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小学生发明创造与知识产权(简编版)
定价:25.00元
作者: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01
ISBN:978751301179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广大中小学生、青少年和相关培训教师
内容提要
本书分为“发明是什么”、“发明创造与知识产权”、“我也能发明创造”和“发明的钥匙”四个部分,朱爷爷和小精灵“IP通”将带领王晓明、杨聪聪、张林琳三个小朋友一起踏上发明创造之旅,他们将遇到很多有趣新奇的事情,广大中小学生通过他们的故事,能学到很多关于发明创造和知识产权的知识。
目录
部分 发明是什么
课 汉字与发明
第2课 古代的发明
第3课 古代发明家的故事
第4课 现代发明
第5课 现代发明家的故事
第6课 生活处处有发明
第二部分 发明创造与知识产权
第7课 了解知识产权
第8课 认识制度
第9课 三种
筧10课 小朋友和
1课 没有什么不可能
第三部分 我也能发明创造
2课 把创新带进生活
3课 有志者事竟成
4课 发明创造助我成长
5课 寻找发明方向
6课 发明之路
第四部分 发明的钥匙
7课 大家来找茬
8课 百变自行车
9课 1 1>2 7
第20课 由月饼想到的
第21课 需要产生发明
作者介绍
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
文摘
序言
阅读完这本关于创新实践的书籍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在理论深度和操作实践之间的平衡把握得相当到位。它并没有停留在空泛地谈论“创新精神”这些概念,而是非常务实地切入到“如何将一个想法落地”的实际步骤中。书中对发明流程的拆解,从最初的观察生活中的不便,到头脑风暴,再到原型制作和测试反馈,每一个环节都有详实的步骤指导和案例佐证。尤其是一些描述如何绘制草图、如何进行初步的功能测试的小节,写得极其细致,即便是初次接触发明创作的孩子,也能根据指导一步步尝试。这使得整本书的工具书属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它不仅仅是激发灵感,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套可以遵循的“方法论”。这种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叙事结构,极大地提升了读者的实操能力,避免了许多同类书籍内容过于“虚”的通病。对于渴望动手实践的孩子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可以带进工作室的“行动指南”。
评分这本书在案例选择上展现出一种极强的时代感和普适性。它并没有仅仅罗列那些已经被历史验证的经典发明,而是引入了许多贴近当代中小学生生活的新兴领域和技术热点,比如如何利用简单的传感器解决校园安全问题,或者如何设计一个更环保的日常用品原型。这些案例不仅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更容易引发共鸣,也让学生明白,发明并非遥不可及的“科学家的专属任务”,而是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发生的创造行为。通过对这些鲜活案例的剖析,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一个想法是如何从概念走向实体的全过程,这比单纯的理论讲解要直观有效得多。这种注重“当下性”和“相关性”的案例选择策略,极大地提升了书籍对年轻读者的吸引力和指导意义。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吸引眼球,那种明亮的蓝色和充满活力的插图,一看就知道是面向年轻读者的。书脊上的字体选择了那种既现代又易于辨认的样式,拿在手里感觉很轻便,方便孩子们随时翻阅。封面上那几个小小的、充满创意的符号,比如一个亮着的灯泡下面连着一个齿轮的组合,一下子就抓住了“发明”这个主题的核心。我特别欣赏他们对细节的处理,比如内页纸张的质地,摸起来很有韧性,不容易被频繁翻动弄坏,这对于需要反复学习和参考的工具书来说非常重要。而且,即便只看封面和整体排版,也能感受到出版方在知识普及方面的用心,没有采取那种枯燥的教科书式排版,而是融入了更多活泼的视觉元素,让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感觉压力小了很多,更容易产生亲近感。这种精心打磨的外部呈现,无疑为内容本身做了很好的铺垫,让人对里面的知识内容充满了期待,相信它在实用性和可读性上也会有不俗的表现。整体而言,这是一本从外到内都透露出专业性和亲和力的作品,很适合作为孩子的课外读物或辅助教材来引进。
评分从结构上看,这本书的编排逻辑清晰得令人赞叹,它似乎是按照一个学生认知和兴趣发展的自然路径来构建内容的。开篇部分可能侧重于激发“好奇心”和“观察力”,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待解决问题;中间主体部分则聚焦于创意的具体实现路径和基础技术概念的科普;而收尾部分则开始探讨更宏观的视角,比如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一项发明成果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这种从“微观个体发现”到“宏观社会价值”的递进式展开,使得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认知闭环。每隔几个章节还会设置“小小发明家挑战”或者“知识点回顾”的小测验或互动环节,这种设计极大地增强了读者的参与感和自我检验的意识,有效地巩固了前文所学的内容,避免了知识点学完就忘的弊端。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易近人,用词选择上明显考虑到了中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过多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如果遇到必须使用的专业词汇,作者总是会紧接着用非常生活化的比喻或简单的日常场景来解释,确保理解障碍最小化。我特别喜欢它那种鼓励探索、允许失败的叙事口吻,通篇读下来,感觉不像是在被动接受知识灌输,而像是在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的引导下,进行一场有趣的思维探险。这种对话式的、充满正能量的文字风格,有效地降低了创新学习的门槛,让孩子们敢于去想那些看似“异想天开”的点子,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实现它们。这种对学习者心理的深刻理解,是这本书区别于许多严肃学术读物的关键所在,它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让学习过程本身就成为一种激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