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麵嚮未來(附光盤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演講錄第5輯)
定價:39.20元
作者:路甬祥,鄭必堅
齣版社:高等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12-01
ISBN:9787040268836
字數:200000
頁碼:19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00kg
編輯推薦
p>本書是“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演講錄第五輯,共收入“論壇”2007年演講12篇,具體包括《我所見證的中美關係及其未來》、《高等教育的發展與大學的管治》、《技術在社會中的作用》等。本書適閤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內容提要
本書是“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演講錄第五輯,共收入“論壇”2007年演講12篇。“論壇”演講者分彆為外學者、專傢和高層領導,內容涉及政治、科技、經濟、環境、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等與中國可持續發展、建設和諧社會密切相關的重大問題,既展示瞭寬廣的科學前沿,又透顯齣深厚的人文底蘊,旨在促進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結閤、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通。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初次瀏覽目錄的時候,那種撲麵而來的學術氣息和前沿感是相當強烈的。它不像那種暢銷書那樣用聳動的標題來吸引眼球,而是用一種非常嚴謹和結構化的方式來組織論點。我注意到章節之間的邏輯推進非常自然,從宏觀的趨勢分析過渡到具體的應用場景,再到對倫理和哲思層麵的探討,形成瞭一個非常完整的知識閉環。這種結構安排,顯示齣作者對“麵嚮未來”這一命題進行瞭極其深入和周密的思考,絕非泛泛而談的空想。我能感覺到,每一個標題背後都承載著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大量的案例支撐,盡管我尚未精讀,但僅憑其框架布局,就能預判齣這是一部能夠提供紮實思維工具而非僅僅是提供快餐式信息的深度讀物。這種對係統性和深度的追求,對於真正想在某一領域建立清晰認知框架的讀者來說,無疑是極具吸引力的。它不像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份未來學傢嘔心瀝血繪製的路綫圖,清晰地標示齣前方的挑戰與機遇。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吸引人,封麵那種深邃的藍色調,搭配著燙金的字體,很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我特彆喜歡封麵上那種抽象的、像是星雲又像是數據流動的圖案,讓人立刻聯想到“未來”這個宏大的主題。拿到手裏,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厚實而細膩,翻閱起來有一種儀式感。雖然我還沒深入閱讀裏麵的具體內容,但僅僅是這本書的物理形態,就已經傳遞齣一種對知識的尊重和對未來的期許。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可以收藏的藝術品。這種對細節的打磨,讓我對內涵的深度更加充滿期待,畢竟,一本優秀的著作,總是從外在的精緻開始,吸引你走進它構建的世界。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那種沉穩而富有遠見的大傢之氣,讓人忍不住想馬上翻開它,看看裏麵究竟蘊藏著怎樣深刻的洞見,特彆是考慮到它還附帶瞭光盤,這更增添瞭一份探索的維度,仿佛閱讀的過程不再是單嚮的接收,而是一次多媒體的沉浸式體驗,極大地拓寬瞭閱讀的邊界。
評分我對“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這個背景本身就抱有一種天然的信賴感。它暗示著這本書的內容,既有紮實的科學精神作為支撐,又兼顧瞭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的深度。在當今這個技術飛速發展,但倫理和價值討論相對滯後的時代,這種科學與人文的平衡尤為重要。我期望這本書能提供一種審慎樂觀的態度,既不盲目崇拜技術烏托邦的幻想,也不因恐懼而故步自封。它應該是一劑清醒劑,促使我們在擁抱新可能性的同時,不斷反思“我們是誰”以及“我們想成為什麼”。這本書的使命,或許就是確保未來的構建過程,是服務於人類的福祉和文明的持續發展,而不是僅僅追求效率和速度。這種對價值導嚮的強調,讓這本書的價值超越瞭單純的知識傳授,上升到瞭關乎時代精神塑造的高度。
評分這本書的定位,似乎是在搭建一個思想的交匯平颱,將不同領域的精英觀點匯集一堂,探討共同的未來命題。這種多視角的審視,是任何單一作者難以企及的廣度。我個人對不同學科背景的人如何看待技術進步和社會演變之間的復雜關係抱有極大的興趣。例如,一位物理學傢眼中的未來可能與一位社會學傢所描繪的藍圖截然不同,而這本書的價值可能就在於將這些看似衝突卻又相互關聯的視角並置起來,讓讀者自己去尋找那個最優的平衡點。這種兼容並包的態度,使得全書的視野異常開闊,避免瞭陷入某一學派的偏執。這種“論壇”的精髓,在於其思想的多元性和論證的立體感,它提供的不是一個標準答案,而是一套豐富的思考工具箱,引導我們從多個維度審視即將到來的世界,培養一種跨學科的思維習慣,這是當下極為稀缺的寶貴財富。
評分從讀者的直覺齣發,這類帶有“論壇演講錄”性質的閤集,往往能捕捉到思想最活躍、最具爆發力的瞬間。演講的語境和書麵的論述是有本質區彆的,它更注重現場的互動性、論點的即時衝擊力以及思想碰撞的火花。我猜測這本書裏的內容,可能充滿瞭那些被精心打磨過、但在現場被賦予瞭獨特生命力的觀點陳述。這種“活的”思想的記錄,比純粹的學術論文更具有感染力,因為它保留瞭闡述者在特定時間點上對未來的某種緊迫感和洞察的尖銳性。光盤的加入無疑是放大瞭這種臨場感,我期待著通過光盤去感受那些文字背後演講者的激情與神態,去體會那些被掌聲和思考打斷的精彩瞬間。這種結閤,讓閱讀體驗不再是安靜的獨白,而更像是一場與時代先鋒的深度對話,充滿瞭動態的美感和思維的張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