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年度发展报告(2018)

消费金融年度发展报告(2018)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零壹财经零壹智库 著
图书标签:
  • 消费金融
  • 金融科技
  • 普惠金融
  • 行业报告
  • 年度报告
  • 数据分析
  • 金融市场
  • 风险管理
  • 政策研究
  • 经济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教育考试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ISBN:9787513652087
商品编码:29515473343
出版时间:2018-05-01

具体描述

作  者:零壹财经零壹智库 著作 张梦初 编者 定  价:65 出 版 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05月01日 页  数:220 装  帧:平装 ISBN:9787513652087 2017年中国消费金融的发展历程,很特殊。它是引人瞩目的现象,也是令人深思的问题:它彰显了中国消费金融巨大的市场空间,即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成长前景;它展现了中国金融市场主体的“主次之别”;它促进了中国消费金融发展的技术革命,“装备”竞赛;它“诱惑”并“教育”了广大的金融消费者,他们中的大部分曾经毫无机会成为“金融消费者”;它说明中国消费金融市场还需要补课:借钱的课(无论是出借人还是借款人)、还钱的课(无论是催款的还是还款的),当然很重要的是技术设施的课,尤其是征信体系的建设;说到征信,它在很大等 第1章  导论
1.1  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发展的经济基础
1.2  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发展概况短评
第2章  复盘我国消费金融各细分市场
2.1  各类市场主体并存,规模增长迅猛
2.2  喧嚣的现金贷与“遇冷”的消费分期
2.3  行业案例分析
第3章  消费金融与资本市场
3.1  2017年消费金融投融资概览
3.2  消费金融科技公司上市迎来小高潮
3.3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消费金融
3.4  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高速发展
第4章  消费金融新技术应用
4.1  大数据及技术
4.2  人工智能
4.3  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应用――信贷业务精细化分析与管理
第5章  成熟市场经验与启示
5.1  美国消费金融行业
5.2  日本刷卡风暴
5.3  韩国信用卡危机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从理论和实践的经验来看,消费金融有着重要作用,对于消费用户来讲,可以打破他们原有的信贷约束,满足正常的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升级,并改善日常生活,同时,增强个人的信用意识。对于金融机构来讲,可以优化资产结构,增加新的盈利增长点,并完善金融的服务体系。当然,从宏观层面来讲,消费金融对于经济转型也有一定的作用,可以扩大内需,拉动消费,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且对于社会的整体信用环境建设也大有裨益。零壹财经零壹智库著的《消费金融年度发展报告(2018)》主要围绕现阶段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包括市场演变、创新模式、成熟市场经验、监管动态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描述与解释近期新的行业状态,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一点研判。 零壹财经零壹智库 著作 张梦初 编者 零壹财经
专业的新金融成长服务机构,建立了媒体+数据+研究+智库的独立第三方服务架构,拥有新媒体、零壹智库、零壹数据等服务平台。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成员、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发起单位并任投资者教育专委会主任单位、中国融资租赁三十人论坛成员机构、湖北融资租赁协会副会长单位、微金融50人论坛特邀成员机构、跨界创新组织COIN执委机构。
零壹智库
零壹智库是零壹财经旗下的内容品牌及研究服务平台。坚持独立、专业、开放、创新的价值观。包含零壹财经华中新金融研究院,零壹研究院、零壹融资租赁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并建立了多元化的学术团队,通过持续开展金融创新的调研、学术交流等

