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陈氏太极拳小架(小圈)精要
定价:40.00元
作者:职汝垒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64417505
字数:
页码:27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陈氏太极拳小架(小圈)精要》将你进入这个古老而神奇的太极世界。全书分为三大部分。上篇名“学拳须知”,借鑫老《陈氏太极拳图说》中“学拳须知”之名。具体内容除摘录《图说》中学拳须知九条外,还包含了小架简述和主要传人,基本手形、步法,以及对在《陈氏太极拳小架(小圈)精要》中经常使用的一些特定词语的注释。中篇“拆解”部分篇幅大,所撰写的内容和讲拳的方式实际上很接近传统所言的“拆架子”。
《陈氏太极拳小架(小圈)精要》中每一势拳在拆解过程中,布局结构大致分为以下六个板块:1.命名释义;2.拳架拆分运作;3.内劲细听;4.技法运用;5.节解明理;6.俚语。如剥洋葱,把每一势拳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地“拆”开、讲透;又若庖丁解牛:以无厚之刃入拳路榫卯相接之有问处,游刃有余,徐徐太极拳爱好者登堂入室。下篇理论研究部分,分别围绕太极与形体,阴阳与太极,推手和法则通窍等四个板块展开,帮助研习者进一步深入拳理,探究并领悟太极之堂奥。
目录
上篇——学拳须知
一、陈氏太极拳小架(小圈)简述及主要传人
二、学拳须知
三、典型手型、步型和脚型
四、术语注释
中篇——陈氏太极拳小架(小圈)一路拆解
一、陈氏太极拳小架一路拳谱
二、陈氏太极拳小架一路拆解
下篇——理论研究
一、太极与形体
二、阴阳与太极
三、论太极推手
四、法则通窍
附录
附录一 太极拳论选录
附录二 陈氏太极拳陈金鳌支脉传承表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像市面上很多太极拳书籍那样,将重心放在套路招式的拆解上,而是深入到了陈氏太极小架背后更深层次的“精要”。作者似乎更关注的是“为什么”这样做,而不是“怎么”这样做。他对劲力的运用、身体的缠绕、以及呼吸与动作的配合,都有着独到的见解。我之前练习过一段时间的太极,总觉得动作不到位,发力不对,这本书恰好解答了我长久以来的疑惑。他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比如将缠丝劲比作拧毛巾,将丹田的运用比作气球的充盈,这些形象的描述,让抽象的太极理论变得容易理解和记忆。尤其是他对“内劲”的阐释,让我明白了太极拳不只是外在的形体动作,更重要的是内在的修炼。我发现,在练习书中提到的某些“内功”心法后,我原本僵硬的动作似乎有了一点松活的感觉,这让我非常兴奋。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武术哲学,引导我去思考太极拳的内在精髓,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模仿动作的层面。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并非简单地按照套路顺序来讲解,而是将重点放在了陈氏太极小架的几个核心要点上,然后在此基础上引申出各个动作的练习方法。这种“抓大放小”的教学方式,让我能够迅速抓住陈氏小架的精髓。作者的语言非常精炼,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斟酌,没有半点冗余。我尤其欣赏他对于“提顶吊裆”和“含胸拔背”的解释,这两个看似简单的要求,却包含了身体力学的奥秘。他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详细地剖析了这两个要点在不同动作中的体现,让我茅塞顿开。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指导去做,虽然一开始有些别扭,但坚持下去,慢慢地就体会到了其中的妙处。我发现,当身体做到“提顶吊裆”和“含胸拔背”时,整个动作的质量都有了提升,不再是死板的僵硬,而是有了一种内在的支撑力。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我在陈氏太极小架的迷宫中,找到最重要、最核心的路线。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常年伏案工作的人来说,找一本真正能让我动起来、并且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的书籍,一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很多健身类的书籍讲究速成,或者只注重肌肉的力量,而太极拳,尤其是陈氏小架,则是一种更柔和、更全面的锻炼方式。《陈氏太极拳小架(小圈)精要》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作者在讲解动作的同时,非常注重身体的舒展和放松,强调每一个动作都应该带动身体的整体协调。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开合”的论述,它不仅仅是手臂的开合,而是整个身体的由内而外的扩张与收敛,这对于改善我的肩颈僵硬和腰背疼痛非常有帮助。通过跟随书中的指导,我发现自己站桩的时间可以慢慢延长,身体的重心也更加稳固了。而且,作者还提到了太极拳对情绪的调节作用,这一点对我来说尤为重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够通过练习来达到心静体松的状态,是一种难得的宁静。这本书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动力,因为它让我看到了通过太极拳改善身心健康的切实可能性。
评分拿到这本《陈氏太极拳小架(小圈)精要》的时候,我其实是带着一点点忐忑的。太极拳,特别是陈氏太极,总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尤其小架又是其中的精髓,我担心这本书会过于理论化,或者讲得太过高深,让我这个初学者望而却步。然而,翻开第一页,我的顾虑就消散了大半。作者的文字非常朴实,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术语,而是娓娓道来,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拳师在耐心教导。他没有上来就讲复杂的劲力转换,而是从最基础的站桩讲起,那份对基本功的重视,让我觉得这本书是有根基的。我尤其喜欢他对于“松”的讲解,不像我之前看过的很多资料那样只是简单的一句“要松”,而是拆解了身体的各个部位,一步一步去感受、去体会,这种细致入微的指导,让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松”在太极拳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实现它。书中的插图也很清晰,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掌握,但至少能够跟着图示去比对着练习,感觉比以前自己摸索要好多了。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一种安心的感觉,让我觉得太极拳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努力和正确的指导,一步一个脚印去学习和掌握的。
评分我一直认为,学习武术,尤其是中国传统武术,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陈氏太极拳小架(小圈)精要》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不仅仅是一本技击的指南,更是一本关于生命智慧的书。作者在讲解动作的同时,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比如阴阳、五行等概念,并将这些抽象的哲学思想,巧妙地运用到了太极拳的练习中。我读到关于“以柔克刚”的章节时,深有感触。作者并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怎么发力打人,而是强调如何通过身体的柔韧和内力的运用,去化解对方的力,甚至将对方的力为己所用。这种智慧,不仅体现在武术上,也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仅是学会了一些拳架动作,更重要的是,我开始思考如何将太极拳的理念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如何用更平和、更智慧的方式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太极拳,不仅仅是身体的锻炼,更是心灵的洗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