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學做知“心”人——心髒科醫生的傾情告白
定價:35.00元
作者:惠慧
齣版社:浙江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30816412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三甲醫院心髒科醫生,傾力奉獻,帶你在心髒裏“溜達一圈”,瞭解哪些藥該吃,哪些藥不該吃;哪些藥不該吃錯;哪些檢查要緊,哪些檢查結果不必心慌;如何瞭解心髒病的信號,抓住救命繩。
探秘心髒裏的“下水管道”;解惑什麼是心絞痛;該不該安裝心髒支架;帶你“參觀”心髒裏的“發電廠”;知己知彼,不讓心髒偷停;追擊中風的“元凶”;練就火眼金睛,識彆好壞膽固醇;吃對藥,保心髒;戲說偏方;該不該吃阿司匹林;能吃多少……
內容提要
目錄
目錄
章醫路起航 001
哮喘成就我的醫生夢 003
探秘心髒及血液循環係統 006
第二章 探索心髒裏的“下水管道” 013
一張心電圖報告引發的恐慌 015
心電圖三劍客 021
牙痛啓示錄——牙痛也是心絞痛? 029
午夜凶鈴之會診記 034
緊握後一根“救命稻草”——心髒支架 043
揭秘冠狀動脈造影術 053
心髒支架手術,該不該做? 059
支架常見問題集錦 062
第三章 心髒裏麵有個“發電廠” 067
竇性心律不齊是病嗎? 069
何為心律失常? 073
偷停的心髒——認識期前收縮(早搏) 077
追擊腦卒中的“元凶”——房顫 082
聽診器的前世今生 089
第四章 遠離“三高” 095
老爸頭痛就診記 097
高血壓常見問題集錦 104
血壓計的曆史 110
學會正確測量血壓的方法112
初患高血壓,不能用“好藥”嗎?114
黛玉妹妹與低血壓 118
高脂血癥患者需要服藥嗎? 123
練就火眼金睛,識彆好、壞膽固醇127
降脂時代的明星 131
追擊腿抽筋的元凶 134
說說血糖那些事兒 139
緻命的低血糖145
第五章 吃對藥,保心髒 151
藥,能治病,亦能緻病 153
的華麗轉身 162
戲說偏方169
你不得不知的阿司匹林 175
神秘的藍色小藥丸—— 184
第六章 好心髒,可以養齣來 189
得瞭冠心病,應該怎麼吃? 191
落寞的酒神195
七宗罪 202
遠離肥胖 208
兩盒藥治好瞭老婦多年的頑疾 214
A型性格量錶 219
生命在於運動226
“奪命”馬拉鬆230
參考文獻 234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對於“時間”這個概念在心髒病學中的體現。作者巧妙地將時間綫拉長,從基因的烙印講到青年時期的生活習慣纍積,再到中老年期的突發事件。他用一種近乎哲學的口吻,探討瞭“預防”的真正含義——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日復一日的微小堅持構築起來的堤壩。書中關於高血壓的章節,摒棄瞭傳統的“少鹽”勸誡,而是詳細解釋瞭鈉離子如何影響血管彈性,配以精妙的插圖(盡管不是實物圖,但文字描述極具畫麵感),讓你真切感受到身體內部的“分子戰爭”。這種深入骨髓的解釋,遠比單純的指令更具說服力。這本書真正做到瞭“授人以漁”,它給的不是一個固定的答案,而是一套可以應對未來各種健康挑戰的思維框架。它讓我明白,心髒健康是一場馬拉鬆,而不是百米衝刺,需要的是長遠的規劃和持續的關注。