消费金融年度发展报告(2019) 聚焦新周期下的挑战与机遇,深度洞察行业变革新趋势 出版日期: 2019年12月 ISBN: 978-7-5184-2899-X --- 内容提要 《消费金融年度发展报告(2019)》是继往年报告基础上,对2019年度中国消费金融市场进行的一次全景式、多维度、深层次的扫描与剖析。本报告紧密围绕“高质量发展”与“防范化解风险”两大核心主线,系统梳理了2019年消费金融行业在政策环境、市场规模、业务模式、技术应用、客群结构及风险管理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 2019年,中国经济进入了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消费金融行业也面临着从野蛮生长向规范化、精细化运营转型的深刻变革。本报告不仅回顾了年初以来监管政策的密集出台对行业带来的冲击与重塑,更深入分析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巨头旗下消费信贷业务、以及银行系消费金融在新的监管框架下如何调整战略定位、优化资产质量、并探索新的盈利路径。 报告特别关注了以下几个关键议题:场景嵌入的深化与下沉、消费金融的科技赋能(特别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风控和营销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中小城市及下沉市场的客群潜力挖掘、以及合规成本上升背景下的成本控制与盈利能力重塑。同时,报告对暴力催收、数据安全、过度负债等社会关注焦点问题进行了独立的专题研究,提出了审慎、负责任的行业发展建议。 本书旨在为金融监管机构、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科技企业、学术研究人员以及关注消费信贷市场的投资者,提供一份具有高度参考价值的年度行业基准读物。 --- 第一章 2019年宏观经济环境与消费金融的时代背景 1.1 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与居民消费能力分析 2019年中国GDP增速换挡期特征分析,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与消费倾向的联动关系。 就业结构变化对消费信贷偿付能力的影响评估。 消费升级与降级趋势对不同类型信贷产品的需求分化。 1.2 政策导向:从“规模扩张”到“质量管控”的转向 2019年“资管新规”后续影响的持续深化,对资金来源多样性的挑战。 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对助贷、联合贷款模式的穿透式监管强化及其影响。 “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定位的再明确,强调科技向善与合规底线。 1.3 消费金融的战略地位重估 在“内循环”战略背景下,消费信贷在促进内需中的作用。 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对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的传导效应。 --- 第二章 市场规模与结构演变 2.1 存量规模测算与增速放缓 2019年末,纳入统计的消费信贷总规模(含信用卡、互联网信贷、持牌机构余额)的估算模型与变化趋势。 同比增速的显著回落,主要驱动因素分析(监管紧缩 vs 需求疲软)。 2.2 机构类型格局重塑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消金公司): 资本补充、增资扩股的最新动态;业务规模占比变化;获客成本与净息差(NIM)的压力测试。 银行系消费金融: 银行母体资源整合后的发力点,产品创新与风险偏好调整。 互联网巨头信贷业务(影子银行的收缩): 平台对助贷业务的整改力度,主动降低ABS发行规模的影响。 2.3 资产结构精细化分析 “小额、短账期”趋势的固化: 3万以下、1年期内产品的市场主导地位。 场景信贷(如装修、教育、医美)的增速分化: 哪些垂直领域保持高速增长,哪些领域出现泡沫挤出。 现金贷的“隐形化”与合规化路径探索。 --- 第三章 业务模式的创新与规范化 3.1 场景生态的纵深化布局 “货架式”与“原生式”场景的对比研究: 哪种模式的获客效率更高、风险更可控。 零售业、出行服务、本地生活服务中的嵌入式金融策略。 数据孤岛打破与跨界合作中的数据授权与安全挑战。 3.2 资金端的多维探索 ABS市场: 资产证券化发行的透明度要求提升,对基础资产质量的更高门槛。 同业拆借与信托融资的受限: 机构转向吸收存款、发行永续债的战略调整。 供应链金融在消费领域的渗透。 3.3 营销策略的转型:告别流量至上 从广撒网的“地推”模式向精细化“用户生命周期价值(LTV)”管理转变。 合规广告投放规范对获客成本的长期影响评估。 精准推荐系统在提升转化率中的作用。 --- 第四章 风险管理与技术赋能的深度融合 4.1 穿越周期的风险控制体系重构 违约率(NPL)的年度变化分析: 重点关注宏观经济压力下的“滚刀肉”风险暴露。 逾期催收的合规化升级: 引入AI外呼、智能短信,减少人工介入的法律风险。 负债端穿透审查: 对合作方资金来源的尽职调查与风险隔离机制的有效性检验。 4.2 大数据与AI在风控中的实际效能 反欺诈体系的迭代: 针对团伙欺诈、虚假资料的新型识别模型。 信用评分模型的“去标签化”: 弱化传统征信数据依赖,引入行为金融学变量的有效性评估。 实时决策引擎的优化: 从“事后审批”到“实时干预”的转变。 4.3 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合规挑战 GDPR思维在本土化应用中的实践。 数据敏感度分级管理与安全审计的常态化。 --- 第五章 客群画像与区域市场潜力挖掘 5.1 消费金融用户群体的代际变迁 “Z世代”成为新增用户的主力,其信用特点与偏好分析(如对先买后付BNPL的接受度)。 中年客群的负债管理与再融资需求研究。 5.2 区域市场深度分析:下沉市场的红利与陷阱 三四线城市与乡镇市场的渗透率监测: 基础设施完善度对信贷接受度的影响。 下沉市场客群的风险特征: 收入波动性、信息获取渠道、以及催收难度差异。 5.3 垂直客群的精细化运营 白领客群的提额服务与高净值客户的资产管理结合。 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性与消费性信贷需求的区分管理。 --- 第六章 监管展望与行业发展趋势预测(2020) 6.1 监管的“紧箍咒”与“助推器” 对牌照价值的再确认,以及“套利空间”的进一步压缩。 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监管指标的压力测试。 6.2 机构未来战略选择 银行系: 聚焦线上化运营,提升效率。 消金公司: 巩固牌照壁垒,探索差异化客群服务。 科技公司: 战略收缩,服务于合规持牌机构的科技输出。 6.3 消费金融的未来图景 从“信贷提供者”向“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转型路径。 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普惠金融的真正内涵。 --- 附录 2019年度重点消费金融机构关键运营指标对比表 2019年重大监管文件解读汇编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说明 关键词: 消费金融、金融科技、风险管理、资产证券化、下沉市场、监管合规、数字普惠。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须承认,这份报告在统计口径和数据引用上的严谨性是令人信服的,它罗列了大量的宏观经济指标和行业规模数据,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坚实的数字基础。但是,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一个持续存在的问题:数据与分析之间的“桥梁”搭建得不够牢固。很多时候,报告会抛出一个惊人的数据增长率,然后紧接着就是一段对“积极面”的肯定性论述,仿佛数据本身就自动导向了结论。我更希望看到的是,针对某些异常波动数据背后的具体市场行为进行深挖。比如,某个季度的坏账率略有上升,报告只是将其归因于宏观经济压力,但却没有深入分析是不是因为某几家激进的机构在特定渠道进行了不计成本的扩张所致,或者是否是新的信用评估模型出现了系统性偏差。这种对“深层原因”的探究缺失,使得报告的整体分析停留在“表层现象描述”的层面,像是在给一个病人做体检,列出了心率、血压等各项指标,但对于病因的诊断却含糊其辞。这让专业读者感到,报告的分析深度与其引用的数据广度并不匹配。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体验,简直就像是在一个非常正式的晚宴上,主菜上得很快,味道也不差,但配菜和餐后甜点却明显偷工减料了。我特别关注的是报告中对技术驱动力的分析,毕竟2018年是金融科技浪潮深入消费信贷领域关键的一年。我期望看到关于反欺诈模型迭代、智能审批流程优化,乃至云计算在风控中应用的具体技术栈变化。然而,报告对这些技术进步的描述,停留在非常高阶的层面,几乎是教科书式的介绍,缺乏那种“这个技术是如何具体落地并带来效率提升”的实证描述。例如,它提到了大数据风控的重要性,但对于哪些维度的数据最有效,以及不同机构在数据治理上的差异化策略,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这让我对报告的“深度”产生了疑问。对于一个将技术视为核心驱动力的行业报告而言,如果不能在技术细节上有所突破和展示,那么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总而言之,这份报告在“技术赋能”这一章节的表现,更像是一个新闻通稿的升级版,而非一份详实的行业技术白皮书,着实让人感到意犹未尽。

