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围棋段位测试 中级测试(业余1~4段)
定价:20.00元
作者:汪见虹 九段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9-01
ISBN:978754384001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围棋以它博大精深、变化无穷的魅力至今已流传了几千年。近年来,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许多有助于智力开发的项目都普遍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围棋这项有助于心智的文化瑰宝更是备受幼儿园、学校、少年宫、俱乐部的关注,目前各单位学棋的孩子呈逐年上升势头。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新的问题又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几十年来围棋在我国一直是属于竞技体育的范畴,一些教学、教法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围棋的书籍虽已有成百上千种。但是这些书籍大多是以专题的形式出现。例如:一本很厚的死活书,从初级的到高级其跨度极大,有的题目就连职业棋手也要花上半小时才能完成,若用这样的书去做课本、习题,无疑是在让小学生去参加博士生的考试。
我从19997年开办围棋俱乐部,其后教棋、教学、及担任围棋教师班评委多年,至今已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我始终认为围棋也应该像上小学一年、二年、三年级那样循序渐进地学习。
2002年我有缘与湖南人民出版社合作,写下了《阶梯围棋步步高》系列教程。该教程共分初级三册、中级三册、高级两册。和围棋给段位测试初、中、高三册。现已出版了《阶梯围棋步步高》初级三册、中级二册和级段位测试1000题(初级)一册。前六册已受到了读者的好评,那么后几册会怎样呢?接到这些读者的来信、评价,使我既高兴又倍感压力不小。看来我只有放下其他的事情,静心写作,同时为了使读者能够更好地学习教程,在这里我高兴地告诉大家,我们现在出版的《围棋段位测试》(中级1)又和大家见面了。《围棋段位测试》(中级1)一改过去只有死活题、片面发展的局面,该书在布局、定式、接触战、死活、中盘攻防、杀棋时机、官子技巧、官子计算、打劫、手筋、对杀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测试、精解。这本实用、精选、根据水平细分、并配有详细参考图解说的段位测试是花大功夫的经典之作,希望该书作品能得到广大学员的再次好评。
目录
业余1段
黑先活1-30题
接触战31-60题
官子技巧61-80题
黑行打劫51-100题
手筋101-120题
对杀121-140题
定式141-155题
中盘攻防156-160题
弃子161-180题
布局181-200题
黑先杀白201-240题
黑先活241-250题
业余2段
黑先活251-270题
中盘攻防271-280题
打入281-290题
渡过291-300题
接触战301-320题
官子技巧321-340题
官子计算341-360题
手筋361-380题
定式381-400题
黑先杀白401-455题
黑先活456-485题
黑衔打劫486-500
业余3段-4段
……
参考答案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第七段评价,侧重于循序渐进和学习效率) 作为一个在围棋学习道路上“曲折前进”的业余爱好者,我深知“循序渐进”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因为围棋而感到“吃力”,恰恰是因为学习的步调太快,或者学习的内容太过于跳跃。《围棋段位测试 中级测试(业余1~4段)》这本书,则以一种极为科学和人性化的方式,帮助我实现了学习效率的稳步提升。这本书的题目设计,真的是做到了“循序渐进”的极致。它从最基础的官子练习开始,逐步过渡到死活、手筋、局部战斗,再到更复杂的全局形势判断。每一个阶段的题目,都像是为前一个阶段的学习成果“加固”和“深化”。我记得自己在做官子练习的时候,刚开始还会有些小错误,但随着题目的深入,我发现自己对官子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这种“量变引起质变”的感觉,让我充满了信心。而且,这本书的题目难度梯度把握得非常精准。它不会一开始就给你出一些“拦路虎”,而是让你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挑战自己。当你成功地解决了一道题,那种喜悦感会激励你继续往下做。反之,如果题目太难,很容易让人产生挫败感,从而放弃学习。汪见虹老师在编写这本书时,无疑是充分考虑到了业余棋手的学习心理。他知道,只有让学习变得“可行”且“有趣”,才能真正激发学习者的潜力。书中的解析部分,也做得非常清晰易懂,它不会用一些过于专业的术语来“吓退”读者,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步一步地为你解析。这种“手把手”的教学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指引方向。通过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不再是那种“漫无目的”地练习,而是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去攻克难点。我现在会定期地翻阅这本书,将其中一些我认为比较薄弱的题目反复练习,感觉自己的棋力正在以一种“加速度”的方式提升。
