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信息分析方法及应用
定价:88.00元
作者:徐新良,庞治国,于信芳
出版社:科技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4-01
ISBN:978750238955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徐新良、庞治国、于信芳著的《土地利用覆被变 化时空信息分析方法及应用》在归纳总结当前外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信息分析的主要方法。
本书力争做到理论方法和具体应用的有机结合, 即通过具体应用案例,详细描述各方法的具体技术操 作流程,展示关于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分 析成果,以期使读者能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信 息分析方法的应用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目录
章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概述 1.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1.2 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进展 1.2.1 国际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进展 1.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进展 1.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遥感监测方法 1.4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模拟模型 1.5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分析 1.6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环境效应研究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第2章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遥感监测方法 2.1 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系统 2.1.1 国外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系统 2.1.2 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系统 2.2 遥感分类的方法 2.2.1 监督与非监督分类 2.2.2 人工神经网络分类 2.2.3 基于eCognition的面向对象分类 2.2.4 基于知识库(决策树)的分类 2.2.5 基于变化检测的方法 2.2.6 基于三维特征空间的土地利用自动分类方法 2.2.7 基于高光谱数据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法 2.3 土地利用变化目视解译方法 2.3.1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遥感解译技术流程 2.3.2 遥感数据源的选择及处理 2.3.3 地形图的选择和处理 2.3.4 遥感解译标志和解译原则的建立 2.3.5 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信息提取 2.3.6 遥感解译质量控制及精度检验 2.4 国家尺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集成方法 2.4.1 土地利用分类lkm栅格成分数据制备 2.4.2 土地利用分类面积汇总技术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第3章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定量分析方法 3.1 土地利用/覆被现状特征分析 3.1.1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特征 3.1.2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特征 3.1.3 土地利用类型空间组合特征 3.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过程分析 3.2.1 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特征 3.2.2 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特征 3.2.3 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格局分析 3.3 土地利用/覆被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3.3.1 数据与方法 3.3.2 Fragstats3.3计算过程 3.3.3 土地利用景观斑块特征变化分析 3.3.4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第4章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模型模拟方法 4.1 马尔可夫模型 4.1.1 模型介绍 4.1.2 模型应用 4.2 基于CA-Markov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模拟预测 4.2.1 模型介绍 4.2.2 模型应用 4.3 集成ANN和Markov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预测 4.3.1 模型介绍 4.3.2 模型应用 4.4 LTM模型 4.4.1 模型介绍 4.4.2 模型应用 4.5 SLEUTH模型 4.5.1 模型介绍 4.5.2 模型应用 4.6 CLUE-S模型 4.6.1 模型介绍 4.6.2 模型应用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第5章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5.1 自然控制因子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5.1.1 海拔高度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5.1.2 坡度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5.1.3 坡向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5.1.4 土壤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5.1.5 气象因子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5.2 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5.2.1 国家政策与制度、法规变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5.2.2 社会经济因子对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的统计分析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近期拜读了一本名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信息分析方法及应用》的书,此书的内容着实让我耳目一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能看到关于环境变化的新闻报道,但往往流于表面。而这本书,则试图从根本上剖析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它不仅仅是罗列一些枯燥的数据和公式,而是将复杂的科学问题,通过清晰的逻辑和丰富的图例,娓娓道来。书中对不同时间尺度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案例分析,让我对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环境变迁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例如,书中对城市扩张、森林退化、湿地消失等现象的深入剖析,不仅揭示了其背后的成因,更阐述了这些变化对生态系统、社会经济可能带来的长远影响。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时空信息分析方法”的讲解,它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更精确、更科学认识地球表面变化的大门。从影像处理到模型构建,从数据整合到结果可视化,作者都给出了详尽的指导。这种系统性的讲解,对于希望深入了解相关领域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期待能从书中学习到更具体的分析技术,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评估我们所处的环境。
评分读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信息分析方法及应用》后,我脑海中留下的印象是“系统性”和“前瞻性”。这本书并非仅仅介绍单一的技术或理论,而是构建了一个从理论基础、方法工具到实际应用的完整框架。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这部分,作者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概念的演变,以及不同类型变化的驱动机制,为后续的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令我赞叹的是“时空信息分析方法”章节,它如同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明白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遥感影像数据、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能力,以及统计模型,来精确地捕捉和量化土地覆被的变化。这种分析不仅关注“是什么”发生了变化,更深入探讨了“何时”和“何地”发生的,以及“为何”发生。书中的案例分析,更是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展示了这些分析方法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现实挑战中的实际价值。它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和保护我们地球家园的可能性。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信息分析方法及应用》给我一种既有理论深度又具实践指导意义的期待。读过之后,我更加确信了这一点。它并没有拘泥于某个特定的地域或时间段,而是提供了一个普适性的分析框架。书中关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探讨,不仅涵盖了概念的定义和分类,更重要的是,它细致地分析了驱动这些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因素,这使得我们能够从更深层次理解土地变化的本质。而“时空信息分析方法”的部分,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作者巧妙地将遥感技术、GIS分析以及统计建模等多种工具融为一体,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影像解译、空间叠加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甚至是预测建模。这些方法如同精准的“透视镜”,让我们能够“看清”土地在时间长河中的“表情”变化。书中穿插的丰富案例,更是直观地展示了这些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比如如何评估城市扩张对耕地的影响,如何监测森林覆盖率的变化,以及如何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用科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巨大潜力。
评分作为一名对城市规划与发展颇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翻开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信息分析方法及应用》这本著作。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它并非直接抛出大量专业术语,而是先从我们日常生活中能观察到的现象入手,比如城市的不断扩张、郊野的逐渐消失、农田的迁移等等。然后,它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理解这些现象背后所蕴含的科学原理,以及我们是如何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来量化和分析这些变化的。书中对“时空信息分析方法”的阐述,对我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作者并没有回避技术细节,而是用相对通俗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图表和实例,解释了如何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来捕捉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轨迹,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个人尤其对书中关于“应用”部分的案例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知道这些高深的分析方法究竟是如何服务于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灾害预警等实际问题的。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对脚下这片土地的了解,可以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深入和科学。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实在引人入胜,“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信息分析方法及应用”。刚翻开目录,我就被它所涵盖的内容深深吸引了。虽然我并非专业研究人员,但长期以来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地的变化充满了好奇。书里关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理论基础部分,用相当清晰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什么是土地利用,什么是土地覆被,以及它们之间微妙而重要的区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止步于定义,而是深入探讨了导致这些变化背后的驱动因素,比如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政策调控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切身感受到的。接着,书中开始详细阐述“时空信息分析方法”。这部分内容无疑是本书的核心。我尝试着去理解那些专业术语,例如遥感影像的解译、GIS的空间分析技术,以及各种统计模型。尽管有些概念需要反复琢磨,但作者通过大量的图表和案例,生动地展示了如何从卫星影像中提取出土地利用/覆被信息,并且如何分析这些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变规律。这种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部引导读者理解地球表面变化的科普之作。我尤其期待书中在“应用”方面的内容,想知道这些复杂的技术最终是如何服务于现实世界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