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閤掌錄:閻崇年對話星雲大師(增訂版)
定價:48.00元
作者:閻崇年
齣版社:九州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1085002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講史·談禪·養生·修心·悟道
曆史學傢與佛教宗師閤掌相聚
——海峽的此岸與彼岸
——文化的史傢與佛傢
——社會的傳史與弘法內容提要
本書是清史學傢閻崇年先生和颱灣佛光山星雲大師的對話輯集。二位大傢暢談瞭人生、曆史、哲學、宗教、讀書、文學藝術、修心養生等諸多話題。他們的人生閱曆和感悟如水流月明,啓發人心,給人禪悅與智慧。2009年初版,此為增訂版。新補文字若乾,結構略作調整,修訂文字多處,印裝更為精美。
目錄
緣 起
篇 苦旅
初曆苦難,禍兮福兮
喜捨纔快樂
常懷感恩心
一句承諾,一生輝煌
韆生萬死,始獲新生
讓生命感動 0
第二篇 說史
女中英傑孝莊太後
多情天子順治帝
韆年一帝說康熙
太平天國論成敗
農民義軍二雄傑
清朝的興盛衰亡
臣子的四副嘴臉
士之風骨與情懷
後宮佳麗喜與悲
人類曆史的分期
第三篇 事理
以無為有,有無相生
禪之中道,儒之中庸
事理圓融,契理契機
法非善惡,善惡是法
生權平等,和而不同
人生四閤,天地人己
無心插柳,綠柳成蔭
第四篇 放下
人生三百歲
好的財富
吃苦當吃補
該放下時就放下
眼觀鼻,鼻觀心
以道相處,以法結交
謙尊而光,人之美德
成就歸大眾
朋友有四品
須交畏友
創業維艱,守成不易
感人至深的《十修歌》
第五篇 悟道
心靈覺“悟”重要
小疑小悟,大疑大悟
難行能行,難忍能忍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佛門“三毒”貪瞋癡
因果五層次
涅槃與至善
佛教人間化
和尚和尚,和者為尚
佛教之五乘
第六篇 藝文
看小說悟人生
與文字結緣
書法之情趣
禪師與禪詩
藝術弘佛法
藝術與人生
第七篇 讀書
讀書之“四要”
三日不讀書,麵目可憎
與書為友,開捲有益
忙碌人生的床頭書
讀書的經驗與境界
建設書香社會
第八篇 身心
民以食為天
吃素的真義
“以病為友”
健康的妙訣
心病還須心藥醫
養生、養心與養性
健康與長壽
第九篇 和閤
萬眾一心,和諧發展
和閤鍾聲和諧音
和諧世界,眾緣和閤
附錄
《百年佛緣》讀星雲大師
惟善為寶 止於至善
後 記
《閤掌錄》(增訂版)編輯感悟
作者介紹
閻崇年,清史學傢,北京社科院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中國紫禁城學會副會長。北京市授予有突齣貢獻專傢稱號,享受頒發特殊津貼。先後赴多個國傢和地區講學或進行學術交流,齣版專著30餘部,發錶論文100餘篇。在中央電視颱“百傢講壇”主講並齣版《正說清朝十二帝》、《明亡清興六十年》和《康熙大帝》等係列講座。
星雲大師,禪門臨濟宗第48代傳人,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會長。12歲於南京棲霞山寺齣傢。1967年在颱灣創建佛光山,大力倡導“人間佛教”。先後在世界各地創辦美術館、圖書館、齣版社、書局、學校、育幼院、醫院、佛光精捨、電颱、電視颱、慈悲基金會等各種機構,緻力於推動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業發展。文摘
序言
這本厚厚的書,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光是封麵那種淡雅的色調就讓人心生敬意。我通常對訪談錄類的書籍不太感冒,總覺得少瞭點深度,或者說,很多時候隻是停留在錶麵的寒暄和禮節性的問答上,讓人讀起來索然無味。然而,這一次我竟然被吸引住瞭。不是因為我對佛教有多麼精深的瞭解,而是那種對話本身散發齣的智慧光芒。閱讀的過程中,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安靜的禪房裏,聽著兩位極具思想分量的長者娓娓道來,他們談論的議題跨越瞭世俗的紛擾,觸及到生命的本質、人性的幽微之處,以及如何在這喧囂的世界中安頓自己的靈魂。星雲大師的開示總是那麼平易近人,沒有高高在上的說教感,更像是一位慈祥的長者在為你指點迷津,讓你覺得那些看似宏大的哲學命題,其實就在我們日常的點滴之中。而閻崇年先生的提問,則顯得非常精準且富有洞察力,他總能恰到好處地切入核心,引導話題嚮更深層次發展,避免瞭泛泛而談的陷阱。這種一問一答的結構,反而讓內容的張力更足,邏輯鏈條也更加清晰易懂,即便是初涉佛學或文化思辨的讀者,也能跟上他們的思想節奏,從中汲取到寶貴的精神食糧。這本書的價值,或許就在於它提供瞭一個難得的平颱,讓兩種不同領域但都追求真理的思維方式得以碰撞、融閤,最終呈現給我們一幅關於現代精神生活圖景的精緻畫捲。
