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小麦规模生产与病虫害原色生态图谱
定价:49.80元
作者:刘虎,田海彬,段恩忠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1163150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介绍:小麦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麦田管理技术、小麦主要栽培模式、小麦收获贮藏和加工技术、小麦病虫害等内容。书中的病虫害识别原色图谱,可以提供方便的诊断方法;书中的防治技术采用新方法和新农药,能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该书适合作为农民培训教材或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章小麦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
节小麦的一生
一、小麦的生育期
二、生育时期
三、小麦生长的三个阶段
第二节小麦的生长发育及对环境的要求
一、小麦的阶段发育
二、春化阶段(感温阶段)
三、光照阶段(感光阶段)
四、小麦阶段发育特性在生产上的应用
第三节小麦的器官形成
一、叶
二、根系
三、茎
四、穗
五、抽穗开花与结实
第四节小麦分蘖的生长
一、分蘖节
二、分蘖的发生规律
三、影响分蘖的因素
第五节小麦的产量形成
一、小麦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
二、小麦产量的形成及决定因素
三、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途径
第二章麦田管理技术
节整地
一、合理的土壤耕作制
二、整地方式
第二节播种
一、选用良种
二、种子处理
三、适期播种
四、播种量
五、播种机械
六、播种方式
七、播后
八、开沟
第三节播种出苗阶段管理技术
一、施足基(种)肥
二、查苗补缺
三、查肥补肥
四、查草除草
五、查沟补沟
第四节分蘖越冬期管理技术
一、适量施用壮蘖肥促平衡生长,控制冬季肥料
(腊肥)施用
二、适度控旺苗
三、预防冻害
第五节返青拔节孕穗期管理技术
一、拔节肥和孕穗肥的施用
二、春季化除
三、春季灌排
四、倒春寒冻害后的恢复补救
五、化控防倒伏技术
第六节小麦生育期管理要点
一、小麦冬前及越冬期管理
二、春季麦田管理
三、小麦后期管理
第三章小麦主要栽培模式
节水浇地小麦深松深耕机条播技术
一、播前准备
二、高质量播种
第二节麦田套(复)种短期绿肥种植技术
一、种植方式及范围
二、品种选择
三、麦田套种前茬小麦要求
四、种子处理
五、种子用量
六、播种时期
七、播种方法
八、管理技术
九、绿肥利用技术
第三节灌溉地春小麦全膜覆土播技术
一、整地、灌水、施肥、选种
二、覆膜覆土
三、播种
四、田间管理
第四章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图谱
节小麦病害防治技术图谱
一、小麦白粉病
二、小麦叶锈病
三、小麦条锈病
四、小麦秆锈病
五、小麦赤霉病
六、小麦灰霉病
七、小麦散黑穗病
八、小麦秆黑粉病
九、小麦腥黑穗病和矮腥黑穗病
十、小麦黑胚病
十一、小麦纹枯病
十二、小麦全蚀病
十三、小麦(镰刀菌)根腐病
十四、小麦丝核菌根腐病
十五、小麦壳针孢叶枯病
十六、小麦黄斑叶枯病
十七、小麦根腐叶枯病
十八、小麦眼斑病
十九、小麦白绢病
二十、小麦霜霉病
二十一、小麦颖枯病
二十二、小麦煤污病
二十三、小麦雪腐病
二十四、小麦麦角病
二十五、小麦黑颖病
二十六、小麦细菌性条斑病
二十七、小麦条纹花叶病
二十八、小麦黄矮病
二十九、小麦土传花叶病
三十、小麦梭条斑花叶病
三十一、小麦丛矮病
三十二、小麦孢囊线虫病
三十三、小麦粒线虫病
第二节小麦虫害防治技术图谱
一、麦长管蚜
二、麦二叉蚜
三、禾谷缢管蚜
四、麦双尾蚜
五、麦无网长管蚜
六、麦圆蜘蛛
七、麦长腿蜘蛛
八、麦黄吸浆虫
九、麦红吸浆虫
十、麦黑斑潜叶蝇
十一、麦秆蝇
十二、麦种蝇
十三、麦叶蜂
十四、小麦黏虫
十五、麦田棉铃虫
十六、麦穗夜蛾
十七、麦田金针虫
十八、麦田蛴螬
十九、小麦皮蓟马
二十、小麦管蓟马
二十一、麦蛾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刘虎,男,汉族,中员,高级农艺师,出生于1974年4月,1996年6月毕业于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农学系农学专业,同年分配到东光县于桥乡农技站工作。2009年到东光县农业局工作,2011年3月起任土肥站副站长,并长期主持工作。长期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发表文章多篇,出版《东光县耕地资源评价与利用》著作一部。
文摘
序言
作为一个长期在农村务农的老农,我对传统农业书籍的印象大多是文字为主,偶尔配几张模糊不清的插图,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实际对照的经验型劳动者来说,帮助有限。所以,《小麦规模生产与病虫害原色生态图谱》这个书名,尤其是“原色生态图谱”几个字,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听起来就像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有大量高清、真实的病虫害照片,并且能够按照不同的病害和虫害类别进行详细的分类,方便我们查阅。我希望这些图片能够清晰地展示出病虫害在小麦不同部位(叶片、茎秆、穗部)的受害特征,以及在不同发生阶段的具体形态。此外,“生态”二字也让我看到了这本书的深度,我希望能了解这些病虫害是如何产生的,它们的环境适应性怎么样,有没有哪些天敌可以帮助我们控制它们?只有了解了病虫害的“前世今生”,我们才能更有效地进行防治,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本书能否帮助我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这是我最看重的地方。
