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小窗幽记 外二种
定价:20.80元
售价:14.1元,便宜6.7元,折扣67
作者: 陈继儒 等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47035573
字数:
页码:23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小窗幽记 外二种》被誉为处世格言书,历来为有识之士所青睐。书中几乎每一句话均可视为警世、醒世之名言,蕴含着博大深遂的人生哲理,极富人生真昧;于微言中总结了坎坷人生的诸般经验.如何免遭灾祸,如何规范行止;生活的方法,处世的良策,均有详尽论述。《小窗幽记 外二种》将其精华之语结合经典事例,对其涵盖的立德、修身、读书、为学、立业等人生话题作了精辟阐释和论述,堪称现代人的人生指南,为人处世的宝典。
小窗幽记
序
卷一 集醒
卷二 集情
卷三 集峭
卷四 集灵
卷五 集素
卷六 集景
卷七 集韵
卷八 集奇
卷九 集绮
卷十 集豪
卷十一 集法
卷十二 集倩
幽梦影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跋
幽梦续影
序
跋
《小窗幽记 外二种》:
卷一 集醒 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语出《搜神记》“狄希,中山人也,能造千日酒,饮之千日醉。”)。今世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酲,集醒。
倚才高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饰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胆之镜(《西京杂记》载秦宫有方镜,人有邪心,照之见胆张心动)。怪小人之颠倒豪杰,不知惯颠倒方为小人;惜吾辈之受世折磨,不知惟折磨乃见吾辈。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澹泊(清静寡欲,不追名逐利)之守,须从秾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
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矫情不如直节之为真。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莫过高,当原其可从。
不近人情,举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梦境。遇嘿嘿(默默)不语之士,切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徒,应须防口。结缨整冠之态,勿以施之焦头烂额之时;绳趋尺步之规,勿以用之救死扶伤之日。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
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过分谦虚,语出《论语·公治长》:“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为曲谨,多出机心。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
彼无望德,此无示恩,穷交所以能长;望不胜奢,欲不胖餍,利交所以必忤。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澹泊之士,必为秾艳者所疑;检饰之人,必为放肆者所忌。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好辩以招尤,不若切默(语言谨慎)以怡性;广交以延誉,不若索居以自全;厚费以多营,不若省事以守俭;逞能以受妒,不若韬精以示拙。费千金而结纳贤豪,孰若倾半瓢之粟以济饥饿;构千楹而招徕宾客,孰若葺数椽之茅以庇孤寒。
恩不论多寡,当厄的壶浆(语出《左传·宣公二年》:晋灵辄饿于翳桑,赵盾见而赐以饮食。后灵辄为晋灵公甲士.灵公欲杀赵盾,灵辄倒戈相卫,赵盾得脱。),得死力之酬;怨不在浅深,伤心的杯羹,(语出《左传·宣公日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日‘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厦入,宰夫将解鼋,相视而笑。
公问之,子家以告。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
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公怒,欲杀子公,子公遂与子家谋先。……弑灵公。”)召之祸。
仕途虽赫奕,常思林下的风味,则权势之念白轻;世途虽纷华,常思泉下的光景,则利欲之心自淡。
居盈满者,如水之将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处危急者,如木之将折未折,切忌再加一搦。了心自了事,犹根拔而草不生;逃世不逃名,似膻存而蚋还集。
情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才子安心草舍者,足登玉堂;佳人适意蓬门者,堪贮金屋。喜传语者,不可与语。好议事者,不可图事。甘人之语,多不论其是非;激人之语,多不顾其利害。
……
