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学 姜会飞 9787030205162

农业气象学 姜会飞 978703020516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姜会飞 著
图书标签:
  • 农业气象学
  • 气象学
  • 农业气象
  • 气候变化
  • 作物气象
  • 农业生产
  • 环境科学
  • 自然科学
  • 姜会飞
  • 高等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乐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205162
商品编码:2951388990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8-0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农业气象学

定价:25.00元

作者:姜会飞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2-01

ISBN:9787030205162

字数:40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新定价链接:农业气象学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为高等农业院校非农业气象专业开设农业气象学课程而编写的教材。全书由绪论、基础理论篇(~七章)和应用篇(第八~十一章)构成,基础理论篇包括大气、辐射、温度、水分、气压和空气运动、天气和气候,应用篇包括农业气候、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农业气象与减灾、农业小气候与精准农业。本书全面阐述了农业气象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及本学科的前沿进展和应用前景等,同时还注意将理论与农业实践紧密结合。
本书被教育部审批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除作为高等农业院校非农业气象专业教材外,还可供农业气象、地理、水文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农业气象学》—— 开启现代农业的新视野 农业,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石,其发展与进步始终与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条件息息相关。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再到如今的智慧农业,人类在与自然的互动中不断探索、适应与革新。在这场漫长而深刻的变革中,有一门学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揭示着风雨雷电、寒来暑往如何影响着土地的孕育能力,又如何指导着我们因地制宜、趋利避害,这便是——农业气象学。 姜会飞教授编著的《农业气象学》(书号:9787030205162)是一部系统性、专业性极强的学术专著,它不仅梳理了农业气象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更深入剖析了气候要素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中的具体应用,为农业科研人员、生产管理者以及广大学农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背景下,掌握并应用农业气象学知识,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一、 气候要素与农业生产:一场密不可分的对话 本书的开篇,便带领读者走进气候要素的奇妙世界。温度、降水、光照、风、湿度、气压等看似寻常的气象现象,在农业气象学家的眼中,却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的关键因子。 温度:生命的节律与潜能 温度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对于农作物而言,它更是决定生长发育的关键。从种子萌发所需的最低温度,到不同生育期适宜的温度范围,再到极端高温或低温可能造成的冻害、热害,温度的细微变化都直接牵动着农作物的“生死”。《农业气象学》详细阐述了各种温度指标,如积温、光温资源,并分析了它们如何影响作物的生长周期、养分积累以及最终的产量。书中还会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如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利用设施农业调控温室温度,以最大化利用光温资源,规避温度胁迫。 降水:甘露还是洪涝? “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及时雨”的夏霖,或是“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萧瑟,降水是农作物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水。然而,过少则干旱,过多则洪涝,降水的适时、适量与否,是农业生产中的永恒主题。《农业气象学》会深入分析降水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规律,以及不同降水类型(如暴雨、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本书会详细介绍水文气象学在农业中的应用,如降水日数、降水强度、土壤墒情监测等,并探讨如何通过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等措施,有效应对降水的不确定性,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光照:光合作用的驱动力 太阳光,是大自然赋予植物最宝贵的能量。光照的强度、时长、光谱组成,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进而影响其生长速度、物质积累以及产量和品质。《农业气象学》会详细讲解光周期、光补偿点、光饱和点等概念,分析不同作物对光照的需求差异,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种植密度、栽培方式(如遮阴、补光)来优化光照资源的利用。在现代农业中,对光照的精细调控,例如在设施农业中模拟最佳光照条件,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风:双刃剑的智慧 适度的风,可以帮助农作物进行气体交换,辅助授粉,并能降低湿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然而,强风、台风、龙卷风等则可能造成严重的物理损害,如倒伏、吹折,甚至毁坏农田。《农业气象学》会分析不同风速、风向、风力等级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介绍防风措施,如营造防护林带、设置防风网等,以减缓风的负面效应。同时,书中也会探讨如何利用风能,例如通过风力发电机为农业生产提供动力。 湿度:生命之气的平衡 空气湿度,无论是过高还是过低,都可能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高湿度容易滋生病菌,引发病害;低湿度则可能导致作物失水、干枯。《农业气象学》会分析不同湿度指标,如相对湿度、露点温度,及其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并探讨如何通过通风、喷灌、覆盖等措施,将空气湿度维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二、 气候变化与农业的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也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农业气象学》深刻洞察了这一时代命题。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随着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涝、高温热浪、寒潮)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这些变化直接威胁着作物的生存环境,可能导致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甚至绝收。书中会深入分析气候变化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具体影响,例如,高温会加速作物的衰老,干旱会限制其生长,而强降雨则可能导致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 农业的适应与减缓策略: 面对气候变化,农业必须积极适应,并努力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农业气象学》将重点介绍一系列适应策略,包括: 作物育种与改良: 培育耐旱、耐高温、抗病虫害的新品种,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气候条件。 栽培技术调整: 优化播种、移栽、灌溉、施肥等关键农艺环节,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例如,调整播种期以避开极端天气,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应对干旱。 区域布局优化: 根据气候变化趋势,科学调整作物的种植区域,将适宜的作物种植在最适宜的气候环境中。 设施农业与智慧农业: 利用现代科技,如温室大棚、精准农业技术、气象监测与预警系统,为作物创造可控的生长环境,减少对自然气候的依赖。 土壤与水资源管理: 采取措施保护土壤健康,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并优化水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农业也是一个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如甲烷、氧化亚氮),但同时也能通过碳汇效应吸收温室气体。《农业气象学》也会探讨农业如何通过调整耕作方式(如少耕免耕)、秸秆还田、发展有机农业等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增强土壤固碳能力,为全球气候变化减缓做出贡献。 三、 农业气象服务:科技赋能农业生产 《农业气象学》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强调农业气象服务的实际应用。它为我们提供了利用气象信息指导农业生产的科学方法。 农业气象预报与预警: 准确、及时的天气预报是农业生产的“指挥棒”。本书会介绍不同尺度的农业气象预报(短期、中期、长期),以及如何根据预报信息,制定具体的田间管理措施。例如,在得知未来会有持续降雨时,农户会提前做好田间排水;在预测到高温干旱时,则会提前做好灌溉准备。《农业气象学》还会重点介绍气象灾害预警技术,如霜冻预警、病虫害预警等,帮助农民提前采取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气候资源评价与区划: 通过对区域长期气候数据的分析,《农业气象学》能够评价一个地区的光、温、水等气候资源的数量、质量和时空分布特征。这些评价结果对于进行区域农业规划、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确定合理的种植制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书中可能会介绍气候区划的方法和案例,为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精准农业与气象因子: 精准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其核心在于根据地块的差异性,进行精细化管理。《农业气象学》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实时监测地块的气象环境(如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结合作物生长模型,可以实现精准灌溉、精准施肥、精准用药,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本书会探讨如何将气象数据融入精准农业决策支持系统。 生物气象模型与决策支持: 《农业气象学》还会涉及生物气象模型。这些模型能够模拟作物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过程,预测产量和品质。通过应用这些模型,可以帮助农民选择最佳的播种时间,优化管理措施,并为农业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四、 展望未来:智慧农业与绿色发展 《农业气象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的总结,更是面向未来的指引。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正深刻地改变着农业的面貌。 智慧农业时代的农业气象: 未来的农业气象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网络,可以实时获取海量的气象和土壤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揭示更深层次的规律;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实现更精准的预测和更智能的决策。本书会为读者描绘一幅智慧农业的美好蓝图,即气象信息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实现“种什么、何时种、如何种”的科学化、智能化决策。 绿色农业与可持续发展: 在追求农业高产高效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共识。《农业气象学》将引导我们认识到,科学的气象管理是实现绿色农业的关键。通过优化资源利用,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物多样性,农业气象学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结语 《农业气象学》是一部集理论性、实践性和前瞻性于一体的优秀著作。它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系统地阐释了气候与农业之间的复杂关系,深入探讨了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并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法。阅读本书,如同开启了一扇通往智慧农业的大门,让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自然,更科学地指导生产,为我国乃至全球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它不仅是农学研究者和生产者的案头必备,也是任何关心农业未来发展的人士不容错过的佳作。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推动我国农业气象学科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姜会飞在书中对农业气象学的前沿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我对于书中关于农业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研究内容尤为感兴趣。气候变化不仅影响作物的生长,也会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甚至影响生物多样性。了解这些复杂的相互作用,对于制定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战略至关重要。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利用气象学原理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案例分析。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集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于一体的优秀著作。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人员,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能够系统阐述农业气象学理论并结合实际应用的参考书。这本书似乎正好满足了我的需求。我看到书的结构非常合理,从气候学基础知识到具体的农业应用,循序渐进,容易理解。我非常期待书中关于不同作物对气象条件的敏感性分析,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气象调控来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例如,针对特定作物,在不同的生育期,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条件是什么?如何通过温室调控、灌溉施肥等方式来模拟和优化这些条件?这些都是我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会为我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帮助我更科学、更有效地指导农民进行生产。

