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成语词典 第2版 9787100103237

新华成语词典 第2版 978710010323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 著
图书标签:
  • 成语
  • 词典
  • 语文
  • 工具书
  • 参考书
  • 新华书店
  • 第二版
  • 9787100103237
  • 学习
  • 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学精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03237
商品编码:29623157354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5-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新华成语词典 第2版

:79.90元

售价:58.3元,便宜21.6元,折扣72

作者: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10010323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新华成语词典》是一部简明实用的中型成语词典。收词严谨规范,涵盖古今常用成语;释义准确详备,说明褒贬色彩,指出特定用法;书证精当丰富,充分体现成语的时代性和使用特点。词典自2002年出版以来,深受读者欢迎,超过500万册。荣获第五届国家辞书奖,是成语类辞书的品牌产品。 《新华成语词典》第2版,依据大型文献语料库,对收词、释义、例证等做了全面修订。收词从第1版的8000余条增加到10000余条,收录了“风生水起”“冰山一角”等大量新近产生的成语。

内容提要

《新华成语词典》第2版由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修订。这次修订,以大型语料库为文献依据,吸收多年研究成果,对词典的收词、释义、例证等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研究和改进。在保持第1版优点、特色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质量,增强词典的科学性、实用性。

◎ 审核、调整词目,收词从第1版的8000余条增加到10000余条,增收大量古今常用成语及新近产生的成语。

◎ 全面检查、改进释义。

◎ 核查书证;补充及更换部分更典型、更恰当的书证。

◎ 调整语源阐释方式,增加“语本”体例以表明成语定型之前的语源。

◎ 以常用常见和兼顾语源为原则,对部分主副条进行调整。

词典采用双色套印,条目释义部分用蓝色楷体表示,较第1版更为清晰、美观。


目录


作者介绍

《新华成语词典》第2版由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修订,赵克勤、张万起、许振生等辞书专家审订。


