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系统排列——重建家庭秩序 让爱自然流动 9787122279743 化学工业出版社

家庭系统排列——重建家庭秩序 让爱自然流动 9787122279743 化学工业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郑立峰 著
图书标签:
  • 家庭系统排列
  • 家庭关系
  • 心理学
  • 自我成长
  • 亲子关系
  • 情感疗愈
  • 家庭治疗
  • 人际关系
  • 心灵成长
  • 爱与连接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晚秋画月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79743
商品编码:29645521086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7-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家庭系统排列——重建家庭秩序 让爱自然流动

定价:38.00元

作者:郑立峰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12227974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用“热锅上的中国家庭”来形容中国家庭关系的现状是贴切不过了。家庭关系中的两大核心就是两和亲子关系。家庭系统排列就是处理两和亲子关系的方法。 《家庭系统排列——重建家庭秩序 让爱自然流动》由华人区家庭系统排列牛的三个人之一郑立峰执笔(另外两个分别是台湾的周鼎文、香港的李中莹),呈现了大量典型的中国家庭案例 。受训中的家庭系统排列导师可以从中学习个案的处理技巧,普通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自己,从而实现自助。

目录


章 基本概念
节 家庭系统排列的研究对象 /002
爱的开始 /002
爱的两种表现 /003
第二节 研究爱的法则和秩序的重要性 /005
第三节 家庭系统排列的方法论 /008
现象学的基本概念 /008
现象学与科学的关系 /010
应用现象学的三种态度 /011
系统排列中的“觉察” /013
第四节 系统排列中的良知 /014
良知的定义 /014
良知的冲突 /014
个人良知的界定 /014
系统良知的界定 /018
个人良知背后的正面动机 /018
心灵成长的生命规律 /019
良知和心灵 /022
第五节 常见的关系问题模式和解决方法 /024
爱的秩序被破坏后的问题模式 /025
常见的成长问题模式 /027
第六节 系统排列中常见的情绪模式 /028
原生情绪 /028
派生情绪 /029
转移情绪 /030
情绪 /030
第二章 两 /31
节 爱,从两开始 /032
第二节 两的三大动力 /034
两性之间的连结—整体 /035
付出与接受的对等—平衡 /037
跟随与服务的协调—秩序 /049
第三节 传承爱的情感模式 /062
一见钟情是投射 /062
二见钟情才是真 /062
两性四情定终身 /068
残害夫妻关系的十二副毒药 /073
第四节 两案例 /077
你的心灵空间给伴侣腾出位置了吗? /077
接受爸爸,才能接受男友 /080
只能接受做老公的男人 /086
告别离世亲人,才有美满未来 /088
长大做女人,才有真老公 /092
小孩的状态,有时可以保留 /095
当和一个躯壳结了婚 /098
妈寂寞,我继承着 /103
爱得太深,反不见了爱 /106
性冷淡,或许不是你的错 /113
一种常见的过界——第三者 /116
新系统优先是原则 /120
“对不起”是难说出口的话 /122
女人的“离婚”威胁 /125
别自己把老公送走 /129
除却困扰,从纪念堕胎孩子做起 /133
自毁行为,通常在为堕胎赎罪 /140
第三章 亲子关系
节 亲子关系的三大法则 /146
亲子关系的整体性 /146
亲子关系的平衡性 /148
亲子关系的次序性 /155
第二节 亲子关系中的难题 /156
伴侣拿孩子当借口 /156
夫妻离婚,孩子的监护权的归属 /157
收养 /157
非婚生子女 /158
/158
第三节 亲子关系案例 /160
厌学的孩子 /160
女儿不愿上学的真正原因 /162
愤怒背后的爱 /164
亲子关系中断 /165
母亲自己的身世,影响跟下一代的关系 /169
封闭的心灵 /173
接纳妈妈 /175
单亲不是问题 /177
承认继母的地位 /180
我离不开父母的家 /181
第四章 转化仪式
连接-接受父母仪式 /185
成人礼 /186
成家礼 /187
接受孩子仪式 /188
分手仪式 /190
告别仪式 /191
回归仪式 /192
归位仪式 /192
划清界限仪式 /193
化解双重转移仪式 /194
附录 系统排列导师的职业规范 /196