评分(第六段评价,侧重于实战运用和战术思维) 围棋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所蕴含的深邃的战术思想。然而,许多业余棋友,包括我自己,在实战中往往只能凭借着一些零散的招法和模糊的棋感来应对,缺乏系统性的战术训练。《围棋段位测试 中级测试(业余1~4段)》这本书,则以一种非常独特且实用的方式,帮助我构建起了扎实的战术思维体系。这本书的题目,几乎都是从实战场景出发,涵盖了我们平时对局中经常遇到的各种战术局面。比如,关于“攻击”的题目,它会引导你去思考,如何才能有效地“追击”对手的弱棋,如何才能在攻击中“得利”而不是“送子”。我记得有一道题,涉及到“打入”后如何“做活”或者“破眼”,这本书的解析,不仅给出了具体的下法,更重要的是,它分析了每一步棋的“意图”,让我明白了在不同的局面下,应该优先考虑“活棋”还是“破眼”。这种从“意图”入手进行分析的方式,对我来说是全新的启发。而且,这本书的“官子”题目也设计得非常精妙。很多时候,胜负就在毫厘之间,而官子阶段的计算和判断,直接决定了最终的胜负。书中关于官子计算的题目,不仅考察了基本的算点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引导我去思考“大官子”和“小官子”的价值,以及如何在复杂的官子局面下,权衡“取舍”。这种对细节的关注,让我在实战中,对官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汪见虹老师在编写过程中,无疑注入了大量的实战经验。他能够精准地捕捉到业余棋手在战术运用上普遍存在的误区,并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通过这些练习,我感觉自己在实战中的“棋感”变得更加敏锐,能够更快地捕捉到局部的要点,并作出更有效的应对。现在,我不再是那种“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地使用一些招法,而是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战术背后的原理。这让我在实战中,更加自信,也更加游刃有余。
评分(第二段评价,侧重于实用性和方法论) 作为一个常年混迹于线上围棋平台,却始终徘徊在业余低段位的棋迷,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真正帮助我突破瓶颈的书。市面上关于围棋的书籍琳琅满目,但很多都过于理论化,或者过于偏重某些特定的开局、定式,对于我这种“全能型”的短板来说,效果并不显著。《围棋段位测试 中级测试(业余1~4段)》这本书,则提供了完全不同的视角。它不是让你去背诵多少套棋谱,而是通过一套套精心设计的测试题,让你在实战的模拟环境中,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去纠正自己的思维误区。我喜欢它那种“以测代练”的模式。每做一道题,都像是完成了一次微型实战。它会逼迫你去计算,去判断,去权衡利弊。而且,它的难度梯度设计得非常巧妙,从基础的官子计算,到复杂的死活判断,再到局部战斗的应变,几乎涵盖了业余棋手在对局中经常遇到的各种难题。我记得有一次,我做了一道关于“筋”的题目,本来觉得很简单,但反复尝试了几种下法,都未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后来,对照书中的解析,我才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引征”点,一旦那个引征点被利用,后续的棋形就会变得非常被动。这种“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教训,通过练习题的形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题目,它更注重的是方法的传授。书中的解析部分,不仅仅告诉你“怎么下”,更会告诉你“为什么这么下”,它会从全局的角度,分析每一步棋的得失,让你学会从更深的层次去理解围棋的逻辑。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财富。我不再是凭感觉下棋,而是开始有意识地去思考每一步棋背后的“道理”。而且,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非常简洁大方,纸张质量也不错,阅读体验很好。总之,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一个想在业余围棋领域有所突破,但又不知道从何下手的朋友,这本书绝对值得你入手。
