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正面解读儿童情绪心理学
定价:38.00元
作者:李雪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4962330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亲子教育就是一种“博弈”,一个说服和反叛的过程。父母有父母的策略,孩子有孩子的博弈武器,比如用发脾气来表达自己的索求,用哭泣来表达自己的委屈,用过激的行为和言语来挑战父母的,等等。
本书从博弈的角度,介绍家长在与孩子博弈的过程中应该掌握的一些方法和规律,帮助家长能好地培养、教育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目录
章 情绪方程:哭是孩子的博弈武器
1.哭泣是内心情绪的表达
2.通过哭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3.用哭泣来表达抗议
4.用哭泣逃避来自父母的惩罚
5.哭泣是一种得到的要挟
6.别让孩子尝到哭泣的甜头
7.有选择性地“冷落”他们
第二章 节制任性:孩子总是不那么听话
1.父母向左,孩子向右
2.你所想的,并非他所想
3.孩子潜意识里的抵触
4.没有原则性的孩子
5.用孩子的思维理解孩子
6.寻找孩子不听话的原因
7.什么样的孩子需要点强制性
8.没有自控力的孩子,需要父母的控制
第三章 厌学情绪:孩子学习需要父母的博弈
1.孩子讨厌学习,就像大人讨厌上班
2.学习是一种兴趣的培养
3.不要总说别人家的孩子好
4.不要限制孩子看课外书
5.与孩子一起学习吧
第四章 兴趣培养:如何为孩子培养一种兴趣
1.不是每个孩子都要成为钢琴家
2.保护孩子那些稀奇古怪的好奇心
3.“兴趣实验室”发掘孩子的兴趣
4.培养主兴趣和多样化兴趣
5.有些兴趣需要父母的把控
第五章 自私心理:到底谁的理想更重要
1.父母总想着为孩子规划人生
2.孩子并不知道未来的方向
3.做孩子好的人生导师
4.父母的大规划,孩子的小目标
5.别让孩子去完成你的梦想
第六章 自卑情绪:鼓励与批评两者的博弈
1.对孩子过度夸奖是有害的
2.敏感而自卑的孩子,需要不断鼓励
3.“没心没肺”的孩子,在批评中才能进步
4.要批评,而不是冷嘲热讽
第七章 理解情绪:不要抱怨孩子总不理解你
1.谁该照顾谁的情绪
2.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
3.先学会理解孩子吧
4.先打开自己,再打开孩子
5.征服孩子的内心,才能赢得理解
第八章 正确引导:自由与限制需要一个平衡
1.让孩子学玩,但不是任意玩
2.正确引导孩子“喜欢”或“讨厌”
3.懒惰是一种习惯
4.“放养”与“圈养”缺一不可
5.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不要总做主
第九章 识破谎言:爱撒谎的孩子,爱说谎的父母
1.说谎父母,是说谎孩子的榜样
2.别总拿“都是为你好”来哄孩子
3.要找到孩子说谎的原因
4.读心术,识破孩子的小谎言
第十章 叛逆情绪:当父亲的遇到孩子的叛逆
1.不要一味把孩子当朋友
2.建立你在孩子心中的
3.让孩子知道你坚定的立场
4.让孩子知道后果的重要性
5.威胁孩子并不能解决问题作者介绍
李雪,广西柳州人,广西作家协会会员。2004年至今在《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全国各大媒体发表作品300余篇,出版了《我替天使来爱你》《男孩成长的绝密档案》《幸福的婚姻靠自己赢取》《乱世后芈月的处世智慧》等十余部个人专著。
2006年荣获柳州日报社通讯员二等奖,2009年荣获柳州广播电视报“锋尚女作家”称号,2014年荣获南宁市“绿城玫瑰”嘉奖,2015年获南宁市“绿城玫瑰”作家群五周年突出贡献个人奖,2015、2016连续两年荣获南宁市作家协会“作家”荣誉称号。
文摘
序言
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情绪”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性。它并非简单地罗列一些心理学知识,而是深入到孩子的情感世界,提供了一个理解和陪伴的视角。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情绪的流动性”的观点,它告诉我们,情绪是动态变化的,不能简单地用好坏来评判,而应该学会接纳和疏导。书中提供了很多“情绪词汇”的引导,帮助孩子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失望”、“沮丧”、“兴奋”等等。我尝试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仅仅通过哭闹或者发脾气来宣泄。这个过程虽然需要耐心,但效果确实是惊人的。孩子变得更加善于沟通,我们之间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书中还特别强调了“非评判性倾听”,让我学会了在孩子倾诉时,放下自己的预设,纯粹地去倾听他们的声音,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以前常常会不自觉地打断孩子,或者在他们表达负面情绪时,进行批评教育。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在育儿过程中的不足,也给了我前进的方向。它让我相信,通过正确的引导和陪伴,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健康、积极的情绪,并在这个世界上闪闪发光。
