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数字信号处理的MATLAB实现(第二版)(含光盘) |
| 作者 | 万永革 |
| 定价 | 59.0元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 ISBN | 9787030339904 |
| 出版日期 | 2016-04-01 |
| 字数 | 620 |
| 页码 | |
| 版次 | 3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B5 |
| 商品重量 | 0.763Kg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
| 文摘 | |
| 序言 | |
| 序言 |
我是一个已经工作几年,但感觉理论基础有些生疏的工程师,这次为了应对一个项目需求,不得不重新拾起DSP的内容。市面上很多参考书要么过于偏重理论的纯粹性,代码只是点缀,要么就是代码堆砌,缺乏对背后原理的深入剖析。然而,这本引进的教材(我猜是经过国内专家优化的)找到了一个极佳的平衡点。它在讲解如FIR/IIR滤波器设计时,不仅给出了标准的窗函数法和双线性变换法,还非常细致地展示了在MATLAB环境中,如何利用`designfilt`函数,通过调整关键参数(如通带截止频率、阻带衰减度)来观察滤波器特性图的变化。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谱分析的部分,它没有止步于简单的FFT,而是深入探讨了周期图估计、Welch法等高级技术,并对比了它们在处理噪声信号时的优劣。这种对比性的分析,对于需要做实际工程判断的我来说,价值千金。它教会我“在什么场景下该用什么工具”,而不是简单地“如何使用工具”。光盘里的例程也组织得非常好,可以直接用于快速验证和调试自己的算法模型。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初学者量身定做的,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详尽的章节划分和清晰的逻辑结构吸引住了。我一直觉得数字信号处理这门课理论性太强,公式推导看得我头晕眼花,但这本书的作者似乎深谙此道,他们没有把重点仅仅放在那些晦涩的数学公式上,而是非常巧妙地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前几章,对于傅里叶变换、Z变换这些基础概念的阐述,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清晰。举个例子,讲到卷积时,它不是直接丢出一个积分公式,而是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比如一个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过程,来逐步引导读者理解“为什么”需要卷积,以及“如何”用它来分析系统特性。然后,它会很自然地过渡到MATLAB的具体实现,每一步的代码都有详尽的注释,即便是对MATLAB不那么熟练的人,也能很快上手跑通例子。这种由浅入深、理论指导实践的编写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信心。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积极地探索和验证这些信号处理的神奇之处。可以说,它为我打开了理解数字世界的一扇新的大门。
评分坦白说,我最初购买这本书是带着一丝怀疑的,因为“含光盘”在今天的数字时代听起来有点过时了,而且市面上关于MATLAB工具书很多,质量参差不齐。但这本书真正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对“实现”二字的深度挖掘。很多书讲到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就戛然而止,认为调用内置函数即可。但这本书的作者显然不满足于此,他们用相当大的篇幅,清晰地展示了基2-DIT(按时间抽取)FFT算法的蝶形运算过程,并且提供了完整的、从头开始编写的MATLAB代码。这对于我这种对算法细节有洁癖的人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通过亲手实现,我对FFT的复杂度和内在的并行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此外,书中对于实时系统仿真和量化效应的讨论,也远远超出了普通入门教材的范畴。它似乎在暗示读者,工程上的挑战往往不在于理论的掌握,而在于如何高效、稳定地将理论转化为可执行的代码。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绝对是业界上乘。作为一本理工科教材,清晰度至关重要,而这本的图表质量非常高。我特别留意了那些关于信号波形和频谱图的插图,线条锐利,色彩区分明确,即便是复杂的时域/频域对比图,也能一眼看出关键信息点。这极大地减轻了阅读疲劳。更重要的是,书中的代码片段在正文中的嵌入方式非常自然,没有出现那种为了凑页数而生硬插入大段代码块的情况。代码的格式化标准统一,变量命名也符合工程习惯,这让我在对照书本进行输入和修改时,几乎没有遇到过因为格式问题导致的编译错误。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出版社和作者团队的专业素养。对于需要长期翻阅和参考的工具书来说,良好的物理载体和视觉体验,是保证学习效率的隐形功臣。我甚至觉得,如果只看电子版,可能会错过很多细节上的美感和便利性。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我觉得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远超出了单纯的“一本工具书”的范畴。它不仅仅教你“怎么用MATLAB做信号处理”,更深层次地引导你思考“如何用MATLAB来验证和优化你对信号处理理论的理解”。例如,在讲授自适应滤波器的LMS算法时,它不仅给出了标准化的迭代公式,还设计了一组实验,让读者去调整步长参数 $mu$,观察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之间的权衡关系。这种实验驱动的学习模式,使抽象的收敛性分析变得具象化、可触摸。我甚至可以根据书中的思路,灵活地将这些代码块移植到我的实际项目框架中进行初步验证。这本书没有故弄玄虚,也没有过度简化;它以一种谦逊而严谨的态度,将复杂的DSP技术“翻译”成了MATLAB语言,确实是近年来在工程应用类书籍中,难得的佳作。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从理论走向实践的信号处理学习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