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肉牛标准化养殖技术
定价:26.00元
作者:万,刘晓牧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0467588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是现代畜牧业的基本特征。本书对粪污处理标准化、养殖设施标准化、良种繁育标准化、投入品监管标准化、养殖过程标准化、防疫保健标准化各关键技术进行详述,内容实用,生产指导性强。
内容提要
2010年农业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将其作为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点工作进行推动。从2013年开始农业部加强了对标准化示范场的管理工作,通过复检,2013年以前创建的肉牛示范场有62个被取消称号,占创建总数的13.2%,占被取消示范场总数的9.6%,远高于肉牛示范场占总示范场的比例(6.1%),表明肉牛示范场的创建水平明显滞后。为了帮助肉牛规模化养殖场更好地开展创建工作,也为了进一步提高已有肉牛标准化示范场的创建水平,针对缺乏专门指导肉牛标准化创建的图书现状,我们组织长期在肉牛产业从事科研和生产等工作的专家,围绕《肉牛标准化示范场验收标准》,从肉牛标准化养殖的要求、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实现标准化的措施和方法三个方面入手,系统介绍了肉牛标准化示范场创建中对牛场规划建设、设施与设备、品种与繁殖、饲料与营养、饲养管理、卫生防疫、生态环保、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和改进措施。同时,书中结合编著者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尽可能的阐述了肉牛生产中的实用技术,对于指导肉牛以提升产品品质和降成本为核心的供给侧改革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录
章肉牛标准化养殖概述
一、我国肉牛标准化养殖的现状
二、国外肉牛标准化养殖的借鉴
三、实行肉牛标准化养殖的意义
(一)是转变肉牛生产方式,实现供给侧改革,
建设现代肉牛产业的迫切要求
(二)是增强肉牛产业生产能力,保障牛肉供给和
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
(三)是有效提升疫病防控能力,降低疫病风险的
必由途径
(四)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章肉牛标准化养殖的规划设计
一、标准化养殖对规划和设施设备的要求
(一)选址
(二)基础设施
(三)场区布局
(四)设施设备
(五)辅助设施
二、场址规划与设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选址不当
(二)规划设计不合理
(三)建筑设计不规范
(四)设施不配套,设备缺乏
(五)对于动物福利考虑不够
三、实现标准化的措施和方法
(一)严格按照规定选择佳的场址
(二)牛场规划与设计科学
(三)选择适合牛场需要的设施与设备
(四)牦牛养殖的特殊规划与设计
第三章肉牛标准化养殖的品种选择
一、标准化养殖对品种的要求
(一)品种良种化
(二)品种一致化
(三)品种稳定化
(四)繁殖高效化
二、品种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品种现状
(二)存在的问题
三、实现标准化的措施和方法
(一)根据生产需要选择合适的品种
(二)建立完善合理的杂交改良模式
(三)加快肉牛新品种的培育
(四)加强地方良种的本品种选育
(五)综合采用各种技术提高繁殖率
第四章肉牛标准化养殖的营养与饲料供给
一、标准化养殖对营养和饲料的要求
(一)肉牛标准化养殖对营养的要求
(二)肉牛标准化养殖对饲料的要求
二、营养和饲料供给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肉牛营养现状和存在问题
(二)肉牛饲料供给现状和存在问题
三、实现标准化的措施和方法
(一)科学确定佳精粗比例
(二)科学确定日粮适宜的蛋白质含量
(三)科学保证日粮适宜的脂肪比例
(四)根据生产需要选择适宜的饲料原料
(五)通过合理调制提高饲草料的利用效率
第五章肉牛的饲养管理
一、标准化养殖对饲养管理的要求
二、饲养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肉牛饲养管理的现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实现标准化的措施和方法
(一)对肉牛合理进行分群
(二)保持合理的日粮组成
(三)采用合理的饲喂技术
(四)合理加工调制饲料
(五)保持适量运动
(六)定期刷拭牛体
(七)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
(八)做好防寒避暑
四、采用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