作者介绍


郑立峰是在中国推广系统排列的先驱者之一,以专业严谨、中正平和、博采众长而备受推崇。他是第 一位完成系统排列世界zui高水平课程的中国系统排列导师。他曾连续八年前往德国参加系统排列世界zui高水平培训的课程(International Intensive on Systemic Resolutions),成为首位完成全部培训阶段的中国人。他曾担任国际系统排列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ystemic Constellations)的课程委员会主席;他编制的系统排列课程大纲在奥地利系统排列会议上(2009年5月)被采纳为首份国际标准教学大纲。他是2011年1月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系统排列国际培训营中weiyi的华人培训导师。

文摘









序言



《重塑心田:家庭关系的和谐密码》 引言 家庭,是每个人生命中最深刻的联结,是情感的港湾,也是成长最坚实的土壤。然而,在现代生活的洪流中,许多家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沟通的隔阂、代际的冲突、情感的疏离,甚至是不为人知的家族创伤,都在悄然侵蚀着家庭的安宁与和谐。当爱的情感流转受阻,当家庭的秩序失衡,我们该如何寻回那份失落的温暖与力量? 《重塑心田:家庭关系的和谐密码》并非一本提供速成秘诀的指南,也不是描绘童话般完美家庭的蓝图。它是一次深入心灵的探索,邀请您一同踏上理解家庭动力、化解内在冲突、重建健康亲密关系的旅程。本书将带领您穿透表象,看见家庭系统中隐藏的规律与能量,从而找到化解矛盾、增进理解、让爱重新自由流淌的钥匙。 第一部分:看见家庭的“隐藏地图” 如同任何一个复杂的系统,家庭也拥有其独特的运行法则。这些法则往往深藏不露,却深刻影响着我们与家人的互动模式。 第一章:家庭系统动力学:看不见的牵引力 家庭的“场”: 探讨家庭作为一个能量场,如何通过成员间的互动、情感的传递,塑造着个体的心理状态与行为模式。我们将深入理解,为何在同一个家庭环境中,不同成员会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反应,又为何有时我们会不自觉地重复家族中某些失衡的模式。 依恋理论的现实映照: 从依恋理论的视角,审视我们与父母、伴侣、子女之间早年形成的依恋模式,如何成为影响当下亲密关系质量的重要基石。理解安全依恋、焦虑依恋、回避依恋等不同类型的依恋风格,以及它们在家庭互动中的具体表现。 代际传递的模式: 揭示原生家庭的经历,如何以“看不见的线”传递给下一代。无论是积极的智慧还是负面的伤痛,都可能在代际间被不自觉地复制。了解这些代际传递的模式,是打破负面循环的第一步。 家庭的“边界”: 探讨健康的家庭边界对于个体独立性与情感联结的重要性。界限模糊或过于僵化的家庭,都可能导致亲密关系的困境。学会识别和建立清晰的边界,是维护个体身心健康与家庭和谐的关键。 第二章:沉默的语言:身体的信号与情感的表达 非语言沟通的魔力: 我们的身体,往往比言语更能诚实地表达内心的需求与感受。学习解读家人的身体语言,包括微表情、肢体姿态、甚至是无意识的习惯动作,是理解他们真实想法的有力工具。 情绪的“连锁反应”: 探讨家庭成员之间情绪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传染的。一个人的焦虑、愤怒或喜悦,都可能在家庭这个“放大器”中被放大,进而影响整个家庭的氛围。理解情绪的连锁反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自身情绪,并引导家庭走向积极的能量。 被压抑的情感: 许多家庭中的问题,源于情感的压抑与回避。本书将引导读者识别并正视那些被藏匿起来的悲伤、委屈、不满,以及如何以健康的方式去疏导和表达,避免它们积压成更深的隔阂。 “习得性无助”与家庭模式: 探讨家庭环境中,个体可能因长期处于失控或被忽视的状态,而产生“习得性无助”。这种状态会进一步阻碍个体表达需求、寻求改变的动力。识别并帮助个体摆脱这种无力感,是重建家庭活力的重要环节。 第二部分:疗愈与重建:走向和谐之路 当我们将家庭的“隐藏地图”呈现在眼前,便有了疗愈与重建的可能性。这一部分将提供具体的视角与方法,帮助我们逐步化解家庭中的困境。 第三章:看见“序位”:家庭中的位置与角色 家族系统的“序位”原则: 借鉴系统排列的智慧,理解在家庭系统中,每个人都有其“序位”——长幼有序,父母居于首位,孩子居于其后。当序位被打乱,例如孩子承担了过多的父母角色,或父母未能履行其责任,都会导致系统的失衡。 “替罪羊”与“牺牲者”: 探讨家庭中为何会出现“替罪羊”或“牺牲者”的角色。这些角色往往承载着家庭的痛苦或未竟的课题,理解他们背后的动因,并帮助他们从沉重的负担中解脱。 “归属感”的失落: 分析当家庭成员感到被排斥、被遗忘时,所产生的“归属感”的失落,以及这种失落如何引发一系列的行为问题。强调所有家庭成员都应享有平等的归属感。 “看见”与“尊重”: 强调看见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独特价值与贡献,并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是重建家庭秩序的基石。即使是曾经被忽视或被伤害的成员,也值得被看见与肯定。 第四章:沟通的艺术:化解冲突,增进联结 “积极倾听”的力量: 深入探讨积极倾听的技巧,包括全神贯注、不打断、不评判、给予反馈等。学会真正倾听家人的话语,不仅仅是听他们说了什么,更要感受他们为什么这么说。 “我”信息而非“你”信息: 教授如何运用“我”信息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避免使用指责性的“你”信息,从而减少冲突的升级,促进更开放的沟通。 