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9787546144009

聊斋志异 978754614400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清 蒲松龄 著
图书标签:
  • 古典文学
  • 清朝
  • 短篇小说
  • 鬼怪
  • 聊斋志异
  • 文学
  • 小说
  • 蒲松龄
  • 中国古典文学
  • 志怪小说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黄山书社
ISBN:9787546144009
商品编码:29706544298
包装:线装
出版时间:2014-06-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聊斋志异 作者 清 蒲松龄
定价 380.00元 出版社 黄山书社
ISBN 9787546144009 出版日期 2014-06-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线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全书共491篇,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仙、鬼、妖,以此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了17世纪中国的社会面貌。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之*。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小说家。一生热衷科举,直到72岁赴青州考贡,为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触。他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 卷、491篇,约40余万字。

   目录
册一
卷一
考城隍
瞳人语
画壁
王六郎
劳山道士
狐嫁女
娇娜
叶生
成仙
王成
青凤
画皮
卷二
董生
陆判
婴宁
聂小倩
侠女
莲香
阿宝
九山王
张诚
巧娘
红玉
卷三
鲁公女
黄九郎
连琐
夜叉国
连城
小二
庚娘
宫梦弼
狐妾
赌符
阿霞
翩翩
卷四
公孙九娘
田七郎
……
册二
册三
册四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山海经》:一部中国上古神话与地理的百科全书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地理著作,其内容之博大精深,至今仍令无数读者着迷。它并非一部单纯的地理记录,而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古代神话、传说、物产、民族、宗教、巫术的百科全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光怪陆离、瑰丽雄奇的上古画卷。 奇珍异兽,山川异域 《山海经》最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其对无数奇珍异兽的生动描绘。从东山经中形似牛而浑身长着六只脚、四只耳朵的“肥遗”,到西山经中长着龙形的头、马的身体、牛的尾巴,浑身披着鳞片的“灌灌”;从南山经里能发出人言的“九尾狐”,到海外经中能吞食猛兽的“穷奇”,书中记载的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许多都超出了我们现实世界的认知范畴。它们或凶猛异常,或温顺可爱,或具有神力,或象征祥瑞,共同构成了《山海经》中充满生命力的奇幻世界。 除了异兽,《山海经》还详尽记录了中国古代的地理风貌。书中描绘了连绵的山脉、浩瀚的河流、辽阔的海洋,以及分布在其间的各种自然景观。例如,巍峨的昆仑山,传说中西王母的居所,是神灵汇聚之地;奔腾的黄河,滋养着华夏文明的摇篮;广袤的东海,承载着无数的神秘传说。书中对这些地理特征的描述,既有科学的观察,又充满了浪漫的想象,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古代中国地图。 神话传说,源远流长 《山海经》更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宝库。书中记载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女娲造人的传说,后羿射日的壮举,鲧禹治水的艰辛,以及各种神祇、妖魔鬼怪的活动。这些神话故事不仅充满了想象力,更蕴含着古代先民对宇宙、生命、自然现象的理解和思考。它们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对后世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关于后羿射日的传说,生动地展现了古代先民对太阳运行规律的朴素认识,以及对英雄人物的崇拜。书中描写的黄帝与炎帝的战争,则反映了古代部落联盟的形成和统一过程。而各种神祇的形象,如伏羲、女娲、神农等,更是逐渐演变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 物产风俗,多元文化 《山海经》不仅仅记录了地理和神话,还广泛地涉及了古代的物产和风俗。书中记载了各种植物、矿产、药物,以及它们的功效和用途。例如,书中描述了能够延年益寿的“不死药”,能够治疗伤病的“龙骨”,以及各种珍贵的玉石、金属等。这些记载为我们了解古代的经济、科技、医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同时,《山海经》也记录了古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组织、祭祀活动等。书中提到的“三苗”、“九夷”、“西王母国”等,反映了古代中国多元文化的特征。对这些记载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结构和发展。 神秘的来源与解读 《山海经》的作者和成书年代至今仍是一个谜。历代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和研究,但仍未能得出确切的结论。有人认为,《山海经》是古代巫师、方士、地理学家等集体创作的成果;也有人认为,它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作品的汇集。 正是由于其神秘的来源和丰富的内容,《山海经》吸引了无数的学者和爱好者进行解读。从古代的屈原、司马迁,到近现代的顾颉刚、袁珂,一代代学者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地挖掘《山海经》的文化内涵,试图揭示其隐藏的秘密。 《山海经》的价值与意义 《山海经》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 文学价值: 它以其独特的想象力、瑰丽的文笔,为中国古代文学注入了奇幻的元素,对后世的诗歌、小说、戏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无数的文学作品从中汲取灵感,创造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和形象。 历史价值: 它为我们了解中国上古时期的历史、社会、文化、信仰提供了珍贵的资料。通过对书中记载的梳理,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先民的思维方式、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世界的认知。 地理价值: 尽管其地理描述充满想象,但其中也不乏对真实地理特征的记录,为我们研究古代中国的地理变迁提供了参考。 民俗价值: 书中记载的各种神话、传说、祭祀活动,是研究中国古代民俗的重要素材,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源。 哲学与宗教价值: 《山海经》中所体现的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对神灵的崇拜,以及对生命循环的思考,都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和宗教意味,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山海经》不仅仅是一部古代典籍,更是一扇通往我们民族遥远过去的大门。它以其包罗万象的内容,带领我们穿越时空,感受上古时代的神秘与瑰丽。无论是对文学、历史、地理感兴趣的读者,还是对神话传说充满好奇的探索者,都能在《山海经》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奇遇。它至今仍然是激发想象、启迪思考的宝贵源泉,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第一次接触这类文集,我还有些担心会是那种枯燥的、纯粹的猎奇文本。然而,事实证明我的顾虑是多余的。这部作品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为高明,时而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清脆流畅,一下子就把你带入一个紧张的境地;时而又缓缓铺陈,细致描摹人物的内心挣扎和环境的阴森氛围,让人手心冒汗。特别是那些情节反转之处,简直是神来之笔,让你拍案叫绝,感叹作者构思之精巧。它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它用一个个光怪陆离的表象,去折射和讽刺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虚伪、贪婪和不公。每当看到那些聪慧的狐仙或正直的鬼魂,反倒比那些道貌岸然的士绅清流更具人性光辉时,心中那种强烈的对比感就油然而生,让人对“人”这个字有了更深层次的反思。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实在是一绝,那种古典韵味十足的白话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却又不失典雅。每一个章节的开头和结尾,往往都有几句画龙点睛的总结陈词,既是对本段故事的收束,也留下了耐人寻思的哲理。我不是什么文学研究者,但光是从阅读的愉悦度来说,它远超我以往读过的许多名著。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最荒诞离奇的设定,用一种极其写实且具有说服力的方式讲述出来,让你在阅读过程中,几乎忘记了自己正身处现代的沙发上,而是真真切切地感受着那个充满未知与神秘的古代世界。那些环境描写,比如月夜下的古寺、迷雾笼罩的山林,都立体得仿佛触手可及,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沉浸感。