(一)犊牛的饲养管理
(二)母牛的饲养管理
(三)育肥牛的饲养管理
第六章肉牛标准化养殖的卫生防疫
一、标准化养殖对卫生防疫的要求
(一)肉牛养殖对卫生防疫的日常要求
(二)发生疫情时对防疫的具体要求
二、疾病控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肉牛来源过于分散
(二)肉牛养殖场布局不合理
(三)疫病不能准确、快速诊断
(四)内外寄生虫感染情况严重
(五)疫病管理措施不严
(六)动物防疫水平有待加强
三、实现标准化的措施和方法
(一)疾病防治的基本原则
(二)疾病综合防控措施和方法
四、肉牛主要疾病及其防治
(一)主要传染性疫病
(二)主要常见普通病
第七章肉牛标准化养殖场环境保护
一、标准化养殖对环保的要求
二、肉牛场环境的现状
(一)养殖场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二)牛场场址选择不合理
(三)环境保护投入不足
(四)环境保护技术研究滞后
三、实现标准化的措施和方法
(一)增强从业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加大投入,完善粪污处理设施
(三)选用适宜的处理措施
(四)病死牛的无害化处理
(五)采取综合改善生态环保的方法
第八章肉牛标准化养殖的经营管理
一、标准化养殖对经营管理的要求
(一)机构设置合理化
(二)生产管理制度化
(三)档案管理规范化
(四)饲养管理标准化
(五)产品管理市场化
二、牛场经营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分工不明确,管理落后
(二)技术操作不规范,制度不健全
(三)标准化程度不够,生产方式落后
三、实现标准化的措施和方法
(一)建立高效的管理体系
(二)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三)建立完善的生产技术规程或制度
(四)建立完善的生产档案记录
(五)建立优化的经营管理制度
附录
附录一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附录二 农业部肉牛标准化示范场验收评分标准
作者介绍
万(1974-),男,副所长,研究员,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导师,中员,九三学社山东省农科院委员会主委,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支撑计划”、“863”、自然基金、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课题20余项,在肉牛营养调控、新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研发、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和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SCI收录15篇),授权发明15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国家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
文摘
序言
这本书虽然书名是《肉牛标准化养殖技术》,但内容更像是一本关于草料精细化配比的百科全书。我原本期待的是能够了解从牛舍建设、疾病防控到繁殖育种等一系列标准化养殖的宏观指导,结果却发现,这本书几乎把所有的篇幅都用在了探讨不同生长阶段肉牛的营养需求上,并且对各种饲料原料的化学成分、消化率、适口性进行了极为详尽的分析。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图表和公式,试图用科学数据来支撑每一种饲料配方的优化。比如,关于瘤胃微生物的发酵机制,它就用了整整一个章节来阐述,让我这个养殖新手看得云里雾里,感觉像是要考微积分一样。虽然我知道营养是养殖的基础,但这本书的侧重点实在太偏颇了,很多关于实际操作的指导,比如如何识别牛只的健康状况、如何进行人工授精等,都一带而过,甚至完全没有涉及。对于我这样希望获得一套全面、实用的肉牛养殖指南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大打折扣。它更适合那些有深厚营养学背景,或者专门从事饲料配方研究的专业人士,而不是像我这样希望从零开始学习养殖技术的普通农民。我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去阅读,试图从中找到一些可行的养殖经验,但大部分内容都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可操作性。
