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小窗幽記 外二種
定價:20.80元
售價:14.1元,便宜6.7元,摺扣67
作者: 陳繼儒 等
齣版社:萬捲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47035573
字數:
頁碼:23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小窗幽記 外二種》被譽為處世格言書,曆來為有識之士所青睞。書中幾乎每一句話均可視為警世、醒世之名言,蘊含著博大深遂的人生哲理,極富人生真昧;於微言中總結瞭坎坷人生的諸般經驗.如何免遭災禍,如何規範行止;生活的方法,處世的良策,均有詳盡論述。《小窗幽記 外二種》將其精華之語結閤經典事例,對其涵蓋的立德、修身、讀書、為學、立業等人生話題作瞭精闢闡釋和論述,堪稱現代人的人生指南,為人處世的寶典。
小窗幽記
序
捲一 集醒
捲二 集情
捲三 集峭
捲四 集靈
捲五 集素
捲六 集景
捲七 集韻
捲八 集奇
捲九 集綺
捲十 集豪
捲十一 集法
捲十二 集倩
幽夢影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捲一
捲二
捲三
捲四
捲五
捲六
捲七
捲八
跋
幽夢續影
序
跋
《小窗幽記 外二種》:
捲一 集醒 食中山之酒,一醉韆日(語齣《搜神記》“狄希,中山人也,能造韆日酒,飲之韆日醉。”)。今世之昏昏逐逐,無一日不醉,無一人不醉,趨名者醉於朝,趨利者醉於野,豪者醉於聲色車馬,而天下竟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涼散,人人解酲,集醒。
倚纔高而玩世,背後須防射影之蟲;飾厚貌以欺人,麵前恐有照膽之鏡(《西京雜記》載秦宮有方鏡,人有邪心,照之見膽張心動)。怪小人之顛倒豪傑,不知慣顛倒方為小人;惜吾輩之受世摺磨,不知惟摺磨乃見吾輩。
花繁柳密處撥得開,纔是手段;風狂雨急時立得定,方見腳根。澹泊(清靜寡欲,不追名逐利)之守,須從穠艷場中試來;鎮定之操,還嚮紛紜境上勘過。
市恩不如報德之為厚,要譽不如逃名之為適,矯情不如直節之為真。使人有麵前之譽,不若使人無背後之毀;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人無久處之厭。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莫過高,當原其可從。
不近人情,舉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夢境。遇嘿嘿(默默)不語之士,切莫輸心;見悻悻自好之徒,應須防口。結纓整冠之態,勿以施之焦頭爛額之時;繩趨尺步之規,勿以用之救死扶傷之日。議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當忘利害之慮。
儉,美德也,過則為慳吝,為鄙嗇,反傷雅道;讓,懿行也,過則為足恭(過分謙虛,語齣《論語·公治長》:“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為麯謹,多齣機心。藏巧於拙,用晦而明,寓清於濁,以屈為伸。
彼無望德,此無示恩,窮交所以能長;望不勝奢,欲不胖饜,利交所以必忤。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兩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勞我形,吾逸吾心以補之;天厄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澹泊之士,必為穠艷者所疑;檢飾之人,必為放肆者所忌。事窮勢蹙之人,當原其初心;功成行滿之士,要觀其末路。好醜心太明,則物不契;賢愚心太明,則人不親。須是內精明,而外渾厚,使好醜兩得其平,賢愚共受其益,纔是生成的德量。
好辯以招尤,不若切默(語言謹慎)以怡性;廣交以延譽,不若索居以自全;厚費以多營,不若省事以守儉;逞能以受妒,不若韜精以示拙。費韆金而結納賢豪,孰若傾半瓢之粟以濟飢餓;構韆楹而招徠賓客,孰若葺數椽之茅以庇孤寒。
恩不論多寡,當厄的壺漿(語齣《左傳·宣公二年》:晉靈輒餓於翳桑,趙盾見而賜以飲食。後靈輒為晉靈公甲士.靈公欲殺趙盾,靈輒倒戈相衛,趙盾得脫。),得死力之酬;怨不在淺深,傷心的杯羹,(語齣《左傳·宣公日年》“楚人獻黿於鄭靈公,公子宋與子傢將見,子公之食指動,以示子傢日‘他日我如此,必嘗異味。’廈入,宰夫將解黿,相視而笑。
公問之,子傢以告。及食大夫黿,召子公而弗與也。
子公怒,染指於鼎,嘗之而齣,公怒,欲殺子公,子公遂與子傢謀先。……弑靈公。”)召之禍。
仕途雖赫奕,常思林下的風味,則權勢之念白輕;世途雖紛華,常思泉下的光景,則利欲之心自淡。
居盈滿者,如水之將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處危急者,如木之將摺未摺,切忌再加一搦。瞭心自瞭事,猶根拔而草不生;逃世不逃名,似膻存而蚋還集。
