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心理学与洞察力
:39.80元
售价:29.9元,便宜9.9元,折扣75
作者:西武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48434450
字数:
页码:25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0.4kg
★ 引证活泼,案例典型。将严谨的理论和生动的案例相结合,揭示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重要性。
★ 专业实用。内容实用性强,既引用了专业的心理学理念,又接地气,读者对象广泛,任何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能够应用的到。
★ 洞察力,为人处世的中国智慧。学习非语言行为,解码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利用非语言行为预测未来趋势。
什么是洞察力?洞察力是人们对相互关系的犀利观察,对行为动机的透彻分析,对大众心理的快速判断,它是一种心灵的能力,一种智慧的体现。本书将严谨的理论和生动的案例相结合,揭示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重要性,让读者明白提高洞察力不仅能使人变得睿智、严谨,发现别人难以发现的东西,还能提高你看人、识人的能力。
西武,山西财经大学会计系毕业,自由撰稿人,畅销书作家。已出版的作品有《思路决定出路》《自控力》《气度决定格局》《哈佛情商课》《做事做到位》等。
论语与稻盛和夫
在中国乃至世界流传了两千多年、长盛不衰的经典——《论语》中有这样的话: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述而》)
孔子说:“平时我所说的话,都是以古时候圣人君子的话为基础的,那些并不是我的创作,我只是本着对现世有用的目的,重新讲述一遍而已。我听说殷商时代的贤人老彭就是这么做的。我不能和老彭相提并论,但我也想像他那样做。”
孔子认识到自己所说的话都不是自己的原创,只是结合着当今的世事,把过去圣人的话换一种形式再说一遍而已。
每当我想到《论语》中孔子这句话,对以前那些的经营者和先哲们的敬仰之情就油然而生。
在所有对我的人生产生影响的经营者当中,对我帮助大、影响深、影响时间长的就数京瓷集团的名誉董事长稻盛和夫先生了。
我和稻盛名誉董事长的缘分可以追溯到二十多年前,当时我是在NTT(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日本电报电话株式会社,简称NTT,为日本大的电信服务公司,是目前日本通讯产业重要的旗舰企业,也被列为目前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通信公司之一)的设立委员长、日本精工集团董事长今里广记先生身边工作,就在那时,我有幸结识了稻盛名誉董事长,并深受他的熏陶。
后来,我还有幸担任过稻盛名誉董事长主办的经营研讨会——“盛和塾”的联系人,还有机会执笔与稻盛名誉董事长相关的书籍(《稻盛和夫与中村天风》和《松下幸之助与稻盛和夫》),从此便与稻盛名誉董事长结下了不解之缘。
稻盛名誉董事长对于我们这样的后辈,总是心怀大爱,在各方面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指导,对此,我不知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心中的谢意!
在我就任株式会社HARD OFF CORPORATION总经理一职时,心中多少有些忐忑,毕竟这是一家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市场上市的公司。当时,稻盛名誉董事长为我送来了热情洋溢的鼓励:“作为一个公司的总经理,你要以创造一个的公司为己任,并为此不断努力哟!”至今,稻盛名誉董事长对我的鼓励还时常回响在我的耳边,同时,我的心中也充满了感激之情!
