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90年中人與事 共和國成長軌跡
定價:23.00元
售價:15.6元,便宜7.4元,摺扣67
作者:北京支部生活雜誌社著
齣版社:北京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53000311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222kg
“五年計劃”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戔的總藍圖。60年來,中國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製定與實施瞭11個“五年計劃”。
迴顧一個個“五年計戔”的推進,探手經濟展、國傢進步背後的思想脈絡,不僅能讓人清晰地看到共和國成長的曆史軌跡,而且能讓人感受到中華民族復興路上的風風雨雨、一個社會主火共和國探索發展的麯麯摺摺。
◎題記門
◎奠基之役(1953年至l957年)
從穩定社會動蕩中起步
要“四路進兵”,不要四麵齣擊
怎麼嚮社會主義過渡
一條貫穿過渡時期的總路綫
個五年計劃乾什麼
發展重點的爭論
經得起曆史檢驗的選擇
重點項目搭起工業體係的基本骨架
兩個“一升一降”見端倪l
◎麯之必東(1958年至l965年)
提早完成工業化
反保守與反冒進的平衡
“二五”計劃的基本任務
計劃指標一改再改
糾“左”與反右的反復
五年計劃八年纔完成
調整什麼,怎麼調整
發展亮點讓世界矚目
◎備戰備荒(1966年至l970年)
“先抓吃穿用,實現農輕重”
“兩個拳頭、一個屁股”
禦敵除患建三綫
有骨有肉的計劃
打與不打進退自如
富有遠見的重大戰略
社會動蕩中的經濟前行
◎逆水行舟(1971年1975年)
一份先天不足的計劃
“四五”期間的中心任務
整頓糾偏初見成效
“四三方案”嚮西方發達國傢敞開國門
大刀闊斧進行第二次整頓
生育也是計劃問題
環境保護的曆史性起步
◎轉摺(1976年至1980年)
沒有獨立文本的五年計劃
中國發展道路的再選擇
曆史轉摺的思想先導’
共和國發展的新起點
調整是糾偏,更是為瞭加速發展
改革開放在自我反思中起步
◎探索新路(1981年至1985年)
經濟建設指導思想的深刻轉變
個以小康為目標的五年計劃
從單純發展經濟到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
重視經濟效益成為整個計劃的靈魂
經濟體製改革開始由農村嚮城市推進
由單一計劃經濟嚮有計劃的商品經濟轉變
……
◎攻堅破難(1986年至1990年)
◎加快推進(1991年至1995年)
◎兩大轉變(1996年至2000年)
◎全麵發展(2001年至2005年)
◎和諧藍圖(2006年至2010年)
◎走嚮迴眸(1949年至2010年)
◎後記
劉陳德,高級記者,現任前綫雜誌社總編輯,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閤會常委,北京市新聞學會副會長,北京市戲劇傢協會會員。創作新聞作品600餘篇,有90餘篇分彆獲得全國和省市級新聞作品一、二等奬,擔任國傢重點齣版項目《輝煌50年》中的子項目《輝煌50年北京》圖書的總撰稿人和主編。著有長篇報告文學《豐碑》、《乙酉大洗禮》,長篇散文詩《感動》和作品選編《滴水集》等。創作話劇劇本《楊為民》,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公演。
我喜歡這本書所透露齣的一種謙遜而又堅定的曆史觀。它沒有過度美化或妖魔化任何一個時間段,而是力求呈現齣一種復雜性、矛盾性和人性的真實麵貌。作者似乎深知曆史記錄的局限性,因此在關鍵的判斷和結論上,總是留有一定的空間給讀者自行思辨,而不是強行灌輸某種單一的價值導嚮。這種開放性使得這本書具有很強的再閱讀價值,隨著我個人閱曆的增長,或許會對書中某些情節産生全新的理解。它更像是提供瞭一份珍貴的“現場記錄”,讓後來者得以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構建自己的曆史認知框架。這本書的厚重感並非來自於篇幅的冗長,而是源於其對所涉獵時代精神的深刻把握和誠懇緻敬。
評分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陷入沉思,思考現代社會與那個時代的巨大差異。比如書中提到的一些集體行動和集體記憶,在如今這個強調個人主義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也令人唏噓。那些描繪個體命運與時代背景交織的篇章,尤其引人入勝。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梳理這些事件時所付齣的心血,他/她似乎不僅僅是在記錄“發生瞭什麼”,更在探究“為什麼會這樣”,以及“這對於當時的人意味著什麼”。文字的張力在於它的剋製與爆發並存,在敘述重大轉摺時,筆觸冷靜客觀,但在描寫個體情感衝擊時,又能瞬間點燃讀者的共鳴。這種對人性的深刻洞察,使得這本書超越瞭一般的編年史,具備瞭更持久的文學價值。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細節的捕捉能力,一個物件、一句無心之語,都能成為解析那個時代精神內核的關鍵綫索。
評分從文學性角度來看,這本書的語言風格變化多端,時而如同老一輩人講述往事的娓娓道來,充滿瞭地方色彩和生活氣息;時而又轉為一種冷靜、近乎學術的分析筆調,對某些社會現象進行深刻剖析。這種風格的張弛有度,避免瞭敘事上的單一化疲勞。尤其是一些人物的側寫,刻畫得入木三分,那些鮮活的麵孔仿佛躍然紙上,讓人相信他們是真實存在過,掙紮過,奮鬥過。對我而言,閱讀這些文字更像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我能感受到前輩們在麵對物質匱乏時的智慧,以及他們對未來抱有的那種近乎宗教般的信念。這種精神力量的傳承,纔是這本書給予現代讀者最寶貴的財富,它提醒著我們,腳下的每一步,都承載著無數人的努力與犧牲。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極具年代感,厚重的紙張,泛黃的書頁邊緣,仿佛真的能觸摸到時光的紋理。我特意選瞭一個安靜的午後,泡上一壺清茶,翻開它,立刻就被一種沉澱下來的曆史氣息所包裹。雖然我個人的記憶大多停留在更晚的時期,但通過文字,我仿佛能窺見那個特定年代的社會風貌和人們的生活狀態。作者的敘事視角非常獨特,不是宏大敘事下的冰冷記錄,而是充滿瞭鮮活的個體經曆和細膩的情感波動。書中那些關於日常瑣事的描摹,比如糧票的使用、鄰裏間的互助、特定時期流行的口號,都讓我這個後輩感到既陌生又親切。這不僅僅是一本曆史書,更像是一扇窗戶,讓我得以一窺父輩們奮鬥的足跡,體會他們麵對時代洪流時的堅韌與樂觀。這種真實感是很多官方文獻無法給予的,它將那些遙遠的事件拉迴到瞭可感知的溫度。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堪稱精妙,它沒有采用完全綫性的敘述方式,而是巧妙地穿插瞭不同視角的片段和主題性的章節,使得整體閱讀體驗如同拼圖一般,需要讀者主動參與構建完整的曆史畫麵。這種非傳統的敘事手法,讓原本可能枯燥的年代迴顧變得富有探索的樂趣。我發現自己常常需要對照著地圖或者查閱一些背景資料,來更好地理解特定事件發生的地域和背景,這本身就是一種積極的互動。作者對史料的挖掘和整閤能力令人贊嘆,那些看似散落在時間碎片中的零星信息,被作者用一種極為融洽的方式編織在一起,最終形成瞭一張宏大而又脈絡清晰的時代圖景。讀完一章,總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急切地想知道下一個轉摺點將如何展開,如何影響後續的人生軌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