评分(第九段评价,侧重于思维方式的启发和创新) 围棋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围棋段位测试 中级测试(业余1~4段)》这本书,最让我受益匪浅的,不是具体的解题技巧,而是它所启发的一种全新的围棋思维方式。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用“固定”的模式去思考问题,一旦遇到不熟悉的情况,就容易感到束手无策。这本书的题目,很多都非常有“启发性”,它能够打破我们原有的思维定势,引导我们去探索新的可能性。比如,书中有一个关于“劫争”的题目,一般的思路是去计算劫材,但这本书的解析,却引导我去思考,如何通过“制造”一个对对手不利的劫争,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变被动为主动”的思路,让我耳目一新。而且,书中对一些“看似不可能”的棋形,也给出了巧妙的解决办法。它告诉我,围棋的魅力在于“变化无穷”,很多时候,你觉得行不通的路,可能 just around the corner。通过这些练习,我感觉自己的“棋感”变得更加灵敏,能够更快地捕捉到棋局中的“微妙之处”。汪见虹老师在编写这本书时,无疑是一位非常有“创意”的围棋教育者。他没有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大胆地引入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出其不意”的解法,它们往往能够让你在反复思考后,恍然大悟。这种“顿悟”的过程,正是围棋的乐趣所在。通过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种“按部就班”地下棋,而是能够更有“创造性”地去应对棋局。我学会了如何在复杂的情况下,找到不寻常的解法,如何用“以柔克刚”的方式来化解危机。这种思维上的提升,不仅体现在围棋上,也逐渐影响到了我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我变得更加善于发现问题,也更加敢于去尝试解决问题。
评分(第十段评价,侧重于对围棋这项运动的更深理解和感悟) 围棋,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熟悉,是因为我沉浸其中多年;陌生,是因为我总感觉自己无法真正触及其核心的奥秘。《围棋段位测试 中级测试(业余1~4段)》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围棋更深层理解的大门。它不仅仅是让你学会如何下棋,更重要的是,它让你去“理解”围棋。我发现,书中的每一个测试题,都是一个关于围棋哲学的“小故事”。它关于“取舍”,关于“权衡”,关于“变化”,关于“不变”。我记得有一道题,是关于“弃子争先”的。按照过去的思维,我可能会觉得这是“吃亏”,但通过书中的解析,我才明白,有时候,看似的“亏损”,恰恰是为了换取更大的“利益”,这不正是人生中的智慧吗?这种将围棋的哲学思想与实战技巧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让我对围棋这项运动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敬畏感。汪见虹老师在书中,不仅仅是一位知识的传授者,更像是一位“引路人”,他用自己的人生阅历和围棋智慧,引导我们去体悟围棋的博大精深。我曾经以为,围棋的进步就是不断地学习定式、计算死活。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进步,是对围棋“本质”的理解,是对围棋“规律”的把握。它让我看到了围棋的“美”,那种逻辑上的严谨,那种变化上的无穷,那种战略上的深远。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围棋的理解,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胜负。我开始更加欣赏棋局中的那些“妙手”,那些“大局观”。我甚至开始能够从棋局中,看到一些人生的缩影。这种对围棋的更深层次的感悟,让我更加热爱围棋,也让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期待。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围棋教材,它更是一部关于智慧、关于人生、关于艺术的启迪之书。
评分(第四段评价,侧重于棋力提升的内在机制和系统性) 对于许多和我一样,在业余围棋道路上摸索多年的棋友来说,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个共同的困境:感觉自己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棋力提升的速度却异常缓慢。我们可能看过很多围棋书籍,也下了不少实战棋局,但总觉得进步的“质”不够,像是在原地打转。《围棋段位测试 中级测试(业余1~4段)》这本书,则以一种非常系统和深入的方式,触及了棋力提升的内在机制。它并非简单地罗列题目,而是将棋力提升的关键要素,如计算力、判断力、棋感、布局意识、战斗技巧等,巧妙地融入到每一道测试题中。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有很多关于“计算”的题目。它们不是那种孤立的死活计算,而是与实战紧密结合。比如,一道关于“角上攻防”的题目,它会要求你计算一系列的应对变化,最终判断哪一方能够取得优势。通过这样的练习,我发现自己的计算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不再是那种“算一步看一步”的浅尝辄止。