撰写这本书的原动力,来源于多年前我对稻盛名誉董事长的一次采访。当时,我去京瓷集团的京都总部采访他,采访的主题有两个,一个是“人生的活法”,一个是“传播的力量”。随后,我把采访内容整理了一下,又把稻盛名誉董事长平日对我的指导内容综合起来,心想:这些精彩内容对于年轻的后辈一定会有所帮助。于是,想把它们编辑成一本经营入门手册,分发给身边的同仁共同学习。
但是,正当我筹划此事时,出版社的老师向我发出了邀请:“您是稻盛和夫先生早期的弟子之一,相信一定深得他的真传,能不能把先生的教诣总结出来勉励天下人共同进步呢?”于是,我本来打算小范围传播的小册子成了正式的出版物与大家见面了。
稻盛名誉董事长爱“敬天爱人”这四个字,意思就是尊敬上天,关爱他人。也就是说,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这句话甚至成为京瓷集团的基本方针。
在记录西乡隆盛言行的书籍《南洲翁遗训》中,曾出现过“敬天爱人”这个词。可以说,西乡隆盛是受到了日本江户时代儒学家佐藤一斋的影响,才会使用这样的词语。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隐约窥见,绝代经营天才稻盛和夫氏的思想根基来源于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儒学思想。
我撰写《稻盛和夫的论语》这本书,有两个愿望。
,《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作为稻盛名誉董事长的弟子,我也想通过这本书记录老师的言行。稻盛哲学从人生讲到经营,网罗方方面面。我想用这本书作为稻盛哲学的一个辅助注释,也可以说这是一本“传道”之书。
第二,稻盛名誉董事长的思想源泉之一来自古老的中国儒学,我想尝试着用我所喜欢的《论语》中的章句来分析稻盛名誉董事长是如何将儒学应用于实践的。我将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对稻盛名誉董事长说过的话进行再注释。
为此,下面我将把稻盛名誉董事长称为“稻翁”,以表达我的敬意。稻盛名誉董事长尊敬的西乡隆盛就有“南洲翁”的称呼。所以,在此我也斗胆为我敬爱的、值得我终身学习的稻盛和夫先生加上一个“翁”字。
本书的每个小节中,开头都引用了一句稻翁的话。然后我从《论语》中找出与稻翁的话含义相近的章句附在后面进行对比,并注明了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个篇章。
另外,本书以稻盛名誉董事长所说的话为中心进行阐述,书中涉及《论语》的内容,我主要参考了金谷治翻译的《论语》(岩波文库)、吉川幸次郎所著《论语(上、下)》(朝日选书)和加地伸行所著《论语》(讲谈社学术文库)等书。
在稻翁对我的教诲中,我始终视为座右铭的是“六项精进”。下面,按照我的理解为大家一一解说。
【六项精进】
1.付出不输于任何人的努力
作为经营者要无上地热爱自己的事业、工作现场和全体员工。在珍惜这一切的同时以大义、经营理念和目标数字为大前提,要时刻保持对目标数字的强烈意识,用“心+科学”的方法,认真付出比任何人都多的努力、钻研、坚持,并将其贯穿于工作的始终,做到极限,把前进、向上作为心中永远的目标。
2.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人间之事,皆有善因善果、因果报应。就像中国的一句至理名言“满招损,谦受益”说的那样,谦虚的心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所以我们要净化自己的内心,为明天培养真正的活力。
3.日日反省
“忘己利他”才是获得成功的要诀!所以,我们必须时常自省自戒,反省自己内心是否有利己的、以自我为中心的邪念,是否任性骄横、公私不分,是否怯懦、不公平,是否对亲人、朋友有特殊待遇,是否为世间、为他人而行动,自己每天是否有改善、成长、进步……即使发现微小的问题,也必须即刻改正!
4.对人生怀有感恩之心
我们的生命都是别人赋予的。每当思考“生”的意义时,我们都会感觉到,一个人活着,必定有他的使命或天命。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珍惜现在这个瞬间,竭尽全力去奋斗!不重视今天的人,没有过去,也不可能有未来。另外,活着就是一种幸福,我们要对世间的一切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5.积德行善,利他为人
人要心存善念,做正确的事,做善事,还要有一颗为他人着想的利他之心。乐于为他人、顾客、社会带来利益,心中始终怀着关爱他人的念头,并不断把这种思想落实到行动上。
6.不被感性的烦恼所困扰
“下雨天就在雨中走,刮风天就在风中走”,人要具备这种“享受当下”的乐观心情,这样才能让现在变得充实、快乐。总是满腹牢骚,对什么都放心不下,时刻都充满了烦恼是要不得的。
人要阳光乐观、充满朝气、耿直豪爽,要具有向前看的豁达心胸。对任何事情都要采取积极向上的思维方式,付出自己的全部努力去做,不让自己后悔比什么都重要。
以上的解说,无非是在我的理解能力范围之内做出的解释,只能算是抛砖引玉,读者朋友们可能具有更高的思想境界,能够做出更精彩、更贴切的解释。
我认为,世无完人,每个人都处在发展、成熟、强大的过程之中。稻翁的“六项精进”思想将会贯穿于《稻盛和夫的论语》这本书,希望它能成为你成长进步过程中的一个自省自戒和自我判断的标准。
我相信,稻翁的言论对于读者朋友们的成长和成功,肯定会有所帮助。如果这本书能给你带来些许启发,我将感到无上荣耀!
