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围棋宝典 基础篇
定价:20.00元
作者:胡丹蔚著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0-01
ISBN:978753089144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围棋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古老文化的精髓,是集科学性、艺术性、竞技性于一体的智力运动,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思考方式,日益受世人瞩目。 教育专家认为,学习围棋是提高儿童综合素质行之有效的捷径。童年时代可以说是每个人一生中智力发展*重要的阶段,如果能在这段时间内对其进行适当有效地锻炼和培养,将对其一生发展产生莫大的帮助。围棋对弈是一个重复着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帮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 胡丹蔚编著的《围棋宝典(基础篇)》采用九路小棋盘,使画面简洁明快。共分为二十四关,标题简明扼要说明了本关的知识点。本书文字说明较少,图片较多,符合孩子的儿童的心理特点。
内容提要
目录
关 吃子(1)
第二关 吃子(2)
第三关 吃子(3)
第四关 吃子(4)
第五关 逃子
第六关 连接
第七关 分断
第八关 连和断
第九关 死活
第十关 活棋(1)
第十一关 活棋(2)
第十二关 杀棋(1)
第十三关 杀棋(2)
第十四关 对杀(1)
第十五关 对杀(2)
第十六关 对杀(3)
第十七关 打劫
第十八关 要子
第十九关 棋形
第二十关 见合
第二十一关 先手
第二十二关 收官(1)
第二十三关 收官(2)
第二十四关 综合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尝试过其他几本所谓的“入门”围棋书籍,它们往往上来就抛出大量的复杂手筋和变化图,看得人云里雾里,根本无从下手。但这一本的处理方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反向操作。它非常注重棋局的宏观理解,而不是微观的计算。比如,它用了很长的篇幅来讲解“地”的概念——什么是可以稳定圈起来的区域,以及如何通过“侵消”和“占角”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书中有一章节专门讨论了棋子的“效率”问题,对比了在棋盘中央和边角下子的不同价值,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以前看棋总觉得哪块地方看起来能围大就往哪下,看完这一章才明白,围棋的本质是一种资源管理和空间分配的游戏。作者非常善于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棋局的演变,穿插了一些古代棋谱的片段,虽然没有详细讲解这些棋谱的招法,但通过对历史背景的简短描述,让读者理解了某些下法是如何成为经典的。这种“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方法,比死记硬背公式要有效得多。我甚至会合上书,拿起自己的棋盘,尝试不看图例,仅凭书中的原则去模拟“占角”的顺序,这极大地锻炼了我的空间想象力和大局观的培养。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在严肃中带着一丝温和的幽默感,这使得长时间的阅读也不会让人感到枯燥。在讲解一些基础的“手筋”(即巧妙的着法)时,作者不会使用过于冷峻的术语,而是赋予这些招法一些形象的代号,比如“断点连接的黏着”、“围空的扩张法”等,让这些技术点更容易被大脑记忆和检索。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在每一章的末尾都设置了“回顾与自检”的小测试。这些测试并非高难度的对局分析,而是针对本章核心概念的快速问答,比如“请指出这个棋形中,哪一步棋是先手?”或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放弃边上的一块空来换取中央的厚势?”这种即时反馈机制,让我能够立刻巩固刚学到的知识,有效地避免了“学了后面忘了前面”的现象。总的来说,这本“宝典”与其说是一本工具书,不如说是一位全天候待命的私人教练,它用最清晰的路径,为我这个零基础的新手铺设了一条通往围棋世界的坚实桥梁,让人充满期待去探索后续更深奥的棋理。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质量,坦率地说,达到了我对专业棋谱的期待。很多初学者书籍的图例要么模糊不清,要么缺乏必要的箭头指示,导致看图分析时常常需要反复核对。然而,这本书中的每一步变化图都清晰锐利,黑白分明。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对于一些关键的“急所”或者“急停点”,作者会用特殊的色块或加粗的边框进行标注,这无疑是为我们这些还在摸索中的人提供了极佳的视觉引导。此外,书中还非常贴心地设置了一些“陷阱提醒”,专门指出了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比如过度连接导致棋形松散,或者为了追求局部利益而错失了全局的要害。这些“避坑指南”非常宝贵,它们让我避免了许多本可以避免的挫败感。记得有一次我在练习一个简单的“打吃”组合时总是算漏一步,在书上找到了对应的分析,原来是因为我把“紧气”和“长气”的先后顺序搞混了。这种对细节的精准把控,让原本枯燥的计算练习也变得有了章法和条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那种沉稳的墨绿色调配上古朴的字体,一下子就把我带入了一种钻研古籍的氛围中。我原本对围棋的了解仅限于电视上偶尔看到的对弈场景,知道那黑白两色的棋子在棋盘上纵横捭阖,但具体规则和精妙之处却是一窍不通。拿到这本书,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翻开,原本以为会是枯燥的规则罗列,没想到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生活化,仿佛邻家长者在耐心地手把手教导。开篇部分对“气”的概念解释得极为透彻,用了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将棋子比作“小小的生命体”,被包围就意味着“窒息”。这种叙事策略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心理门槛,让我这个门外汉第一次感受到,原来围棋并非遥不可及的高深学问,而是有着内在逻辑和美感的。而且,书中对棋盘的结构和基本术语的介绍详实而不冗余,很多看似繁琐的名词,比如“目”、“活棋”、“死棋”,都在配图的辅助下变得清晰明了。我花了近一个下午的时间,光是理解如何数“眼”和判断“劫争”的基础,就感觉收获颇丰。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没有急于展示那些华丽的定式和复杂的战术,而是脚踏实地地构建了一个坚实的地基,让人对这门古老的艺术有了初步的敬畏和亲近感。
评分我个人对“死活题”的练习一直心存畏惧,总觉得那需要极高的计算天赋。但是,这本书处理“死活入门”的角度非常巧妙,它没有直接堆砌复杂的“二活一”或“曲四”变化,而是从最基础的“提子”和“禁着点”开始,逐步引入如何通过“点目”来判断棋子的生死。它将死活题分解成一个个小模块,比如“单角”、“边角的三三”、“边角的四四”等,每一个模块都配有详尽的“是这样”、“不是这样”的对比图解。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练习册模式,极大地增强了我的解题信心。我发现,通过模仿书中的“做活”思路——先做眼位,再考虑如何封锁对方的侵入点——我竟然能独立解出一些看起来很复杂的局面。这种成就感是其他泛泛而谈的书籍无法给予的。可以说,它不是在“教”你答案,而是在“教”你一套分析和判断棋子存亡的底层逻辑,这对于培养真正的棋感至关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