评分这本《小麦规模生产与病虫害原色生态图谱》的封面设计就让我眼前一亮,采用了沉稳的绿色和麦穗的金黄色调,给人一种专业、实在、接地气的感觉。看到作者的名字,刘虎、田海彬、段恩忠,虽然我不是农业专家,但能想象到他们一定是在小麦种植领域耕耘多年的实践者或研究者。我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些关于病虫害的零散图片和信息,但总是觉得不够系统,要么是色彩失真,要么是描述模糊,难以在实际田间快速对照。所以我对这本书的“原色生态图谱”这个名字非常期待,希望它能提供清晰、真实、富有代表性的病虫害图片,并且能够和这些病虫害的生态习性、发生规律相结合,这样我才能更有效地识别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我对书中关于“规模生产”这部分内容同样抱有很大的兴趣,毕竟现在农业生产都讲究效率和效益,我想了解在规模化种植过程中,有哪些先进的栽培技术、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够帮助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又能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实用的案例分析,或者分享一些成功推广的经验?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图谱,更能成为我学习和实践的指导手册。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小麦规模生产与病虫害原色生态图谱》简直就是我一直以来在寻找的那本“宝典”。作为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我经常需要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而小麦病虫害的准确诊断和有效防治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传统上,我们依赖文字描述和模糊的插图,但实际上,很多病虫害的早期症状非常细微,仅凭文字难以准确辨认,特别是在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小麦上,表现可能还会有些许差异。因此,“原色生态图谱”这个概念对我来说意义重大。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大量高质量、真实的彩色图片,能够直观地展示各种小麦病虫害的典型症状,最好能涵盖其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甚至包括不同地理区域和气候条件下可能出现的变异。同时,“生态”的引入,让我看到了这本书不仅仅是“看图识病”,更能从生态学的角度深入剖析病虫害的发生机制、传播途径以及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这对于我们制定更科学、更环保的综合防治策略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们手中得力的工具,帮助农民朋友们更精准地识别问题,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最终实现增产增收。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特别是它对小麦病虫害的“原色生态图谱”呈现方式,实在是太吸引人了。我一直觉得,在农业生产中,图像的信息传递能力是文字无法比拟的。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田间的状况,脑子里想找一个匹配的图,但网上搜到的图片质量参差不齐,很多图片的光线、角度都不对,导致我们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而“原色”这个词,则暗示了其图片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对于我们在第一时间识别病虫害至关重要。我特别想知道,书中会不会对每一种病虫害都给出详细的描述,包括它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表现,以及它对小麦植株的具体危害。更重要的是,它是否能结合“生态”这个词,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解读这些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比如它们与气候、土壤、周边环境的相互关系?这对于我们理解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并找到更根本的防治方法非常有帮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把书本知识转化为田间实践,做到“望闻问切”,而不是盲目用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环境污染。
评分我是一个对农业科学充满好奇心的读者,尤其关注农作物生产的实际应用。《小麦规模生产与病虫害原色生态图谱》这个书名,从一开始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尤其被“原色生态图谱”这个词组所吸引。我猜想,这本书会以极其逼真、色彩还原度极高的图片来展示各种小麦病虫害的形态,并且这些图片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这些病虫害的生长环境、发生规律紧密结合。我期待书中能够详尽地介绍各种病虫害的形态特征,包括它们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样子,以及它们是如何侵染小麦植株的。更令我兴奋的是,“生态”二字预示着这本书会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解读这些病虫害,比如它们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它们是如何传播的,以及是否存在可以利用的生物防治方法。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前沿的病虫害管理理念,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传统的化学防治层面。同时,“规模生产”的字眼也让我对书中可能涉及到的先进耕作技术、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以及智能化管理策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对小麦生产有一个更全面、更科学的认识,甚至能够启发我思考一些农业生产中更宏观的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