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体验心理学(第2版)(全彩) |
| 作者 | (美)劳拉.A.金(Laura A. King) |
| 定价 | 188.00元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21332807 |
| 出版日期 | 2018-02-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体验心理学(第2版)(全彩)》内容简介:一些人学习心理学理论而另一些人则在体验它。本书中附有30余段学习视频,轻扫二维码即可观看;每章后的关键术语帮助你掌握心理学基本概念;丰富的自我测试与练习,随时检验学习效果;立足于学科前沿,每章都有心理学的新趋势和研究发现;扎根于真实生活环境,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个性化的问题和形式多样的练习,使你亲身体验心理学的乐趣。 |
| 作者简介 | |
| 劳拉·A. 金(Laura A. King),全球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坦普顿大奖得主,关注幸福与正常生活的新锐学者。她是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的心理学教授,长期从事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心理学导论课程。鉴于教学和科研上的杰出贡献,她曾于南卫理公会大学获得六项教学奖,于密苏里大学获杰出研究和创造性活动大学校长奖。同时,她还是《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人格与个体差异》和《人格研究》杂志的编辑,并兼任多个学术期刊的副编辑。 |
| 目录 | |
| 一、科学心理学 1 心理学的定义及其历史起源 心理的心理学界定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的历史视角 2 当代心理学研究取向 生物学取向 行为主义取向 心理动力取向 人本主义取向 认知主义取向 进化论取向 社会文化取向 当代7种取向的总结与归纳 3 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 4 心理学研究的类型 描述性研究 相关研究 实验研究 三类研究的应用 5 研究样本与背景设置 研究样本 研究情境 6 研究伦理 伦理学指导 动物作为研究被试的伦理问题 价值取向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作用 7 学习心理学,了解自我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 把心理学作为“你的科学”来学习 总结 关键术语 自我测试 二、大脑与行为 1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特点 神经系统中的路径 神经系统的组成 2 神经元 特定的细胞结构 神经冲动 突触和神经递质 神经网络 3 大脑的结构及其功能 研究者如何研究大脑和神经系统 大脑是如何组织的 大脑皮层 大脑半球和裂脑研究 大脑功能的整合 4 内分泌系统 5 脑损伤、可塑性与修复 大脑的可塑性和修复能力 脑组织移植 6 遗传与行为 染色体、基因和DNA 遗传学研究 基因和环境 总结 关键术语 自我测试 三、感觉与知觉 1 我们如何感知世界 感觉和知觉的过程与目的 感受器和大脑 阈值 感知感官刺激 感觉适应 2 视觉系统 视觉刺激与眼睛 大脑的视觉处理 颜色视觉 形状知觉、深度知觉、运动知觉和知觉恒常性 3 听觉系统 声音的本质以及我们的体验 耳朵的构造和功能 听觉理论 大脑中的听觉加工 声音定位 4 其他的感觉 皮肤感觉 化学感觉 动觉和前庭觉 总结 关键术语 自我测试 四、意识状态 1 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定义 意识和大脑 心理理论 意识水平 2 睡眠和梦 生物节奏与睡眠 我们为什么需要睡眠? 清醒和睡眠的阶段 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睡眠 睡眠与疾病 睡眠障碍 梦 3 精神药物 精神药物的使用 精神药物的类型 4 催眠 催眠的本质 对催眠的解释 催眠的应用 5 冥想 正念冥想 大脑的冥想状态 开始冥想 总结 关键术语 自我测试 五、学习 1 学习的类型 2 经典性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的研究 人类世界的经典性条件反射 3 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定义 桑代克的效果律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方法 塑造 强化的原则 应用行为分析 4 观察学习 5 学习的认知因素 有目的的行为 顿悟学习 6 学习中的生理、文化和心理因素 生理制约 文化影响 心理因素的制约 总结 关键术语 自我测试 六、记忆 1 记忆的本质 2 记忆的编码 注意 加工水平 精细加工 意象 3 记忆的存储 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4 记忆的提取 系列位置效应 提取线索和提取任务 提取的特例 5 遗忘 编码失败 提取失败 6 记忆科学对学习与生活的启示 组织、编码、复述和提取课程内容 自传体记忆与人生故事 保持记忆敏锐 总结 关键术语 自我测试 七、思维、智力和语言 1 心理学的认知革命 2 思维 概念 问题解决 推理和决策 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 3 智力 测量智力 基因和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智力的极限 多元智能理论 4 语言 语言的基本属性 语言和认知 生物和环境对语言的影响 语言的毕生发展 总结 关键术语 自我测试 八、人的发展 1 探索人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遗传和教养如何影响发展? 早期经历对我们的生活有影响吗? 