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社会心理学(1版)
定价:128.00元
作者:(美) 戴维·迈尔斯(David Myers)著,侯玉波,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11541004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推荐迈尔斯《社会心理学》11版的N个理由:1. 全新的内容。与第8版相比,增加了2000多处全新的研究资料,新增和更新内容达50%以上。社会心理学近十年发展迅猛,成果累累,新的研究成果和趋势都反映在《社会心理学》11版之中,资料更新到2011年。2. 影响力广泛。已被翻译成12种语言,再版10余次,累计达300万册,中文版重印42次,逾40万册。3. 的译者团队。北大、北师大、南开、浙大四所大学9位知名的心理学教授参与了翻译工作,其中包括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乐国安,副理事长金盛华。4. 豪华的编辑团队。6位编辑都是心理学研究生,4位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2位毕业于北师大心理学系,专业功底扎实,保证了本书编校的学术和专业质量。5. 学界评价好。津巴多曾说,“戴维·迈尔斯清晰、严谨的写作风格,优雅、雄辩的文辞在当今整个心理学界无人能出其右。”彭凯平曾说,“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已经成为典范,是评价其他教科书的一把标尺。”6. 严谨而鲜活。每项研究、每个观点都言而有据,指明作者和年代,都反映在4000多篇参考文献之中。《社会心理学》还采用了大量生动的插图、幽默的漫画、睿智的名言、清晰的表格、优美的语言,读来赏心悦目,不忍释卷。7. 读者评价高。《社会心理学》在豆瓣被近万名读者评为9分,有着近千条书评和书摘,深受读者喜爱。在三家网店中有着一万多条的评论。8. 兼具感性与理性。《社会心理学》将科学的严谨性与人文的宽泛性密切结合,既有名人名言、社会生活的生动案例,又有实证研究、理论剖析。9. 设计印制精美。单栏留白,图文并茂,不逊原版的阅读体验。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持续畅销30余年,连续再版10次,版版,越出越精。全球超过300万册,有800多万名读者利用它学习社会心理学。中文版重印了42次,逾40万册。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是中国乃至世界非常具有影响力、性的经典之作,可读性很强,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有人文的形象性,读者能在快乐阅读的同时轻松掌握社会心理学的知
内容提要
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是美国多所大专院校社会心理学教学所采用的教材,自出版以来深受广大师生和社会心理学爱好者的喜爱,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本书译自第版。
全书共分四编:社会思维、社会影响、社会关系和应用社会心理学。第章(社会心理学导论)着重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重要观点、价值观对心理学的影响、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等内容,为读者系统完成后面四编社会心理学的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编(章)着重探讨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涉及自我概念、自尊、自我控制、自我服务偏差、印象管理、社会信念和判断、态度与行为的相互影响等内容。第二编(章)着重探讨我们如何彼此影响和联系,深刻剖析社会影响的威力。涉及态度与行为的文化根源、社会服从的力量、说服的原理和群体影响等内容。第三编(章)着重探讨我们彼此如何发生联系,分析了人与人之间感受和行为的正负极性:偏见、攻击、吸引与亲密、利他、冲突与和解。第四编(章)着重将前面章节中的理论原理、研究成果应用到现实生活之中,社会心理学的应用其实贯穿全书,但这编系统介绍了社会心理学在临床、司法等领域中的应用,后还展望了社会心理学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关系,尤其探讨了在面临人口增长、过度消费、全球变暖等生态危机时,社会心理学应该发挥的作用。
戴维·迈尔斯充分发挥了其在心理学写作方面无与伦比的才能,将科学的严谨性和人文的宽泛性巧妙地结合,兼具感性和理性,能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过程中轻松掌握心理学知识。可以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甫一问世即成为同类图书的翘楚,即使是抽象严谨的科学知识,都能通过生动的插图、幽默的漫画、睿智的引言、清晰的表格、优美的语言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知识的学习变成愉快的旅程。每次再版迈尔斯都会向全球心理学的师生们征求意见,以保证本书学术的前沿性、定义的性、研究的严谨性、理论的全面性。此外还通过一些专栏启发读者思考,如“聚焦”关注社会心理学历史上的一些经典研究;“研究特写”介绍当前社会心理学的一些重大发现;“研究背后的故事”则能让读者了解这些社会心理学大师们的研究之路。本书适合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的广大师生,同时也适合对社会心理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目录
中译版序言
致中国读者
作者来信
前言
第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编 社会思维
第章社会中的自我
第章社会信念和判断
第章态度和行为
第二编 社会影响
第章基因、文化与性别
第章从众和服从
第章说 服
第章群体影响
第三编 社会关系
第章偏见:不喜欢他人
第章攻击:伤害他人
第章吸引与亲密:喜欢他人与爱他人
第章帮助行为
第章冲突与和解
第四编 应用社会心理学
第章社会心理学在临床领域中的应用
第章社会心理学在司法领域中的应用
第章社会心理学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结 语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美戴维·迈尔斯()
戴维·迈尔斯自从获得爱荷华大学的博士学位之后,就在密歇根的霍普学院工作,成为心理学教授,并且开设了多门社会心理学的课程。霍普学院的学生邀请他在毕业典礼上发言,并评选他为“杰出的教授”。
在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迈尔斯曾在多种科学书籍和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包括《科学》《美国科学家》《心理科学》和《美国心理学家》等。
迈尔斯同时还致力于把心理科学介绍给普通大众。他在多种杂志上发表过科普类文章,如《今日教育》和《科学美国人》等。他的本著作中包括《幸福与直觉的追寻:权力与危害》。
他撰写的《心理学》(由心理学家黄希庭教授组织翻译并审校,*第版已于年月出版)是当今畅销的心理学导论性教材,全球有数百万学生在用它来学习心理学。同样,这本《社会心理学》在过去的多年中占了将近的市场份额(社会心理学类书籍)。正如他在《心理学》第版前言中所写的,“我希望以一种充满热情的、富有个性的方式来讲述心理学,而不仅仅用一种严谨的科学方式”。这应该就是他的教材如此受欢迎的秘诀吧。
