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旅游心理学
:56.00元
售价:40.9元,便宜15.1元,折扣73
作者:张嘉惠,刘晶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68243964
字数:
页码:18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旅游心理学》适合高等院校学生使用。为旅游管理类学习者提供了一套基础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
《旅游心理学》通过对旅游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现实旅游者、潜在旅游者和消费者的需要、兴趣等,掌握他们在旅游、酒店和会展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心理需求、消费特点及规律.预测旅游和消费行为的发展倾向;从心理学的角度提供更多思路来帮助设计和提供能够满足旅游者需要的产品;更好地培养符合旅游管理类行业发展需要并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旅游工作者。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部分 旅游心理学概述
第1章 了解心理学
1.1 人的心理实质
1.1.1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1.1.2 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的源泉
1.1.3 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1.2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1.2.1 当代心理学的观点
1.2.2 生物学观点
1.2.3 心理动力学观点
1.2.4 行为主义观点
1.2.5 人本主义观点
1.2.6 认知主义观点
第2章 旅游和心理学
2.1 旅游和心理学的关系
2.1.1 心理学的定义
2.1.2 旅游心理学的产生
2.1.3 旅游心理学的含义
2.2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2.2.1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2.2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第3章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概述
3.1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前提及研究意义
3.1.1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前提
3.1.2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3.2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2.1 观察法
3.2.2 案例研究法
3.2.3 资料调研法
3.2.4 实验研究法
3.2.5 社会调查法
第二部分 旅游者心理探究
第4章 旅游者气质与个性
4.1 旅游者的气质
4.1.1 气质的分类
4.1.2 旅游者的气质类型及服务技巧
4.2 旅游者的性格
4.2.1 旅游者性格的鉴别
4.2.2 旅游者的性格类型与服务技巧
第5章 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5.1 马斯洛需求理论
5.2 旅游需要
5.2.1 旅游需要的含义及产生的条件
5.2.2 旅游需要的类型与特点
第6章 旅游者的知觉
6.1 旅游者的知觉规律
6.1.1 知觉的选择性
6.1.2 知觉的组织性
6.1.3 知觉的理解性
6.2 旅游中的条件知觉与旅游消费行为
6.2.1 影响旅游者知觉的因素
6.2.2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第三部分 旅游服务心理
第7章 投诉心理
7.1 投诉原因分析
7.1.1 投诉处理的意义
7.1.2 投诉原因分析
7.2 投诉心理分析及解决对策
7.2.1 投诉心理分析
7.2.2 运用正确的方法处理投诉
第8章 服务心理艺术
8.1 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
8.2 满意服务与服务心理
第9章 旅游服务工作中的人际交往
9.1 服务中人际交往的心理状态
9.1.1 服务中人际交往的心理状态类型
9.1.2 服务中人际交往的形式和特点
9.2 服务中人际交往的原则
9.2.1 服务中人际交往的原则
9.2.2 影响服务中人际交往的因素
第10章 如何运用积极心理进行心理保健
10.1 积极心理学概述
10.2 如何运用积极心理进行心理保健
第四部分 旅游营销心理
第11章 旅游购物心理分析
11.1 分析游客在旅游购物中的共同心理特征
11.1.1 分析游客购物的心理
11.1.2 游客在旅游购物时的心理需求
11.1.3 游客购物时的心理活动
11.2 分析游客购物行为
11.2.1 影响游客购物行为的心理因素
11.2.2 游客购物行为的特点
11.3 导游购物促销技巧
第12章 不同类型消费者的消费特点
12.1 不同性别的消费群体的消费特点
12.1.1 男性消费群体的消费特点
12.1.2 女性消费群体的消费特点
12.2 不同年龄段的消费群体的消费特点
12.2.1 少年儿童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特点
12.2.2 青年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特点
12.2.3 中年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特点
12.2.4 老年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特点
12.3 不同性格的消费群体的消费特点
第13章 旅游商品销售心理
13.1 旅游商品销售人员应该具备的良好心理素质
13.1.1 心理学家对销售人员应该具备的良好心理素质的归纳
13.1.2 销售人员应该具备的良好心理素质
13.2 旅游商品销售人员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第14章 旅游商品销售服务技巧
14.1 树立正确的观念和积极的意识
14.1.1 改变陈旧的销售服务观念
14.1.2 树立正确的销售服务意识
14.2 销售服务技巧
14.2.1 创造亲切热情的开始
14.2.2 商谈原则
14.2.3 开场的技巧
14.2.4 激发购买欲望的技巧
14.2.5 询问技巧的5个原则
14.2.6 促成成交的技巧
14.2.7 处理反对问题的技巧
14.2.8 处理顾客不满的技巧
14.2.9 处理价格问题的技巧
14.2.10 道歉的方式
14.2.11 如何建立良好的口碑
第五部分 旅游管理心理
