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生育调节百日谈
定价:16.00元
作者:程利南,徐晋勋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9-01
ISBN:9787543933231
字数:180000
页码:23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3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采用“十日谈”的形式,将生育调节中避孕和生育这两大方面,按自然避孕法、宫内节育器、甾体避孕药、屏障避孕、事后避孕、绝育、人工流产、知情选择、生育困难和人类生育技术进展等十个专题排列;每个专题又分十个分题展开,如个“十日谈”中,人类生育的周期节律、日历节律避孕法和安全期避孕、神奇的颈等;将现育调节技术,按系统分类,从叙述有趣的生育史话到现况,从应用的要点到注意事项,以及各项技术的特点与不足等,作一全面、通俗介绍,全书共为100个分题。每个分题既独立成章,又相互呼应,形成完整一册。女性及其家庭成员可以从轻松的阅读中了解21世纪的生育调节的新技术和生殖生理的新知识,从而指导自身的生育调节和生殖健康。
目录
个 “十日谈”,自然避孕法
第1日 人类生育的周期节律——浅谈女性的月经周期
第2日 安全期避孕和日历节律避孕法
第3日 神奇的颈
第4日 比林斯法——一种利用宫颈黏液变化的生育调节法
第5日 比林斯法的获孕要领和避孕的早期规则
第6日 比林斯法避孕的峰日规则及注意事项
第7日 基础体温与女性生殖
第8日 基础体温避孕法
第9日 自然避孕法的复杂化、简便化和混合化
第10日 哺乳闭经对生育的影响
第二个 “十日谈”,宫内节育器
第1日 恶作剧产生的文明
第2日 千古之谜的新解
第3日 异军突起的“二哥”和“三弟”
第4日 宫内节育器放置的适宜人群和适宜时间
第5日 产后放置宫内节育器的研究及其意义
第6日 出血、疼痛和意外妊娠的烦恼
第7日 宫内节育器放置后的注意事项和随访
第8日 需要看医生和需要取器的情况
第9日 需到正规医疗单位放、取宫内节育器
第10日 宫内节育器究竟能在里放置多久
第三个 “十日谈”,甾体避孕药
第1日 富有传奇色彩的身世
第2日 多种多样的短效口服避孕药
第3日 模拟正常人体激素动态变化的三相片
第4日 适用人群、配伍禁忌及其他
第5日 令人瞩目的额外收益
第6日 适合于探亲期服用的速效避孕药
第7日 便利、有效的长效针
第8日 占据一席之地的皮下埋植剂
第9日 自控式缓释——阴道避孕药环
第10日 单纯孕激素类制剂,螺旋式发展的结果
第四个 “十日谈”,屏障避孕法
第1日 文明古国对人类的一项贡献
第2日 男用避孕套——不平凡的身世、广泛的用途
第3日 避孕套——使用失误原因多
第4日 避孕套的小妹妹——阴道套
第5日 身手非凡,令人刮目相看
第6日 半个柠檬的功劳
第7日 阴道隔膜的使用要点
第8日 国粹屏障法——百合避孕囊
第9日 形形的剂
第10日 液体避孕套?隐形避孕套?
第五个 “十日谈”,事后避孕
第1日 事后避孕,并非异想天开
第2日 紧急避孕及其常用方法
第3日 紧急避孕的作用机制和有效性
第4日 紧急避孕的误区
第5日 服用紧急避孕药物的注意事项
第6日 带铜宫内节育器用于紧急避孕的优点和不足
第7日 紧急避孕前的检查和紧急避孕后的随访
第8日 紧急避孕的服务提供者及其服务程序
第9日 有关紧急避孕的一些其他问题
第10日 催经止孕和黄体期避孕
第六个 “十日谈”,绝育
第1日 近代避孕的新话题——绝育
第2日 女性绝育术的术式与命名
第3日 女性绝育术的新术式
第4日 女性绝育术后的后悔及其防治
第5日 女性绝育术后的复通
第6日 男性绝育术的术式
第7日 男性绝育术后致人受孕现象
第8日 男性绝育术后的不适及其处理
第9日 男性绝育术与男子气概和性功能
第10日 男性绝育术后的复通——输精管吻合术
第七个 “十日谈”,人工流产
第1日 避免非意愿生育的第三道防线
第2日 早孕症状和妊娠分期
第3日 人工流产的新技术——药物抗早孕
第4日 药物抗早孕的注意事项
第5日 早孕阶段的手术流产
第6日 早孕手术流产后的残留
第7日 与早孕手术流产相关的一些医学问题
第8日 无痛人流并非安全
第9日 尽量避免生育前的人流
第10日 中期妊娠引产与药物抗早中孕
第八个 “十日谈”,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
第1日 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的意义
第2日 初次生育前和生育后阶段宜采用的避孕方法
第3日 产后非哺乳妇女如何避孕
第4日 产后哺乳妇女的避孕方法
第5日 对流产后所选用避孕方法的分析
第6日 现有避孕方法对40岁以上妇女的适用性(一)
第7日 现有避孕方法对40岁以上妇女的适用性(二)
第8日 现有避孕方法对40岁以上妇女的适用性(三)
第9日 患病夫妇避孕措施的合理使用(一)
第10日 患病夫妇避孕措施的合理使用(二)
第九个 “十日谈”,生育困难面面观
第1日 与原因多!