由于迈尔斯在研究和写作领域的突出贡献,他曾获得众多奖项,包括美国心理学会的“高尔顿·奥尔波特奖”、美国脑和行为联合会的“杰出科学家奖”、美国人格及社会心理学分会的“杰出服务奖”以及“年美国科学院总统奖”,等等。
戴维·迈尔斯还是城市人际关系委员会的主席,帮助创建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协助中心,以扶助贫困家庭,同时他还去过数以百计的大学和社区做演讲。他还写了一些听力丧失的文章,倡导在美国进行一场助听技术革命()。
他常年骑自行车上下班,每天中午都会去打篮球,他还是希望学院校篮球队的粉丝。迈尔斯夫妇共同育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还有一个孙女。
文摘
序言
坦白说,刚拿到这本《社会心理学(1版)》时,我还有些犹豫,担心它会过于学术化,读起来会像教科书一样枯燥乏味。然而,事实证明我的顾虑完全是多余的。这本书的内容组织得非常巧妙,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社会认知,到复杂的社会影响,再到人际关系和群体行为,逻辑清晰,条理分明。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一些心理学实验时,能够用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让那些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比如,书中对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的描述,我仿佛身临其境,深刻体会到了权威对个体行为的巨大影响,这让我对“服从”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此外,关于“社会刻板印象”和“偏见”的部分,作者不仅深入分析了其成因,还提供了打破这些负面认知的具体方法,这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非常有指导意义。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人性的理解又深了一个层次,对于很多社会现象也能够看得更透彻了。
评分这本《社会心理学(1版)》真是让人大开眼界!我原本以为社会心理学就是一些高高在上的理论,但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接地气,就像一位老朋友在跟我聊天一样。作者用大量的案例来解释那些复杂的概念,比如从众、服从、偏见这些,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认知失调”的部分,作者举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在做了某个决定后,会更加坚定地相信自己是对的,即使这个决定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这种解释让我反思了很多自己过去的经历,原来很多时候我只是在不自觉地进行“合理化”。书里关于人际吸引的章节也很有意思,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受到别人的喜爱,原来除了外貌,相似性、互补性以及接近性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社会认同理论”的阐述,它很好地解释了群体之间的互动以及为什么我们会形成“我们”和“他们”的概念。这本书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我还会反复阅读,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
评分这本《社会心理学(1版)》读起来真是让人欲罢不能。作者的笔触非常有画面感,常常让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亲身参与了书中所描述的那些经典实验。特别是关于“社会影响”的部分,从从众的阿希实验到斯坦福监狱实验,每一个都让人不寒而栗,但也深刻地揭示了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强大塑造力。我一直对“人为什么会产生攻击性”这个话题很感兴趣,这本书从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讲到社会学习理论,再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多角度的分析框架,让我对这个复杂问题有了更全面的理解。书中关于“情感”在社会互动中的作用的阐述也十分精彩,让我认识到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以及情绪如何影响我们的判断和决策。总而言之,这是一本既有学术深度,又不失趣味性的读物,它不仅让我学习到了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更让我学会了如何用一种更具同理心的方式去观察和理解身边的人。
评分我最近在读的这本《社会心理学(1版)》,可以说是一本“解惑”之书。我一直对“为什么我们会喜欢某些人”以及“为什么我们会做出某些在事后看来很愚蠢的决定”感到好奇。这本书就像一个侦探,一层层地揭开了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比如,在关于“归因理论”的部分,作者详细解释了我们是如何解释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的,这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责怪”别人,而给自己找各种理由。书中的“说服”和“态度改变”的章节也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是理论的介绍,更像是教我一套“察言观色”的工具,让我更好地理解广告、政治宣传背后的逻辑,也让我对自己如何更有效地表达观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有“原来如此!”的感叹,它让我能够更理性地看待社会现象,也更深刻地理解人性的复杂与微妙。
评分《社会心理学(1版)》这本书,怎么说呢,它就像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原本对“群体动力”这些概念一直都是模糊不清的,觉得离自己很远。但这本书却用非常贴近生活的例子,比如我们身边常见的“群体压力”、“领导者影响力”等等,让我茅塞顿开。作者在探讨“社会交换理论”时,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际关系,原来很多时候我们付出的和回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还有情感上的。我特别喜欢书里关于“道德判断”和“利他行为”的章节,它不仅仅是理论的阐述,更引发了我对“为什么人会做好事”、“为什么有些人会见死不救”这些深刻问题的思考。书中的一些实验设计也非常有启发性,让我看到了研究者是如何严谨地探究人类行为的。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行为模式,并尝试去理解他人的行为动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