遗传、教养和你自己 发展的三大领域 2 生理发展 产前的生理发展 婴儿期和儿童期的生理发展 青春期的生理发育 成年期的生理发育 3 认知发展 童年期到成年期的认知发展 成年期的认知发展 4 社会情感发展 婴儿期的社会情绪发展 埃里克森的社会情感发展理论 5 性别发展 生理学与性别发展 性别发展的认知方面 社会情感经验与性别发展 对遗传与教养的重新审视:John/Joan案 6 道德发展 柯尔伯格的理论 对柯尔伯格的批判 社会情感背景下的道德发展 7 死亡、临终和哀伤 恐惧管理理论:对死亡的文化保护 Kübler-Ross的死亡阶段论 Bonanno的哀伤理论 寻找死亡的真实意义 8 积极发展是终身过程 总结 关键术语 自我测试 九、动机与情绪 1 动机理论 进化论取向 驱力降低理论 佳唤醒理论 2 饥饿与性 饥饿的生物学 肥胖 性的生物学 性的认知、感觉/知觉因素 性的文化因素 与性取向 3 饥饿和性:日常生活中的动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自我调控:成功地追求目标 4 情绪 情绪的生理因素 情绪的认知因素 情绪的行为因素 情绪的社会文化因素 情绪分类 情绪的适应性功能 5 动机与情绪:追求幸福感 关于幸福感的生物因素 幸福感追求中的阻碍 幸福感的活动和奋斗目标 总结 关键术语 自我测试 十、人格 1 心理动力学取向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心理动力取向的批评者与修正者 对心理动力学观点的评价 2 人本主义的观点 马斯洛的取向 罗杰斯的理论 对人本主义观点的评价 3 特质论 特质理论 人格五因素模型 对特质理论的评价 4 人格与生活故事的观点 默里的人格理论 身份的生活故事取向 对生活故事法的评价以及相似的观点 5 社会认知观点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 米歇尔的贡献 对社会认知观点的评价 6 生物学观点 人格与大脑 人格与行为遗传学 对生物学观点的评价 7 人格测量 自我报告测验 投射测验 其他人格测评方法 总结 关键术语 自我测试 十一、社会心理学 1 社会认知 人际知觉 归因 作为社会对象的自我 态度 2 社会行为 利他主义 攻击行为 3 社会影响 从众和服从 群体影响 4 群际关系 群体认同:我们与他们 偏见 群际关系的促进方法 5 亲密关系 吸引力 依恋 爱 亲密关系模型 总结 关键术语 自我测试 十二、心理障碍 1 定义和解释异常行为 异常行为的三个标准 文化、情境与异常行为的意义 心理障碍的理论取向 异常行为的分类 2 焦虑障碍及相关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 惊恐障碍 特定恐惧症 社交焦虑障碍 强迫症 与强迫症相关的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3 情感和情绪障碍 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 自杀 4 进食障碍 神经性厌食症 神经性暴食症 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暴食症:原因和治疗 狂食症 狂食症:原因和治疗 5 分离性障碍 分离性失忆症 分离性身份障碍 6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精神分裂症的原因 7 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 8 与污名作斗争 污名的后果 战胜污名 总结 关键术语 自我测试 十三、心理治疗 1 生物疗法 药物治疗 电休克疗法 精神外科 2 心理治疗 精神动力学疗法 人本主义疗法 行为疗法 认知疗法 疗法的整合 3 社会文化方法与心理治疗 团体治疗 家庭和夫妻治疗 自助支持团体 社区心理卫生 文化视角 4 心理治疗的有效性 心理治疗有效性研究 心理治疗对健康的益处 有效心理治疗的共同主题 总结 关键术语 自我测试 十四、健康心理学 1 健康心理学和行为医学 生物心理社会模型 心理与身体的联系 2 做出积极的生活改变 行为改变的理论模型 阶段改变理论模型 3 有效改变生活的资源 动机 社会关系 宗教信仰 人格特征 4 为了更健康的心理(与身体):控制压力 压力及其阶段 压力与免疫系统 压力与心血管疾病 压力与癌症 认知评价与压力应对 成功的应对策略 压力管理方案 5 为了更健康的身体(与心理):你的行为决定你的生活 进行身体活动 健康饮食 戒烟 安全的 6 心理学与美好的生活 总结 关键术语 自我测试 附录A 遨游神经系统和大脑 附录B 自我测试答案 |
| 编辑推荐 | |
| 《体验心理学》是一个完整的学习系统,使学生能够个性化、批判性且主动地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心理学的影响,并掌握复杂的课程主题。第二版的《体验心理学》也将体验如下的过程——我们的行为;我们在家庭、社区、学校和工作中的关系;我们在不同学习环境中的相互作用。《体验心理学》扎根于有意义的真实生活环境,结合当前发生的案例、个性化的学习笔记、应用练习,使读者亲身体验心理学领域,并通过阅读、观察、行动进行语言、视觉和经验上的学习。新版本秉持了*版的一些优点:在介绍某种心理问题之前,先介绍适应良好的现象;在探讨不常见的、较少亲身经历以及罕见和异常的行为之前,先通过介绍典型的日常行为帮助学生进行理解。第二版《体验心理学》将心理学的科学性和一些前沿研究作为课程的学术基础。《体验心理学》的学习系统不仅让学生们学习心理学,还有助于他们积极主动地体验这门学科。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干货满满”,但又不会让人觉得过于沉重。它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又充满了人文关怀。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情绪调节”的探讨,作者提供了很多非常实用的技巧,让我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负面情绪。书中的案例也让我印象深刻,这些案例往往能触及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我甚至会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构建自己的故事,尝试用书中的理论来分析自己的行为和感受。