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目录
《速成围棋:初级篇(上)》目录:
1接触战
1.连和断
2.对杀1
3.对杀2
4.眼形的计算
5.接触战
6.做坏形
2行棋
1.基本行棋
2.小飞
3.大飞
4.中央的行棋
5.镇和封锁
3死活
1.做眼和破眼
2.眼形死活
3.先做一只眼的地方是急所
4.利用倒扑
《速成围棋:初级篇(中)》目录:
1接触战的技术
1.连接和切断
2.连的应用
3.对杀1
4.对杀2
5.接触战
2行棋
1.靠
2.靠就扳
3.扳就长
4.退则连、长则进
5.断则长
6.挖粘
7.综合
3死活
1.做眼和破眼
2.角是四死六活
3.边是六死八活
4.做眼
5.撞气和接不归
《速成围棋:初级篇(下)》目录:
1接触战的技术(综合问题)
1.接触战的技术
2行棋
1.基本行棋练习
2.挡出头
3.先出头
4.连扳
5.小飞的攻击法
3死活
1.做眼和破眼
2.一路扳
3.夹吃
4.扩大眼位活棋
5.盘角曲四
6.下到可连回的地方
7.找急所
8.劫,死活
9.对方的急所就是我方的急所
10.倒脱靴
4布局
1.适当的拆
2.三线和四线
3.大场和急所
5定式
1.星定式1
2.星定式2
3.星定式3
4.高目定式
6大小(官子)
1.大小的计算
2.官子的要领
3.先手和后手官子
实力测验第1回
实力测验第2回
实力测验第3回
与其他一些动辄充斥着大量专业术语的教材不同,这套书的语言风格极其贴近生活,充满了人文关怀。作者似乎深谙初学者,特别是少儿读者的心理特点,他们很少使用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口吻。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比喻和类比。比如,解释“边空”时,会用“像在盖房子一样,边角是地基”来形容其重要性;讲解“厚薄”时,则会比喻成“军队的粮草储备”。这种将抽象概念具象化的叙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每章末尾设置的“思考时间”环节,那里面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开放性的问题,引导读者去观察棋盘上那些“看似无用”的角落,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这种教学理念,无疑是在培养未来的棋手,而不仅仅是只会套招式的棋匠。
评分这本围棋入门书的装帧设计相当出色,封面配色典雅,采用了沉稳的黑白灰作为主色调,辅以一抹象征着棋盘的绿色作为点缀,整体给人一种既专业又不失亲和力的感觉。纸张的质感也值得称赞,触感细腻,即便是初学者在反复翻阅时也不易损坏。更重要的是,书中的排版布局非常考究,每一页的棋谱和讲解都留有足够的留白,使得内容不会显得拥挤。棋盘的格线清晰锐利,黑白子的标识对比度极高,这对于视力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少儿读者来说,无疑降低了阅读和理解的难度。我特别欣赏它在引入基本概念时所采用的图示方法,那些手绘的示意图生动形象,仿佛有生命力一般,能让人迅速抓住“眼位”、“断点”这些抽象概念的精髓,而不是干巴巴地啃书本上的文字。即便是对于完全零基础的新手,也能感受到作者在每一个细节上倾注的心血,这种对用户体验的极致关注,远超出了普通教学用书的水准,让人在翻开它的时候,就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评分我一直认为,好的教学书籍,关键在于能否搭建起一座从“知道”到“理解”再到“应用”的坚固桥梁,而这套书在这方面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它没有急于抛出复杂的定式或棋局,而是像一位耐心且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初级篇的上册,花了大篇幅讲解了“气”和“提子”这两个最基础的规则,但它的讲解方式绝非枯燥的规则罗列,而是通过一系列充满趣味性的实战小谜题来呈现。比如,设计了“连环劫”的简化模型,让孩子在破解谜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打吃”和“提”的联动关系。中册则开始触及“手筋”的雏形,讲解了“尖冲”、“靠”等局部变化,其深度恰到好处,既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又不会让他们产生畏难情绪。这种基于场景和应用的学习路径,让围棋不再是冷冰冰的符号堆砌,而是一门充满逻辑和美感的艺术,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乐趣的体验。
评分从内容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套书的课程结构安排得非常科学合理,它充分考虑了儿童的学习节奏和注意力集中时长。整个初级体系被巧妙地划分为几个清晰的阶段:第一阶段是“生存与死亡”的基础认知;第二阶段是“连接与分割”的局部战斗;第三阶段则是初步的“围空”概念引入。作者在每一个阶段的转换点,都会安排一个“阶段总结”的小测验,这些测验并非以扣分或排名为目的,而是以自我检测为主,帮助学习者回顾并巩固之前学过的内容。这种结构让学习者始终保持一种“在掌控之中”的积极心态,避免了因知识点堆积而产生的挫败感。可以说,它成功地为围棋学习者打下了坚实的地基,保证了未来向中高级段位攀升时,不会因为基础不牢而出现结构性坍塌的风险,这是一套真正对读者负责任的启蒙之作。
评分作为一本面向初学者的教材,其配套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赠送的学习卡片设计得非常巧妙,卡片材质坚固耐用,边缘圆润,非常适合儿童抓握。卡片的内容并非简单的习题重复,而是精选了书中一些易错点和关键的“要点提示”。最让我惊喜的是,卡片背面设计了一个二维码,扫描后可以直接链接到辅助练习的线上资源,这让学习的场景从书本延伸到了数字化平台,极大地增强了互动性和趣味性。我曾观察我的孩子在使用这套资源时,他会把书本放在棋盘旁,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就拿起卡片对照,或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观看简短的动态演示,这种多模态的学习体验,确保了知识点的吸收是立体而牢固的。这种软硬件结合的教学思路,显示了出版方对现代教育趋势的深刻洞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