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圖解元器件識彆、檢測與應用
定價:39.80元
售價:27.9元,便宜11.9元,摺扣70
作者:王學屯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12120824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本書是看圖學技能大講堂係列圖書之一,內容新穎,知識點較多,語言通俗易懂。“圖解形式”的講解方式使讀者學習起來十分輕鬆愉快,操作起來也更加容易上手。基本上避免瞭煩瑣的理論講述,對於需要學習和掌握電子元器件的讀者來說,是一本難得的工具型、資料型圖書。
章 電阻的識彆與檢測 1
1.1 電阻的分類 1
1.1.1 通孔電阻的外形及特點 2
1.1.2 貼片電阻的外形及特點 7
1.1.3 電阻的外形、特點及電路符號 9
1.2 電阻的識彆 10
1.2.1 通孔電阻的識彆 10
1.2.2 貼片電阻的識彆 24
1.3 電阻的檢測 28
1.3.1 通孔電阻的檢測 28
1.3.2 貼片電阻的檢測 33
第2章 電容的識彆與檢測 34
2.1 電容的分類 34
2.1.1 通孔電容的分類 35
2.1.2 貼片電容的分類 38
2.2 電容的識彆 39
2.2.1 通孔電容的識彆 39
2.2.2 貼片電容的識彆 44
2.3 電容的檢測 48
2.3.1 指針式萬用錶檢測電容 48
2.3.2 數字式萬用錶檢測電容 50
第3章 電感的識彆與檢測 51
3.1 電感的分類 51
3.1.1 通孔電感的分類 52
3.1.2 貼片電感的分類 57
3.2 電感的識彆 58
3.2.1 通孔電感的識彆 58
3.2.2 貼片電感的識彆 62
3.3 電感的檢測 65
3.3.1 通孔電感的檢測 65
3.3.2 變壓器的檢測 66
第4章 二極管的識彆與檢測 69
4.1 二極管的分類 69
4.1.1 二極管的外形及特點 70
4.1.2 貼片二極管 76
4.2 二極管的識彆 79
4.2.1 國産二極管的型號命名 80
4.2.2 日本産晶體管的型號命名 81
4.2.3 美國産晶體管的型號命名 83
4.2.4 國際電子聯閤會半導體器件的型號命名 83
4.2.5 二極管的主要技術指標 84
4.2.6 二極管的識彆 85
4.3 二極管的檢測 91
4.3.1 普通二極管的檢測 91
4.3.2 特殊二極管的檢測 92
第5章 三極管的識彆與檢測 98
5.1 三極管的分類 98
5.1.1 通孔三極管的外形及特點 98
5.1.2 貼片三極管的外形及特點 99
5.1.3 幾種特殊三極管的外形及特點 100
5.2 三極管的識彆 102
5.2.1 國産三極管的型號命名 102
5.2.2 國外三極管的型號命名 103
5.2.3 三極管的封裝形式及引腳識彆 104
5.2.4 三極管的主要技術指標 111
5.3 三極管的檢測 112
5.3.1 指針式萬用錶檢測三極管 112
5.3.2 數字式萬用錶檢測三極管 114
5.3.3 三極管幾個參數的檢測 116
第6章 場效應管、晶閘管和單結晶體管的識彆與檢測 117
6.1 場效應管的識彆與檢測 117
6.1.1 場效應管的分類 117
6.1.2 場效應管的型號命名 118
6.1.3 場效應管的識彆 118
6.1.4 場效應管的檢測 119
6.1.5 場效應管使用注意事項 120
6.2 晶閘管的識彆與檢測 120
6.2.1 晶閘管的分類 120
6.2.2 晶閘管的型號命名 123
6.2.3 晶閘管的識彆 124
6.2.4 晶閘管的檢測 124
6.3 單結晶體管的識彆與檢測 127
6.3.1 單結晶體管的結構、外形及特點 127
6.3.2 單結晶體管的型號命名 127
6.3.3 單結晶體管的主要參數 128
6.3.4 單結晶體管的檢測 128
第7章 常用集成電路的識讀與檢測 129
7.1 集成電路的分類 129
7.2 集成穩壓器 130
7.2.1 集成穩壓器的分類 130
7.2.2 集成穩壓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134
7.3 集成運算放大器的分類、特點及外形 134
7.4 集成音頻功率放大器的分類、特點及外形 135
7.5 集成電路的識彆 136
7.5.1 國産集成電路的型號命名 136
7.5.2 國外集成電路的型號命名 137
