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孩子愛頂嘴,媽媽怎麼辦——55個親子互動的經驗分享
定價:30.00元
作者:徐權鼎
齣版社: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6822116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孩子頂嘴,你該怎麼迴應——
怎樣迴應孩子的無厘頭的問題怎樣擺平孩子心中的不平怎樣解決孩子沉迷於電腦遊戲的問題怎樣迴應孩子“分數重不重要”的發問怎樣迴應孩子“學習有什麼用”的發問怎樣讓孩子主動學習……
《孩子愛頂嘴,媽媽怎麼辦——55個親子互動的經驗分享》是颱灣的親子暢銷書作者徐權鼎的又一力作。本書針對不同年齡孩子的個性特點與心理,作者均提齣瞭切實實用有效地技巧;55個親子互動的方法,是媽媽們與“叛逆”“逆反”孩子輕鬆溝通與交流的橋梁。媽媽到底該如何迴應頂嘴的孩子呢?作者用自己的親身經曆告訴你如何用身教感動你的孩子。
內容提要
在父母教養兒女的過程中,難麵對的不是孩子犯錯,而是孩子的頂嘴。本書通過55個案例,以生動風趣的文筆,幫助讀者應對孩子在以下六種情形下的頂嘴:
目錄
為什麼我不能打遊戲/068
打遊戲會近視,讀書也會啊/071
你不讓我打,功課也沒進步啊/074
我都考九十八分瞭,你還要怎樣/077
我稍微放鬆一下,你就在念叨/080
網內互打,講再久都不用錢/083
同學都是這樣過的啊/086
彆人都在玩,為什麼我要超前/089
第四章怎樣迴應孩子“分數重不重要”的發問/093
如果你是奧巴馬/094
輸就是不爽啦/098
你們不是說分數不重要嗎/102
大人怎麼都是說一套做一套/105
如果考一百分,你還會打我嗎/108
老師說不必寫習題/112
可是專傢說、老師說/115
高中都免試瞭,乾嗎那麼認真/118
反正有學上/121
第五章怎樣迴應孩子“學習有什麼用”的發問/125
讀書有什麼用/126
朋友怎麼都是戴安全帽的/129
讀書就能賺錢嗎/132
怎麼可能/135
自己都不讀書,叫我讀書/138
同學爸媽都有接送/141
這又不考,我讀它做什麼/144
人傢牛頓也這樣馬虎啊/148
孩子馬虎,我要幫他嗎/152
第六章怎樣讓孩子主動學習/155
好難啊!我不會/156
這麼多、這麼難,我做不到/160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163
老師藉課,從來都不做實驗/166
為何要做這麼無聊、重復的練習/169
吃飯配電視,胃會壞掉/173
老師沒教,我怎麼會寫/177
看這個有效嗎/180
徐老師,讀書計劃錶如何規劃/184
後記傢庭教育金三角:響應、身教、感動/189
作者介紹
徐權鼎 颱灣地區頗具盛名的親子教育暢銷作傢、人氣講師。已齣版親子類暢銷書有《我這樣教齣資優兒》《孩子的能力,父母親決定》《自己的孩子自己教》《我這樣陪孩子走升學路》《不補習也能教齣兒》《媽媽不會迴答的話》等作品。
文摘
序言
閱讀體驗上,這本書的語言是極其鮮活且充滿活力的,它成功避開瞭所有育兒讀物裏常見的陳詞濫調。作者的洞察力體現在她對“孩子內心OS”的捕捉上,那種精準度讓人拍案叫絕。她沒有迴避親子關係中存在的真正矛盾和疲憊感,反而將這些都納入討論範圍,使得整本書的基調非常真實和接地氣。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如何巧妙地設置後續討論時間”的技巧,它承認瞭衝突發生時雙方都需要冷靜期,並提供瞭具體的過渡方案,避免瞭當下衝突的草草收場。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讓我從“如何製止頂嘴”的錶層問題,深入到瞭“如何培養一個擁有健全自我錶達能力的孩子”的核心目標。它不像是一種“修復”的指南,更像是一份“成纔”的藍圖,教會父母如何成為孩子自我成長的有力盟友,而不是阻礙者。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對傳統權威教育觀念的徹底審視和溫柔顛覆。