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学中的修身之道
定价:36.00元
作者:墨非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51136222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选择了一些与个人修身有关的传统思想,通过介绍先贤的观点、列举先贤的做法,来告诉现代的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修养自己的身心,如何增进自己的德行、见识。全书共分为十章,从叙述道德的重要性开始入手,逐渐延伸到各种具体的美德,如诚信、公正、孝悌、淡泊、谦让等方面,既有理论性的论述,也有颇具启发性的历史典故、哲理故事,使读者能在轻松的阅读中有所感悟,了解一些古之贤人的做人之理,并在现实中有所启发。��
内容提要
“国学”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有数千年辉煌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先贤圣哲们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在哲学、史学、文学、法学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自清末“西学东渐”之风兴起以后,“国学”受到了种种误会,甚至被认为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罪魁祸首,因而受到很多激进思想者的排斥和批判,这导致“国学”的传播陷入了低谷。��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商业社会中各种弊端的显现,人们愈感到“国学”的重要性。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孝悌”、“仁义”、“淡泊不争”等精神,都是解决现代社会弊病的妙药良方;传统文化中指明的人生目标、人生价值等,都能让在物质世界中逐渐迷失的现代人走出迷茫;传统文化中那些教人做人、做事的道理,如今看来一点也不迂腐、落后,反而都具有极高的智慧。所以,“国学”也在人们的重新认识之中逐渐走出低谷,再次受到了国人乃至世界其他国家人民的青睐。当今社会中不断兴起的各种“国学热”正证明了这一点。��
“国学”是个很广泛的概念,不仅仅指一般人所了解的儒学,还包括道家、法家、兵家、佛家等各种传统中有价值的珍贵思想。它是以先秦的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学习国学,既可以修身养性,增进个人的道德,也可以扩展见识,了解更多的做人处世之道,还可以通过诗词文章等陶冶性情,增加个人的美学修养。重要的,国学是我们的传统,是我们祖先思想的积累,学习国学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从何而来,自己的先人们是如何思考,如何做人的,让我们不至于失去自己的根基。��
不学国学,何以为国人?不修身,何以称君子?作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中华儿女,了解自己民族的过去、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是不可不为的;而修身更是做人的根本。我们每个人都应在阅读国学、了解传统中增进自己的德行,这也是身心健康、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有力保障。我们编撰了这本书,亦是期望能为读者了解国学、修身养性,尽微薄之力。��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虽然我平时也涉猎一些传统文化类的读物,但《国学中的修身之道》带给我的思考是全新的。书中的很多观点,特别是关于“仁”的阐述,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不足。比如,书中提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准则,更是一种深刻的处世智慧,它要求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理解和包容。我过去常常因为一些小事与人发生争执,事后回想起来,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只顾着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别人的想法。读到这里,我仿佛醍醐灌顶,开始有意识地去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努力去倾听,去理解,而不是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书中的一些小故事和引用的古代典籍,比如《论语》和《道德经》中的片段,也写得非常生动,不像有些书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克己复礼”的论述,它让我明白,真正的修身并非压抑人性,而是在理性的约束下,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要求,最终达到内心的和谐与平静。这本书对我而言,不只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本人生指南,它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更深邃的精神世界,也激发了我内在的改变动力。
评分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是一股清流,在充斥着浮躁和功利的世界里,它提供了一个回归内心、审视自我的绝佳契机。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充满智慧,他没有直接灌输一套僵化的道理,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去体会。我最喜欢的一章是关于“知足常乐”的论述。在当今社会,我们被各种信息轰炸,被各种欲望驱使,总觉得“不够”,总想拥有更多。而这本书则告诉我,真正的快乐并非来自于物质的丰裕,而是来自于内心的满足。它引用了许多古代圣贤的智慧,比如“乐莫大于无欲”,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成功”和“幸福”的定义。我开始反思,我追求的究竟是什么?是为了满足社会的期待,还是为了真正的内心愉悦?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与其疲于奔命地追逐外在的名利,不如静下心来,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感恩当下所拥有的一切。这种转变是潜移默化的,但却是深刻的。我发现自己不再那么焦虑,对很多事情的态度也变得更加平和。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在我迷茫的时候,指引我找到内心的方向。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道”非常着迷,而《国学中的修身之道》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这个深刻主题的探索欲。它没有用过于晦涩的语言去阐释“道”,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形象的比喻和生活化的案例,将“道”的精髓呈现在我们面前。书中对“无为而治”的解读尤其让我印象深刻。我过去常常认为,“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做,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但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无为”是一种顺应自然规律,不强求,不妄为的智慧。它强调的是要洞察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然后以最恰当的方式去行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联想到自己最近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个项目,我当时采取了非常激进的方式,想要一步到位,结果反而处处碰壁,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如果我能像书中所说的那样,先静下心来观察,理解整个项目的脉络,也许结果会完全不同。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修身不仅仅是个人品德的修炼,更是一种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的哲学。它教会我如何放下不必要的执念,如何去感悟生命的真谛,如何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自在。
评分说实话,起初我拿到《国学中的修身之道》这本书时,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我以为又是一本陈词滥调的国学普及读物。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超我的想象。它并没有停留在对古代典籍的简单解读,而是将这些古老的智慧与现代人的生活紧密结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修身方法。书中关于“诚信”的探讨,让我对这个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仅仅是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更是一种内在的品质,一种对自我和他人负责的态度。我常常听到有人抱怨世风日下,诚信缺失,但这本书却告诉我们,诚信的根源在于个体的修养。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言行一致,那么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自然会得到巩固。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格物致知”的解读,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求知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通过实践和反思,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去了解人生的真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有特色,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韵味,读起来让人感觉非常舒服。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寻找能够启发我思考人生意义的书籍,偶然间翻开了《国学中的修身之道》,简直是相见恨晚。这本书的章节划分很清晰,每一部分都聚焦于一个具体的修身主题,比如“敬畏之心”、“自省能力”、“持之以恒”等等。作者在阐述这些主题时,并没有照本宣科,而是通过大量生动的故事和个人经历,将枯燥的道理变得活泼有趣。我特别被书中关于“持之以恒”的论述所打动。我过去常常因为遇到困难就轻易放弃,缺乏坚持的毅力。这本书通过讲述古代圣贤们历经千辛万苦,最终达成目标的励志故事,让我深刻认识到,伟大的成就往往源于点滴的积累和不懈的努力。它让我明白,修身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日复一日的磨练和坚持。这本书也提醒我,在追求进步的同时,也要保持一颗谦卑的心,不断学习,不断反思,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也是一次深刻的自我认知之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