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骨伤科学基础(本科中医类/骨伤方向)
定价:35.00元
作者:冷向阳 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6-1
ISBN:9787117158459
字数:495000
页码:3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内容提要
骨伤科学基础是中医学(骨伤方向)五年制本科生的主干课程之一,通过冷向阳主编的《骨伤科学基础》的学习,可使学生奠定骨伤科专业基础,比较全面地了解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及教学目标要求。本着规划教材的“三基、五性、三特定”的原则和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充分借鉴以往各版教材的前提下,注重保持中医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突出中医骨伤科的特色,力争反映学科教学及科研新成果。教材在编写形式上采用了学习目的、学习要点、学习小结、复习思考题、知识链接模块,由于《骨伤科学基础》为系列教材之一,在注重课程相对独立性的同时兼顾系列教材的协调性及统一性。本书适用于中医学专业(骨伤方向)的教学,同时可以应用于骨伤专业的研究生教学。
目录
上篇
章 骨伤科发展简史
一、骨伤科的起源
二、骨伤科的萌芽
三、骨伤科基础理论的形成
四、骨伤科诊疗技术的进步
五、骨伤科的发展
六、骨伤科的兴盛
七、骨伤科的危机
八、骨伤科的新生
第二章 筋骨关节的结构及功能
第三章 分类与病因病机
第四章 损伤的症状体征
第五章 骨病的症状体征
第六章 辨证诊断
第七章 骨伤科检查方法
第八章 影像学及其他检查
下篇
第九章 手法
第十章 固定
第十一章 牵引疗法
第十二章 物疗法
第十三章 手术疗法
第十四章 练功疗法
第十五章 物理疗法
第十六章 其他疗法
方剂汇编
主要参考书目
总而言之,我用“超值”来形容这次阅读体验。我原本期望它能给我一碗“骨科速食面”,快速填饱肚子应付考试或者入门。但《骨伤科学基础》提供给我的,却是一整套完整的“烹饪教材和精选食材”。它不仅覆盖了广度,更在深度上进行了扎实的铺垫。它没有急于探讨那些高精尖的微创技术或复杂的翻修手术,而是沉稳地将学科的根基——骨骼的结构、损伤的机制、基础的固定原理——讲得通透、可靠。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能让你立刻成为专家,而在于它能确保你成为一个“有根有据、思路清晰”的从业者。对于任何希望在骨科领域建立坚实知识体系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值得反复阅读、时常翻阅的案头必备良书,它为你后续的深入学习铺设了一条平坦而坚实的大道。
评分这本《骨伤科学基础》的书,说实话,我拿到手的时候,心里还真有点打鼓。毕竟是“基础”两个字,我总担心它会过于学术化,或者讲得太干巴,就像大学课本那种枯燥无味的感觉。但翻开目录一看,我就发现我猜错了。这本书的编排非常注重逻辑性和层次感,它不是那种把所有知识点一股脑堆砌起来的百科全书,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医生在手把手教你如何构建起整个骨科世界的认知框架。从最基本的骨骼生理结构,到损伤的发生机制,再到初步的诊断思路,每一章都像一块块严丝合缝的积木,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对整个学科的宏观脉络有了清晰的把握。特别是关于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阐述部分,作者没有使用太多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通过大量的图示和形象的比喻,将那些复杂的细胞和力学原理变得直观易懂。我记得我花了好大力气才啃完的那本解剖学教材,相比之下,这本书在“打地基”这一步做得实在太出色了,它真正做到了让初学者也能感受到骨科知识的系统性和美感,而不是被一堆专业名词吓跑。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仅讲了“是什么”,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很多入门级的书籍,往往止步于描述各种骨折类型和简单的处理原则,比如“桡骨远端骨折,采取XXX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但《骨伤科学基础》在这方面做得更为精深。它会花大篇幅去解析为什么某种特定的受力模式会导致特定的骨折线走向,以及为什么选择这种固定方式比另一种更优越。比如,书中对“稳定型骨折”和“不稳定型骨折”的力学差异分析,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让我意识到,骨科的实践绝不是简单的套用公式,而是建立在对生物力学和损伤病理机制深刻理解之上的决策过程。这种由内而外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对后续学习内容的接受度。如果说一般的教材是给你一把菜刀,让你学着切菜,那么这本书就是让你理解刀刃的材料构成和力学特性,从而知道如何更好地使用和保养这把刀。它强调了对“原理”的尊重,这对于任何想走得长远的人来说,都是无价之宝。
评分这本书在临床思维的培养方面,也体现出了极高的价值。虽然名字带着“基础”,但它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性丝毫不含糊。我特别欣赏它在鉴别诊断环节的处理方式。作者没有仅仅罗列症状,而是构建了一套非常实用的排除法和确认法。比如,面对一个急性膝关节损伤的病人,书里会引导你从最常见的韧带损伤开始排查,然后逐步深入到半月板和关节内骨折的可能性,并明确指出在不同体征下应该优先考虑哪种可能性。这种“流程化”的思维训练,对于我们这些还在摸索阶段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及时雨。它教会我如何快速地从纷繁复杂的临床表现中抓住重点,设计出最有效率的检查方案。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对一些“常见却易被忽视”的并发症,如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征象,都有着近乎苛刻的警示和描述。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在骨科领域,任何轻微的疏忽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评分从装帧和排版来看,这本书也绝对是经过精心打磨的。作为一本工具书,阅读体验感直接影响学习效率。《骨伤科学基础》的纸张质量摸起来厚实,没有廉价感,即使用荧光笔反复勾画也不会透墨。更重要的是,它的插图质量堪称一绝。那些解剖图谱,线条流畅,层次分明,即便是复杂的三维结构,通过巧妙的二维平面展现,也显得立体感十足。特别是那些手术入路和内固定原理的示意图,很多角度的选择都极为巧妙,恰好对应了我们医生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观察到的视角。这远超出了我之前阅读过的很多国内教材的平均水平。我甚至发现,有些插图的精细程度,已经可以作为术前规划时的参考依据了。优秀的视觉呈现,极大地减轻了阅读过程中的认知负荷,让那些原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想象和构建的空间关系,变得一目了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