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题目设计,非常注重“棋理”的体现。它不会让你去死记硬背那些“看似正确”的棋形,而是通过让你去“实践”,去“体会”其中的道理。比如,关于“棋形”的题目,它会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某个棋形是“好棋”,而另一个棋形是“坏棋”,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远比死记硬背更加有效。我曾经有过一段时期,感觉自己的“棋感”很差,总是下出一些“别扭”的棋。而这本书中的很多题目,尤其是那些关于“缓急”、“厚薄”的判断题,恰恰能够帮助我重塑和提升我的棋感。它让我学会从全局的角度去审视棋局,而不是仅仅纠结于局部。而且,书中的解析部分,也做得非常到位。它会用清晰的语言,详细地解释每一道题的解题思路,并辅以棋谱的变化图。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让我对围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现在,我感觉自己的棋力不再是那种“零散”的提升,而是变得更加“整体化”,更加“系统化”。
评分(第五段评价,侧重于挑战性和成就感)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围棋是一门需要“顿悟”的艺术。但现实情况是,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顿悟”,其实是建立在一遍遍重复练习和不断克服困难的基础之上的。《围棋段位测试 中级测试(业余1~4段)》这本书,恰恰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让我能够去体验这种“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这本书的题目,绝对不是“吃素”的。有些题目,我真的是绞尽脑汁,冥思苦想,甚至尝试了数十种不同的下法,也未能找到最优解。例如,书中有一道关于“劫争”的题目,涉及到了复杂的“劫材”计算和“先手”的争夺。我当时真的是“卡”住了,感觉自己完全没有头绪。但正是这种“卡住”的感觉,反而激发了我更强的斗志。我开始更加细致地分析棋盘上的每一个细节,去寻找那些被我忽略的关键点。当最终找到解法的那一刻,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的无比美妙。它不仅仅是解决了这一个棋局,更重要的是,它让我看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潜力。而且,这本书的题目设计,非常有“针对性”。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教练,能够精准地找到你的薄弱环节,然后给你“量身定制”的练习。我一直觉得自己在“治孤”方面比较弱,而书中恰恰有很多关于“大块的处理”和“活棋”的题目,这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当我能够成功地解开一道道难题,感受到棋力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时,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它让我对围棋这项运动,重新燃起了热情。我不再是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去尝试,而是开始享受这种挑战的过程。而且,这本书的解析部分,也充分考虑到了读者的感受。它不会让你觉得“高高在上”,而是用一种“同行者”的姿态,与你一起探讨棋局。这种“陪伴式”的学习方式,让我感觉很受鼓舞。总之,如果你渴望在围棋学习中找到那种“征服”的快感,体验到“化繁为简”的智慧,那么这本书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评分(第八段评价,侧重于发现自身弱点和完善棋力结构) 围棋的进步,就像是在搭建一座房子,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而我们很多业余棋手,往往只关注某一个“房间”的装修,却忽略了地基的稳固和整体结构的合理性。《围棋段位测试 中级测试(业余1~4段)》这本书,则以一种“系统性”的视角,帮助我发现了自身棋力的“短板”,并一步步地去完善我的棋力结构。这本书的题目,并没有刻意地去强调某一种“绝技”,而是从一个业余棋手在对局中普遍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出发,通过测试的形式,让你主动地去暴露自己的弱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有很多关于“大局判断”的题目。过去,我可能更倾向于纠结于局部的得失,而忽略了全局的形势。通过这些题目,我开始学会从更高的维度去审视棋局,去判断哪一方的棋更有“潜力”,哪一方的棋需要“收紧”。这种“全局观”的培养,对我来说是质的飞跃。而且,书中关于“治孤”和“攻击”的题目,也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守”与“攻”之间的平衡。我曾经可能过于偏重攻击,导致自己的棋子变得“散乱”,容易被对手抓住破绽。而通过书中对“活棋”和“弃子”的练习,我学会了如何在攻击的同时,保证自己棋子的“稳定性”。汪见虹老师在编写这本书时,无疑是一位非常“透彻”的围棋教育者。他深谙棋力构成中的各个要素,并能将其巧妙地融入到测试题中。通过这本书,我不再是那种“感觉自己进步了”的模糊认知,而是能够更清晰地看到自己在计算力、形势判断、棋形理解等方面的具体提升。这种“量化”的进步,让我更有信心继续前进。我现在会把这本书当作一面“镜子”,每次遇到瓶颈时,都会翻开它,通过练习来找出问题所在,然后有针对性地去解决。这种“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学习模式,让我感觉自己的棋力结构越来越合理,越来越均衡。
