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学精粹:大学中庸三解
定价:37.00元
售价:25.2元,便宜11.8元,折扣68
作者:冯家禄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50606171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国学精粹:大学中庸三解》以白话文翻译为基础,综合历代和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加入自己的译释和注解,帮助读者跨越时代的差异去领会古代经典。
内容提要
《国学精粹:大学中庸三解》原是《礼记》中的两篇,宋代以前并没有独立成编。南宋理学家朱熹将《大学》、《中庸》抽出,与《论语》、《孟子》汇集在一起,并为其作章句集注,成《四书章句集注》一书。明清两朝的科举题目都是从《四书》、《五经》中选取,《四书》遂为中国读书人的必修典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学》、《中庸》的内容涉及为人处世的道理,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的重要特征,是儒家的代表性经典。
目录
章 大学之道
节 大学之宗旨
第二节 恢复自心内明的方法
第三节 前圣明明德的经验
第四节 亲民之宗旨就是平天下
第五节 修身乃立身处世之本
第二章 诚其意的内含
节 诚其意就是毋自欺
第二节 诚其意就是诚于中而形于外
第三节 诚其意在于不可懈怠
第四节 前圣诚其意的榜样
第五节 诚其意在于爱岗敬业
第六节 诚其意的基础就是只讲奉献
第三章 修身取决于正其心
第四章 齐其家取决于修其身
第五章 治国必齐其家的内含
节 其家不能教则难以教人
第二节 一言偾事与一人定国
第三节 效法母仪以治其国
第六章 平天下在治其国的内含
节 治国平天下的絜矩之道
第二节 以父母心为政治国
第三节 为政治国之道在于得民心
第四节 为政治国的用人方针
第五节 为政治国的财政方针
……
作者介绍
冯家禄,1968年毕业于山西(太原)冶专,退休前为包头某大型国企的高级工程师。笔名“豫绥闲人”,网名“包头豫绥闲人”。自1972年起,醉心于“易学”、“国学”领域的研究,继而研读《梅花易数》、《奇门遁甲》等。1997年始研读佛经,2001年著《道德经三解》。现为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周易研究会副会长,2012年8月被“包头道德大讲堂”聘为客座教授。2013年2月被“包头易道医协会”聘为副董事长兼秘书长。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逻辑构建和论述层次感极强,读起来完全没有传统解读类书籍那种晦涩难懂的压迫感。作者在铺陈观点时,似乎总能找到一条最自然、最符合现代思维习惯的路径,将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古代哲学概念,一层一层剥开,展现在读者面前。我特别欣赏它在引入不同学派观点时的平衡艺术,既没有偏废任何一家之言,又能清晰地指出各家学说的侧重点和局限性,使得整体论述非常圆融和立体。特别是对某些核心概念的阐释,作者采用了类比和现代生活场景的引入,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让人在恍然大悟之余,不得不佩服其驾驭复杂思辨的能力。这种行文风格,与其说是解读,不如说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思维导览,引导读者在知识的迷宫中高效地找到出口。它不像某些学术著作那样,堆砌大量生僻的典故来炫耀学识,而是真正致力于“传道授业解惑”,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
评分我花了一整个周末的时间来细读这本书的某个特定章节——关于“格物致知”的探讨部分。这本书在处理这一概念时,采取了跨学科的视野,不仅仅局限于儒家文本本身的解释,还巧妙地穿插了当时的科学认知和社会背景,这极大地拓宽了我的理解维度。作者深入挖掘了当时知识分子是如何看待“探究事物本源”这一行为的,并将其置于古代社会结构和伦理体系中进行考察,使得“格物”不再是一个孤立的道德口号,而是一项深刻的认识论实践。我对作者对史料的梳理能力印象深刻,他引用的旁证和反证都非常精准有力,论证过程层层递进,滴水不漏。读完这一部分,我感觉自己对中国古代的认知结构有了一个全新的、更具批判性的视角,不再是简单地接受既有结论,而是开始学着像作者一样去追溯思想的源头和演变路径。这本书记载的深度和广度,远超出了我对一本解读类书籍的初始预期。
评分这本书的章节编排和结构设计,体现了一种深刻的匠人精神。它并不是简单地按照古代典籍的篇章顺序进行逐段解读,而是将主题进行高度的凝练和重组,围绕几个核心的哲学命题进行螺旋上升式的阐释。这种结构的好处在于,即便是初次接触该领域知识的读者,也能迅速抓住全书的脉络,建立起一个坚实的知识框架。每一章的结尾都设置了精炼的小结,像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可以随时回顾和巩固的“思维锚点”,防止在复杂的论述中迷失方向。而且,作者在不同章节之间设置了巧妙的呼应和过渡,使得整本书的阅读体验是连贯且浑然一体的,而不是零散片段的堆砌。这种精心设计的阅读体验,使得学习过程不再是任务,而更像是一场流畅的探索之旅。对于需要长期系统学习的人来说,这种结构无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保障了知识的内化和长期记忆。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又不失古朴的气质,拿在手里就感觉重量感十足,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脉络。封面选用的纸张质感非常细腻,纹理清晰可见,配合着烫金的书名和作者信息,在灯光下散发出低调而典雅的光泽。内页的排版更是体现了出版方的用心,字体选择上兼顾了易读性和传统韵味,字距和行距的把控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明显的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一些关键的引文部分采用了不同的字体或加粗处理,使得重点一目了然,这对于深入理解复杂的古代文本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便利。整体来看,这本书的实体感和美学价值已经超越了一般的阅读工具,它更像是一件可以珍藏的艺术品。书脊的工艺也做得非常结实,想必能经受住反复翻阅的考验。初次拿到手时,那种仪式感油然而生,让人迫不及待想要探究其中的奥秘。从包装到最终呈现的成品,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对经典文化的尊重与敬畏。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说实话,是它最让我感到惊喜的部分。我原本以为涉及传统经典必然会充斥着大量晦涩的文言文式表述,但实际上,作者的行文流畅且富有现代文采,读起来有一种如沐春风的体验。他善于运用富有画面感的词汇来描摹古代的场景或心境,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沉浸感。例如,在描述某种修养境界时,作者所用的比喻生动形象,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体会到古人所追求的“静”与“安”。这种兼具典雅与灵动的笔调,有效地避免了阅读疲劳。更难得的是,作者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没有放弃对文字美感的追求,使得整本书读下来,既有知识的充实感,又有文学欣赏的愉悦感。这对于那些希望系统学习但又惧怕枯燥理论的普通读者来说,无疑是打开了一扇友好的大门。这种平衡感,在同类书籍中实属罕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