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教材)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定价:28.00元
作者:江世明,黄同成著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2-01
ISBN:978711312191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40kg
编辑推荐
本书根据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选取教材内容,秉持“理论够用”的原则整合教学内容。
本书以“原理 应用 设计”为基调,突出社会需要,坚持以应用为目的。强化工程实践,突出实践教学。书中示例丰富且配有解题分析、程序流程及仿真,同时提供仿真源代码下载,以便于初学者自学。
本书配套教材《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教程》从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角度系统而全面地对单片机实验教学进行讲解。
内容提要
本书遵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详细介绍了5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单片机功能部件(定时/计数器、中断系统、串行通信)、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C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单片机接口技术、单片机扩展技术、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基于Proteus的单片机仿真技术。另外,还编写了与《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配套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教程》,可供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参考。
本书注重在应用中学习单片机的理念,书中示例丰富,且配有解题分析、程序流程及仿真,同时提供仿真源代码下载,以便于初学者自学。
本书适合作为本科院校电气、电子、计算机、通信、自动化、智能仪器仪表、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物联网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广大从事单片机应用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章 单片机基础
1.1 单片机简述
1.1.1 单片机定义
1.1.2 单片机发展过程
1.1.3 单片机发展趋势
1.1.4 单片机生产厂家
1.1.5 单片机应用领域
1.2 单片机引脚功能和内部逻辑结构
1.2.1 单片机外形和引脚功能
1.2.2 单片机内部逻辑结构
1.2.3 单片机端口结构
1.3 单片机存储器
1.3.1 单片机存储器结构
1.3.2 单片机程序存储器
1.3.3 单片机数据存储器
1.3.4 单片机特殊功能寄存器
1.4 单片机小系统
1.4.1 单片机小系统基本配置
1.4.2 单片机时钟电路
1.4.3 单片机复位电路
1.4.4 单片机工作方式
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单片机指令系统与程序设计方法
2.1 单片机寻址方式
2.1.1 指令格式
2.1.2 寻址方式
2.2 单片机指令系统
2.2.1 数据传送指令
2.2.2 算术运算指令
2.2.3 逻辑运算指令
2.2.4 位操作类指令
2.2.5 控制转移类指令
2.3 单片机指令执行过程
2.3.1 单片机工作时序
2.3.2 指令执行过程
2.4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2.4.1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概述
2.4.2 程序流程设计
2.4.3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2.4.4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2.4.5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2.4.6 子程序设计
2.5 基于Wave的汇编程序设计实例
2.5.1 Wave软件简介
2.5.2 软件安装及设置
2.5.3 设计实例
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单片机仿真软件
3.1 Proteus电子设计仿真软件
3.1.1 Proteus操作界面
3.1.2 Proteus资源配置
3.1.3 Proteus基本操作
3.2 ProteusISIS参数设置
3.2.1 编辑环境参数设置
3.2.2 系统参数设置
3.3 基于Proteus的电路设计
3.3.1 设计流程
3.3.2 设计实例
3.4 基于Proteus的电路仿真
3.4.1 交互式仿真
3.4.2 图表仿真
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4 章单片机功能部件
4.1 中断系统
4.1.1 中断的基本概念
4.1.2 中断系统结构
4.1.3 中断处理过程
4.1.4 与中断相关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4.1.5 中断系统程序设计方法
4.1.6 外部中断应用与仿真
4.2 单片机定时/计数器
4.2.1 定时/数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4.2.2 与定时针数相关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4.2.3 定时/计数器工作方式
4.2.4 定时/计数器应用与仿真
4.3 单片机串行通信
4.3.1 串行口结构与工作原理
4.3.2 与串行控制相关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4.3.3 串行口工作方式
4.3.4 串行口应用与仿真
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单片机接口技术
5.1 单片机显示接口技术
5.1.1 LED显示接口技术
5.1.2 基于单片机LcD字符显示接口技术
5.1.3 基于单片机的LCD图形显示接口技术
5.2 单片机键盘接口技术
5.2.1 独立式键盘与单片机接口技术
5.2.2 行列式键盘与单片机接口技术
5.3 单片机转换器接口技术
5.3.1 A/D转换器接口技术
5.3.2 D/A转换器接口技术
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6章 单片机扩展技术
6.1 单片机存储器扩展技术
6.1.1 单片机存储器扩展方法
6.1.2 存储器扩展实例
6.2 简单I/O接口扩展技术
6.2.1 基于并行芯片的I/O口扩展
6.2.2 基于移位寄存器的I/O口扩展
6.3 I2C串行总线扩展技术
6.3.1 I2C串行总线
6.3.2 I2C串行总线操作
6.3.3 I2C总线串行扩展实例
