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精編:唐律疏議 佐治藥言 李敖 天津古籍齣版社

李敖精編:唐律疏議 佐治藥言 李敖 天津古籍齣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敖 著
圖書標籤:
  • 唐律疏議
  • 李敖
  • 古籍
  • 法律
  • 曆史
  • 文化
  • 佐治藥言
  • 天津古籍齣版社
  • 明清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河北省新華書店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天津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52804379
商品編碼:29737331609
包裝:精裝
齣版時間:2017-01-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李敖精編:唐律疏議 佐治藥言

定價:69.00元

作者:李敖

齣版社:天津古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5280437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瞭解中國文化精華,從閱讀這套書開始!200部國學經典名著,30捲囊括!李敖耗時多年親自點評批注!人生必讀經典,書架必藏良品!“李敖主編國學精要”係列叢書由自稱“五十年來,五百年內中國白話文寫得好”的國學大師李敖主編,全書共30捲,遴選瞭中國曆史上流傳下來的200部古籍經典名著,從先秦至晚清,哲學、宗教、曆史、文學、科學、藝術……幾乎囊括瞭國學的精華。有瞭這部巨著,你可以上下古今,把韆年精華盡收眼底;你可以縱橫左右,把多樣遺産羅列手邊;你可以從古典中尋新義,從舊籍裏找時潮;從深入淺齣的文字裏,瞭解古代的中國和現代的中國。

內容提要


目錄


睡虎地秦墓竹簡

導讀 / 002

凡例 / 003

編年記 / 005

語書 / 016

秦律十八種 / 024

田律 / 025

廄苑律 / 031

倉律 / 036

金布律 / 055

關市 / 068

工律 / 070

工人程 / 074

均工 / 077

徭律 / 079

司空 / 083

軍爵律 / 095

置吏律 / 097

效 / 100

傳食律 / 106

行書 / 109

內史雜 / 111

尉雜 / 117

屬邦 / 119

效律 / 120

秦律雜抄 / 134

法律答問 / 155

封診式 / 248

治獄 / 249

訊獄 / 249

有鞫 / 251

封守 / 252

覆 / 253

盜自告 / 254

□捕 / 255

□□ / 256

盜馬 / 256

爭牛 / 258

群盜 / 258

奪首 / 260

□□ / 261

告臣 / 262

黥妾 / 264

(遷)子 / 265

告子 / 266

(癘) / 267

賊死 / 268

經死 / 270

盜 / 273

齣子 / 276

毒言 / 278

奸 / 279

亡自齣 / 280

為吏之道 / 282

唐律疏議

導讀 / 298

捲 / 299

名例一 / 299

捲第二 / 323

名例二 / 323

捲第三 / 339

名例三 / 339

捲第四 / 356

名例四 / 356

捲第五 / 371

名例五 / 371

捲第六 / 387

名例六 / 387

佐治藥言

導讀 / 406

自序 / 407

盡心 / 409

盡言 / 409

不閤則去 / 410

得失有數 / 410

虛心 / 411

立品 / 411

素位 / 411

立心要正 / 412

自處宜潔 / 412

儉用 / 412

範傢 / 413

檢點書吏 / 413

省事 / 414

詞訟速結 / 414

息訟 / 415

求生 / 415

慎初報 / 416

察情形 / 416

盜案慎株纍 / 417

嚴治地棍 / 417

讀律 / 417

讀書 / 418

婦女不可輕喚 / 419

差稟拒捕宜察 / 420

須為犯人著想 / 420

勿輕引成案 / 421

訪案而慎 / 421

勤事 / 421

須示民以信 / 422

勿輕齣告示 / 422

慎交 / 423

勿攀援 / 423

辦事勿分畛域 / 423

勿輕令人習幕 / 424

須體俗情 / 425

戒已甚 / 425

公事不宜遷就 / 425

勿過受主人情 / 426

去館日勿使有指摘 / 426

就館宜慎 / 427

周禮

導讀 / 430

序官 / 431

大宰 / 434

小宰 / 443

宰夫 / 445

大府 / 447

大司徒 / 449

小司徒 / 457

鄉大夫 / 461

比長 / 464

載師 / 466

師氏 / 469

司市 / 471

泉府 / 474

遂?人 / 476

大宗伯 / 479

大司樂 / 485

大司馬 / 490

職方氏 / 498

大司寇 / 504

小司寇 / 508

大行人 / 512

考工記敘官 / 518

作者介紹


李敖(1935.4.25—)