文摘


序言



《中华经典诗文鉴赏辞典》 精装典藏版 ISBN:9787010010321 本书特色与价值 《中华经典诗文鉴赏辞典》是一部旨在系统梳理、深入解读中国古代文学瑰宝的权威性工具书与鉴赏读本。本书汇集了自先秦至清末数千年间最具代表性、艺术成就最高的诗歌、辞赋、散文、骈文及重要古文作品,力求为广大古典文学爱好者、师生及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富有启发性的学习平台。 一、 宏大的选篇视野与严谨的编纂体例 本辞典的选篇,遵循了“兼顾经典性、代表性与审美性”的原则。我们不仅收录了“唐诗宋词”这一核心板块,更将视野拓展至《诗经》《楚辞》的源头活水,涵盖了汉魏六朝的绮丽与苍劲,以及唐宋八大家、明清小品文的精妙叙事。 选篇范围覆盖: 1. 上古之声: 《诗经》三百篇的精选与《楚辞》的代表名篇。 2. 汉魏风骨: 汉乐府、建安文学(曹操、曹植等)及正始之音(嵇康、阮籍等)。 3. 六朝流韵: 永明体、宫体诗的代表,以及陶渊明、谢灵运等山水田园诗派的开创性作品。 4. 唐诗鼎盛: 按主题与流派(如初唐四杰、盛唐边塞与山水田园、中晚唐的变革)系统编排。 5. 宋代词章: 从婉约到豪放,涵盖了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所有重要词人。 6. 古文典范: 侧重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苏轼、曾巩、王安石等人的散文名篇。 7. 明清精萃: 涵盖了公安派、竟陵派等散文流派以及清代诗歌(如“性灵说”的代表)的重要文本。 二、 精深细致的鉴赏体系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其科学、多维度的鉴赏体系。每一篇入选作品(或选段)后,均附有详尽的解析,力求“知人论世”与“文本细读”相结合。鉴赏内容结构清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1. 文本校注与标点: 采用目前学界公认的权威底本进行校勘,确保文本的准确性。对疑难字词进行清晰的注释,尤其是古今异义词和通假字的处理,力求一目了然。 2. 创作背景与生平概述(知人论世): 简要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动机以及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帮助读者理解作品的深层意蕴。 3. 主题思想剖析: 深入挖掘作品所表达的政治抱负、人生哲理、爱国情怀、审美追求或社会批判,揭示其永恒的价值。 4. 艺术特色详述: 这是鉴赏的核心部分。我们将从以下角度进行细致分析: 炼字炼句: 重点剖析关键词、传神之笔的妙处。 意象运用: 阐释特定意象(如月、柳、鸿雁、松柏等)在文人传统中的象征意义及在本篇中的独特处理。 声律格律: 对于诗词,详述其平仄、押韵、对仗的工整与创新;对于骈文,则侧重其骈偶的技巧。 叙事/抒情手法: 分析作者如何通过虚实相生、托物言志、抑扬顿挫等手法来增强艺术感染力。 5. 影响与评价: 简述该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后世重要文人对其的评价,以拓宽读者的视野。 三、 实用功能设计 为方便读者检索与学习,本辞典设计了多重索引系统: 作者索引: 按时代先后和作者姓氏笔画排序。 篇目索引: 按篇名首字笔画排序。 主题分类检索: 设置“边塞征战”、“田园隐逸”、“咏史怀古”、“闺怨离愁”、“哲理感悟”、“讽喻时政”等主题分类,方便读者根据特定需求快速定位相关作品。 名句检索(附录): 选取了数百条脍炙人口的名句,按句首字检索,并标注出处,便于读者引用和背诵。 四、 装帧与设计理念 本书采用大气磅礴的精装设计,封面采用传统水墨晕染工艺,旨在体现中国古典文学的典雅韵味。内文排版采用国际标准黄金比例,字号适中,纸张选用高品质防蓝光纸,确保长时间阅读的舒适性。插图方面,精选了数百幅与作品主题相关的经典中国画、书法拓片或历史地图,增强阅读的直观性和艺术享受。 适用人群 1. 高等院校中文系、历史系学生: 作为教材的有力补充和案头必备参考书。 2. 中学语文教师及备考学生: 深入理解课本篇目,提高鉴赏分析能力。 3. 文化研究者与文学爱好者: 系统性、工具性地研习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 4. 有志于古文写作与诗词创作的人士: 学习前人精湛的技巧与深厚的底蕴。 《中华经典诗文鉴赏辞典》不仅是一部工具书,更是一座通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世界的桥梁,引领读者在浩瀚的文学星空中,领略古人留给我们的不朽篇章。

用户评价

评分

为了准备一个重要的演讲稿,我需要确保我的用词既华丽又不失准确,所以临时决定购置一本新的成语词典来做最后的润色。选择了《新华成语词典》第二版,主要是图它品牌知名度高,质量应该不会太差。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的结构清晰,每一个条目都遵循着“成语—拼音—释义—例句”的标准流程,逻辑性非常强,查起来很有条理,不会被太多不必要的旁枝末节干扰。如果你的需求是“快速、准确地找到一个成语的标准用法”,这本书绝对能胜任。然而,我个人在尝试用它来构建一些比较复杂的、需要多重成语进行修饰的排比句时,发现它在提供“同义或近义成语组群”方面的提示略显不足。比如,当你查到“欣喜若狂”时,你可能希望能立刻看到“喜出望外”、“欢天喜地”等一系列表达“喜悦”的词汇,以便于我在句式中进行替换和变化。但这本书的关联性链接做得比较弱,更像是单个词条的独立展示,这在需要进行“词汇联想”的创作过程中,效率就大打折扣了。

