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2008象棋全国杯赛精彩对局解析
定价:26.00元
作者:孙志伟刘海亭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6-01
ISBN:978753815944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弈林虎跃龙腾,绝活深藏书中,解析大师妙手,喜获搏杀神功。
内容提要
《2008象棋全国杯赛精彩对局解析》一书在新的一年里又和读者朋友们见面了。这已是我们为读者朋友编写的第九本杯赛对局选评了。本书继续编写了“2008年象棋全国主要杯赛布局述评”,并且引证和分析了其他重要比赛的相关变例,以求达到“精”、“全”、“新”的目的。
目录
2008年象棋全国主要杯赛布局述评
一、第28届“五羊杯”全国象棋冠军邀请赛
局 浙江赵鑫鑫(先胜)河北李来群
第2局 澳门李锦欢(先胜)黑龙江陶汉明
第3局 湖北柳大华(先和)上海洪智
第4局 广东许银川(先和)浙江赵鑫鑫
第5局 黑龙江赵国荣(先胜)澳门李锦欢
第6局 湖北柳大华(先负)浙江于幼华
第7局 河北李来群(先负)广东许银川
第8局 浙江赵鑫鑫(先胜)江苏徐天红
第9局 浙江于幼华(先和)上海洪智
0局 澳门李锦欢(先负)湖北柳大华
1局 江苏徐天红(先负)河北李来群
2局 广东吕钦(先负)浙江赵鑫鑫
3局 湖北柳大华(先负)黑龙江陶汉明
4局 浙江于幼华(先胜)澳门李锦欢
5局 广东许银川(先胜)江苏徐天红
6局 澳门李锦欢(先负)上海洪智
7局 黑龙江陶汉明(先胜)浙江于幼华
8局 黑龙江赵国荣(先胜)湖北柳大华
9局 黑龙江赵国荣(先负)广东许银川
第20局 浙江赵鑫鑫(先负)黑龙汀陶汉明
第21局 黑龙江陶汉明(先和)广东许银川
第22局 黑龙江陶汉明(先负)广东许银川
第23局 浙江赵鑫鑫(先和)黑龙江赵国荣
第24局 浙江赵鑫鑫(先胜)黑龙江赵国荣
二、2008年广东电视快棋赛
第25局 黑龙江赵国荣(先胜)黑龙江陶汉明
第26局 黑龙江赵国荣(先负)浙江赵鑫鑫
第27局 浙江赵鑫鑫(先胜)黑龙江赵国荣
三、首届“古青檀杯”象棋团体赛
第28局 象棋频道一队于幼华(先胜)沈阳队赵庆阁
第29局 江苏队王斌(先胜)象棋频道一队洪智
第30局 象棋频道一队陶汉明(先胜)江苏队徐超
第31局 石家庄队聂铁文(先负)象棋频道一队洪智
四、“顺德杯”第2届棋王过宫炮新变探索赛
第32局 浙江赵鑫鑫(先负)湖北柳大华
第33局 湖北柳大华(先负)浙江赵鑫鑫
五、广西第4届“大地房地产杯”象棋公开赛
第34局 江苏陆峥嵘(先胜)广西黄仕清
第35局 湖北刘宗泽(先胜)广西陈建昌
第36局 湖北汪洋(先胜)江苏陆峥嵘
第37局 湖北汪洋(先胜)北京蒋川
六、第6届“威凯房地产杯”全国象棋排名赛
第38局 上海春林(先负)浙江陈寒峰
第39局 浙江赵鑫鑫(先负)湖南孙浩宇
第40局 广东李鸿嘉(先胜)上海谢靖
第41局 北京蒋川(先负)上海孙勇征
第42局 沈阳尚威(先负)河北苗利明
第43局 上海孙勇征(先胜)厦门陈富杰
第44局 黑龙江陶汉明(先胜)河北苗利明
第45局 上海春林(先负)北京唐丹
第46局 黑龙江赵国荣(先胜)广东李鸿嘉
第47局 湖北柳大华(先负)湖南孙浩宇
第48局 厦门郑一泓(先负)北京蒋川
第49局 开滦杨德琪(先负)湖北汪洋
第50局 河北苗利明(先胜)河南李少庚
第51局 厦门谢岿(先胜)沈阳金波
第52局 沈阳卜凤波(先胜)厦门陈富杰
第53局 广东吕钦(先胜)江苏徐超
第54局 北京张强(先胜)上海孙勇征
第55局 上海洪智(先负)上海谢靖
第56局 北京靳玉砚(先胜)开滦杨德琪
第57局 上海谢靖(先胜)厦门潘振波
第58局 上海洪智(先胜)沈阳金波
第59局 广东吕钦(先胜)黑龙江赵国荣
第60局 湖北汪洋(先胜)湖南孙浩宇
第61局 北京唐丹(先胜)黑龙江赵国荣
第62局 湖北李雪松(先胜)广东李鸿嘉
第63局 湖北汪洋(先胜)浙江张申宏
第64局 上海谢靖(先胜)北京张强
七、第3届“常家庄园杯”象棋全国冠军混双赛
第65局 胡明/徐天红(先胜)赵冠芳/陶汉明
第66局 党国蕾/柳大华(先负)王琳娜/许银川
第67局 张国凤/于幼华(先胜)赵冠芳/陶汉明
第68局 王琳娜/许银川(先胜)金海英/赵国荣