評分讀完此書,我最大的感受是,我終於有勇氣去正視自己對心髒健康的那種無知帶來的恐懼瞭。作者以其資深的心髒科醫生的專業身份,為我們構建瞭一個堅實可靠的知識堡壘,讓我們得以抵禦那些網絡上流傳的各種聳人聽聞的“健康謠言”。他分享的那些臨床經驗,尤其是關於如何判斷急癥與非急癥的細微差彆,簡直是救命的智慧。書中對於心電圖的解讀部分,沒有故作高深,而是如同拆解密碼一般,一步步引導讀者理解那些波峰波榖背後的生命信息,極大地增強瞭普通讀者的自我監測能力。這本書的價值,絕不僅僅在於普及醫學知識,更在於它重塑瞭我們與自身健康的關係——從被動的接受者變成瞭積極的閤作者。這與其說是“告白”,不如說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傳承,它讓“知心”不再是空泛的口號,而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掌握的、關乎生命質量的實用技能。
評分初翻開這本書,我本來是抱著學習點醫學常識的心態,沒想到它竟成瞭一麵映照人生的鏡子。作者的筆觸細膩到近乎於詩意,尤其是在描述那些長期與心血管疾病抗爭的病患群像時,那種對生命力的贊頌和對脆弱的憐憫交織在一起,讀起來酣暢淋灕卻又讓人鼻頭發酸。比如,書中講述瞭一位老先生如何通過調整生活習慣,重新找迴瞭散步的樂趣,那種從絕望到重獲“自由”的轉變,被作者捕捉得無比精準。他沒有把“健康生活”當作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通過無數個鮮活的案例,論證瞭“知曉”纔是改變的開端。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掌握得極好,時而如同偵探小說般層層遞進地解剖疾病的成因,時而又像一場溫暖的傢庭劇,展現瞭醫患之間超越職業範疇的信任與聯結。它成功地把我從一個被動的疾病接受者,轉化成瞭一個主動參與自己健康管理的設計師。
評分坦白講,我對醫學書籍一直有點敬而遠之,總覺得門檻太高。但這本書完全打破瞭我的固有印象。作者的錶達方式充滿瞭生活氣息和幽默感,完全沒有那種架子。他似乎在用一種“過來人”的口吻,耐心地引導你進入一個復雜的世界。我尤其欣賞他對於“焦慮”這一情緒在心髒健康中扮演角色的深度剖析。他沒有簡單地歸咎於生活壓力,而是深入探討瞭我們的大腦如何通過神經係統反作用於心髒,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這種跨學科的視角,讓整本書的厚度瞬間增加瞭不少。更妙的是,每當他拋齣一個比較沉重的話題時,總能及時地用一個輕鬆的小故事或者一個“過來人的忠告”來調和氣氛,使得閱讀體驗始終保持在一種輕鬆愉悅的狀態中,即使涉及到介入手術的復雜性,也能讓人聽得津津有味,而不是感到頭皮發麻。這本書的結構設計堪稱教科書級彆,邏輯嚴密又不失親和力。
評分這本《學做知“心”人——心髒科醫生的傾情告白》簡直是醫學科普界的一股清流,它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專業術語堆砌,也沒有枯燥乏味的教科書式講解。作者以一種極其真誠、近乎於“朋友傾訴”的口吻,將心髒這個“生命的引擎”的工作原理掰開瞭揉碎瞭講給我們聽。我記得有一段描述心髒瓣膜病變時,作者用瞭“傢裏的老舊水龍頭”來打比方,生動形象得讓人瞬間就能明白那種結構性損傷帶來的後果。最觸動我的是他講到那些高風險手術前的心情,那種在生與死之間徘徊的抉擇,不是冰冷的醫學報告可以傳達的。他沒有迴避醫學的局限性,反而坦誠地展示瞭醫生麵對疾病時的無力感和隨之而來的巨大壓力,這讓讀者在敬佩之餘,更多瞭一份理解和同情。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心髒病不僅僅是生理指標的異常,它背後是無數個傢庭的揪心和期盼。讀完後,我對待體檢報告上的每一個數字都多瞭一層敬畏之心,也更願意主動去瞭解如何“善待”自己的心。這種將專業知識與人文關懷完美結閤的敘事方式,是很多同類書籍望塵莫及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