评分(第三段评价,侧重于心理建设和学习心态) 读完《围棋段位测试 中级测试(业余1~4段)》,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仅仅是一本围棋教材,更像是一本“围棋心理教练”。我过去下棋,最怕的就是遇到“怪招”或者“突发情况”。一旦局面变得复杂,我就容易心慌意乱,判断失误,结果往往是越下越糟。这本书的设计,恰恰能够有效地缓解这种心理上的焦虑。它将围棋的许多复杂情境,分解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练习题。虽然题目的难度不小,但每一道题的范围都是有限的,这让我能够在一个相对“可控”的范围内进行思考和练习,而不会被整个棋盘的复杂性所压垮。我记得有道题,涉及到“破眼”和“占角”的权衡,当时我脑子里一团乱麻,不知道哪一步棋更重要。书中的解析,并没有直接告诉我答案,而是引导我去分析每一步棋在局部和全局的影响,让我学会如何在这种两难的局面下,做出更优的选择。这种“训练”,让我逐渐变得更加冷静和理性。即使在实际对局中遇到类似的局面,我也不会像以前那样轻易放弃,而是会尝试去运用我在书中学到的方法去分析和应对。而且,这本书的另一个优点是,它能够帮助你建立正确的学习心态。它告诉你,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也不知道如何去改正。每一道错题,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书中的解析,就是帮你找到这些“宝贵机会”的钥匙。我曾经一度对自己的棋力感到绝望,觉得怎么练也练不好。但通过这本书,我发现,进步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耐心和方法。每次完成一道题,即使是侥幸猜对,我也会仔细去看解析,去理解其中的道理。这种“求知若渴”的学习态度,也正是这本书所倡导的。汪见虹老师在书中注入的教育智慧,让我在围棋学习的道路上,不仅棋力有所提升,心智也得到了锻炼。我学会了如何面对挑战,如何从失败中汲取经验,这对我的人生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评分(第一段评价,侧重于学习体验和启发) 这本书,准确地说,是一次让我重新认识围棋的旅程。我并非初学者,但一直停留在“业余爱好者”的尴尬阶段,总感觉自己进步缓慢,遇到瓶颈,甚至有时会因为一盘棋的失利而感到沮丧。直到翻开这本《围棋段位测试 中级测试(业余1~4段)》,我才意识到,原来我的训练方法一直有些偏差。它不像某些教科书那样,上来就抛出大量复杂的棋形和定式,而是以一种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方式,将中级棋力的提升分解成了一系列具体、可执行的测试。每一道题都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小谜题”,它不会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引导你去思考,去尝试,去寻找最佳解。我记得其中有一道关于“弃子争先”的题目,我反复尝试了几种下法,总觉得棋势没有预期的好。后来,我结合书中的提示,重新审视了棋盘上的几颗棋子,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个看似“亏损”的弃子,竟然为我赢得了下一步至关重要的先手,扭转了全局的被动。这种“顿悟”的感觉,是看再多理论书也难以获得的。而且,书中的题目并非孤立存在,它们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做完一道题,往往能为下一道题的理解打下基础。这种系统性的设计,让我觉得我的每一次练习都更有价值,不再是漫无目的的“刷题”,而是真正地在“磨练”棋艺。汪见虹老师的编写功力,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深谙业余棋手的心理和学习规律,总能恰到好处地抛出关键点,激发读者的思考。我尤其喜欢书中的一些“小贴士”,它们往往一语道破迷津,让我豁然开朗。当然,我也承认,这本书并非“包治百病”的神药,有些题目我还是卡住了很久。但正是这种挑战性,才让我在克服困难后,收获了更大的成就感。我现在会将它作为我日常练棋的“标配”,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做上几道题,感觉自己的棋力正在稳步提升,看棋的眼光也变得更加锐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