评分

这本书在“合规与风险管理”这一章节的处理上,给我的体验非常复杂,好比是安全带系上了,但安全气囊似乎没有充气。毋庸置疑,2018年的消费金融行业正处于强监管的阵痛期,如何平衡合规成本与业务效率,是所有参与者面临的世纪难题。报告花了大量篇幅梳理了新的监管框架,这部分内容是扎实的。然而,在实际操作层面,尤其是在探讨中小型机构如何有效应对高昂的合规成本时,报告的声音显得有些单薄和不接地气。它没有提供太多切实可行的“降本增效”的合规路径建议,比如如何利用科技手段优化贷后管理以降低逾期风险,或者在信息披露方面如何找到一个既满足监管要求又不至于过度暴露自身运营细节的最佳点。读完这一部分,我感觉报告仿佛站在监管机构的立场上,宣讲合规的必要性,而不是深入到市场参与者的视角,去探讨在现有框架下“如何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因此,虽然它指明了方向,却未能提供有效的“导航工具”,对正在艰难转型的从业者而言,实用性略显不足。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翻看一本老式的年鉴,它忠实地记录了时间点上的事件,但缺少了一种对趋势的穿透性和对未来走向的预判能力。作为一份“年度发展报告”,我最看重的是其前瞻性,即如何解读过去一年的波动,并为未来一两年的市场走向提供具有说服力的预测框架。但在《消费金融年度发展报告(2018)》中,对于监管政策的梳理是详尽的,这一点值得肯定,它将那一年里出台的关键文件一一列举,并分析了其直接影响。然而,当涉及到“这些政策的深远影响是什么?”、“行业洗牌后,新的竞争格局将如何演变?”时,报告的笔触明显变得谨慎和模糊。它似乎更倾向于客观地陈述“发生了什么”,而不是主动地去构建“将会发生什么”的逻辑链条。这种保守的叙事风格,使得报告的阅读价值在时效性过去后会迅速衰减。如果缺乏对未来三到五年的关键变量的深入探讨和建模分析,它就更接近于一份优秀的“事后总结”,而非一份有力的“战略蓝图”。

评分

这本《消费金融年度发展报告(2018)》,我本来是带着极大的期待去翻阅的,毕竟“年度发展报告”这几个字听起来就意味着全面、深入、权威。然而,读完之后,感觉像是参加了一场宏大的主题演讲,主题明确,但细节却像隔着一层毛玻璃,看得有些模糊不清。首先,对于行业现状的宏观把握确实不错,它勾勒出了当时消费金融市场的大致轮廓,哪些领域正在升温,哪些风险点开始冒头,这些宏观叙事我都能领会。但问题在于,当我想进一步探究那些具体的、支撑这些论断的微观数据和案例时,我的求知欲就有点得不到满足了。比如,报告中提到某个细分场景增长迅猛,但对于支撑这一增长的具体产品设计逻辑、获客成本的真实变化,甚至是那些头部机构是如何应对监管新规的“独家秘籍”,描述得就相对笼统了。它更像是一份给决策层看的总结陈词,而非给一线从业者或深度研究者准备的操作手册。对于我这样一个希望深入了解2018年消费金融行业“脉搏跳动”的人来说,这份报告在“为什么”和“怎么办”的层面,留下了太多需要自行填补的空白。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地图,但地图上的许多小路和岔口却被潦草地带过了,让我总觉得,要真正理解那一年的风云变幻,我还需要翻阅更多更偏向实操和案例分析的资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