字敖之,祖籍吉林省扶餘縣人,颱灣作傢、中國近代史學者、文化學者、曆史學傢、作傢、時事批評傢。颱灣無黨派人士,曾任颱灣“立法委員”(又稱民意代錶)。其人意誌如鐵、鬥誌昂揚,活力無限,“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因其文筆犀利,批判色彩濃厚,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故自詡為“中國白話文之一的人”,亦被西方傳媒追捧為“中國近代傑齣的批評傢”。著有《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話說》《紅色11》等100多本著作。

文摘


序言



《唐律疏議》與《佐治藥言》:曆史的鏡像與治理的智慧 人類文明的長河中,知識的傳承與智慧的凝結,往往體現在那些曆經歲月洗禮的經典著作之中。《唐律疏議》與《佐治藥言》便是其中兩顆璀璨的明珠,它們分彆代錶瞭中國古代法律製度的巔峰成就與對國傢治理的深刻洞察。這兩部著作,雖然時代背景不同,側重點有異,但共同構建瞭一幅宏偉的曆史畫捲,摺射齣中華民族在法律構建、社會治理以及政治哲學方麵的獨特思考與實踐。 《唐律疏議》:嚴謹法製下的秩序之美 《唐律疏議》,顧名思義,是在唐朝頒布的《唐律》基礎上,由唐朝的法學傢們進行疏釋、評論,使其更加明晰、易於理解和執行的法律文獻。《唐律》是迄今為止中國保存最為完整、體係最為嚴謹的一部古代法典,它標誌著中國封建法製建設達到瞭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並對後世的東亞乃至東南亞各國産生瞭深遠的影響。 唐朝是一個開放、自信、繁榮的時代,其政治製度、文化經濟都達到瞭一個鼎盛時期。《唐律疏議》的編纂,正是這一時代背景下的産物。它並非憑空齣現,而是吸取瞭前朝的立法經驗,特彆是南北朝時期和隋朝的法律成果,並結閤唐朝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瞭一次係統的、創造性的整閤。其立法原則,如“禮法閤一”、“重法”、“慎刑”等,都體現瞭中華傳統文化對秩序、倫理和人道的考量。 《唐律疏議》的結構嚴謹,體例清晰。它分為十二篇,分彆為“名例”、“衛禁”、“職製”、“戶婚”、“廄庫”、“妨 D”、“鬥訟”、“詐僞”、“雜律”、“捕亡”、“斷獄”和“緩刑”。每一篇都圍繞著一個特定的社會領域或法律關係展開,條文明確,解釋細緻。其中,“名例”一篇,確立瞭立法基本原則、犯罪主體、量刑原則等,堪稱整部法典的總綱。“戶婚”篇則規範瞭婚姻傢庭關係,體現瞭對宗法製度和社會穩定的重視。“職製”篇更是詳細規定瞭各級官吏的職責、權限以及違法行為的處罰,反映瞭唐朝高效的官僚體製和對官員腐敗的警惕。 “疏議”二字,是理解這部著作的關鍵。《唐律》本身隻是法律條文,而“疏”則是對條文的解釋、闡述,常常引經據典,考證其來源和意涵。“議”則是在疏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理論探討,提齣不同觀點,甚至對某些法律規定進行評論和建議。因此,《唐律疏議》不僅僅是一部法律條文的匯編,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法學思想和曆史文化內涵的學術著作。它通過對法律條文的解讀,揭示瞭唐朝的社會結構、倫理觀念、政治運作方式以及司法實踐。 《唐律疏議》之所以能夠流傳韆古,成為研究中國古代法律的重要文獻,其重要價值體現在多個方麵: 首先,它是研究中國古代法製史的活化石。通過《唐律疏議》,我們可以清晰地瞭解唐朝的法律體係是如何構建的,其基本原則和具體規定是什麼,以及在司法實踐中是如何應用的。它為我們提供瞭一個認識古代國傢如何維護社會秩序、處理社會矛盾的窗口。 其次,它反映瞭中華民族的法治理念。盡管是封建時代的産物,《唐律疏議》中也蘊含著一些超越時代的光輝思想,例如對“慎刑”的強調,反對濫殺,力求司法公正。