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现代通信技术(第二版)(上下册)
定价:46.00元
作者:李文海 ,李颖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4-01
ISBN:9787115144775
字数:802000
页码:508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7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比较全面地讲述现代通信领域的基本技术知识以及近代发展概况。全书共分上、下两册。上册内容包括:模拟信号数字化、电话交换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现代通信网技术、Inter及宽带IP城域网、软交换及下一代网络技术。下册内容包括:同步数字体系、光纤通信、微波复用、光网络的发展趋势、数字微波通信、卫星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每章讨论一个课题,除阐述其基本原理外,还讨论了与其相关的实际应用技术及其相关学科领域的技术发展。
    本书为高等学校通信专业的教材,也可供通信部门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目录
现代通信技术(第二版)(上册)
  章 概述 
    1.1 通信系统构成 
    1.2 现代通信业务简介
    1.3 消息、信息及信号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模拟信号数字化
    2.1 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2.2 数字通信的特点及性能指标
    2.3 语声信号数字化编码 
    2.4 时分多路复用 
    2.5 高次群数字复接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电话交换技术 
    3.1 电话交换的基本概念 
    3.2 程控数字交换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3.3 程控数字交换机软件系统原理 
    3.4 电话网的信令系统简介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数据通信技术 
    4.1 概论 
    4.2 数据信号传输 
    4.3 差错控制 
    4.4 数据交换和通信协议 
    4.5 数据通信网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现代通信网技术
    5.1 通信网的基本概念及构成 
    5.2 电话网 
    5.3 ISDN与ATM 
    5.4 用户接入网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Inter与宽带口城域网 
   6.1 Inter基本概念及特点 
    6.2 Inter网络标准——TCP/IP 
    6.3 宽带IP城域网 
    6.4 接入Inter的几种方式 
    6.5 下一代IP技术——IPv6 
    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 软交换及下一代网络技术 
    7.1 软交换及软交换系统构成 
    7.2 下一代网络技术 
    本章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现代通信技术(第二版)(下册)
  章 同步数字体系
  第2章 光纤通信
  第3章 波分复用
  第4章 光网络的发展趋势
  第5章 数字微波通信
  第6章 卫星移动通信
  第7章 移动通信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正版世现代通信技术(第二版)(上下册)》的书,说实话,拿到手里的时候,我心里其实是有点忐忑的。我本身是做传统通信行业的,对新兴的技术总有一种既好奇又畏惧的感觉。初翻开这套书,就被它那严谨的结构和详实的案例给吸引住了。它不像有些教科书那样,光堆砌公式和理论,而是很注重实际应用的结合。比如,它对5G核心网的介绍,从架构设计到协议栈的演进,讲得非常透彻,让我这个老一辈的工程师也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尤其是第二册,对云计算、虚拟化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分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我记得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才把关于SDN/NFV那几章啃完,收获之大,难以言表。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也做得很好,复杂的技术概念通过图示一下子就清晰了很多,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如果非要说有什么遗憾,那就是有些前沿技术的更新速度似乎跟不上业界发展的一日千里,但瑕不掩 গম,瑕不掩瑜,对于想系统学习现代通信技术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藏。我甚至推荐给正在读研究生的师弟们,他们反馈说比学校发的教材更实用、更贴近工程实践。
评分我是一名刚入行的软件工程师,被临时调岗到物联网项目组,当时真是抓瞎了。手头上的资料五花八门,碎片化严重,急需一本能系统梳理脉络的“定海神针”。幸运的是,同事推荐了这套《现代通信技术(第二版)》。说实话,我以前对通信的理解基本停留在“打电话”的层面,对底层协议和网络架构一窍不通。但这本书的讲解方式,简直是为我这种“小白”量身定制的。它没有直接把我扔进晦涩难懂的协议堆里,而是先用宏观的视角勾勒出整个通信世界的蓝图,再由浅入深地剖析每一个模块。我特别欣赏它在介绍无线通信部分时,对OFDM、MIMO等核心技术的数学原理和工程实现之间的平衡把握得恰到好处。不会让你觉得数学公式是空中楼阁,也不会让你忽略背后的物理限制。读完关于频谱效率和抗干扰能力的部分,我才真正理解了为什么现代通信会选择这些看似复杂的调制解调方案。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认知框架,让我在面对海量信息时,知道该从哪里下手,并且能够建立起知识的内在联系。
评分咳,我得承认,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因为对李文海老师的仰慕。我是在一个行业峰会上听过他的报告,感觉他老人家的理论深度和对行业前瞻性的把握简直是出神入化。所以,当看到他主编的这套教材出版,二话没说就入了。说实话,一开始有点担心,这种资深专家写的书,会不会过于“学院派”,脱离实际应用?读下来之后,我的顾虑完全打消了。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把最尖端的理论研究成果,用一种非常工程化的语言表达了出来。特别是关于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的章节,他不是简单地介绍概念,而是深入剖析了如何将传统电信设备的软件功能解耦、云化部署,这对我们这些正在进行运营商网络转型的人来说,简直是及时雨。书中的很多例子,都能在我日常工作中找到影子,让我茅塞顿开,原来我们正在摸索的很多实践,早就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支撑。这套书,更像是一位行业泰斗在你身边,循循善诱,帮你建立起对整个通信体系的宏观认知和微观洞察。
评分我是一名技术文档的编辑,负责对接几家大型通信设备制造商的技术资料翻译和校对工作。说句实话,要准确理解那些复杂、跨学科的通信技术术语和逻辑流,难度非常大。接触到这套《正版世现代通信技术(第二版)》后,我的工作效率简直是直线上升。它就像一个高质量的“技术词典”和“知识地图”的结合体。比如,当我翻译涉及到传输层协议栈和网络层路由策略时,我不再需要来回翻阅零散的RFC文档,这本书提供了一个连贯且权威的解释体系。它的术语定义精确、上下文描述清晰,特别是对协议流程图的绘制,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严谨。我尤其欣赏它在上下册中对物理层和网络层知识的平滑过渡处理,使得读者可以自然地理解数据是如何从比特流一步步封装、传输,最终在对端设备中被解析的完整生命周期。这本书的深度和清晰度,是市面上其他教材难以企及的,是技术人员案头常备的“压舱石”。
评分我是一个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主要关注SDR(软件定义无线电)和业余通信。接触这套《现代通信技术(第二版)》纯属偶然,本想找本关于天线原理的书,结果被这套书的广度和深度震撼到了。虽然它不是专门针对业余无线电的,但它对数字信号处理(DSP)在通信中的应用讲解得极其到位,尤其是在信道编码和调制解调这一块。我通过书里的知识,成功优化了我自建的数字电台的接收算法,误码率明显降低了。这本书的优势在于它的“中立性”,它不偏向于某一家运营商的标准,而是站在整个通信原理的制高点,把所有主流技术——从早期的TDMA到最新的OFDMA——的优缺点都摆在了桌面上供人比较。这种对比性的学习方法,非常有利于建立批判性思维。对于我们这些“玩”技术的爱好者来说,能够从原理层面理解技术选择背后的权衡,是提升技术境界的关键一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