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科学化视阈下网球运动教学实践阐析
定价:57.00元
作者:于天博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1803597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科学化视阈下网球运动教学实践阐析》主要针对人群为高校体育教师。
内容提要
如今,网球运动作为人们普遍所喜爱一项体育活动,已经在全世界各地盛行。大学生群体对网球运动的热爱更是其他群体不能企及的,所以,高校网球教学活动的研究就会显得尤为突出。《科学化视阈下网球运动教学实践阐析》首先介绍了网球运动的起源、特点、功能、场地、器材等内容;然后阐述网球运动与健康、网球运动训练、教学原则、科学化的医务监督等内容;*后从网球的技术教学、战术教学、双打教学等方面入手,对网球的教学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通过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广大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多依据。
目录
作者介绍
于天博,副教授,1981年10月生人,2000年考入辽宁师范大学体育教育学专业,2008年考入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2004年至今在沈阳建筑大学体育部工作。发表学术论文、著作的30余篇,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20余项。2010年受聘亚组委,作为技术官员参与亚残会足球项目赛事,2016年通过亚足联L1级教练员考核。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逻辑构建犹如一座精密的瑞士钟表,每一个章节都紧密相连,层层递进,绝无冗余。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探讨“个体差异化教学”时所采用的宏大叙事框架。他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因材施教”的口号层面,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运动背景学习者的大脑处理信息模式的差异,并给出了极具操作性的教学工具和评估模型。读到中间部分时,我甚至有种感觉,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洞察人心的老教练,他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观察点,引导我这个旁观者自己得出结论。这种“引导式”的写作风格,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对于任何一个致力于提升教学效能的实践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理论,更是一种思考的方法论。
评分这部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带着些许复古气息的封面纹理,配合着沉稳的墨绿色调,瞬间就将人带入一种深思的氛围。我记得我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在一家安静的独立书店里翻开它的。初读之下,它展现出一种对传统教育理论的深刻反思,语言上虽然带着学术的严谨性,但又巧妙地穿插了一些生动的案例,让我立刻感觉到这不仅仅是一本枯燥的教科书。它似乎在引导读者去重新审视那些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教学步骤,尤其是在初期的基础技能训练环节,作者的切入点非常新颖,从神经科学的角度去解析肌肉记忆的形成过程,这一点对我这个非专业背景的读者来说,既有挑战性,又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整本书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人愿意沉浸其中,细细品味每一个论点背后的支撑逻辑。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层次分明的,它要求读者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其中的复杂概念。起初接触时,我感觉信息量过于庞大,好几次都想暂时搁置,转而去阅读一些更轻松的作品。然而,正是这种略带挑战性的阅读过程,使得最终的顿悟时刻显得尤为宝贵。当我对某一章节的理论框架有了清晰的认识后,再回头看之前觉得晦涩难懂的部分,便豁然开朗。书中对“运动感知觉整合”的阐述,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它将抽象的心理学名词,通过大量的具象化描述,转化成了可以被实际观察和测量的教学指标。这种将理论与实践进行高精度对接的能力,是这本书最令人称道的地方。它不是空谈,而是脚踏实地的知识结晶。
评分这本书的笔触,在某些章节透露出一种近乎于人文主义的关怀,这在通常偏向技术分析的著作中是相当难得的。作者在谈及如何处理学习者在面对技术瓶颈时的挫败感时,所流露出的理解和共情,让人感到十分温暖。他不仅分析了技术动作的分解,更深入探讨了竞技心理的构建与维护。例如,书中对“心流体验”在教学环境中的应用策略,提供了许多超越传统激励技巧的深度解析。这使得这本书的受众范围被极大地拓宽了,它不再只是面向那些追求高分高绩的教练员,对于关注学习者全面成长的教育工作者而言,也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这种对“人”的关注,而非仅仅是“技术”的打磨,让整部作品的厚度提升了一个档次。
评分从整体的阅读体验来看,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像是一部经过严格同行评审的学术论文集,却又拥有散文般的流畅性。我注意到,作者在引用现代运动科学研究成果时,引用源的广度和时效性都非常惊人,这足见其在写作过程中的严谨治学态度。特别是关于不同器材对发力模式影响的对比分析部分,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图示和对比表格,使得原本需要复杂数学模型才能解释的物理学原理,变得清晰可辨。读完之后,我有一种感觉,自己像是完成了一次系统性的知识升级,许多以往凭经验摸索的教学方法,现在都找到了坚实的理论支撑。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套可以被复制、被验证的、面向未来的教学框架,而非仅仅是零散的经验分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