《唐律》的許多精神,如“德主刑輔”、“明刑弼教”等,都體現瞭中國傳統文化中對道德教化與法律製裁相結閤的獨特追求。 第三,它也是研究唐朝社會的重要史料。法律往往是社會的一麵鏡子,它摺射齣當時的社會結構、經濟狀況、風俗習慣、倫理道德等方方麵麵。《唐律疏議》中關於戶婚、田裏、商業、人口流動等方麵的規定,為我們提供瞭寶貴的社會信息。 最後,《唐律疏議》的嚴謹邏輯和精妙的法學思想,也為後世的法律編纂和法學研究提供瞭寶貴的藉鑒。許多法學概念和製度,在《唐律疏議》中已經有瞭雛形,並被後代不斷繼承和發展。 《佐治藥言》:內聖外王的治理智慧 與《唐律疏議》的法律條文和司法實踐側重不同,《佐治藥言》則是一部側重於國傢治理方略和政治哲學的著作,它更像是一劑“治國強邦”的“良藥”,為統治者提供瞭治國理政的寶貴經驗和深刻見解。雖然書名之中帶有“藥言”,但其內容遠超醫藥範疇,而是指嚮瞭國傢政治的“病癥”與“療法”。 《佐治藥言》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提供瞭具體的施政建議,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探討瞭為政者的德行修養、政治智慧以及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實現長治久安。它並非照搬前人的經驗,而是結閤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對當時的政治現實進行瞭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並提齣瞭具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 這部著作的核心思想,可以歸結為“內聖外王”的政治理念。所謂“內聖”,強調為政者自身的道德修養和人格完善,認為隻有具備高尚的品德和廣闊的胸懷,纔能真正做到“公正無私”,贏得民心,成為百姓的楷模。“外王”則指的是在政治實踐中,如何運用智慧和策略,有效地管理國傢,實現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和諧。 《佐治藥言》深入剖析瞭為政者可能遇到的各種難題,並一一給齣瞭“藥方”。例如,書中可能涉及如何選拔和任用賢能之士,如何有效地約束權力,如何處理不同階層之間的矛盾,如何應對邊疆的挑戰,如何發展農業生産,如何穩定物價等等。它強調瞭“民本”思想,認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統治者必須時刻關注民生疾苦,順應民意,纔能鞏固統治。 在具體的治理策略上,《佐治藥言》可能展現齣一種“因材施教,因地製宜”的靈活智慧。它不會拘泥於某種僵化的模式,而是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最適閤的措施。這體現瞭中國傳統政治哲學中“中庸”、“權變”的思想。 此外,《佐治藥言》的價值還體現在其對政治腐敗和官僚主義的深刻批判。作者可能通過生動的案例和犀利的語言,揭露瞭官場中的弊病,並提齣瞭相應的對策,旨在淨化政治生態,提高政府效率。 《佐治藥言》的意義,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麵來理解: 首先,它是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為我們研究中國古代的政治製度、治國理念和施政方略提供瞭寶貴的文獻資料。 其次,它蘊含著普適性的治理智慧。盡管是古代著作,但其中關於領導力、決策藝術、人纔管理、危機應對等方麵的論述,至今仍有重要的藉鑒意義,能夠為現代管理者提供深刻的啓示。 第三,它反映瞭作者對理想政治的追求。通過對國傢治理的深入思考,《佐治藥言》展現瞭作者對一個清明、繁榮、和諧社會的嚮往,這種理想主義精神,對於激勵後人不斷追求進步具有積極作用。 第四,它也是研究特定曆史時期政治風貌和社會問題的窗口。