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成语词典》是一部简明实用的中型成语词典。收词严谨规范,涵盖古今常用成语;释义准确详备,说明褒贬色彩,指出特定用法;书证精当丰富,充分体现成语的时代性和使用特点。词典自2002年出版以来,深受读者欢迎,销量超过500万册。荣获第五届国家辞书奖,是成语类辞书的品牌产品。
《新华成语词典》第2版,依据大型文献语料库,对收词、释义、例证等做了全面修订。收词从第1版的8000余条增加到10000余条,收录了“风生水起”“冰山一角”等大量新近产生的成语。
《新华成语词典》第2版由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修订。这次修订,以大型语料库为文献依据,吸收多年研究成果,对词典的收词、释义、例证等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研究和改进。在保持第1版优点、特色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质量,增强词典的科学性、实用性。
◎ 审核、调整词目,收词从第1版的8000余条增加到10000余条,增收大量古今常用成语及新近产生的成语。
◎ 全面检查、改进释义。
◎ 核查书证;补充及更换部分更典型、更恰当的书证。
◎ 调整语源阐释方式,增加“语本”体例以表明成语定型之前的语源。
◎ 以常用常见和兼顾语源为原则,对部分主副条进行调整。
词典采用双色套印,条目释义部分用蓝色楷体表示,较第1版更为清晰、美观。
《新华成语词典》第2版由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修订,赵克勤、张万起、许振生等辞书专家审订。
深入使用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本书的“增值”信息远超我最初的预期。它不单单是一个词语的集合,更像是一部微缩的中国文化史的索引。尤其是在涉及一些历史典故相关的成语时,它会用一个小小的方框标出故事的梗概,这对于激发孩子们对历史的好奇心是非常有效的引导。我注意到,它对一些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成语的辨析非常到位,比如如何区分程度相近但褒贬倾向不同的词汇,书中的解释和例句几乎是手把手地在教导读者如何准确拿捏语言的“分寸感”。这对于正在形成语言表达规范的中小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种对语言细微差别的敏感性训练,是很多普通词典所欠缺的。总的来说,这本词典不仅在基础的释义和检索方面做到了专业和精湛,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地将工具书的实用性与文化普及的教育性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是一次非常值得的投入。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主要是为了提升自己家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深度,毕竟现在的语文考试和课外阅读中,对成语的考察越来越侧重于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典故出处。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它不仅仅是提供“是什么”的答案,更深入地挖掘了“为什么是这样”的文化根源。比如,查询一个关于季节更替的成语时,它不仅给出了标准的解释,还附带了一段关于古代农耕文化或相关诗词的简短背景介绍。这种知识的延展性,极大地拓宽了阅读的广度。我注意到,它的编排逻辑似乎是围绕使用场景来设计的,而不是简单地按拼音或笔画排序。虽然我还没完全摸透其索引系统的所有奥秘,但初步感觉,它更倾向于方便使用者在写作或口语表达时能够快速定位到最贴切的词汇。特别是针对中小学生的版本,它对一些容易混淆的近义成语做了清晰的辨析,用对比的方式呈现,效果立竿见影,有效避免了望文生义的错误。对于家长辅导孩子来说,省去了我们自己去交叉比对多个资料的麻烦,效率倍增。
评分这套词典的排版设计,体现了一种平衡的艺术。它在信息密度和阅读舒适度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很多词典为了塞进更多的内容,会把行距缩得非常紧凑,导致眼睛很容易迷失在文字的海洋里。然而,这本书的字距和行距保持在一个非常舒适的比例,即使是对于视力略有下降的中年人来说,长时间查找也不会感到头晕目眩。再者,它对成语的“分级”处理非常人性化。对于那些高频使用的、日常交流中必备的成语,其释义部分会更靠前、更精炼;而对于那些偏学术性、在古代文学中才常见的一些成语,则会放在后面,并提供更详尽的考证和引文出处。这种优先级的设置,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性地深入挖掘。此外,它对一些多义成语的处理方式也值得称赞,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不同的意思,而是会用“主要用法”和“引申用法”进行明确区分,配上恰当的例句,真正做到了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确实让人眼前一亮,精装本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透着一股子扎实可靠的感觉。尤其是那层塑封,虽然是新书的标配,但看得出来材质是比较耐磨的那种,这意味着即便是经常翻阅,封面也不会那么容易出现磨损或者折痕。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对于工具书来说尤其重要,毕竟成语词典是需要长期陪伴学习的伙伴。翻开扉页,油墨的味道清新宜人,页码的排版和字体的选择也深得我心。我个人偏爱宋体字,清晰易辨,查找起来效率很高。试着查了几个生僻的成语,发现它的收录标准似乎相当与时俱进,不仅包含了传统经典中的常用语,还收录了一些在现代文学作品和媒体报道中偶尔出现的“新”成语,这对于紧跟时代脉搏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而且,每一条成语的释义部分,没有那种生硬的、教科书式的干瘪感,而是结合了具体的例句进行阐释,例句的选取角度很巧妙,兼顾了古今,让人在理解词义的同时,也领悟了其在不同语境下的细微差别。这种教学方式,远比单纯的字面解释来得生动有力,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评分说实话,作为一本精装本的工具书,我本来对它的便携性没有抱太高期望,觉得它更适合放在书桌上当“镇宅之宝”。但实际上手后发现,尽管厚度可观,它的纸张选择非常考究。那种略带米黄色的纸张,不仅有效地减少了长时间阅读带来的视觉疲劳,而且在保证了纸张强度的前提下,控制了整体重量。这意味着,如果孩子需要带着它去参加一些需要现场查阅的竞赛或者课外活动,它依然是能扛得住的。更让我惊喜的是其附带的“难点攻克”或“易错点提醒”的小栏目。这些小小的边注,常常以更活泼的图示或者小贴士的形式出现,比如用一个简单的图表来解释某个成语的结构组成,或者用一个幽默的口吻指出常见的误用情境。这无疑是针对目标读者——中小学生——精心设计的“软性”学习辅助工具,让枯燥的查字典过程变得不那么令人望而却步。它似乎在努力打破传统工具书的严肃面具,注入了一些现代教育理念的活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