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学经典丛书:晏子春秋
定价:32.00元
售价:21.8元,便宜10.2元,折扣68
作者:张景贤 注译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3-01
ISBN:9787534833120
字数:26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2k
商品重量:0.558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述春秋后期齐国政治家、思想家晏婴的言行事迹的古典文献,是研究晏子其人其事以及当时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晏子春秋》分为二百一十五个独立篇章,讲述了晏子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针对不同事情所作的议论和行事;该书反映出晏子作为一位政治家,他毕生*为关注的乃是如何治理好国家,如何实现政治清明、国家强盛、民生富足、社会安定。为此,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外交、伦理道德以及人生观、自然观等方面的重要主张,形成了较为全面的思想体系和治国主张。该书可以看做是一部君主制度下的治国方略。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不得不提一下这个系列里关于诸子散文的那个选集,那本真是惊喜连连。我原以为诸子百家的文章都是各说各话,思想体系庞杂难懂,但这个选本的编排艺术实在高超。它采用了“主题对比”的编排方式,比如将墨家的“尚贤”与儒家的“尚贤”放在一起比较,再对照法家的“任人唯能”,那种思想的碰撞和张力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译注者没有试图去“统一”这些思想,而是精准地描摹出他们各自的立足点和逻辑起点。例如,对荀子“性恶论”的解释,不再是简单地扣上“悲观”的帽子,而是深入分析了其对社会规范和法制建设的必要性论证,这在今天看来,其警醒意义丝毫不减。阅读过程就像是走进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思想辩论会,你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学派如何从不同的角度试图解决“天下大乱”的共同问题,那种思想的活力和思辨的深度,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评分这部《国学经典丛书》系列中的另一本,我最近翻阅的是关于《道德经》的那个版本。说实话,我对老庄哲学一直怀有一种敬畏又疏离的感觉,觉得它太玄妙,不够“接地气”。但这次的注译版本,真的让我耳目一新。译者显然下了极大的功夫去梳理那些看似矛盾、实则辩证的语句,特别是对“道”和“德”的阐释,不再是简单地罗列古代的注解,而是结合了现代人的困惑和生活情境进行深入剖析。比如讲到“上善若水”,以往的理解多停留在“谦卑”的层面,而这里的解读则扩展到了“适应性”和“不争之争”的动态过程,让我联想到现代商业竞争中的策略调整,非常受启发。文字的排版也十分考究,注释详实却又不喧宾夺主,保持了文本的简洁美感。读完对“无为”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它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种顺应自然规律的高级智慧,避免了无谓的消耗。对于想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精髓,又怕被艰涩古文劝退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座极佳的引桥,它保留了原著的韵味,同时又提供了清晰可行的理解路径,让人读得心悦诚服。
评分我手边还有一本关于《诗经》的选本,也是这个国学丛书里的。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情境重现”能力。很多篇章,比如“关雎”或者“蒹葭”,我们从小就背诵,但总觉得隔着一层历史的雾霭,无法真正体会到周代先民那种质朴而热烈的生命情感。这个选本的导读部分,花了大量篇幅去考证当时的生产生活、礼仪习俗乃至地域风貌。通过对“采薇”、“黍稷”等意象的细致描摹,我仿佛真的能闻到古代田野里的泥土芬芳,听到远方传来的劳作歌声。更绝的是,它对“赋”、“比”、“兴”的讲解,不再是枯燥的文学术语定义,而是通过具体诗句的对比分析,让你一下子领悟到这些修辞手法是如何巧妙地烘托情绪、营造意境的。其中有一段关于“变风”的分析尤其精彩,它直面了当时社会变革带来的痛苦和反思,让原本以为是田园牧歌的《诗经》瞬间拥有了磅礴的历史厚重感。读完后,再去品味那些诗句,那种隔世的共鸣感是任何教科书都无法给予的。
评分我最近读的是这个丛书里的《尚书》注释本,坦白说,这是我一直以来最畏惧的古代典籍之一。古奥的文风和祭祀、典礼相关的晦涩内容,常常让人望而却步。然而,这个版本的翻译和注释,简直是为我们这些“后辈”量身定做的。译者没有回避《尚书》中大量关于古代政权更迭、册命告诫的记录,而是用极其现代且清晰的白话文,将其中的“政治伦理”和“执政理念”提炼了出来。例如,对“敬德保民”的阐释,不是停留在道德口号上,而是详细分析了商周时期君权神授向德治转移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如何通过“慎刑”、“恤民”来巩固统治基础。书中的重点章节,还配有非常精良的图表辅助理解,将复杂的历史关系梳理得一目了然。读完后,我对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中“天命观”的演变有了更具象、更系统的认识,它让我明白,那些看似遥远的训诫,其实蕴含着历代统治者关于权力合法性与社会稳定之间微妙平衡的深刻思考。
评分最近沉迷于这个丛书里的《孙子兵法》的解读本。市面上的兵法解读实在太多了,很多都流于表面,要么把军事理论硬往职场管理上套,弄得不伦不类,要么就是过度神化,让人觉得深不可测。但这个版本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极其强调“时”与“位”的动态平衡。译注者非常注重对古代军事地理和战术背景的还原,让你明白“兵者诡道也”并非鼓励欺骗,而是要求在信息不对称的战场环境下,做出最符合逻辑和概率的决策。特别是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阐释,不再是简单的自我认知和外部观察,而是将其上升到对“势”的构建和掌控。书中还穿插了不少历史上著名战役的简要分析,用现代的系统论视角来剖析其胜败得失,逻辑清晰,论证有力。我发现,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教人打仗的书,不如说是一本关于如何在复杂系统中进行资源优化和风险管理的教科书,读起来让人思维高度集中,逻辑链条也变得更加坚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