评分这是一本非常适合家长的育儿指南,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儿童情绪发展的奥秘,让我这个新手妈妈受益匪浅。书中并没有直接给出一堆生硬的育儿理论,而是通过大量生动真实的案例,仿佛带领我走进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情绪识别”的部分,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年龄段孩子可能出现的情绪信号,比如哭闹、发脾气、沉默不语等等,并且分析了这些情绪背后可能的原因。这让我不再像以前一样,仅仅把孩子的哭闹看作是“不听话”,而是开始尝试去理解他们当下的感受,是委屈、是害怕、还是不被理解。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沟通技巧,比如如何用平静的语气回应孩子的负面情绪,如何引导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用行为来宣泄。我尝试在生活中运用这些方法,发现孩子变得越来越愿意和我交流,我们之间的亲子关系也因此更加融洽。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强调了家长自身的成长,不仅仅是孩子需要学习如何管理情绪,家长同样需要。书中提供了很多关于家长如何调整自身情绪、成为孩子情绪榜样的建议,这一点非常难得。它让我意识到,只有我先稳定了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充满智慧和爱心的育儿宝典,值得每一位家长细细品读。
评分这是一本能够引发深刻思考的书籍,它挑战了我过往对于儿童心理的一些固有认知。书中并没有预设一套“标准答案”,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探讨,引导读者去探索儿童情绪的根源。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情绪安全感”的阐述,它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情感上的连接和接纳。书中花了很大篇幅去分析,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被支持的时候,他们的情绪会更加稳定,也更愿意去探索和学习。这让我意识到,许多所谓的“坏习惯”或者“叛逆期”的表现,可能都源于孩子内心深处对安全感的缺失。书中提供了一些非常实操性的方法,比如如何建立积极的亲子互动模式,如何用积极的语言回应孩子,这些看似简单的方法,却蕴含着深刻的心理学原理。我开始尝试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去创造更多积极的亲子时刻,比如每天睡前和孩子聊聊天,分享彼此的感受,或者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我发现,当我对孩子释放出更多的积极信号时,他们也变得更加阳光和自信。这本书让我明白,养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育儿方式,也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孩子建立深层的情感连接。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我们一直以来对孩子的情绪理解都有一些偏差。这本书并没有给你灌输那些看起来很高大上的心理学名词,而是非常接地气地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告诉你他们为什么会生气、为什么会哭、为什么会胆怯。书中对“同理心”的强调让我印象深刻,它教会我如何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感受他们的情绪,而不是用成人的逻辑去评判他们。举个例子,孩子因为一个小玩具得不到而大哭大闹,以前我可能会觉得他“无理取闹”,但看了这本书,我开始反思,也许在他的世界里,那个玩具承载了他某种强烈的情感需求,或者他正在经历分离焦虑。书中提供的“情绪侦探”小练习,也非常有意思,引导家长去观察孩子细微的情绪变化,并尝试去捕捉背后的动机。我发现,当我真正开始这样做的时候,我才逐渐意识到,原来孩子的情绪表达是如此丰富而复杂,而我们大人往往因为忙碌和固有的观念,忽略了这些重要的信息。这本书让我改变了对孩子“问题行为”的看法,从“纠正”转变为“理解和引导”。它告诉我们,孩子的情绪问题,其实是成长的信号,是他们探索世界、学习规则的过程。这本书就像一个温柔的向导,带领我们走进孩子的心灵花园,在那里,我们可以找到连接彼此的桥梁,用爱和耐心,浇灌出健康快乐的童年。
评分作为一名曾经因为孩子情绪问题而感到焦虑和无助的家长,这本书无疑是我的“及时雨”。它没有提供那些让人望而生畏的心理学理论,而是用一种非常人性化、非常贴近生活的方式,讲述了如何理解和引导孩子的情绪。书中对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让我看到了情绪背后的积极意义。比如,孩子的愤怒,并不总是坏事,它可能是在告诉我们,他们的界限被侵犯了;孩子的恐惧,可能是在提醒他们,需要更多的安全感。书中提供了一系列“情绪安抚”的实用技巧,从深呼吸练习到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我都一一尝试,并且看到了显著的效果。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强调了“情绪的榜样作用”,让我意识到,我自己的情绪管理方式,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用更加平和、理性的方式去处理问题,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发泄。我发现,当我以身作则的时候,孩子也开始模仿我的行为,变得更加冷静和理智。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它不仅教授我如何“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学会了如何“预防”和“疏导”,如何与孩子一起,共同成长,构建一个充满爱和理解的家庭氛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