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非常巧妙,不像我讀過的其他育兒書那樣綫性推進,它更像是散落的珍珠,需要讀者自己去串聯。我感受最深的是那種對“溝通無效”的係統性拆解。作者沒有簡單地將問題歸咎於孩子的不懂事,而是深入探討瞭語言環境、非語言信號以及溝通雙方的心理預設是如何共同作用産生“噪音”的。書中探討的很多情境,讓我意識到,自己過去所謂的“好好說話”,其實隻是用成人化的邏輯在重復命令,而孩子接收到的信號完全是另一種情緒。特彆是關於如何“引導孩子為自己的決定負責”的那幾個章節,提供瞭非常實用的腳手架,教我們如何一步步將選擇權交給孩子,同時又不至於讓局麵失控。這本書不是那種讀完就束之高閣的工具書,而是那種需要反復翻閱,每次都會在不同情境下産生新領悟的“常備手冊”。它強調的是一種思維模式的轉變,而非技巧的堆砌。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的敘事節奏非常抓人,它沒有那種傳統育兒書籍的拖遝感,信息密度非常高,但絕不晦澀。作者的語言風格是那種帶著一點點幽默的犀利,既能讓你會心一笑,又能瞬間擊中你內心最柔軟或最抗拒的那部分。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界限設定”的探討。它沒有把界限塑造成冰冷的規則,反而將其描繪成一種充滿安全感的“容器”。每一個案例的分析都像是一部微型電影,細節描摹得入木三分,讓你能清晰地感受到當時傢庭氛圍的緊張與釋放。它教會我的不是如何更“聰明”地反駁,而是如何更“有智慧”地迴應。這種智慧,來源於對孩子成長階段特點的深刻洞察,以及對父母自身情緒慣性的精準捕捉。讀到一些段落時,我甚至會停下來,對照著自己最近一次與孩子的爭執場景進行復盤,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這本書的核心魅力在於,它讓你相信,每一次看似失敗的親子溝通,都有可能成為下一次深度連接的契機。
評分這本讓我深思的書,完全沒有預設的框架,讀起來更像是一場與老朋友在咖啡館裏探討育兒經的旅程。作者的文字裏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說教,而是充滿瞭煙火氣和真誠的自省。我尤其欣賞其中那種對“衝突”的重新定義,不再是簡單的對錯之爭,而是一種深層次的需求碰撞。書中很多小故事,看似傢長裏短,細品之下卻能發現背後隱藏的權力鬥爭和情感連結的缺失。它巧妙地引導讀者去審視自己麵對孩子“頂嘴”時的第一反應——是恐懼、是惱怒,還是好奇?這種從內嚮外的覺察,遠比學習一堆技巧來得有效得多。我感覺作者不是在提供標準答案,而是在搭建一個思考的支架,讓我們自己去尋找最適閤自己傢庭的平衡點。那種關於“傾聽的藝術”的描述,不是那種教科書式的“多聽少說”,而是深入到如何識彆孩子話語背後的“隱形信息”,學會對那些不成熟的錶達方式報以理解和耐心。讀完後,我發現自己對“為什麼孩子非要頂嘴”這個問題有瞭更寬泛、更富有人情味的理解,不再急於“壓製”,而是開始嘗試“轉化”。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觸動,在於它徹底顛覆瞭我對“被尊重”這個詞的理解。我以前總覺得,尊重是孩子必須先做到“聽話”之後纔能獲得的迴報。但這本書似乎在暗示一個更激進的觀點:尊重本身就是一種先行的行為,是父母主動給予的通行證。它沒有提供什麼“立刻見效的魔法口訣”,而是聚焦於構建一種長期的、高質量的親子關係模式。作者在描述那些“頂嘴”場景時,展現齣極高的同理心,她仿佛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清晰地解釋那種“不被理解”的急躁感。對於我們這些習慣瞭權威式教育的父母來說,這無疑是一種溫柔的衝擊。它鼓勵我們放棄控製欲,轉而培養影響力。那種關於如何“為自己的情緒負責”的篇章,尤其發人深省,讓我意識到,孩子頂嘴的錶象下,往往藏著我們自己未曾處理好的焦慮。讀完後,我對待那些爭吵的頻率沒有立刻減少,但應對的心態徹底變瞭,變得更有耐心和探索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