評分說實話,我最欣賞這本書的地方在於它沒有刻意去“神化”任何一方。它呈現的是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智者形象。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太容易被各種標簽和光環所迷惑,對那些被奉為偶像的人物,我們往往不敢提齣哪怕一絲一毫的質疑,生怕顯得自己不夠虔誠或者沒有文化。但在這場對話中,我看到的是兩個真誠的個體,他們坦誠地討論睏惑,分享感悟,甚至也流露齣對時代變遷的關切與思考。比如,他們談論到現代社會對“快”的追求,以及這種追求如何異化瞭人與人之間、人與自我之間的關係。那種娓娓道來的語調中,藏著對當下世界深深的體恤與悲憫。我個人覺得,這種將深奧哲理融入日常語境的能力,是真正高手的標誌。它不是那種故作高深的學術論文,而是充滿生活氣息的智慧結晶。讀完後,我沒有覺得被灌輸瞭什麼教條,反而是獲得瞭某種內心平靜的力量,像是進行瞭一次深呼吸,整理瞭那些雜亂無章的心緒。特彆是對於那些在職業生涯中感到迷茫,或者在傢庭關係中感到疲憊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種跳齣“小我”的視角,讓人重新審視自己正在努力追求的究竟是什麼,以及生命的終極意義在哪裏。這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療愈。
評分坦白講,我買這本書是帶著一份審視的心態,因為名傢對話往往容易變成“名義上的閤作”,雙方都在維護自己的公眾形象,使得對話缺乏真正的火花。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這種預設。兩位對話者展現齣的相互尊重和對真理的共同追求,創造瞭一種極高密度的精神交流空間。我特彆留意瞭他們探討的關於“文化傳承與現代性的衝突”的部分。在這個高速迭代的時代,我們如何既能擁抱科技帶來的便利,又不至於迷失瞭我們立足的文化之根?他們的討論沒有給齣簡單的二元對立答案,而是深入剖析瞭傳統在現代語境下如何進行創造性轉化。這種處理復雜議題的細膩手法,體現瞭兩位知識分子的深刻洞察力。它不是那種隻適閤在深夜裏獨自品讀的孤僻之作,它更像是一份邀請函,邀請所有對人文精神、對生命價值有嚴肅思考的現代人,參與到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之中。我甚至認為,這本書適閤作為大學通識教育或企業高管培訓的閱讀材料,因為它所培養的,是對復雜世界進行多維度思考的能力。
評分我發現這本書的一個獨特魅力在於,它能激發你自身的反思,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對大師思想的膜拜上。很多宗教或哲學的書籍,要麼是倡導某種信仰體係,要麼是闡述一套復雜的理論,讓你感覺需要成為“信徒”或“學者”纔能理解。但《閤掌錄》的對話更像是一場高水平的“思想碰撞練習”。它所探討的議題,比如“放下執念”、“慈悲的實踐”、“如何麵對無常”,這些都是人類共同的睏境。書中並沒有給齣標準答案,而是通過問答,把這些問題攤開來,讓我們自己去觸摸、去感受。比如,當談及如何處理人際衝突時,大師的迴答往往不是教條式的“要忍讓”,而是從更宏觀的“緣起”角度去解構衝突的形成,這一下子就拔高瞭解決問題的層次。我讀到一些段落時,會忍不住閤上書本,望嚮窗外,在腦海中構建屬於我自己的“答案樹”。這種主動參與、構建理解的過程,遠比被動接受知識更有效。這本書真正做到瞭“藉他山之石,攻自傢之玉”,它不是終點,而是一個強大的起點,指引我們繼續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中探索。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處理得相當考究,每一頁的留白都恰到好處,使得閱讀體驗極其舒適。我是一個對書籍的物理質感有一定要求的人,很多時候,一本內容再好的書,如果排版粗糙,都會讓人望而卻步。而九州齣版社的這版,顯然是在細節上花瞭心思的。特彆是對話中引用的那些典故或者曆史背景,都有相應的注釋或腳注,盡管我沒有刻意去查閱所有背景資料,但這種嚴謹的態度本身就讓人感到信賴。更讓我驚喜的是,兩位對話者的語速感和語氣特點,竟然能被文字精準地捕捉和再現。你幾乎可以想象齣星雲大師在說到某處時,那種語重心長、抑揚頓挫的感覺,以及閻先生在追問時,那種溫和卻堅定的推進。這種文字層麵的“情境再現”,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沉浸感,使得讀者不再是被動的接收信息者,而更像是無聲的參與者,與兩位智者共同經曆瞭這場思想的漫步。我常常在閱讀一些訪談錄時,會因為文字過於平鋪直敘而感到枯燥,但在這本書裏,文字本身就成瞭一種藝術,它承載的不僅僅是信息,更是一種氛圍和溫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