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盐铁论选译(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13.00元
售价:8.8元,便宜4.2元,折扣67
作者:孙香兰,刘光胜注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5-01
ISBN:978755060430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259kg
关于国家垄断经济的利弊存废的*早辩论记录。
《盐铁论》是一部记述西汉经济、思想以及社会情况的著作,是西汉宣帝时根据昭帝时召开的盐铁会议的记录加以整理写成的。《盐铁论》记载了盐铁会议的全过程,对研究汉代历史和古代经济思想和政治思想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参校其他注本作选取部分内容作注释和翻译。
前言
本议
力耕
通有
错币
禁耕
忧边
轻重
国疾
水旱
备胡
取下
击之
世务
和亲
大论
杂论
编纂始末
丛书总目
孙香兰,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古籍所教授。文史研究专家。
说实话,我最近对魏晋时期的士人精神状态特别感兴趣,手头正好拿到这套丛书中的一本侧重于那个时代文学批评的选本。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过多纠缠于那些耳熟能详的篇章辞藻,而是聚焦于当时文人之间对于“风骨”与“情韵”的争论,那种思想的交锋火花四溅,读来令人拍案叫绝。译者在处理那些充满玄思和韵味的文论时,展现出极高的文学素养和理解力,他捕捉到了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文人情结,并用现代汉语精确地传达了出来,这可比那些干巴巴的学术翻译要高明得多。尤其是在阐述竹林七贤的艺术主张时,那种超脱尘世却又充满对现实不满的矛盾心境,被描摹得淋漓尽致。这本书的选文眼光独到,没有选择那些烂熟于心的段落,而是挑选了许多在学术界有重要地位但普通读者不甚了解的珍稀文献,极大地拓宽了我的阅读视野。
评分这套“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在浩如烟海的古籍选本中,它能保持如此高的水准实属不易。我最近在翻阅其中另一册关于先秦哲学的译本时,深切体会到了编者团队的用心。他们不仅在文本的准确性上做到了精益求精,对那些晦涩难懂的古代概念和历史背景,也进行了非常详尽且富有洞察力的注释。比如,在解读某个流派的政治主张时,译者并没有停留在字面意思的转换,而是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社会结构和权力运作逻辑,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些思想的读者,也能迅速把握其精髓。更值得称赞的是,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也极具古典韵味,拿在手里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他们似乎明白,阅读古代经典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更是一种与历史对话的仪式感。这种对细节的执着,让整套丛书在众多同类出版物中脱颖而出,让人愿意一本接一本地收藏下去,作为案头常备的参考书目。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一套能够系统梳理中国古代律法变迁的入门读物,这套丛书中恰好有一本关于历代刑制演变的选译本,极大地满足了我的需求。与其他专注于宏大历史叙事的书籍不同,这本书聚焦于“法”这个非常具体而又微观的切入点,通过对具体法条和判例的翻译和解析,展现了不同朝代统治思想的细微差别。译者在处理那些冗长且充满特定法学逻辑的条文时,展现出了一种近乎外科手术般的精准度,既保留了原始条文的逻辑结构,又用清晰的现代法律语言进行了阐释,这对于我们理解古代“礼法合一”的思维模式至关重要。特别是对某个朝代“慎刑”思想的深入解读,结合了具体的案例分析,令人信服力十足。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普及价值兼备,结构清晰,索引完善,无疑是法律史爱好者案头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评分最近迷上研究古代的社会风俗和日常生活,刚好翻阅了这套丛书中关于唐代笔记小说的选译本。坦白说,唐代笔记的魅力在于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对市井百态的细致描摹,而这次的译本完美地抓住了这种“烟火气”。译者的文字充满了灵动和趣味,对于那些描述鬼怪妖异或者市井笑谈的部分,他明显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使得那些原本有些古旧的段落一下子鲜活了起来,仿佛跃然纸上。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累,甚至有些段落,我已经忍不住大声朗读给家人听了,那种阅读的愉悦感是久违的。特别欣赏的是,对于那些涉及到当时俚语、方言或者地方习俗的词条,译者都做了简短但切中要害的注解,避免了读者在阅读时因文化隔阂而产生理解上的断裂,这让我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中,也学到了不少唐人的生活细节。
评分我通常比较挑剔翻译的质量,因为很多号称“选译”的古籍,要么是翻译腔过重,读起来拗口生涩,要么就是为了追求流畅而牺牲了原著的力度和韵味。然而,这套丛书里的另一部关于汉代史学的译作,却给出了一个非常令人满意的平衡点。它成功地在保持了史料原有的庄重感和严谨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奇妙的支点。我特别留意了译者在处理一些官方文书和奏议时的用词,那些充满权力色彩和伦理规范的词汇,被精准地转换成了现代人可以理解,但又不失其历史厚重的表达方式。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坐在汉代的高堂之上,听着那些老臣们慷慨陈词,那种历史的现场感极强。而且,该书的导读部分也做得极为出色,它没有像某些导读那样长篇大论地空谈理论,而是非常务实地指出了每篇选文在史学发展脉络中的关键地位,对于梳理知识体系帮助极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