评分这是一本相当硬核的关于肉牛品种改良和遗传育种的书籍。我本来是冲着“标准化养殖”这个词来的,以为能学到如何科学规划牛舍、如何精准投喂、如何有效防病等等。然而,这本书的重点完全放在了基因学和育种技术上。它深入探讨了不同肉牛品种的遗传特性、分子标记技术在选育中的应用,甚至还涉及到了基因编辑的可能性。我被书中那些复杂的遗传图谱、连锁分析、连锁不平衡等概念弄得头晕目眩,感觉自己像是在读一本生物工程的教科书。它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BLUP(最佳线性无偏预测)等方法来评估牛只的育种值,如何进行多性状联合选择,以及如何构建高效的育种体系。虽然这些技术对于提升肉牛的生产性能至关重要,但对于一个普通养殖户来说,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的门槛实在太高了。书中对如何实际操作,比如如何采集高质量的DNA样本、如何进行杂交育种的具体步骤,都描述得比较笼统,更多的是强调理论上的优越性。我希望能找到一些关于如何改善牛只的抗病能力、提高产肉率等方面的具体方法,但这本书更像是科学家写给科学家看的,而不是为基层养殖者量身定制的。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大型的牛病诊断实验室。书名虽然写着“肉牛标准化养殖技术”,但其核心内容几乎全部围绕着肉牛的各种疾病展开,而且是以一种极其细致和医学化的角度。它详细列举了从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到一些比较罕见的病毒性、寄生虫性疾病,并对每种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诊断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书中充斥着各种专业的医学术语,比如“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病原菌的抗药性”、“药敏试验”等等,让我这个非兽医专业的读者感到非常吃力。它甚至详细介绍了各种诊断仪器和实验室检测技术,比如PCR、ELISA、病理切片染色等,这对于一个普通养殖户来说,几乎是无法实现的。我原本期待的是能够学到如何通过日常观察、科学管理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健康判断,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疫苗和基础治疗方案。这本书虽然提供了详尽的疾病信息,但对于如何“标准化养殖”中的“预防”和“管理”环节,却着墨不多。它更像是一本厚重的兽医临床诊断手册,而不是一本实用的养殖技术指南。
评分这本书在“标准化养殖”这个主题下,将重点聚焦于肉牛的福利和行为学研究。我原本以为会学到如何搭建更舒适的牛舍、如何进行科学的饲喂管理以提高生产效率。然而,这本书花费了大量的篇幅来探讨肉牛的情感需求、社会结构、应激反应以及如何通过改善环境来提升它们的幸福感。它深入分析了牛只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表现,比如它们是否会因为拥挤而产生攻击性,是否会因为缺乏活动而出现刻板行为,甚至还讨论了牛只的“游戏”行为和“玩耍”需求。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动物行为学研究成果,列举了许多实验数据来佐证其观点。虽然我认同牛只福利的重要性,也明白良好的福利能够间接提高生产性能,但这本书的侧重点过于偏向理论研究,对于实际操作层面的指导相对欠缺。比如,在如何设计更符合牛只行为习惯的饲喂区、饮水区,或者如何进行温和的放牧管理等方面,虽然有提及,但往往以一种研究性的口吻,而不是提供具体、可执行的方案。我更希望获得的是一些关于如何降低牛只应激、如何进行有效驯化、如何改善牛只群体管理等方面的直接指导,而这本书更多的是在“为什么”和“是什么”上做文章,对于“怎么做”的阐述不够细致。
评分乍一看书名《肉牛标准化养殖技术》,我以为会获得一套从选种、育种、饲料、管理到疾病防控的系统性知识。然而,这本书的真正精髓在于其对肉牛繁殖技术,特别是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的极致钻研。它详尽地阐述了不同发情周期的同步技术,不同授精方法的选择,精液的采集、保存和使用,以及受孕率的影响因素。书中甚至对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母牛进行详细的繁殖生理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技术建议。当我翻到关于胚胎移植的部分时,更是被那些复杂的程序和专业术语所震撼:排卵诱导、超数排卵、胚胎采集、胚胎鉴定、胚胎移植等等,每一个环节都被细致地描述,并且附带了大量的示意图和操作流程。这无疑是一本在繁殖技术领域极其深入的书籍,其专业性毋庸置疑。但问题在于,对于一个希望全面掌握标准化养殖技术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内容过于狭窄。它忽略了牛舍建设、草料配比、疫病防治等其他同样重要的养殖环节。虽然我认识到繁殖是肉牛产业的核心,但这本书几乎把所有精力都倾注在了这一块,导致其他关键技术的信息量非常少。我期待的是一个全面的养殖技术体系,而这本书只提供了其中一个极其细分且高度专业化的分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