第2日 奇怪的“想像妊娠”
第3日 功能失调性出血
第4日 恼人的多囊综合征
第5日 令人心烦的闭经一溢乳
第6日 女性化
第7日 精索静脉曲张,导致男性的一种常见疾病
第8日 不安分的Y染色体
第9日 同样麻烦的x染色体
第10日 不容忽视的男性生殖道感染
第十个 “十日谈”。人类生育技术的进展
第1日 新潮时代,谈女性诊治的新潮武器
第2日 现代社会,谈现代诱发排卵剂
第3日 人工授精,历史悠久的助孕技术
第4日 库,男性生育功能的保留与延续
第5日 试管婴儿,“手捏泥塑”造人的步
第6日 辅助生育技术的衍生,第二、三代试管婴儿
第7日 人造的困惑
第8日 女性生育功能的保留和延续
第9日 代理妊娠、单性繁殖及其他
第10日 克隆人将对社会带来的冲击
作者介绍
程利南,1948年出生。妇产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1991~1993年获英国皇家学会奖学金。到英国爱丁堡大学进修。现任上海市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所所长,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名誉院长。世界卫生组织(WH0)排卵后方法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人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就充满了知识的厚重感,那种对生命科学前沿议题的探讨,总能激发人内心深处的好奇心。我一直觉得,涉及到“生育调节”这样宏大且复杂的议题,需要极其严谨的论证和清晰的脉络。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将那些晦涩的生物化学、遗传学概念,转化为普通人也能理解的智慧。尤其是在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增长的生育挑战和观念冲突时,如何平衡科学的进步与伦理的边界,这本书的作者们想必已经付出了大量的研究心血。我设想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式的作品,更可能是一部引导我们重新思考人类繁衍这一基本命题的哲学之书。它应该提供一个广阔的视野,让我们看到从分子层面到社会层面的全景图,那种清晰、无偏见的梳理,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知识传递。我希望翻开它的时候,能有一种被引领进入一个严密逻辑迷宫的兴奋感,最终找到通往真相的出口。
评分我个人对科学史和伦理学的交叉探讨尤为关注。生育调节技术的发展史,必然伴随着人类社会对“自然”和“干预”的不断拉扯。我希望作者能够深入挖掘那些里程碑式的科学突破背后,隐藏着的社会背景、伦理困境以及法律法规的演变。这本书是否敢于触及那些最尖锐的道德两难?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在未来生育干预中的角色,以及伴随而来的“完美婴儿”的潜在社会风险。一个真正伟大的科普读物,不应该仅仅提供“是什么”的答案,更要引导我们思考“应不应该”的问题。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个多维度的分析框架,帮助读者构建起自己对未来生育图景的批判性思维,那么它的价值就远超一本专业手册的范畴了。我期待它能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现代社会在面对生命创造这一终极权力时,所表现出的集体焦虑与理性光芒。
评分阅读体验上,我最看重的是作者的叙事节奏和情感代入感。毕竟,再专业的知识,如果包裹在干巴巴的学术术语里,也容易让人望而却步。我希望这“百日谈”的‘谈’字,能体现出一种娓娓道来的亲切感,而不是生硬的知识灌输。想象一下,作者们是不是像两个博学的学者,在一个宁静的午后,针对某个具体的生育难题展开深入的辩论或探讨,那种思维的碰撞本身就极具魅力。他们如何处理那些敏感的、充满争议的话题?是选择回避,还是勇敢地提出基于科学的见解?我尤其关注书中对历史案例和未来趋势的梳理,一个好的科普作品,绝不会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它必须能让人感受到时代洪流的冲击力。如果这本书能做到这一点,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既能扎实地学到知识,又能体会到探索未知的激动,那它就成功了。我希望合上书本时,我感觉到的不是知识的重压,而是心智被拓宽的轻盈与豁然开朗。
评分对我来说,一本好的技术类书籍,其最终价值在于能否转化为实际的认知提升和生活指导。虽然书名很宏大,但我希望它在宏观论述之余,也能兼顾到微观的个体需求。比如,对于那些正在经历生育困扰的普通家庭来说,书中是否提供了清晰、科学的路径指引?作者的专业素养毋庸置疑,但他们如何平衡“高屋建瓴”的学术论述与“脚踏实地”的患者教育之间的关系?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位德高望重的导师,不仅传授理论,更能给予实用的建议,教导读者如何基于科学认知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最负责任的决定。如果能在严谨性与可操作性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点,这本书无疑将成为该领域内的一部里程碑式的经典,影响深远,不仅是学者的案头必备,更是每一位关注生命议题的现代公民的必读之作。
评分从装帧设计和出版社的选择来看,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专业、可靠的背书。我推测这本书的排版一定十分考究,图表和插画的运用应当是恰到好处的,既能辅助理解复杂的生物结构,又不至于喧宾夺主,破坏文字的流畅性。对于《生育调节》这样的主题,视觉辅助是至关重要的。我期待那些解剖图、流程图能够精准、清晰地呈现那些我们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生命奇迹。此外,我非常好奇“百日谈”这个结构是如何具体落实的。是按照时间顺序,从基础生理到临床应用,还是围绕一百个核心问题展开讨论?这种结构上的创新,往往决定了阅读的连贯性。如果能做到步步为营,层层递进,让读者感觉自己是在被系统地、有计划地引导学习,而不是零散地获取信息碎片,那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都会大大提升。我希望它能成为案头常备的参考书,而不是读完就束之高阁的“快餐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