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内容简介:
《专升本高等数学解题策略与方法》是作者郭培俊根据近3年浙江省专升本高等数学考试大纲要求编写。内容包含解题策略、解题方法、专题梳理和综合训练4章。解题策略包含4种解题策略分析,即“问题转化”解题策略、换元解题策略、恒等变形解题策略、分类讨论解题策略。解题方法分5个方面介绍,即求极限方法15种、求导数方法9种、求不定积分方法6种、计算定积分方法5种、求解微分方程方法6种;典型知识应用含极限的应用8种、导数的应用8种、定积分应用4种;对相对独立的级数、向量及空间解析几何单独成节介绍。专题梳理有求距离专题、证明专题。综合训练包含综合提升题及其答案、近9年(2005—2013)浙江省专升本真题及其答案、2014年浙江省专升本高等数学仿真试卷;对于书中的“训练题”、“综合训练题”的答案,请读者从www.tup.com.cn下载。附录中附有高等数学考试大纲及试卷结构分析,并附有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的一篇著作《怎样解题》以供读者习读。
本书不仅可以作为理工、经管相关专业专科生进行专升本高等数学考试复习辅导书,也可以作为高等数学课程的教与学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解题策略
1.1 “问题转化”解题策略
1.1.1 形式转化——在特殊与一般之间转化
1.1.2 内容转化——在本末之间转化
1.1.3 数量转化——在有限与无限之间转化
1.1.4 结构转化——位置之间的相互转化
1.2 换元解题策略
1.2.1 整体换元,化繁为简
1.2.2 倒数换元,商积置换
1.2.3 相反换元,正负更替
1.2.4 三角换元,代数三角互化
1.2.5 余角补角换元,巧用诱导公式
1.2.6 对数换元,指数呈现
1.2.7 导数换元,降阶减维
1.3 恒等变形解题策略
1.3.1 常用的数学恒等变形
1.3.2 恒等变形在高等数学解题中的应用例析
1.4 分类讨论解题策略
1.4.1 分类讨论例题
1.4.2 分类讨论练习
第2章 解题方法
2.1 求极限的方法
2.1.1 求极限的10种常用方法
2.1.2 求极限的5种技巧
2.1.3 求极限的综合例题
2.1.4 思考题参考答案
2.1.5 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2.2 极限的应用
2.2.1 极限的8种应用
2.2.2 思考题参考答案
2.2.3 自测题(1)及参考答案
2.2.4 自测题(2)及参考答案
2.3 求导数的方法
2.3.1 求导数常用的7种方法
2.3.2 求导数的两种特殊方法
2.3.3 思考题参考答案
2.3.4 自测题(1)及参考答案
2.3.5 白测题(2)及参考答案
2.4 导数的应用
2.4.1 导数的8种应用
2.4.2 思考题参考答案
2.4.3 自测题(1)及参考答案
2.4.4 自测题(2)及参考答案
2.5 中值定理及其应用
2.5.1 微分中值定理
2.5.2 微分中值定理常见题型
2.5.3 常用的“凑导”技巧及应用
2.5.4 微分中值定理综合训练题
2.5.5 积分中值定理
2.5.6 积分中值定理综合训练题
2.5.7 思考题参考答案
2.5.8 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2.6 求不定积分的方法
2.6.1 求不定积分6种常用方法
2.6.2 思考题参考答案
2.6.3 自测题(1)及参考答案
2.6.4 自测题(2)及参考答案
2.7 定积分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2.7.1 定积分的5种计算方法
2.7.2 计算广义积分的方法
2.7.3 定积分的4种应用
2.7.4 思考题参考答案
2.7.5 自测题(1)及参考答案
2.7.6 自测题(2)及参考答案
2.8 微分方程求解方法
2.8.1 微分方程的6种解法
2.8.2 用微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举例
2.8.3 微分方程补充知识
2.8.4 思考题参考答案
2.8.5 自测题(1)及参考答案
2.8.6 自测题(2)及参考答案
2.9 无穷级数解题方法
2.9.1 判定级数收敛性的方法
2.9.2 幂级数收敛半径及收敛域求法
2.9.3 函数展开成幂级数的方法
2.9.4 幂级数的应用举例
2.9.5 思考题参考答案
2.9.6 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2.10 向量与空间解析几何
2.10.1 向量
2.10.2 向量的坐标表示
2.10.3 向量的运算
2.10.4 空间平面方程
2.10.5 空间直线方程
2.10.6 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第3章 专题梳理
3.1 求距离专题
3.1.1 两点间距离
3.1.2 点到平面之间的距离
3.1.3 点到直线间距离
3.1.4 直线平行于平面,求直线和平面间距离
3.1.5 两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
3.1.6 两平行直线之间的距离
3.1.7 两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
3.1.8 综合训练题
3.2 证明专题
3.2.1 综合法
3.2.2 分析法
3.2.3 构造法
3.2.4 计算性证明
3.2.5 探索性证明
3.2.6 换元证明法
3.2.7 反证法
3.2.8 利用泰勒(麦克劳林)展开式
3.2.9 构造辅助函数解答微分中值定理有关题目
3.2.10 综合训练题
第4章 综合训练
4.1 综合提升
4.1.1 提升题
4.1.2 提升题参考答案
4.2 近9年(2005—2013)浙江省专升本高等数学试题
