的载体,这些基因在不断地影响着我们的生理和心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科学的读物,更是一本关于“人”的哲学书,它鼓励我们从更广阔的视角去审视自身,去理解人类的独特性和共通性。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对人类的起源和演化产生了全新认识的书。作者从基因这个微观的视角出发,如同解开一段段尘封的密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人类自传画卷。翻阅书页,仿佛穿越了亿万年的时空,见证了那些微小的基因突变如何一步步塑造了我们今日的形态、智力乃至情感。我尤其着迷于作者如何将那些看似枯燥的科学知识,通过生动有趣的叙事方式展现出来,让我这个非专业读者也能津津有味地读下去。书中关于基因的“继承”与“变异”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中相互作用,最终成就了 Homo sapiens 的独特地位,这些解释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它不仅仅是关于过去的故事,更引发了我对于人类未来走向的深刻思考。那些基因层面的选择,是否还在继续,又将把我们带向何方?这本书让我对“我们是谁”这个问题有了更丰富的理解,也让我更加敬畏生命演化的力量。

评分

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迪者”。它打破了我以往对人类起源和演化的刻板印象,将那些遥远的历史事件,通过基因的视角,变得触手可及,真实可感。作者以其卓越的洞察力,将那些抽象的基因密码,解读为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史诗。我被书中关于基因“重组”和“变异”如何为人类带来多样性和创造力的阐述所震撼。它让我明白,我们今日所拥有的各种能力和特征,并非凭空而来,而是经过了无数代基因的精雕细琢。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让我认识到,我们并非宇宙中的唯一主角,而是生命演化长河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知的敬畏,深深地打动了我。它不仅让我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对生命本身产生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