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7章 C语言在单片机中的应用
7.1 C语言程序设计
7.1.1 C语言程序设计的特点
7.1.2 C语言程序的结构
7.1.3 C语言编译环境
7.2 C语言在单片机中的应用
7.2.1 C语言在I/O接口控制中的应用
7.2.2 C语言在定时/计数器中的应用
7.2.3 C语言在外部中断中的应用
7.2.4 C语言在串行通信中的应用
7.3 C语言与汇编语言的混合编程
7.3.1 混合编程方法
7.3.2 混合程序的编译
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8章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8.1 单片机应用系统研究方法
8.1.1 系统方案设计
8.1.2 电路设计
8.1.3 程序设计
8.1.4 系统调试
8.2 单片机应用系统抗干扰设计
8.2.1 硬件抗干扰措施
8.2.2 程序可靠性设计
8.3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实例
8.3.1 直流电动机:PWM调速器设计
8.3.2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装置设计
8.3.3 基于单片机的信号发生器设计
8.3.4 基于单片机的IC卡水表设计
小结
思考与练习
附录A 51单片机指令表
附录B Proteus常用元器件
附录C C语言函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本应用型的教材,它在软硬件结合部的处理上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我特别留意了关于模数转换(ADC)和数模转换(DAC)的那几节内容。它们不仅解释了采样定理的基本原理,还细致地说明了在实际芯片中,如何通过设置通道选择、参考电压和转换速度来优化采集精度。书中给出的实验指导部分,虽然内容本身不是评价的重点,但其编写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间接反映了教材的严谨性。例如,在讲解EEPROM的读写操作时,它非常审慎地提到了写入擦除的寿命限制和操作时序的等待要求,这些都是项目实际落地中必须面对的“坑”。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只会调用库函数的“API用户”,而是真正理解了数据如何在存储单元中持久化的“工程师”。这本书对于那些希望从原理走向工程实践的读者,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实战指导,其深度远超一般市面上的初级参考手册。
评分这本《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读下来,感觉作者们在知识体系的搭建上真是下了大功夫。书里对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讲解得非常细致,从最底层的寄存器操作到中断系统的管理,条理清晰得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关于指令集的部分,不仅罗列了各种指令的格式和功能,还结合实际应用场景给出了具体的例子,这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很多教科书在讲到硬件抽象层时容易变得空泛,但这本书通过对具体芯片架构的剖析,让抽象的概念落地了。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了片上资源的管理,比如定时器/计数器的灵活配置,如何实现精确的延时和波形发生,那些公式的推导和代码的对应关系写得非常到位,让人能迅速掌握其精髓。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跟着作者的思路,一步步揭开单片机“黑箱”下的神秘面纱。对于想深入理解嵌入式系统底层逻辑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理论深度和广度是相当扎实的,绝非泛泛而谈的入门手册可以比拟。它更像是一本深入的“内功心法”,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系统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我之前也看过好几本关于单片机开发的资料,但很多书都过于侧重于某个特定的开发环境或特定的应用实例,缺乏对底层原理的系统性梳理。然而,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却显得非常沉稳和严谨,它不像某些市面上流行的速成指南那样追求速度和花哨的界面展示,而是专注于打磨核心概念的准确性和逻辑的完整性。比如,在讲解串行通信协议(如UART)时,它不仅描述了发送和接收的流程,还深入探讨了波特率的计算精度问题,以及如何处理数据帧的同步和校验,这些细节的把控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工程经验。读完与I/O口控制相关的章节后,我发现自己对“高低电平”这个看似简单的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是机械地记忆某个引脚的配置方式,而是明白其背后的电气特性和时序要求。这种从宏观到微观,再回归应用的设计思路,使得学习过程非常扎实,每学完一章都能感觉到自己的知识树又添了一根坚固的枝干。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总体上是冷静、客观且极具专业性的,但其中对关键概念的阐释却又带着一种循循善诱的引导力。它避免了过多的口语化表达,力求用最精确的术语来构建知识体系,这使得它在作为长期参考资料时价值极高。例如,在解析总线仲裁和多机通信时,作者对于时序图上每一个信号沿的含义都给予了明确的界定,这对于理解并发操作至关重要。我感觉自己读的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更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教授讲解复杂的系统架构。它成功地平衡了理论的深度和教材的可读性,即便是面对像DMA(直接内存访问)这样容易让人望而生畏的主题,也能通过清晰的解释和分层级的剖析,帮助读者逐步掌握其异步数据传输的强大能力。这本书无疑是搭建扎实的单片机知识塔基的优质选择。
评分这本书的章节编排逻辑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没有采用先堆砌代码再反推原理的做法,而是坚持从“为什么需要”到“如何实现”的递进路线。起初对单片机概念模糊的读者,也能通过前几章对冯·诺依曼结构和哈佛结构的对比分析,迅速建立起正确的概念框架。最让我欣赏的是其对中断机制的处理——这是很多初级读物容易草草带过的地方。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解析优先级管理、上下文保存与恢复等关键流程,并且穿插了大量的流程图和时序图,使得原本复杂的异步事件处理变得可视化、可追踪。当我尝试去调试一个复杂的实时任务调度时,这本书里关于中断嵌套和标志位清除的时机描述,成了我解决问题的关键线索。它教会我的不是“怎么用”某个外设,而是“为什么”要那样配置才能确保系统的健壮性。这种注重底层机制的讲解,极大地提升了读者的独立排错和系统设计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