第69局 郭莉萍/吕钦(先负)党国蕾/柳大华
第70局 王琳娜/许银川(先胜)张国凤/于幼华
第71局 王琳娜/许银川(先胜)胡明/徐天红
八、“来群杯”超级棋王快棋赛
第72局 黑龙江王琳娜(先胜)浙江金海英
第73局 广东吕钦(先胜)黑龙江赵国荣
九、2008年“洁达杯”全国象棋等级赛
第74局 江苏程鸣(先负)北京才溢
第75局 北京才溢、(先胜)广东黎德志
十、第7届“嘉周杯”象棋特级大师冠军赛
第76局 上海洪智(先胜)山东谢岿
第77局 广东许银川(先胜)河北李来群
第78局 黑龙江王琳娜(先胜)北京唐丹
第79局 云南赵冠芳(先胜)江苏伍霞
第80局 黑龙江赵国荣(先和)广东吕钦
第81局 浙江赵鑫鑫(先胜)黑龙江陶汉明
第82局 黑龙江王琳娜(先负)浙江金海英
第83局 北京唐丹(先负)江苏伍霞
第84局 黑龙江赵国荣(先胜)上海洪智
第85局 浙江赵鑫鑫(先和)广东许银川
第86局 河北李来群(先负)广东吕钦
第87局 山东谢岿(先和)黑龙江陶汉明
第88局 黑龙江王琳娜(先胜)江苏伍霞
第89局 浙江金海英(先胜)云南赵冠芳
第90局 浙江于幼华(先胜)河北李来群
第91局 湖北柳大华(先负)山东谢岿
第92局 浙江赵鑫鑫(先和)黑龙江赵国荣
第93局 黑龙江赵国荣(先负)浙江赵鑫鑫
第94局 浙江于幼华(先胜)广东吕钦
第95局 广东许银川(先胜)上海洪智
第96局 江苏徐天红(先胜)江苏王斌
第97局 湖北柳大华(先负)山东谢岿
第98局 黑龙江陶汉明(先胜)河北李来群
十一、2008年“道泉茶叶杯”全国象棋明星赛
第99局 沈阳尚威(先胜)广东吕钦
00局 北京蒋川(先胜)江苏张国凤
01局 湖北李智屏(先胜)浙江于幼华
02局 湖北李雪松(先胜)四川才溢
03局 湖北汪洋(先负)河北张江
04局 云南赵冠芳(先胜)江苏徐超
05局 开滦杨德琪(先胜)浙江张申宏
06局 黑龙江王琳娜(先和)浙江赵鑫鑫
07局 开滦景学义(先胜)厦门潘振波
08局 浙江于幼华(先负)四川李少庚
09局 开滦杨德琪(先负)上海洪智
10局 广东李鸿嘉(先和)沈阳卜凤波
11局 上海洪智(先胜)浙江张申宏
12局 浙江赵鑫鑫(先胜)上海洪智
13局 广东吕钦(先胜)北京蒋川
14局 沈阳卜凤波(先胜)河南曹岩磊
15局 湖北李智屏(先胜)江苏王斌
16局 上海洪智(先胜)厦门谢岿
17局 广东陈丽淳(先胜)沈阳金波
18局 浙江赵鑫鑫(先和)河北申鹏
19局 上海春林(先负)广东庄玉庭
20局 四川才溢(先胜)厦门陈富杰
十二、第3届“杨官磷杯”全国象棋公开赛
21局 沈阳卜凤波(先负)黑龙江赵国荣
22局 厦门潘振波(先负)北京蒋川
23局 浙江赵鑫鑫(先胜)北京王跃飞
24局 上海孙勇征(先胜)江苏徐天红
25局 广东吕钦(先负)湖北汪洋
26局 北京蒋川(先胜)黑龙江陶汉明
27局 浙江赵鑫鑫(先胜)广东许银川
28局 上海洪智(先负)北京蒋川
29局 北京张强(先胜)上海洪智
30局 黑龙江赵国荣(先胜)上海孙勇征
十三、2008年“北仑杯”全国象棋大师冠军赛
31局 上海浦东宇兵(先胜)四川孙浩宇
32局 四川孙浩宇(先胜)广东黄海林
33局 北京蒋川(先胜)浙江黄竹风
34局 浙江张申宏(先胜)火车头陈启明
35局 湖北党斐(先负)厦门谢岿
36局 河北申鹏(先胜)沈阳尚威
37局 沈阳金松(先胜)上海浦东葛维蒲
十四、首届“九城杯”全国象棋超霸赛
38局 上海孙勇征(先胜)北京蒋川
39局 北京蒋川,(先胜)上海孙勇征
40局 北京蒋川(先胜)上海孙勇征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如何处理失误和妙手之间的平衡,也是衡量一本棋谱好坏的重要标准。我个人对那些“铁血式”的复盘非常感兴趣,即不仅仅是指出哪里错了,更要详细推演“如果走对了,棋局会如何发展”。很多时候,我们学到的反而是对手的失误之处,因为它能让我们清晰地看到自己常犯的错误类型。这本书是否能为那些失误给出“严重等级”的划分?例如,是致命的送子失误,还是仅仅错失了微弱的优势?更进一步,如果能对某些关键的“漏招”进行“机器模拟”的评估,说明其与顶尖AI的判断差距有多大,那对那些追求极致的棋手来说,价值是无法估量的。这种细致入微的“纠错”环节,远比单纯的“赞美”妙手来得实在。我希望看到的是一种坦诚的、毫不避讳的对棋局“阴暗面”的挖掘,帮助读者构建一个更完善的、更具批判性的棋局判断体系。