评分

我得承认,一开始我对这类“志怪”体裁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它可能更偏向于记录民间传说或荒诞不经的稗官野史。但深入阅读后,才发现其内涵的丰富程度远超想象。它不仅仅是罗列了多少精怪的异闻,更重要的是,它构建了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书中有许多篇目,都巧妙地探讨了“因果报应”的主题,但这种报应并非简单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是充满了复杂性和辩证性。有时候,看似无辜的受害者,其前因可能隐藏在更深的历史迷雾中;而那些看似残忍的惩罚者,其行为动机也往往有着令人同情的苦衷。这种对人性深渊的挖掘,使得故事的层次一下子提升了,不再是简单的民间故事集,而是一部关于世间百态的寓言画卷。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渐入佳境的。初读时,可能还会被一些篇章的短小和情节的跳跃感到些许不适应,但一旦你适应了作者的叙事节奏和古典白话的语感,就会被那种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它就像是夜空中闪烁的群星,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光芒和故事,但汇聚在一起,便构成了浩瀚的宇宙图景。最让我欣赏的一点是,它没有刻意去美化或丑化任何一方,而是秉持着一种近乎冷静的观察者的态度,记录下这世间万象的真实模样——包括人性的光辉,也包括潜藏的阴暗面。这种不偏不倚的叙事,反而给了读者极大的思考空间,让我在合上书本后,仍能持续地与书中的意象和人物进行对话。

评分

这部作品简直是奇遇连篇,每一次翻开都像推开了一扇通往光怪陆离世界的门。作者的笔触细腻得令人称奇,即便是描绘那些全然超乎想象的妖魔鬼怪,也能让你感受到他们身上复杂的人性纠葛。比如书中描绘的那些精怪,它们有时比人类更加重情重义,有时候又流露出令人心寒的狡诈。我尤其喜欢那些关于人与非人之间微妙情感的刻画,那种爱恨交织、难以割舍的宿命感,读来让人唏嘘不已。它不仅仅是讲述一个个独立的鬼怪故事,更像是在探讨世间的“情”与“理”究竟该如何界定。那些发生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场景描绘,也为这些志怪故事增添了一层厚重的历史质感,让人在惊悚之余,不禁对古代社会的某些风俗人情产生更深的探究欲。读完一个故事,往往需要停下来很久,回味那份萦绕不散的余韵。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