初读这本书,最深刻的印象是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描摹,简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那些关于松竹、溪流、乃至晨雾的细微观察,绝非泛泛而谈,而是带着一种浸润其中的生命力。比如描写一场春雨,他不会简单地说“下雨了”,而是会细致到雨滴如何敲打在芭蕉叶上的声音,雨后泥土散发出的那种湿润而清新的气息,甚至连空气中湿度变化带来的心理感受都被捕捉得丝丝入扣。这种细腻程度,让人感觉自己仿佛就站在那个“小窗”之外,亲眼目睹、亲身经历着这一切。读到某些段落,我甚至会不自觉地停下来,闭上眼睛,努力在脑海中重构那幅画面。这种文字的力量,在于它能唤醒我们内心深处对纯粹美好的感知,将日常的琐碎瞬间提炼成了可以反复回味的诗意片段。它教导我们,真正的美,往往藏在那些我们平日里匆匆略过的微小细节之中。
评分外二种的内容,虽然我没有深入研究其具体篇目,但从整本书散发出的那股疏离而又超脱尘世的气韵来看,它们似乎提供了一种与世俗喧嚣保持距离的途径。这并非是消极避世,而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高屋建瓴”。作者似乎在用一种超然的视角俯瞰人间的悲欢离合,不为表象所动,而是专注于探寻事物永恒的本质和内在的和谐。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极快的时代,这种“慢下来”的智慧尤为珍贵。它提醒我,真正的充实并非来源于做更多的事情,而是来源于更深刻地体会已经发生的事情。读罢全书,我的心境明显沉静了许多,那些平日里困扰我的烦恼,似乎也因为这种宏大的背景衬托,而变得微不足道了。它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庇护所,让人得以在纷扰的世界中,寻得一方属于自己的清净之地。
评分这本《小窗幽记外二种》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初拿到手时,那种略带粗粝感的纸张触感,仿佛带着一种陈旧的墨香,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慢悠悠的年代。封面设计简洁而不失古韵,几笔写意的留白,勾勒出一种空灵的意境。我尤其欣赏它在字体选择上的用心,楷书的端庄与行书的飘逸交织,使得即便是目录页,也像是一幅幅精心布置的画作。内页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字距、行距都把握得恰到好处,阅读起来丝毫没有压迫感。对于我这种喜欢沉浸在文字意境中的人来说,这本书的物理形态本身就是一种享受。翻阅时,那种纸张与指尖摩擦的细微声响,比电子阅读器带来的任何清脆反馈都要熨帖人心。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可以被触摸、被珍藏的艺术品。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或许是希望装帧的耐用性能够经受住更多次的反复摩挲,毕竟这样一本好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大魅力在于其对“雅”的定义和实践。它所描绘的“幽”与“雅”,并非是高高在上、难以企及的贵族情调,而是一种根植于生活细节中的审美情趣。比如对一件旧物的珍视,对一次偶遇的细致回味,对一盏灯下独坐时光的珍爱,都体现了一种“知足常乐”且“精于生活”的态度。这与我们当下追求“大而全”、“新而快”的消费主义倾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引导读者去发现生活本身的美感,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仪式感。我从中汲取到的,不仅仅是文字的教诲,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启示——如何将生命中的平凡时刻,提升到具有审美价值的高度。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任何直白的教导都更为深刻和持久。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日常,思考如何让生活中的每一天都过得更有品质、更有韵味。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对于习惯了现代白话文的读者来说,初读时可能会略感晦涩,但一旦适应了那种古雅的韵律,便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一种强大的节奏感和内在的张力。它不像某些古典文学那样故作高深,而是像一位技艺精湛的乐师,用文字演奏出一首首旋律悠扬的曲子。句子结构错落有致,长短句的交替使用,极大地增强了叙述的张力和情感的层次感。更妙的是,作者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但这些修辞手法并非生硬的堆砌,而是如同水银泻地般自然地融入了叙事之中,为本就清丽的文字增添了一层厚重的文化底蕴。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品尝一壶经过岁月沉淀的老茶,初入口时味道略微复杂,但回甘悠长,越往后品,越能体会到其中醇厚的滋味和匠心独运的平衡感。这种对语言精雕细琢的执着,是现代快餐式阅读中罕有的宝贵品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