处理分歧的策略: 提供建设性处理家庭分歧的实用策略,包括识别问题核心、寻找共同点、协商解决方案等,让分歧成为增进理解的机会,而非瓦解亲密关系的利刃。 修复“裂痕”: 在冲突之后,如何有效地进行“修复”至关重要。探讨道歉的艺术、原谅的力量,以及如何重建信任,让家庭关系在经历风雨后更加坚韧。 第五章:情感的流动:让爱再次充盈 看见爱的“阻塞点”: 识别家庭中阻碍爱自由流动的具体原因,可能是过去的创伤、未解的心结、沟通的障碍,或者是角色错位。 “给予”与“接纳”的平衡: 探讨在家庭中,给予爱与接纳爱之间的平衡。有时,我们过于专注于给予,却忽略了自己也需要被爱;有时,我们渴望被爱,却因为恐惧或不自信而无法全然接纳。 创造“积极时刻”: 强调有意识地创造与家人共度的“积极时刻”,例如共同的活动、分享的时光、表达感激的瞬间。这些积极的经验能够累积,成为滋养家庭关系的重要能量。 “无条件的爱”的可能性: 探索“无条件的爱”在家庭中的实践。这意味着即使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依然能够保持对家人的基本尊重与接纳,不以对方的某些行为作为爱的交换条件。 第六章:个体成长与家庭和谐的共生 自我觉察的力量: 强调个体自我觉察的重要性,了解自己的原生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如何塑造了现在的自己,以及这些如何影响着与家人的关系。 赋权与独立: 帮助家庭成员认识到自身的内在力量,学会独立思考与行动,不再过度依赖或被家庭所捆绑。赋权不仅仅是让个体变得更强大,也是让家庭整体更具活力。 “边界”的巩固与调整: 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家庭边界也可能需要随之调整。学习如何在保持联结的同时,尊重彼此的独立空间。 “放手”与“祝福”: 探讨在孩子长大成人、独立发展时,父母如何学习“放手”,并将过往的爱与经验转化为“祝福”,而非控制与担忧。 结语 《重塑心田:家庭关系的和谐密码》所倡导的,并非对家庭系统进行机械式的“排列”或“重组”,而是邀请您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见、去理解、去感受家庭的深层动力。它相信,每一个家庭都蕴藏着爱的潜能,每一次冲突都可能转化为成长的契机。 这本书是一场邀请,邀请您走进自己内心的花园,修剪那些缠绕的藤蔓,滋养那些干涸的土地,让久违的阳光重新洒满家人的心田,让爱,以一种更自由、更纯粹、更强大的姿态,再次在家庭中自然流动。这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段充满希望的旅程,一段通往更深邃的联结与更持久和谐的旅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家庭系统排列——重建家庭秩序 让爱自然流动”以及化学工业出版社的背景,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出版社通常与理工科领域相关,但这个书名却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心理疗愈的色彩,这种跨领域的组合本身就充满了话题性。我推测,这本书可能并非仅仅是理论性的探讨,而是会结合一些实际操作层面的方法,来帮助读者理解并改善家庭关系。我很好奇“家庭系统”这个概念是如何被定义的,以及“排列”这个过程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它是否涉及到某种可视化技术,或者需要参与者进行某种形式的“角色扮演”?更重要的是,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工具或指导,让读者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自己的实际家庭生活中,从而真正实现“重建家庭秩序”的目标。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理解,为何有些家庭充满了爱和支持,而另一些家庭则充满了冲突和隔阂,并且能够为我指明一条通往更和谐、更充满爱的家庭生活的道路。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治愈的力量,"家庭系统排列——重建家庭秩序 让爱自然流动",光是标题就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温馨和希望。我一直对家庭关系中的一些困扰感到无力,比如代际之间的误解,伴侣之间沟通不畅,或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些行为问题,总觉得有很多说不清的结。我看到这本书的介绍,提到"重建家庭秩序",这让我眼前一亮。我很好奇,所谓的"家庭系统"究竟是什么?它如何影响我们 everyday 的生活?它又是如何通过"排列"这种方式来"重建"的?我猜测这可能是一种非常具象化、可视化的方法,通过某种方式,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甚至是过往的经历,以一种有形的形式呈现出来,然后从中找到症结,疏通堵塞的爱。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我的家庭,理解我的亲人,也理解我自己在这个系统中的位置。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找到改善家庭关系的钥匙,让爱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像呼吸一样自然而然地流淌。