7.5.3 集成電路的封裝形式 140
7.5.4 集成電路的引腳識彆 143
7.6 集成電路的檢測 145
7.6.1 直流電阻檢測法 146
7.6.2 總電流測量法 147
7.6.3 對地交、直流電壓測量法 147
7.6.4 集成電路質量好壞的判斷方法 148
第8章 機電元件的識彆與檢測 150
8.1 開關的識彆與檢測 150
8.1.1 開關的分類 150
8.1.2 開關的主要技術指標 156
8.1.3 開關的電路符號 157
8.1.4 開關的檢測 157
8.2 連接器 158
8.2.1 連接器的分類 158
8.2.2 連接器的檢測 163
第9章 電-聲換能器件的識彆與檢測 165
9.1 揚聲器 165
9.1.1 揚聲器的分類 165
9.1.2 揚聲器的主要性能指標和特徵 168
9.1.3 電-聲器件的型號命名 169
9.1.4 揚聲器的檢測 170
9.2 耳機 172
9.2.1 耳機的分類 173
9.2.2 耳機的型號命名和參數 175
9.2.3 耳機的檢測 176
9.3 壓電蜂鳴片、蜂鳴器 177
9.3.1 壓電蜂鳴片、蜂鳴器的分類 177
9.3.2 YYS12係列音樂聲蜂鳴器 178
9.3.3 壓電蜂鳴片、蜂鳴器的檢測 179
9.4 話筒 180
9.4.1 話筒的分類、特點及外形 180
9.4.2 話筒的型號命名 182
9.4.3 話筒的主要技術指標 182
9.4.4 話筒的檢測 183
0章 LED顯示器件 186
10.1 數碼管 186
10.1.1 數碼管的分類 186
10.1.2 數碼管的型號命名 187
10.1.3 數碼管的內部連接方式 187
10.1.4 數碼管的主要參數 189
10.1.5 數碼管的檢測 189
10.2 點陣 191
10.2.1 點陣的外形結構及特點 191
10.2.2 點陣的型號命名 193
10.2.3 點陣的檢測 193
1章 石英晶體振蕩器的識彆與檢測 196
11.1 石英晶體振蕩器 196
11.1.1 石英晶體振蕩器的分類 196
11.1.2 石英晶體振蕩器的等效電路與識彆 197
11.1.3 石英晶體振蕩器的型號命名 197
11.1.4 石英晶體振蕩器的主要參數 198
11.1.5 晶振的檢測 199
11.2 陶瓷諧振元件 200
11.2.1 陶瓷諧振元件的分類、特點及外形 201
11.2.2 陶瓷諧振元件的型號命名 202
11.2.3 陶瓷濾波器的檢測 202
2章 控製及自動控製元件 204
12.1 繼電器 204
12.1.1 繼電器的分類 204
12.1.2 繼電器的型號命名 207
12.1.3 電磁繼電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209
12.1.4 繼電器的檢測 209
12.2 熔斷器 213
12.2.1 普通熔斷器的分類及特點 213
12.2.2 熱熔斷器的分類及特點 213
12.2.3 自恢復熔斷器的分類及特點 215
12.2.4 熔斷器的檢測 216
12.3 溫控器 217
12.3.1 溫控器的分類及特點 217
12.3.2 溫控器的檢測 220
附錄 221
附錄A 萬用錶簡介及使用方法 221
附錄B 常用半導體三極管的主要參數 226
附錄C 常用1N係列二極管的主要參數 228
附錄D 常用穩壓二極管的主要參數 228
附錄E 常用元器件封裝圖 229
參考文獻 233
這本《圖解元器件識彆、檢測與應用》真是把基礎理論和實際操作結閤得相當到位。我作為一個電子工程領域的初學者,常常在麵對琳琅滿目的元器件時感到無從下手,尤其是那些長得幾乎一模一樣的電阻、電容,靠文字描述根本無法建立直觀印象。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就在於它的“圖解”部分,簡直是救星!清晰的實物照片配閤詳細的引腳定義和標記說明,讓我終於能快速區分不同封裝的元器件,不再把貼片電阻和普通電阻搞混。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不隻是教你“認識”,還深入講解瞭如何進行初步的檢測。它提供瞭很多實用的經驗技巧,比如如何通過萬用錶的檔位快速判斷一個元器件的大緻功能和好壞,這些都是書本上很少會詳細提及的“江湖經驗”。特彆是針對一些容易損壞的元器件,比如電解電容的漏液跡象、晶體管的極性判斷,都有配圖說明,讀起來非常踏實,感覺就像身邊有位經驗豐富的老工程師在手把手教一樣。我對其中關於故障排查那幾章印象深刻,它不是孤立地介紹元器件,而是將檢測方法融入到實際電路分析的場景中,這種係統性的學習方式,極大地提升瞭我對電路故障分析的信心和能力。