皆木和义
株式会社HARD OFF CORPORATION总经理
2008年春
我对心理学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真正能让我沉浸其中,并且感到醍醐灌顶的书却并不多。这本《心理学与洞察力》绝对是其中之一。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能够以一种更深邃、更人性化的方式去理解人类的行为。我之前读过很多关于行为心理学的书,大多侧重于解释“为什么”会发生某种行为,而这本书则更进一步,探讨了“如何”通过理解这些行为来获得更深的洞察。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潜意识”和“认知偏差”的章节,这些内容让我茅塞顿开,原来我们很多时候的决策和判断,并非完全出于理性,而是受到一些我们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因素的影响。作者用非常清晰的逻辑和丰富的实例,将这些复杂的概念一一剖析,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在人际交往中,我学会了如何识别对方的言外之意,如何避免因为自己的认知偏差而产生误解。这种能力的提升,让我感到非常自信,也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顺畅。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它更像是一把钥匙,帮助我解锁了通往内心世界和人际关系奥秘的大门。
评分这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这本书,说实话,一开始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市面上关于心理学的书籍实在太多了,很多都流于表面,或者过于学术化,让人望而却步。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却意外地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它不像某些著作那样,上来就抛出一堆理论和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平实、贴近生活的语言,娓娓道来。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那些复杂的心理现象时,所使用的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案例,仿佛我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能够切身感受到其中的喜怒哀乐。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次与自己内心深处的对话,它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一些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那些我可能从未察觉却一直在影响我的东西。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困惑和迷茫,并不是因为外界的问题有多么难以解决,而是我们内在的视角出了偏差。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启示,就是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去理解那些看似不合理的行为背后可能存在的逻辑。这种“洞察力”的提升,不仅仅是对他人的理解,更是对自己的一种解放。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我深知理解学生心理的重要性,但往往受限于时间和精力,无法深入地学习和研究。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弥补了我的这一遗憾。它以一种非常系统化且易于理解的方式,将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和实用技巧呈现出来。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青少年心理发展、学习动机以及情绪管理的章节。作者在分析这些问题时,并没有简单地列举现象,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心理机制,并且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我尝试将书中介绍的一些方法运用到我的教学实践中,例如,如何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学业压力和人际冲突。令人欣喜的是,这些方法的效果显著,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起了健康的心理素质。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理论书籍,更是一本实用的工具书,它为我提供了一个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教育思路,让我能够更好地履行我的职责,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健康、充满关怀的学习环境。
评分我一直认为,真正的人生智慧,藏在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之中。而这本《心理学与洞察力》,正是这样一本能够引导我们触及人性深处,从而获得智慧的书籍。它没有空泛的理论说教,也没有故弄玄虚的术语,而是以一种极其真诚的态度,与读者进行一场关于自我、关于他人的深度对话。我特别着迷于书中对“同理心”和“自我关怀”的阐述,这些看似简单却又极其重要的概念,往往是我们忽略的。作者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展示了同理心如何能够化解矛盾,增进理解;又如何通过关爱自己,才能更好地去爱他人。读这本书的过程,是一种非常舒缓的体验,仿佛是在一位智者身边聆听教诲,既能获得知识,又能获得心灵的慰藉。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洞察力”并非源于敏锐的观察,而是源于对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深刻理解和连接。这种理解,让我能够以一种更加平和、更加包容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和期待。
评分这本书我早就听说过,一直想找个时间好好拜读一下。最近终于下定决心,买回来后,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印象是装帧设计很用心,纸张也很有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就很有分量。我尤其喜欢封面那种宁静而深邃的色调,仿佛预示着即将进入一个充满智慧与思考的领域。序言部分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的开篇点出了这本书的核心主题,引人入胜,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期待。我一直对人类的行为模式和心理活动非常好奇,常常在生活中观察自己和他人的反应,试图理解背后的逻辑。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内心世界的窗户,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那些模糊的、潜藏的心理活动。我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方法和理论,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处理内心的冲突,以及提升自我认知。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有关于情绪管理、沟通技巧、甚至是学习方法方面的实用内容,因为这些都是我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挑战。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积极而强烈的求知欲,我相信它会成为我的一位良师益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