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通信原理学习辅导:要点、仿真与习题
定价:33.00元
作者:屈代明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01
ISBN:978703022029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根据黄载禄教授主编的教材《通信原理》(版,科学出版社)编写的辅导用书。全书共13章,内容与教材相对应,包括绪论、*变量与*过程概要、信道、信源编码、信道复用、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模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数字信号调制、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中的信号检测、信道编码、多径衰落信道中的信号检测和分集接收、扩频通信原理和同步原理。每章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本章要点、仿真实验、习题精选与解答。本书的附录提供了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通信原理》期终考试试题题解。本书仿真实验中提到的Matlab代码和Simulink模型都可通过网络下载。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生和自考生学习《通信原理》课程的学习辅导材料和复习参考用书及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复习指导书,也可以作为通信原理课程教师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章 绪论
1.1 本章要点
1.2 仿真实验
1.3 习题精选与解答
第2章 变量与过程概要
2.1 本章要点
2.2 Simulink仿真简介——信号通过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响应
2.3 Matlab仿真简介——信号通过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响应
2.4 习题精选与解答
第3章 信道
3.1 本章要点
3.2 仿真实验——多径衰落信道
3.3 习题精选与解答
第4章 信源编码
4.1 本章要点
4.2 仿真实验——增量调制
4.3 习题精选与解答
第5章 信道复用
5.1 本章要点
5.2 仿真实验——频分复用和正交频分复用
5.3 习题精选与解答
第6章 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
6.1 本章要点
6.2 仿真实验——信道均衡器
6.3 习题精选与解答
第7章 模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7.1 本章要点
7.2 仿真实验——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
7.3 习题精选与解答
第8章 数字信号调制
8.1 本章要点
8.2 仿真实验——MSK调制与解调
8.3 习题精选与解答
第9章 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中的信号检测
9.1 本章要点
9.2 仿真实验——QAM符号错误率
9.3 习题精选与解答
0章 信道编码
10.1 本章要点
10.2 仿真实验——卷积编码和维特比译码
10.3 习题精选与解答
1章 多径衰落信道中的信号检测和分集接收
11.1 本章要点
11.2 仿真实验——多径衰落信道信号的分集接收
11.3 习题精选与解答
2章 扩频通信原理
12.1 本章要点
12.2 仿真实验——直接序列扩频
12.3 习题精选与解答
3章 同步原理
13.1 本章要点
13.2 仿真实验——Costas环载波同步
13.3 习题精选与解答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排版实在是太舒服了,纸张的质感也很不错,拿在手里感觉很扎实。我拿到手就忍不住翻了几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晰的字体和合理的布局,不像有些教材,密密麻麻挤在一起,看着就头疼。特别是公式和图表的处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清晰度。作者在内容组织上看得出是花了大心思的,章节划分很符合学习的逻辑顺序,从基础概念的引入到复杂理论的深入探讨,过渡得非常自然。读起来一点也不会觉得枯燥乏味,更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面对面交流。我特别喜欢它在每个章节末尾提供的“知识脉络图”,能迅速帮我梳理和巩固刚刚学到的内容,避免了那种学完就忘的尴尬境地。对于需要长期学习和参考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物理设计和内容呈现方式,无疑提升了整个阅读体验。
评分这本书的叙述风格真是独树一帜,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实用导向,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作者似乎很懂得初学者在面对“通信原理”这个看似枯燥的学科时会产生的困惑,所以他总能用最贴近实际的例子来解释那些抽象的数学模型。比如,在讲解信道容量的时候,他没有直接抛出香农公式,而是先通过一个大家都能理解的“水管输水”的比喻来建立直观感受,这对我这样一个理论功底相对薄弱的人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很多其他教材里一笔带过的关键步骤,这本书都进行了极其详尽的展开和推导,生怕读者跟不上。这种循循善诱的态度,让我在攻克那些“拦路虎”公式时,信心大增,也更愿意深入钻研背后的物理意义,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会套公式的层面。
评分这本书的逻辑结构严谨得令人发指,每深入一章,你都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对整个通信系统框架的宏观把控力。它不像有些参考书那样把各个知识点零散地堆砌起来,而是精心设计了一条从信息源到接收端的完整链路。例如,在讲解数字基带传输时,它会巧妙地回顾前一章对信号特性的分析,然后再引出噪声对信号的影响,最后才过渡到接收端的最佳判决。这种层层递进、前后呼应的编排方式,使得学习过程非常连贯。我发现自己不再是孤立地记忆各个模块的功能,而是开始理解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共同实现可靠通信的目标。这种系统性的思维培养,比单纯的知识点记忆要重要得多,是真正能够指导工程实践的基础。
评分我关注这本书很久了,主要是冲着它声称的“前沿性”来的。通信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太快了,如果教材内容陈旧,那简直就是浪费时间。这本书在这方面确实没让我失望,它不仅扎实地覆盖了经典理论,比如调制解调、编码理论的基础,更难得的是,它在最后的章节中引入了当前热点,像是OFDM的一些最新优化方向,以及在MIMO系统中的一些初步讨论。虽然深度有限,但它成功地搭建了一个平台,让我知道除了课本上的内容,这个领域现在正在往哪个方向发展。对于希望不脱离主流技术前沿的在校学生或年轻工程师来说,这本书的广度是极其宝贵的,它为我们指明了下一步自学和深入研究的方向,而不是让我们只停留在上个世纪的知识体系中打转。
评分作为一本辅助读物,这本书在提供理论解释之余,在辅助练习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它的习题设计极富层次感,从最基础的概念检验题,到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定理的中等难度题,再到那些能真正考验你对原理理解的“思考题”,分布得非常合理。更棒的是,对于那些复杂的计算题,它没有直接给出最终答案,而是提供了详尽的解题步骤和关键的中间结果。这种“授人以渔”的批注方式,远胜过那些只有答案的习题集。通过对照解析,我能清晰地看到自己在哪个环节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是数学推导错了,还是对物理模型的假设不当。这种高质量的反馈机制,让我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感觉每道习题都在为我未来的考试和工作积累实战经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