这种主动参与式的阅读体验,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效。而且,全彩的版面设计,让整本书读起来非常轻松愉快,即使是长篇大论的章节,也不会让人产生阅读疲劳。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心理学著作,更像是一份关于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的指南,非常值得推荐给每一个对生活有追求的人。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简洁而富有现代感,全彩的内页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书中大量的插图和图表所吸引,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装饰,而是巧妙地将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具象化,让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经典心理学实验的描绘,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深入浅出的文字,仿佛自己也置身于实验现场,亲身感受心理活动的奇妙之处。作者在案例的选择上也相当用心,既有贴近生活的日常情境,也有发人深省的社会现象,让我能够更容易地将书中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历产生连接。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探索,不仅是对心理学的深入了解,更是一次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审视和反思。即使是书中的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在作者的引导下,也能引发我长时间的思考,让我对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而智慧的朋友,陪伴我在心理学的海洋里畅游,每一次的航行都收获满满。
评分从这本书的外观到内容,都散发着一种“有料”的气息。它不是那种堆砌理论的书,而是真正能引发读者思考的书。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幸福感”和“人生意义”的章节,这些话题虽然宏大,但作者却能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来解读,让我感觉离这些人生终极问题的答案又近了一步。书中的案例也非常丰富,有关于个人成长的,也有关于社会现象的,都非常有代表性。我常常会在读到某个案例时,联想到自己的经历,然后开始反思,这样做是否更妥当,那样做是否会有更好的结果。这种自我对话和反思的过程,正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价值。它的语言流畅,逻辑严谨,即使是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心理学理论,也能被讲解得通俗易懂。这本书就像一位良师益友,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指引方向,在我懈怠的时候,给我注入动力。
评分我一直对人类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充满好奇,市面上也读过不少心理学的书籍,但说实话,很多书读完之后感觉信息量巨大,却很难真正转化为自己的认知。而这本书,却给了我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它不像是一本冷冰冰的教科书,更像是一本充满温度的对话录。作者在介绍每一个概念时,都非常注重逻辑的清晰和层次的递进,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深入理解。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动机”和“目标设定”的探讨,这些内容对于我制定个人发展计划非常有帮助。书中提供的方法和工具,都非常实用,我尝试了一些,发现确实能有效地提升我的行动力和执行力。而且,全彩的图片和清晰的图表,让复杂的心理学模型变得直观易懂,大大降低了阅读的门槛。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知识性强,而且实践性也很高,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和借鉴的佳作。
评分这本书真的给了我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心理学教材的刻板印象。首先,它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娓娓道来,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作者在讲解理论时,总是能结合大量的真实案例,这些案例的选取非常贴切,而且往往带有一定的戏剧性和启发性,让我能深刻体会到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认知偏差”的部分,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例子,我才意识到自己平时在思考和决策中竟然存在着这么多不自觉的误区。这种顿悟的感觉非常棒,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思维模式。而且,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非常人性化,段落分明,重点突出,阅读起来不会感到疲惫。我甚至会时不时地停下来,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悟和疑问,这本书已经成为了我学习和思考的重要伙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