评分

作为一名对农业发展充满热情的普通读者,我被这本书吸引是因为它触及了农业最根本的驱动力之一——天气。书中关于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的分析,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规划和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让我耳目一新。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更深入地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如何塑造了当地的农业特色,以及如何根据气候条件来选择最适宜的农作物和耕作方式。同时,书中可能提及的关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的建设,也引起了我的高度关注。在全球气候不确定性增加的今天,建立健全的农业气象风险管理体系,是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和农民收益的关键。

评分

这本《农业气象学》的封面设计十分朴实,但透露出一种扎实的学术气息。我一直对农业与气候之间的微妙联系深感兴趣,尤其是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理解这种相互作用变得尤为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个系统性的视角,帮助我理解不同气候因素(如温度、降水、光照、风等)是如何影响作物生长、产量以及病虫害发生的。尤其想了解书中关于气候变化的区域性影响分析,这对于指导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适应性策略至关重要。另外,我也对书中可能包含的农业气象预测方法和技术抱有期待,如果能学到一些实用的预测工具或模型,那将对我的学习和未来实践有很大的帮助。这本书的书号是9787030205162,作者是姜会飞,这些信息让我觉得它是一本经过认真编写的学术著作,值得深入研究。

评分

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它严谨的逻辑和翔实的论述所吸引。作者姜会飞对农业气象学的各个分支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从最基础的气象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到更为复杂的农业气候资源评估和区划,都梳理得井井有条。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涝、霜冻等)对农业造成的灾害及其减缓对策的讨论。这些内容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有着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在当前极端天气频发的时代,掌握有效的防灾减灾技术,对于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农业气象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应用也进行了探讨,这让我看到了将气象学理论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广阔前景,也为我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气象数据来服务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