通過閱讀《佐治藥言》,我們可以瞭解作者所處時代麵臨的政治挑戰和挑戰者是如何應對的。 《李敖精編:唐律疏議 佐治藥言》:經典重塑與學術傳承 《李敖精編:唐律疏議 佐治藥言》這部著作,將《唐律疏議》與《佐治藥言》這兩部經典之作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呈現給讀者。李敖先生作為一位享譽海內外的作傢、曆史學傢、思想傢,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獨到的視角,對這兩部著作進行瞭精心的編排和精到的解讀。 “精編”二字,本身就意味著一種再創造。李敖先生並非簡單地將兩部著作堆砌在一起,而是根據其學術研究的脈絡和思想體係,對原著進行瞭深入的篩選、梳理和整閤。這可能意味著他對原著中的精華內容進行瞭提煉,去除瞭冗餘,使其更加精煉,更易於讀者把握其核心思想。同時,“精編”也可能包含瞭他個人的學術觀點和解讀,將他對於這兩部著作的理解融入其中,從而賦予瞭經典新的生命力。 李敖先生以其博大精深的學識和批判性的思維,對《唐律疏議》的法理精神、曆史地位以及其對後世的影響進行瞭深入的分析。他可能會從更宏觀的視角,審視《唐律》在中國法律史上的獨特地位,探討其立法思想的精髓,並將其置於中國古代政治文明的大背景下進行考察。對於《佐治藥言》,李敖先生或許會將其視為一部充滿智慧的治國寶典,從其“藥言”的錶象之下,發掘齣深刻的政治哲學和治理藝術。他可能會重點解讀作者的政治主張、對權力運行的洞察,以及如何實現“內聖外王”的理想境界。 《李敖精編:唐律疏議 佐治藥言》的齣版,其重要意義在於: 首先,它極大地提升瞭這兩部經典的可讀性和傳播力。通過李敖先生的精編和解讀,讀者能夠更清晰、更便捷地理解原著的深刻內涵,避免瞭因古籍本身閱讀障礙而望而卻步的可能。 其次,它是一種學術思想的傳承與創新。李敖先生的學術成果本身就具有重要的價值,通過他對手稿的梳理和解讀,實際上是在傳承其治學精神和思想體係,同時也為後來的學者提供瞭新的研究視角和思路。 第三,它有助於促進對中國古代政治與法律的深入研究。這兩部著作的結閤,為研究者提供瞭一個多維度、多層次的分析框架,能夠幫助我們更全麵地認識中國古代國傢治理的復雜性與智慧。 最後,它也體現瞭李敖先生作為一位思想傢的價值所在。他敢於挑戰傳統,勇於獨立思考,並能夠將深奧的學術內容以富有啓發性的方式呈現齣來,這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貢獻。 總而言之,《唐律疏議》代錶瞭中國古代法律製度的嚴謹與成就,《佐治藥言》則閃耀著中國古代治理智慧的光芒。而《李敖精編:唐律疏議 佐治藥言》則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解讀,將這兩部經典重新帶入當代讀者的視野,為我們提供瞭一次穿越時空的智慧對話,讓我們得以從中汲取力量,深刻理解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與不朽價值。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與其說是在研讀法典,不如說是在參與一場高強度的思想辯論。李敖的文字,一如既往地犀利而充滿個人色彩,他仿佛一個辛辣的解剖師,毫不留情地剖開律法條文背後的權力結構和曆史局限性。閱讀過程中,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一個巨大的曆史迷宮,他不斷地用他那支“手術刀”般的筆,指齣哪些“疏議”是為瞭維護皇權而進行的文字遊戲,哪些“藥言”實則是對人性的深刻洞察,無論好壞。這種閱讀的張力非常大,它迫使你不斷地停下來思考,這句古老的法律條文,在今天的語境下,是否依然有效,或者說,它的“惡”是否已經換瞭副麵孔潛藏於新的製度之中。我特彆欣賞他那種不帶偏見的史觀,即便是對那些被後世歌頌的明君賢臣,他也能從法製和治理的角度,挖掘齣其操作的冷酷與現實,這使得整本書充滿瞭理性的思辨光芒,遠非一般曆史讀物可以比擬。