评分

对于"家庭系统排列"这个概念,我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好奇和一丝丝的困惑。它听起来不像是一本传统的心理学著作,更像是一种我闻所未闻的疗愈技术。我猜想,"排列"这个词可能是指一种仪式化的过程,通过布置人偶、符号或者甚至是真人来象征家庭成员,以此来探索家族的动力和潜在的问题。我很好奇,这种看似抽象的方法,究竟是如何触及到家庭深层的、往往是隐藏起来的冲突和创伤的?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些画面,或许是排列师引导着参与者,一步步地揭开家族故事的面纱,看到那些被忽略的、被压抑的情感。我特别想知道,这种方法是否能够帮助那些已经成年的个体,去处理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从而在自己的生活中建立更健康的人际关系?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案例分析,让我看到别人是如何通过系统排列走出困境的?我希望它能给我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我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与我的伴侣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模式。

评分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和出版社信息时,我第一时间联想到了我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家庭沟通困境。很多时候,我们似乎都在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去表达爱,去解决问题,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这种挫败感,让我渴望找到一种能够“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途径。我对“家庭系统排列”这种说法感到非常新奇,它听起来不像市面上那些教人如何快速沟通或者解决小摩擦的书籍,而是似乎要触及更深层次的、关于家庭结构和动力学的东西。我很好奇,这本书是否会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的一些行为模式会一代代地重复,或者为什么在某些家庭中,爱总是伴随着控制或牺牲?我希望能从中了解到,家庭中的“秩序”究竟是什么样的,它又是如何维系或者破坏爱的流动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种全新的认知框架,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家庭互动中的“模式”,并且找到打破不良循环的方法,从而让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评分

这本书的副标题"重建家庭秩序 让爱自然流动"深深吸引了我。我一直觉得,我们家庭中的许多问题,都源于一种“失序”。有时候,我们之间看似简单的争吵,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代际情感纠葛,或是未被满足的需求。而"让爱自然流动"这句话,则像一股清泉,触及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们都渴望爱,渴望被爱,但有时候,爱却被误解、被阻碍,变得沉重而窒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揭示,是什么样的“秩序”才能让爱真正地“流动”起来?是不是存在一些普遍适用的家庭规则,一旦被打破,就会导致爱的阻塞?我尤其对"重建"这个词感到好奇,它暗示着我们并非无法改变现状,而是可以通过某种努力,重新调整家庭的能量场,让积极的、滋养的力量重新占据主导。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方法论,让我们能够主动地去“重建”我们的家庭系统,而不是被动地承受着问题带来的痛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