情難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終不失性。纔子安心草捨者,足登玉堂;佳人適意蓬門者,堪貯金屋。喜傳語者,不可與語。好議事者,不可圖事。甘人之語,多不論其是非;激人之語,多不顧其利害。
……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對於習慣瞭現代白話文的讀者來說,初讀時可能會略感晦澀,但一旦適應瞭那種古雅的韻律,便會發現其中蘊含著一種強大的節奏感和內在的張力。它不像某些古典文學那樣故作高深,而是像一位技藝精湛的樂師,用文字演奏齣一首首鏇律悠揚的麯子。句子結構錯落有緻,長短句的交替使用,極大地增強瞭敘述的張力和情感的層次感。更妙的是,作者善於運用典故和比喻,但這些修辭手法並非生硬的堆砌,而是如同水銀瀉地般自然地融入瞭敘事之中,為本就清麗的文字增添瞭一層厚重的文化底蘊。讀這本書,就像是在品嘗一壺經過歲月沉澱的老茶,初入口時味道略微復雜,但迴甘悠長,越往後品,越能體會到其中醇厚的滋味和匠心獨運的平衡感。這種對語言精雕細琢的執著,是現代快餐式閱讀中罕有的寶貴品質。
評分初讀這本書,最深刻的印象是作者對自然景物的描摹,簡直達到瞭齣神入化的地步。那些關於鬆竹、溪流、乃至晨霧的細微觀察,絕非泛泛而談,而是帶著一種浸潤其中的生命力。比如描寫一場春雨,他不會簡單地說“下雨瞭”,而是會細緻到雨滴如何敲打在芭蕉葉上的聲音,雨後泥土散發齣的那種濕潤而清新的氣息,甚至連空氣中濕度變化帶來的心理感受都被捕捉得絲絲入扣。這種細膩程度,讓人感覺自己仿佛就站在那個“小窗”之外,親眼目睹、親身經曆著這一切。讀到某些段落,我甚至會不自覺地停下來,閉上眼睛,努力在腦海中重構那幅畫麵。這種文字的力量,在於它能喚醒我們內心深處對純粹美好的感知,將日常的瑣碎瞬間提煉成瞭可以反復迴味的詩意片段。它教導我們,真正的美,往往藏在那些我們平日裏匆匆略過的微小細節之中。
評分這本《小窗幽記外二種》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初拿到手時,那種略帶粗糲感的紙張觸感,仿佛帶著一種陳舊的墨香,讓人仿佛穿越迴瞭那個慢悠悠的年代。封麵設計簡潔而不失古韻,幾筆寫意的留白,勾勒齣一種空靈的意境。我尤其欣賞它在字體選擇上的用心,楷書的端莊與行書的飄逸交織,使得即便是目錄頁,也像是一幅幅精心布置的畫作。內頁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字距、行距都把握得恰到好處,閱讀起來絲毫沒有壓迫感。對於我這種喜歡沉浸在文字意境中的人來說,這本書的物理形態本身就是一種享受。翻閱時,那種紙張與指尖摩擦的細微聲響,比電子閱讀器帶來的任何清脆反饋都要熨帖人心。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個可以被觸摸、被珍藏的藝術品。如果一定要說有什麼可以改進的地方,或許是希望裝幀的耐用性能夠經受住更多次的反復摩挲,畢竟這樣一本好書,是值得細細品味的。
評分這本書的另一大魅力在於其對“雅”的定義和實踐。它所描繪的“幽”與“雅”,並非是高高在上、難以企及的貴族情調,而是一種根植於生活細節中的審美情趣。比如對一件舊物的珍視,對一次偶遇的細緻迴味,對一盞燈下獨坐時光的珍愛,都體現瞭一種“知足常樂”且“精於生活”的態度。這與我們當下追求“大而全”、“新而快”的消費主義傾嚮形成瞭鮮明的對比。它引導讀者去發現生活本身的美感,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儀式感。我從中汲取到的,不僅僅是文字的教誨,更是一種生活哲學的啓示——如何將生命中的平凡時刻,提升到具有審美價值的高度。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比任何直白的教導都更為深刻和持久。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日常,思考如何讓生活中的每一天都過得更有品質、更有韻味。
評分外二種的內容,雖然我沒有深入研究其具體篇目,但從整本書散發齣的那股疏離而又超脫塵世的氣韻來看,它們似乎提供瞭一種與世俗喧囂保持距離的途徑。這並非是消極避世,而更像是一種精神上的“高屋建瓴”。作者似乎在用一種超然的視角俯瞰人間的悲歡離閤,不為錶象所動,而是專注於探尋事物永恒的本質和內在的和諧。在當今這個信息爆炸、節奏極快的時代,這種“慢下來”的智慧尤為珍貴。它提醒我,真正的充實並非來源於做更多的事情,而是來源於更深刻地體會已經發生的事情。讀罷全書,我的心境明顯沉靜瞭許多,那些平日裏睏擾我的煩惱,似乎也因為這種宏大的背景襯托,而變得微不足道瞭。它提供瞭一種精神上的庇護所,讓人得以在紛擾的世界中,尋得一方屬於自己的清淨之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