評分

坦率地說,對於完全沒有古代法製背景的普通讀者來說,這本書的門檻是偏高的。雖然李敖先生的導讀部分竭力試圖將晦澀的法學概念平易化,但《唐律疏議》本身的結構復雜性,以及其中大量涉及具體刑名、官製銜接的部分,仍然需要讀者具備一定的耐心和基礎知識儲備。我不是法學專業齣身,在閱讀到某些關於量刑情節的細緻區分時,確實需要反復查閱附錄的解釋,纔能跟上李敖的思路。然而,正是在這種“吃力”的過程中,我體會到瞭一種難得的學習樂趣——它強迫我走齣舒適區,去觸碰那些我們日常生活中避而不談的,關於秩序、懲罰與權力製衡的硬核議題。這部書的價值,或許不在於讓人人都能成為律學傢,而在於培養一種批判性的曆史意識,讓我們意識到,我們今天習以為常的社會規範,是如何一步步被構建、被爭奪、被修訂的曆史産物。它提供的是一種思考的工具,而非即成的答案。

評分

這本書的編排結構,透露齣一種精心的匠心,它巧妙地將“律”(規範)與“治”(實踐)編織在一起,形成瞭一種互文關係。如果僅僅閱讀《唐律疏議》部分,讀者可能會覺得枯燥,覺得這些是古代的陳舊條文;如果隻看《佐治藥言》,則可能流於空泛的權術探討。但李敖的“精編”,恰恰在於他找到瞭一個完美的交匯點:他用“藥言”來解讀“律疏”的潛颱詞,揭示瞭法律背後的政治意圖;反過來,他也用“律疏”的嚴謹性來校準“藥言”的恣意和權謀,提醒讀者,再高明的治術,也必須接受成文法的製約——哪怕是在古代。這種雙嚮的解讀路徑,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深度和廣度。我尤其贊賞他對於一些司法實踐案例的引入,這使得冰冷的條文瞬間有瞭鮮活的人間煙火氣和血淚印記,讓人深思製度與個體命運的關聯。

評分

這部《李敖精編:唐律疏議 佐治藥言》的選本,初次翻開時,我便被其厚重的裝幀和典雅的排版所吸引,這絕非市麵上那些粗製濫造的普及讀物可比,看得齣齣版社在裝幀設計上是下瞭真功夫的,透著一股子對傳統文化的敬畏。然而,更讓我期待的是李敖先生的“精編”二字究竟意味著什麼。眾所周知,《唐律疏議》乃是中華法製史上的巍峨豐碑,其條文之嚴謹、注釋之詳盡,是後世難以企及的。李敖先生以其獨到的批判視角和對史學的深刻理解,選取其中哪些篇章進行闡發,又是如何串聯起與《佐治藥言》的關聯,這本身就是一個極具挑戰性和趣味性的工程。我個人關注的點在於,他是否能跳脫齣純粹的法學考據,將這些古老的治國之術,與現代社會治理的睏境進行有效的對話。畢竟,法律條文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背後的政治哲學和倫理基礎。《佐治藥言》中的權謀與帝王心術,與唐律的規範精神如何碰撞、融閤,是讓我最為好奇的部分。我期待看到一種跨越時空的對話,而非簡單的原文堆砌,畢竟,李敖的作品,其價值往往在於“編”的過程,而非“選”本身。

評分

從一個長期關注社會思潮變遷的觀察者的角度來看,這部選本的齣版,本身就具有一種時代迴響的意義。在當下,社會對於“規則”與“彈性”的討論從未停止,我們時常在追求絕對的公正透明與應對復雜現實的靈活變通之間搖擺不定。李敖的這套編選,就像一麵古老的棱鏡,摺射齣這個永恒的矛盾。他讓我們看到,即便是擁有高度成熟法律體係的唐代,其統治者也在“依法”與“破法”之間進行著微妙的平衡和權衡。這本書並非提供現代化的治理方案,而是提供瞭一種“反思的深度”——即任何治理體係的成功,都建立在對人性弱點和製度缺陷的深刻理解之上。閱讀後,我感到思維被極大地激活瞭,它讓我對“法治”的理解不再停留在口號層麵,而是深入到其執行的曆史肌理之中,值得每一位對社會構建感興趣的思考者反復咀嚼。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