評分說實話,我更看重的是這本書在“應用”層麵給齣的指導,這一點上,它遠遠超齣瞭我預期的“入門手冊”範疇。很多元器件手冊隻是羅列參數,但這本書真正做到瞭將理論與實踐無縫對接。比如在講解運放的使用時,它沒有止步於介紹符號和基本公式,而是通過幾個典型的應用電路——從簡單的濾波到復雜的信號調理——來展示不同參數的運放如何影響最終電路的性能。這種通過實例反推參數選擇的方法,對工程設計思維的培養非常有益。我特彆喜歡它對一些“疑難雜癥”的處理方式,比如在選擇繼電器或光耦時,除瞭常規的電壓電流要求外,還提到瞭關於隔離性、壽命衰減等更深層次的考慮因素。這使得我對“選型”這件事有瞭更全麵的認識,不再是單純地根據數據錶來湊數,而是真正理解瞭元器件在特定應用環境下的角色定位。對於已經有一定基礎,但希望提升到工程應用層麵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的視角是非常寶貴的,它培養的是一種係統的、考慮周全的設計習慣。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印刷質量也值得稱贊,這對於一本“圖解”性質的技術書籍來說至關重要。彩色的印刷使得區分不同材料和不同結構的元器件變得非常直觀,特彆是在識彆不同封裝(如SOP、QFN)以及區分不同顔色代碼(如色環電阻)時,清晰的圖像質量是保證信息準確傳達的基礎。裝幀上也非常便於查閱,內容組織邏輯清晰,每一章都有明確的知識點索引。我尤其欣賞它在每章末尾設置的“實踐挑戰”或“常見誤區解析”,這部分內容不是簡單的習題,而是針對實際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典型錯誤進行的反思和總結,讓人在閤上書本後,能夠立刻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的物料盤點或電路調試中去。這種兼顧美觀、易讀性和實用性的設計,使得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本可以反復翻閱、常備在工作颱上的良師益友。它的厚度適中,內容密度高,既不失深度,又保持瞭較好的便攜性。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我個人非常欣賞,它沒有那種刻闆的學術腔調,讀起來非常流暢和親切,仿佛是一位資深技術專傢在跟你進行深入的技術交流。它在講解復雜概念時,總能找到一個非常生活化或者形象的比喻,使得那些抽象的物理原理變得觸手可及。舉個例子,它在解釋半導體PN結的特性時,用到瞭類似“單行道”的比喻來描述單嚮導電性,這立刻就讓我抓住瞭核心概念。在結構組織上,內容的遞進關係處理得非常巧妙,從最基礎的電阻、電容、電感,到復雜的集成電路,每一步的銜接都顯得非常自然,讀者不會有突然冒齣新概念而感到迷茫的情況。而且,書中對一些容易混淆的參數的區分也做瞭詳盡的辨析,比如電容的ESR和ESL,這些參數在高速電路設計中至關重要,但往往在初級讀物中被一帶而過,這本書卻給齣瞭詳細的解釋和檢測方法,體現瞭作者對電子技術深層次的理解和對讀者的負責態度。
評分作為一名偏嚮數字電路和嵌入式係統的學習者,我一度認為模擬元器件的知識對我來說是“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但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在講解電源管理芯片(如LDO和DC-DC轉換器)的那幾章,讓我意識到,再強大的數字邏輯,也離不開穩定可靠的模擬前端供電。書中對這些電源元器件的噪聲抑製能力、瞬態響應的圖示分析,清晰地展示瞭電源設計中的陷阱。特彆是針對紋波和噪聲的檢測部分,它不僅給齣瞭理論值,還展示瞭在示波器上如何捕捉到這些肉眼不可見的信號失真,並提供瞭優化的電路結構建議。這對我後續設計微控製器係統的穩定性起到瞭決定性的幫助。以前我總以為隻要選對瞭主芯片就萬事大吉,現在纔明白,係統的可靠性往往取決於那些最不起眼的基礎元器件和它們的正確應用。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打破瞭數字和模擬之間的壁壘,強調瞭整體係統優化的重要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