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问学孔子家语 一道学习国学思想精粹的门径 杨朝明 李文文
定价:48.00元
作者:杨朝明,李文文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15809854
字数:
页码:36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道学习国学思想精粹的门径
——《问学孔子家语》
2013年11月26日,在考察中国孔子研究院时,主席表示“要仔细看看”的两本书《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作者、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力作!
一部带你走进真实孔子的读本
一本人人能看懂、可读透、有感悟的孔子研究书
2013年11月底,主席视察孔子研究院,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信息。
在观看孔子研究院的书刊和研究成果时,注意到了由杨朝明院长主编出版的《孔子家语通解》和《论语诠解》。他拿起来翻阅,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在众多的书籍中看重这两本书,表明了对孔子思想原典的重视。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研究和了解孔子的重要著作,被称为“孔子研究**书”。要准确地理解孔子,要真正走近孔子,决不能舍弃《孔子家语》。
为了使《孔子家语》被更多的读者所熟知,为了让孔子思想精粹更易于为读者理解和接受,继《孔子家语通解》之后,杨朝明院长携学生李文文倾情著述了《问学孔子家语》一书。全书采取问、答互动的形式,结合原典,从问题入手,直指核心要义,解答了人们在认知孔子方面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诸多问题,是一本人人能看懂、可读透、有感悟的孔子研究书,是一部走进真实孔子的读本,是一道学习国学思想精粹的门径。
《问学孔子家语》对于孔子儒学的研究和传播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好好地读、反复地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讲好中国的故事,在东亚儒家文化圈中居于主动,在世界儒学传播和研究中保持充分话语权。而这,正是在视察孔子研究院时的谆谆嘱托。
内容提要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研究和了解孔子的重要著作,被称为“孔子研究书”。与《论语》的简略相比,《孔子家语》有完整的场景;与《大学》、《中庸》作为专题论文相比,《孔子家语》中的思想更为全面;《史记》记录了孔子事迹,但《孔子家语》的记录时代更早,内容更多,更加准确。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要准确地理解孔子,要真正走近孔子,决不能舍弃《孔子家语》。
本书定名《问学孔子家语》,表达的既是学生带着问题向老师问学,也是向《孔子家语》问学,更是通过《孔子家语》向孔子问学。相信每一个人通过“问和学”都能感受到孔子的智慧灵光,并以此来观照现实生活。书中的孔子思想,将为我们的诸多困惑带来好解答,也必定成为行动的明确指引和力量源泉。
目录
作者介绍
杨朝明,年生。
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山东省政协委员,孔子研究专家,曾先后担任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院长、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山东省儒学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兼任山东孔子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等。
出版学术著作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多次应邀赴香港、台湾、韩国、日本、欧洲等诸多国家和地区讲学,传播儒学,弘扬传统文化。
李文文,年生。
孔子研究院儒学会馆馆长。
热爱传统文化学习,研究儒家文化在现代企业中的传播与应用,写下近百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员工培训讲稿。自年起,先在集团内部为员工讲演培训,后应山东师范大学、国际金钥匙组织(中国区)、《中国旅游报》等单位之邀,前往讲授《儒家文化的智慧与启迪》、《礼乐文明》等,深受欢迎和赞许。《儒风大家》杂志“问孔子”专栏作者,《饭店业》杂志“饭店儒学”专栏作者。
文摘
序言
最近淘到几本关于传统文化解读的书,翻阅之后深有感触。其中一本着重探讨了古代思想家的智慧,特别是他们如何构建了一套影响深远的道德和行为准则。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引人入胜,不像有些学术著作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像一位老者在娓娓道来,将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理念,用非常贴近生活的例子阐释得淋漓尽致。我特别欣赏它在剖析思想脉络时的那种细致入微,它不仅仅是罗列观点,更深入挖掘了这些观点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如何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坚守内心的原则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书中对“仁义礼智信”的现代意义的探讨尤为精辟,它让我思考,在当今这个强调效率和功利主义的时代,这些传统价值究竟能提供何种精神支撑。这本书的文字功底也很扎实,古今交融的表达方式,使得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对话。
评分有一本关于古代哲学思想中“实践智慧”的论著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本书跳脱了纯理论的探讨,而是着力于挖掘那些能够在日常决策和人生抉择中发挥实际作用的智慧结晶。它探讨的不是“应该做什么”,而是“在复杂情况下如何做出明智的抉择”。作者的笔触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气息,大量的案例分析,无论是古代的典故还是近代的社会现象,都被巧妙地纳入论证体系中,使得理论不再是悬浮在空中的口号。我欣赏它对“权变”和“适度”的推崇,这在强调非黑即白的当下,显得尤为珍贵和实用。这本书读起来,感觉就像得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的指点,它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提供了一套成熟的思考框架,帮助读者自己去应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优雅地生活的指南,而不仅仅是一本哲学书。
评分另一本书给我的感觉截然不同,它更像是一部思想史的导览手册,系统性地梳理了某一学派思想的演变历程。这本书的优势在于其结构严谨,逻辑链条清晰,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一座可以信赖的灯塔。它将复杂的概念进行了有效的拆解和重构,使得原本晦涩难懂的术语变得通俗易懂。我尤其喜欢它在比较不同学派观点时的那种客观和中立,没有刻意褒贬任何一方,而是将思想的碰撞呈现给读者,任由我们自己去判断和吸收。作者似乎非常擅长抓住核心矛盾点进行论述,往往一语中的,直指问题的本质。这本书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视野,让我得以跳出单一的视角,去审视传统思想体系的宏大格局。虽然在某些细节的处理上略显简略,但作为入门或回顾知识体系的工具书,它的效率是极高的,为我后续更深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我最近接触的一本书,着重于对古代经典文本的深度解读,它采取了一种“文本细读”的研究路径。这本书的特点是极其强调语境和字面意义的还原,试图剥离后世附加的层层解读,回归到文本最初诞生的语境中去理解其深层含义。这种做法对于那些习惯于接受二手解读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但收获也是巨大的。作者像一位考古学家,小心翼翼地挖掘着每一个字背后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密码。书中对一些关键概念的词源学分析尤其精彩,揭示了其含义在历史演变中的微妙漂移。阅读时,我需要放慢速度,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它教会了我一个重要的阅读方法:永远不要轻易相信你已经“知道”的解释,经典需要被不断地重新审视和打捞。这本书的论证过程严密得如同数学证明,让人不得不信服其推导的每一步。
评分最近读到的一本关于古代思想家内心世界的探索之作,风格上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心理学的洞察力。这本书不满足于阐述他们的教条,而是试图走进这些伟大灵魂的内心深处,探究他们的矛盾、挣扎与最终的超越。作者运用了颇具文学性的笔法,将冰冷的哲学思想转化为有血有肉的人物肖像。它展现了这些思想家是如何在个人困境和时代洪流中,完成自我修养和人格塑造的过程。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仿佛看到了自己面对困境时的影子。书中对于“理想人格的建构”这一主题的探讨极为深入,它强调了内在道德修炼的重要性,认为外在的成就都源于内在的定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思想的传播与人性的深度挖掘结合起来,让学习国学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一场关于如何成为更好自己的精神远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