评分这本棋谱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眼球,那种略带复古的红色和黑色搭配,让人立刻联想到赛场上剑拔弩张的氛围。虽然我手头没有实体书,但光是想象那个厚重感,就能体会到编辑在装帧上的用心。我想象着翻开它时,那种油墨的清香混合着纸张的质感,简直是老派棋迷的福音。内页的排版想必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毕竟是全国大赛的精彩对局,每一个着法的记录都必须清晰准确,棋盘的清晰度和符号的规范性,直接决定了学习的效率。我特别期待看到那些决定胜负的关键回合,排版上是否能用加粗或者特殊的标记来凸显,让读者在复盘时能迅速抓住重点。而且,一本优秀的棋谱不光是记录,更是一种艺术品,它的装帧和印刷质量,往往代表着主办方的专业程度和对这项国粹的尊重。如果它的装订够结实,能经受住无数次翻阅和在棋桌上的摊放,那它的价值就远超于纸面上的文字和棋盘了。我希望拿到这本书时,它能散发出一种“经典”的气息,而不是那种匆忙印刷、敷衍了事的廉价感。这种外在的品质,是吸引一位资深棋手拿起这本书、沉浸其中的第一步。
评分对于任何一场全国性大赛的记录,时代背景的还原是不可或缺的。2008年,中国的象棋界正处于一个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那一年的比赛,想必见证了许多新生代力量的崛起,也可能是某些老将最后的高光时刻。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在每盘对局的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一下比赛的整体环境,比如赛事的规格、奖金的吸引力,以及当时棋手们各自的状态和背后的故事。这些“花絮”能让棋局的观赏性大大增强,它不再是孤立的棋局,而是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竞技记忆。想象一下,了解了某位棋手在赛前遭遇了怎样的挫折或挑战,再去看他如何在那盘关键的对局中展现出惊人的韧性,那种代入感是无与伦比的。此外,如果能附带一些赛事的照片,哪怕是模糊的现场抓拍,也能瞬间将读者拉回到那个充满硝烟的赛场。这种历史的厚重感,是单纯的棋谱分析无法给予的。
评分最后,我想谈谈这本书的“实用性”和“可读性”之间的平衡。一本完美的棋谱,既能让专业人士从中汲取营养,也能让中级爱好者从中获得启发。如果讲解过于晦涩难懂,充斥着只有特级大师才能理解的深奥理论,那它就失去了推广的价值。我期待看到的是一种清晰、流畅的叙事性文字,即使是不太精通理论的新手,也能大致跟随棋局的脉络。比如,在关键转折点,是否能用一句简洁明了的话概括出当前棋面的核心矛盾?同时,对于那些难度极高的变化分支,是否提供了“选读”或“进阶”的标记,让不同水平的读者可以选择性地深入研究?这本书如果能做到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兼顾大众的阅读体验,那它就成功地跨越了“专业工具书”和“大众读物”之间的鸿沟。我希望读完它,不仅仅是记住了几盘棋,更是感觉自己的棋艺思维经过了一次系统的、全方位的洗礼和提升。
评分从内容编排的逻辑性来看,我更关心的是对局的深度挖掘和讲解的独到之处。一场精彩的对局,绝不仅仅是把双方的每一步记录下来就完事了。真正有价值的解析,应当是深入剖析对局者的思想脉络、布局的选择倾向,以及中局转折点的心理博弈。我非常期待看到那些旁人未曾注意到的微妙的先手争夺,或者是面对危机时,棋手如何运用“弃子争先”的哲学来扭转乾坤。讲解的语言风格也至关重要,是偏向于严谨的学术分析,还是更侧重于生动的实战感悟?如果能有不同风格的特级大师或知名教练对同一盘棋提供多角度的点评,那无疑是锦上添花。比如,对于某一步看似平凡的调动,讲解者能否结合当时棋局的时间压力和双方的历史交锋记录,来阐述其背后隐藏的深意?这样的分析,才能真正帮助我们这些业余棋手,提升从“会下”到“会思考”的质变。如果这本书只是简单地罗列招法,那网络上的免费资源恐怕就能替代了,我需要的是那种只有通过专业梳理才能获得的“内幕消息”和思维捷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