第15章 员工身心健康与管理
15.1 心理健康概述
15.1.1 心理健康的概念
15.1.2 心理健康的特点
15.1.3 旅游工作者心理健康的标准
15.2 旅游工作者心理保健
15.2.1 旅游工作者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15.2.2 旅游工作者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
15.2.3 旅游企业对员工的心理管理途径
第16章 团体关系
16.1 团体关系的结构
16.1.1 团体定义
16.1.2 工作团体的结构动力学
16.1.3 团体中的个人绩效
16.2 如何打造高绩效团队
16.2.1 管理规范奖惩分明
16.2.2 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16.2.3 团队对个体的影响
这本书的出现,真的让我对“旅游”这个词有了全新的定义。我以前总觉得旅游就是去看风景、拍照片、吃美食,是一种放松和娱乐的方式。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旅游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涉及到我们的动机、认知、情感、记忆,甚至是我们的人格特质。书中探讨的“旅游作为一种社会建构”的观点,让我思考了很多。我们对某个地方的“吸引力”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文化宣传、媒体报道以及他人评价的影响。这种建构性的认知,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旅游动机和期望。我突然明白,为什么有时候现实中的目的地和我们想象中的会有那么大的差别。而且,书中关于“旅游体验的评价”的部分,也让我反思了“好”与“坏”的旅行体验是如何被我们的大脑加工和记忆的。这本书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内心深处对旅行的渴望与恐惧,对未知的好奇与不安,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也更加了解他人。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完全是出于偶然。我当时是在书店里闲逛,被封面设计吸引住了,那个画面充满了旅行的自由和美好。然后随便翻了几页,觉得内容挺有意思的,就顺手带回家了。回到家后,我才真正开始认真阅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如此”。很多在旅行中我曾经困惑或者不理解的现象,在这本书里都得到了解答。比如,为什么有时候明明去了很美的风景区,却没有感受到预期的快乐?这本书解释了“期望落差”和“适应性”的概念。又比如,为什么我们会不自觉地模仿当地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买一些纪念品?这和“社会认同”以及“文化融入”的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也非常精彩,让我看到了不同游客在面对相似情境时,心理反应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最终如何影响了他们的旅行体验。这本书的结构也很清晰,章节之间层层递进,从宏观的理论到微观的个体感受,都覆盖得很全面。
评分我一直认为,旅行不仅仅是身体的移动,更是心灵的探索。当我们踏上一段新的旅程,我们不仅仅是在体验一个陌生的环境,更是在与自己进行一场深刻的对话。这本书恰恰抓住了这一点。它不仅仅是在讲述旅行,更是在讲述“旅行中的人”。书中关于“自我概念”在旅行中的变化,让我颇有感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被各种社会角色和标签所束缚,但在旅途中,当我们脱离了熟悉的环境,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甚至尝试扮演不同的角色时,我们的自我认知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我记得有一次独自旅行,我发现自己变得比平时更加勇敢和独立,敢于尝试一些以前不敢做的事情。这本书就很好地解释了这种“弹性自我”的形成过程。此外,书中关于“文化冲击”和“文化适应”的论述,也为我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游客行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它让我明白,每一个旅人在异国他乡的行为,都可能受到其原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面临着被新文化塑造的挑战。
评分我一直对旅行背后的心理机制非常好奇,特别是那些能让一次旅行变得刻骨铭心,或是瞬间化为一场灾难的细微之处。我之前读过一些关于旅行体验的书,大多集中在攻略、目的地介绍,或者是一些游记分享。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好像没能触及到更深层的、影响我们行为和感受的内在驱动力。所以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让我从“为什么”出发,去理解旅行这件事的书。最近我翻阅了一些关于心理学的读物,发现其中有很多概念,比如动机理论、认知失调、依恋理论等等,都能够很好地解释我们在旅途中遇到的种种现象。比如,为什么有些人总是热衷于探索未知,而有些人则偏爱熟悉的安全区?为什么我们会对某些地方产生莫名的好感,而另一些地方却让我们望而却步?是什么在驱使我们拍照打卡,分享旅行的每一个瞬间?这些问题,我觉得都与我们的心理需求、自我认知,甚至童年经历息息相关。我想,如果有一本书能够系统地将这些心理学原理与旅行体验结合起来,那一定会非常有趣且富有启发性。
评分刚拿到这本《旅游心理学》的时候,我其实是有点犹豫的。我对心理学领域不算特别了解,担心这本书会过于学术化,读起来枯燥乏味,充斥着晦涩难懂的理论和术语,让我望而却步。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我的疑虑就被打消了。作者的文笔非常流畅,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一些复杂的心理学概念娓娓道来,而且紧密地结合着各种生动的旅行案例。我立刻就被吸引住了。书中探讨了游客在不同旅行阶段的心理变化,从旅行前的期待与规划,到旅途中的体验与适应,再到旅行后的反思与记忆,每一个环节都分析得鞭辟入里。我尤其对关于“旅游动机”的章节印象深刻,它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的人是为了逃离日常,有的人是为了寻求刺激,有的人又是为了寻找归属感。这些不同的动机,就像是隐藏在旅人内心的罗盘,指引着他们选择不同的目的地和旅行方式。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过往的旅行经历,发现原来很多看似随意的选择,背后都有着深刻的心理根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