4.3 近9年(2005—2013)浙江省专升本高等数学试题参考答案
4.4 2014年浙江省专升本高等数学仿真试卷附录A 2013年浙江省普通高校“专升本”统考科目(高等数学》考试大纲附录B 2005—2013年考试试卷结构比例分布附录C 怎样解题——摘自波利亚著作(怎样解题)参考文献
坦率地说,高等数学的章节之间关联性极强,但很多辅导书的编排往往是割裂的,看完微积分,再看线代,感觉像是两门独立的学科。这本书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始终贯穿着一种“统一的数学观”。例如,在讲解多变量函数的偏导数时,它会巧妙地回顾并联系到一元函数的导数概念,强调其本质都是对“变化率”的度量。在线性代数部分,它也常常会穿插讲解向量空间与函数空间的映射关系,虽然这在本科教材中属于较深的层次,但作者用非常简洁的语言进行了类比,帮助我们建立宏观的联系。这种跨章节、跨领域的联系,极大地帮助我构建了一个立体的知识网络,而不是一堆零散的知识点。考专升本,考的不仅是你会不会做题,更是你对这门学科的整体把握度。这本书提供的正是这种高屋建瓴的视野,让我在复习过程中,能够清晰地看到知识的来龙去脉,避免了死记硬背带来的知识遗忘,真正做到了融会贯通。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沉稳大气,那种蓝灰色调搭配简洁的字体,一下子就给人一种专业和可靠的感觉,不像有些辅导书花里胡哨,一看就知道是下了真功夫的。我平时看书比较注重“第一印象”,这本拿到手里,那种纸张的质感和油墨的清晰度都非常到位,显然是出自正规出版社的手笔。翻开目录,章节划分逻辑性极强,从基础概念的梳理到复杂题型的剖析,层层递进,完全符合我们这些非科班出身或者基础薄弱的同学的学习路径。它不是那种堆砌公式和例题的工具书,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在你身边,循循善诱地告诉你,面对这类题目时,思维的“入口”在哪里,应该避免哪些常见的思维误区。特别是前几章对极限和连续性的讲解,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把那些抽象的数学概念用非常贴近生活或工程应用的例子来阐释,让人一下子茅塞顿开,感觉高等数学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天书”。这种注重“理解先于记忆”的编排思路,对于我们备考需要长期内化知识体系的考生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读起来完全没有负担感,反而有一种在探索数学美学的愉悦感。
评分作为一名对数学学习效率要求极高的备考者,我深知时间成本的重要性。这本教材在排版和细节处理上,体现出了对读者时间的高度尊重。内容编排上详略得当,对于那些在教材中晦涩难懂的定理证明,它没有完全照搬教科书的冗长论述,而是提炼出了最核心的证明逻辑和关键步骤,并且用加粗或斜体进行了突出,非常利于我们快速抓住证明的“灵魂”。更贴心的是,许多章节后面都设置了“易错点辨析”和“陷阱警示”栏目。我记得有一次,我一直对定积分的变上限函数求导搞不清楚,翻到那部分,这本书立刻点出了我将链式法则应用错的那个微小节点,并用一个对比鲜明的例子解释了为什么此处不能直接套用基本定理。这种针对性极强的“避坑指南”,比自己做错一百道题后才领悟到的教训要深刻且高效得多。它就像一个经验老道的“陪练”,提前预判了你可能在哪里摔倒,并提前为你铺好了软垫,让人感到非常贴心和信赖。
评分这本书的亮点,说实话,远不止于“讲解清楚”。我最欣赏的是它在每种题型后面都会附带一个“解题思维导图”或者叫“破题思路链”,这才是真正体现出“策略与方法”价值的地方。很多辅导书只是把题目解出来给你看,告诉你答案是对的,但很少会剖析“为什么是这么想的”。这本书不同,它会明确指出,当看到“证明存在性”的问题时,首选思路应该是构造法或反证法,而如果题目涉及“求最值”,则应该优先考虑微分法或拉格朗日乘数法。这种提纲挈领的指导,极大地缩短了我们从“知道公式”到“会用公式”的过渡时间。我之前做题常常陷入“知道公式但不知道什么时候用”的尴尬境地,自从应用了这本书的策略框架后,面对新题型时,我的第一反应不再是盲目套用,而是迅速在大脑中匹配适用的方法论。这种由“术”入“道”的转变,是任何只靠刷题量堆积起来的经验都无法比拟的,对于争取高分至关重要,因为它保证了你在考场上能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准确率锁定最优解法。
评分从整体的学习体验来看,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精心打磨的“学习方法论”指南,而非仅仅是知识点的罗列。阅读过程中,我感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重塑。作者在处理某些需要综合运用知识的复杂题目时,总会先引导读者进行“问题分解”——将一个复杂问题拆解成若干个可以独立解决的小模块,然后再按部就班地将解法组合起来。这种结构化的解题思维,对于我们这种需要应对大题和综合题的考生来说,是实战中决定成败的关键。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如何在纸上写出步骤,更是如何在面对未知问题时,保持冷静并迅速找到切入点。书中的案例选择也十分贴合考试的梯度,既有夯实基础的入门题,也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压轴题型,覆盖面广而深。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能真正帮你提升“数学思维”和“应试能力”的工具书,是备考路上不可或缺的“定海神针”,它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其标示的价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