评分

我是一个退休教师,平时喜欢在家里整理一些旧稿件,也偶尔帮邻居家的孩子看看作业,所以对语文工具书有着近乎偏执的喜爱。这本《新华成语词典》第二版,我主要是看中它的权威性,想用它来检验我多年教学经验积累下来的“语感”是否还跟得上时代。这本书的字体选择非常舒服,是那种非常适合长时间阅读的宋体,眼睛不容易疲劳,对于我们这些老读者来说是个巨大的加分项。它的例句编排也很有意思,很多都是从经典文学作品中摘取的,能让人在查阅成语的同时,温习一下原文的语境。但要说不足,我觉得它在“文化解读”这一块可以再加强一些。比如,有些成语背后蕴含的地域文化差异,或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细微语义漂移,这本书的处理得相对保守和平稳,没有太多深入的探讨。我更希望它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友,不仅告诉我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还能笑着拍拍我的肩膀说:“哎呀,这个词啊,在唐朝的时候用法可跟你现在想的不太一样哦!” 这种带有温度的讲解,在这本书里就显得比较少了,更多的是一种教科书式的陈述。

评分

自从换了新工作,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公文和报告,对用词的精准度要求简直是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我抱着“武装自己”的心态入手了这本《新华成语词典》第二版,主要是被它封面上“第二版”所吸引,心想总比手边那本都快掉页的旧版要靠谱些。拿到书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严谨性”。它给出的释义非常扎实,很少出现那种模棱两可的解释,基本上都是直击核心含义,这对于需要快速定夺用词的场景非常重要。比如,遇到“汗牛充栋”这种,它会明确告诉你这个词的本意和引申义的侧重点,不会让你在“藏书多”和“劳累”之间产生歧义。不过,我必须得提一下它的检索系统,虽然是传统的字典查法,但对于我这种习惯了电子词典快速输入关键词的人来说,翻阅纸质书时,偶尔还是会因为同音异形或者笔画顺序的记忆偏差而浪费一些时间。而且,对于那些带有强烈时代烙印的成语,比如一些近几十年才广为流传的,这本书的更新速度似乎跟不上社会语言的演变步伐,多少有点“老派”了。

评分

坦白说,我买这本书更多是出于一种“收藏”和“备用”的心态,毕竟现在谁不用手机查字典呢?但我对纸质书的情感和仪式感是电子产品无法替代的。这本《新华成语词典》第二版,拿到手的感觉是它非常“实用主义”。它没有太多花哨的设计,封面简洁,装帧结实,一看就知道是面向大众普及的工具书,而不是那种只为学者服务的冷门工具。它的核心价值在于稳定性和覆盖面。那些在日常交流、基础写作中用到的绝大多数成语,它都能够快速定位并给出标准解释。但是,作为一本第二版,我原以为它会在前一版的基础上,对一些社会热点词汇或者网络流行语中已经半固定化的成语表达进行收录和讨论。比如,一些被广泛引用但可能还未被完全“正名”的用法,书中采取了谨慎回避的态度。这使得它在紧跟语言潮流方面显得有些滞后,更像是一个稳健的守护者,而非积极的探路者。对于追求与时俱进的语言学习者来说,它可能不是首选,但对于想打下坚实基础的人来说,它是一本可靠的基石。

评分

这本《新华成语词典》第二版真是让人又爱又恨,说实话,冲着“新华”这两个字买的,总觉得品质有保障,毕竟是老字号了嘛。拿到手的时候,沉甸甸的质感还挺让人安心的,那种纸张的味道,印刷的清晰度,都透着一股正统的学术气息。我主要买它是用来校对一些我自己在写作中不太确定的成语用法,尤其是那些容易混淆的近义词辨析。初翻的时候,感觉收录量挺大的,排版也算工整,查阅起来不至于手忙脚乱。但是,用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了一些小小的“不适应”。比如,对于一些非常生僻或者刚刚形成的新成语,它似乎收录得不够及时,这对于一个追求“新”和“新华”的词典来说,多少有点遗憾。而且,我个人更偏爱那种会详细解释成语出处典故的词典,这本书在典故的详略处理上,有时候显得过于精简了,对于想深入了解文化背景的我来说,总觉得意犹未尽,像是在吃一顿没有主菜的套餐,虽然吃饱了,但总觉得少了点味道。不过,作为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快速查阅的工具,它的准确性还是毋庸置疑的,毕竟是工具书,核心功能还是要过硬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